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 编辑

浙江省宁波市辖区

江北区江北区

江北区,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宁波市的中心城区,地处宁波市区西北部,位于东经121°20'54"~121°38'0",北纬29°51'30"~30°03'36"之间,属北亚热带气候,总面积208.14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江北区常住人口51.3万,城镇化率85.6%。 截至2023年7月,江北区辖7个街道、1个镇, 区政府驻外滩街道新马路61弄。

江北区现境历史悠久,因区域主要处于甬江、姚江北岸而得名江北区。 有2500年的建城史,1200年的建县史和150年的近代通商史,见证了宁波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新石器时期的傅家山遗址,华夏最古老的港口句章港,千年古县城慈城,千年古刹保国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百年宁波老外滩,三江文化长廊的标志性建筑宁波大剧院、城市展览馆、美术馆等等。

2023年,江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江北区

外文名:Jiangbei District

行政区划代码:330205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浙江省宁波市

地理位置:宁波市区西北部

面积:208.14 km²

下辖地区:7个街道、1个镇

政府驻地:外滩街道新马路61弄

电话区号:0574

邮政编码:315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51.3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慈城古镇、保国寺、老外滩、日湖公园

车牌代码:浙B

地区生产总值:910.2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春秋及战国前期,属越国。

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并,越王勾践于姚江北岸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建句章城。

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王无疆攻楚,楚威王灭越,杀无疆,臣服于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吴越之地设会稽郡,治在吴州(今江苏苏州),领县二十六,句章为其一,今江北区全境属句章县,治在句章城。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立刘贾为荆王,句章属荆国。

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以贾无后,更以荆为吴国,句章又属吴。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句章、鄞、鄮均属江都国会稽郡。

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06年),全国置十三州,句章属扬州会稽郡。

汉成帝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会稽郡东部都尉徒治于鄞,不久又徒治于句章。

新莽天凤元年(14年),划全国为125郡,鄞县改称谨县,鄮县改称海治县,句章县不改,三县均属会稽郡。

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会稽郡分为吴和会稽二郡,会稽郡治由吴县迁治山阴县,东部都尉也从句章迁治章安(今临海市)。

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孙恩起义军由海道入浃口(今镇海口),攻破句章县城,因此迁治于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嘉庆重修一统志》句章故城条记载:“(句章县治)有二。一为汉县,在慈溪县界。一为晋县,在今鄞县南。晋隆安四年,孙恩作乱,刘牢之等讨之,改筑句章县于小溪镇,即此。”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今江北区全境始终隶属句章县。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罢郡置州,废会稽郡,并鄞、鄮、余姚3县入句章县,迁治它山之左(今鄞江镇悬慈村)。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析句章县置鄞州、姚州,以原鄞、鄮、句章3县地置鄞州,设治于三江口(分属海曙、鄞州、江北),江北属鄞州。

唐武德八年(625),废鄞州,更置鄮县,徙治小溪,今江北境均属鄮县。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为鄮、慈溪、奉化、翁山四县,以地属四明山区,设明州以统之。今江北区慈城、洪塘、庄桥一带属慈溪县;中马、白沙、文教、孔浦、甬江等地仍属鄮县。

唐元和四年(809年),分鄮县地置望海镇(今镇海区、北仑区)于甬江口。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改鄮县为鄞县,同时改望海镇为静海镇,旋即改置望海县,今甬江、孔浦和白沙部分区域遂属望海县(后改称定海)。

从此经唐、宋、元、明直至民国,江北现境始终分属鄞、慈溪、定海(后改称镇海)3县。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定海县改为镇海县。期间在鸦片战争后,宁波被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宁波正式开埠,江北岸老外滩一带,按条约指定为“外人居留地”。

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

民国3年(1914年),北洋政府以清末宁绍台道境域置会稽道,治鄞县,辖鄞县、慈溪、奉化、镇海、象山、南田、定海、绍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温岭等20县,江北属会稽道。

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同年,划鄞县城厢及近郊置宁波市,今江北区境属于鄞县的江北岸地区为宁波市第五、第六区(部分)。第五区公所在江北天一救火会楼上,下辖12个里(村):桃渡里、槐荫里、玛瑙里、车站里、浮石村、同心里、招商里、花墙里、砖桥里、引仙里、麦阳里、泗洲村。

