-
北极气团 编辑
北极气团形成在北极冰封的洋面上及其邻近陆地上的气团。其特点是气温很低,水汽少(但相对湿度不低),大气层结稳定,低层常有强逆温层。冬季入侵大陆时,带来严寒和暴风雪天气。当北极气团来自未封冻的洋面时,称为海洋性北极气团,若来自封冻洋面则称“大陆性”北极气团。
当北极气团来自未封冻的洋面时,称为海洋性北极气团,若来自封冻洋面则称“大陆性”北极气团。但是,后者较干燥,很少有水汽凝结,天气大多晴朗。
空气中的热量、水分主要来自下垫面,因而下垫面性质决定着气团的属性。在冰雪覆盖的地区往往形成冷而干的气团;在水汽充沛的热带海洋上,常常形成暖而湿的气团;在沙漠或干燥大陆上形成干而热的气团。所以,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可成为形成气团的地区,即气团形成源地。
在适合的环流条件下,大范围空气与下垫面通过辐射、乱流、对流、蒸发、凝结、大范围垂直运动等物理过程进行充分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以便获得与下垫面相应的、分布较均匀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气团。如缓行的高压(反气旋)系统(高纬度地区的准静止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等),在其控制下不仅能使空气有充足时间同下垫面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以获得下垫面属性,并且高压中的低空辐散流场利于空气温度、湿度的水平梯度减小,趋于均匀化,成为有利于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
北极气团总是随着大气的运动而不停地移动着,停滞或缓行的状态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因而北极气团的变性是经常的、绝对的,气团的形成只是不断变性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北极气团的一般天气特征是寒冷、干燥、天气晴朗,低层常有强逆温层,气层非常稳定,水汽含量少,很少发生凝结现象。
2、为研究北极地区大气气溶胶颗粒的物理化学特性,于2013年8月8~12日环Svalbard岛收集大气气溶胶样品,利用带能谱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EDS)共分析2530个单颗粒,并获得颗粒物的形貌特征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北极地区颗粒物主要表现为5种类型,分别为海盐颗粒、富S颗粒、富Fe颗粒、含碳颗粒和矿物颗粒。后向气流轨迹显示,采样期间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北极点周边的海洋上空和附近格陵兰岛地区。来自海洋上空的大气中主要包含海盐颗粒,所占数量比例为54。7%;经过陆地的大气样品中95。4%为矿物颗粒。利用时间密度因子法估算出北极地区PM2。5质量浓度范围为0。55~0。72μg/m3。
3、北极和南极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存在很大差异,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北极的颗粒类型中,"反应的海盐"和"矿物尘"分别占颗粒总数的44%和27%,"新鲜海盐"所占的比例不到10%,"反应的海盐"中以含硝酸盐的颗粒为主,反映了外来物质或人为污染对该地气溶胶影响较大;南极的颗粒类型中,"新鲜海盐"占总数的74%左右,"反应的海盐"占19%,反应的海盐全部含硫酸盐、未发现含硝酸盐的颗粒,推测与海盐反应的含硫物质来源于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产生的二甲硫醚(DMS)及其降解产物,而与人为污染无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