民国20年(1931年)1月,宁波市裁撤,地复入鄞县。

民国21年(1932年),改村里为乡镇,乡镇下编闾邻,今江北区境的鄞县部分设有第三区之北林镇、登云镇;第五区之同心镇、槐树镇、麦阳镇、泗洲乡、白沙乡、桃渡镇、玛瑙镇、浮石乡、招商镇、花墙镇、砖桥镇、引仙镇。

民国23年(1934年),《浙江省保甲章程》公布,裁撤区公所,鄞县第五区白沙乡划归镇海县管辖,属于今江北区境的政区有:鄞县部分置江北、北郊两镇。江北镇为同心、槐树等11个乡镇合并而成,办公地在板桥街财神殿;北郊镇由登云、北林两镇合并而成,办公地在北郭庙。

民国25年(1936年),各县复设区,属于今江北区境的政区有:鄞县的第三区、第五区;镇海县龙山区的梅堰、白沙、压赛3乡及团桥镇、庄市镇、清泉乡的部分区域;慈溪县城区的孝东镇、孝西镇,庄桥区的庄桥镇、洋墅镇、费市镇、洪塘镇、狮山乡、裘墅镇、灵汉乡、汶溪乡(部分),丈亭区的云湖镇、赭浦镇、黄思乡。

民国30年(1941年)4月19日,宁波被日军占领,大部分地区沦陷。国民政府与汪伪政府拉锯式地控制政权,各县乡、镇区划呈较混乱状态。

民国33年(1944年)1月15日,在中共浙东区委领导下,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并在今江北区境设有庄桥区署。

江北区江北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5月25日,宁波解放,28日成立宁波市军事管制委员会,6月1日实行军事管制,接管旧鄞县江北、北郊等8镇。11月,原江北区公所建立,次年6月撤销。

1951年5月5日,镇海县庄市区沙堰乡划归宁波市管辖;同月,成立原江北区人民政府和郊区人民政府。7月,鄞县北郊镇划归宁波市。

1954年10月,为划建棉区和机场特区,调整慈溪、余姚、镇海3县境域。同月,镇海县梅堰乡的3个村、新团乡的2个村、团桥乡的2个村,慈溪县的庄桥镇、灵阳乡、姜颜乡、白沙乡、压赛乡划归庄桥,建庄桥机场特区,并建立庄桥区人民政府,属宁波市辖。同月,慈溪县城从慈城镇迁至原属余姚县浒山镇;今属江北境的慈溪县慈城镇、城东、半浦、洪塘、横山、狮东、鞍山、裘墅、鄮力、洋墅、费市、赭山、黄山、云湖、妙山等巧乡镇划归余姚县。

1955年1月,郊区、庄桥区人民政府改为区公所。6月,镇海县团桥乡、新团乡划归庄桥特区。

1956年2月,郊区、庄桥区合并为郊区,仍设区公所。

1957年,郊区区公所改为郊区办事处。江北城区中马街道撤销,并入槐树街道、泗洲街道。

1958年9月,建立宁波市江北街道办事处,同时撤销槐树街道、泗洲街道办事处,其居民区分别成立跃进人民公社和红旗人民公社。市郊区庄桥镇、 北郊乡、新阳乡合并建立庄桥人民公社;东郊乡、西郊乡、南郊乡合并建立甬江人民公社。

1959年2月22日,郊区办事处撤销,江北街道办事处下辖的跃进、红旗两个人民公社合并组成宁波江北人民公社,公社直属市,与江北街道办事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领导体制。同年12月,庄桥、甬江2公社合并为甬江人民公社,并析出庄桥镇。

1960年4月21日,江北人民公社下设槐树、中马、白沙3个分社。6月1日,江北街道办事处撤销,江北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10月21日,余姚县慈城人民公社全域划归宁波市管辖。

1961年5月,慈城、庄桥、甬江3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2个人民公社。9月,建立慈城区公所。同年12月,建立甬江区公所。

1962年12月8日,宁波市慈城、甬江两个区公所撤销,所属人民公社由市直接领导。

1963年,建立庄桥镇、北郊公社。

1964年,江北人民公社建有3个分社、16个居民区。

1969年,建立江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2月,改区建置,更名为江北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10月,原江北区被定为市辖区一级(县级)政权建置。11月,恢复宁波市郊区办事处,驻宁波市苍水街150号。

1980年10月,复名为江北区人民政府,区政府驻宁波市人民路378号。

1982年2月,江北公社的白沙、压赛、西管、孔浦4个居民区划归白沙街道管理。

1984年1月,镇海区庄市乡路林、双桥、联成3村划归市郊区,宁波市郊区与原江北区合并,组建江北区,同时将郊区的西郊乡、东郊乡,分别划归海曙区、江东区。4月,江北区增设孔浦街道办事处。

1985年10月,镇海区清水浦乡里夏村划归江北区。

2008年,江北区辖中马、白沙、孔浦、文教、甬江、庄桥、洪塘7个街道和慈城镇。

2020年6月,合并中马街道和白沙街道,设立外滩街道;调整洪塘街道行政区划,新设前江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7月,江北区辖7个街道、1个镇:外滩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庄桥街道、洪塘街道、前江街道、慈城镇。 区政府驻外滩街道新马路61弄。

江北区下辖行政区划

街道

社区、行政村

外滩街道

日湖社区、白沙社区、外滩社区、盐仓社区、新马社区、湖西社区、包家社区、浮石社区

孔浦街道

文竹社区、白杨社区、双桥社区、红梅社区、绿梅社区、怡江社区、北站社区

路林村

文教街道

永红社区、繁景社区、翠东社区、育才社区、大闸社区、双东坊社区、范江岸社区、北岸琴森

甬江街道

梅堰社区、万象社区、朱家社区、万宁社区、甬江社区、万润社区、湾头社区、万丰社区、西管社区、压赛堰社区

夏家村、河东村、河西村、外漕村、畈里塘村

洪塘街道

云潮社区、荪湖社区、洪都社区、颐和社区、江畔社区、洪塘社区、宁静社区、望江社区、北欣社区、逸嘉社区、姚江社区、宁沁社区、祥北社区、亲亲社区、汇嘉社区、和塘社区、鸿盛社区、云水湾社区

慈江村、鞍山村、赵家村、洪塘村、下沈村

庄桥街道

天水社区、上邵社区、甬樾社区、滨江社区、天润社区、天悦社区、广庆社区、天沁社区、费市社区、广泰社区、天成社区、华庭社区、洪家社区、广庭社区、河西社区、广厦社区、天合社区、河东社区

灵山村、费市村、塘民村、孔家村、东邵村、联群村、姚家村、马径村、苏冯村、童家村、葛家村、居陆村、胡家村、西卫桥村

前江街道

兰庭社区、星旅社区、云谷社区、长兴社区、西洪社区、未来盛园

朱界村、裘市村、横山村、西江村、邵家渡村

慈城镇

浮碧社区、景明社区、望京社区、宝峰社区、官山社区、湾社区、塘家湾社区、云鹭湾社区、维拉小镇社区、慈湖人家社区

妙山村、五星村、观庄村、公有村、三联村、上岙村、北门村、南门村、东门村、湖心村、半浦村、勤丰村、前洋村、龚冯村、八字村、五湖村、金沙村、民丰村、杨陈村、新华村、国庆村、五联村、毛岙村、浦丰村、黄山村、向上村、洪陈村、南联村、东镇村、三勤村、慈湖村、虹星村、双顶山村、王家坝村、白米湾村

参考资料

江北区地图江北区地图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江北区地处宁波市“三江”片,宁波市区西北侧,位于东经121°20'54"~121°38'0",北纬29°51'30"~30°03'36"之间,东南临甬江与鄞州区相望,南濒姚江,与海曙区连接,东北毗邻镇海区,西接余姚市。境域东西长约27千米,南北宽约20千米,总面积208平方千米。

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江北区地形呈西北、东南两级阶梯。整个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部高,东南部及中部低,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渐趋开阔,构成喇叭形地貌,由西北丘陵和东南平原两部分组成。地形多为低山、丘陵、平原。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经过多年的经济开发利用,相当部分海拔在20~50米、大小不等的残丘已被夷为平地。低山丘陵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洪塘街道。低山丘陵主要由变质岩组成,山体破碎,风化较深,形成一个由丘陵、残丘、河谷、平原块状分布的地貌综合体,主要由西北丘陵和东南平原两部分组成。地貌上丘陵占21.8%,平地占70.1%,水域占8.2%,形成“二山一水七分地”的地貌。

气候

江北区属北亚热带气候,冬季主要受西风带冷空气控制,夏季则受副热带高压、台风和西南气流影响,冬夏季风交替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热量较优,空气湿润。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061.4小时。从四季分布看,冬季为393.7小时,春季为453.6小时,夏季为702.8小时,秋季为511.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0℃~16.3℃,最热月是7月,为27.6℃~28.1℃,最冷月是1月,为4.1℃~4.3℃。年较差23.5℃,极端最高气温为39.2℃,极端最低气温为-9.5℃。

水文

江北区为甬江水系,沿甬江干流沿岸段为干流水系,其他均为姚江水系。有大小河流234条,长332.7千米,河网率3.86%,其中框架骨干河流为九纵四横13条,长83.4千米,占江北区河流总长度的25.07%。主要江河有甬江、姚江、慈江、庄桥大河等。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江北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的地表径流量为1.26亿立方米,基流径流量为0.3034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为1.5634亿立方米,潜水蒸发量为0.06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626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江北区境内矿产资源相对贫乏,已发现高岭土、黄石、天然气,石英岩、泥炭、矿泉水、建筑石料,砖瓦黏上8个矿种,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矿种少,建筑石料资源相对丰富。

生物资源

江北区天然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及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等。主要树种有青冈、苦槠、甜赭、木荷、枫香、冬青、马尾松、杜鹃(映山红)、化香、白标、茅栗、乌饭、苦竹、毛竹。人工植被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樟树、杜英、喜树、毛竹、早竹、淡竹、雷竹、乌竹、哺鸡竹、龙须竹、水竹、杨梅、柑橘、茶叶、板栗桃、李、梨、苹果及平原地区片林、林带,“四旁”树的水杉、银杏、池杉、白榆、泡桐、香樟、广玉兰、香榕、冬青、金钱松、桂花、棕榈。

江北区分布的兽类有黑鹿、毛冠鹿、黄鼠狼、獐、猕猴、穿山甲、狐、花面狸、刺猬、黄鼬、野猪、野兔等;鸟类有黄腹角雉、龙鹰、山斑鸠、猫头鹰、灰白鹭、小杜鹃、啄木鸟、喜鹊、夜鹰、松鸦、黑枕绿啄木鸟等;爬行类有眼镜蛇、五步蛇、滑鼠蛇、宁波滑蜥、环纹游蛇、翠青蛇等。

人口

编辑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北区常住人口488885人。

截至2022年末,江北区常住人口50.3万,城镇化率84.7%。 公安户籍人口283276人,119418户。总人口中男性136721人,女性146555人。全年全区出生人口(含补报)1950人。

截至2022年末,江北区常住人口51.3万,城镇化率85.6%。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江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

2022年,江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9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271.1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580.3亿元,增长6.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0:31.5:67.5。

2022年,江北区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77.5亿元,同口径增长11.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1.9亿元,同口径增长6.5%。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94.6亿元,全年民生领域投入66.0亿元,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9.8%。其中公共安全经费3.6亿元、教育经费13.1亿元、科学技术经费5.0亿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经费1.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经费10.5亿元、卫生健康经费7.1亿元、节能环保经费0.7亿元、城乡社区经费12.3亿元、农林水经费7.0亿元、住房保障支出经费5.6亿元。

2022年,江北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分领域看,交通运输投资增长115.3%,工业投资增长29.5%,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2.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7.0%,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43.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2%。

第一产业

2022年,江北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8亿元,同比增长5.6%;以“智慧化、高效化、生态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推动农业一二三产全面振兴,全市第二个入选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连续两年成为国家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2022年,江北区打造了2个省级特色精品村、1个示范街道、1条风景线、9个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6个精品村、10个梳理式改造村,建设了2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和“姚江古渡传承线”;高质量推进“水美江北”,承办全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现场会。

第二产业

2022年,江北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9.9亿元,同比增长1.3%。28个行业大类中13个行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101.8亿元,下降1.4%,其中出口交货值216.4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1%、5.7%和13.2%。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5.3%,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7.0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49.3%,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建筑业生产保持活跃。全年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9亿元,同比增长4.6%。

第三产业

2022年,江北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7亿元,同比增长8.2%。加速推进老外滩国家级步行街创建,争取老外滩业态提升专项资金3000万,20余个优质项目成功落户。精准投放七轮6500万元江北消费券,直接带动消费超12亿元。积极繁荣夜间经济,注重特色挖掘,举办2022年春夏灯光秀活动,在各大商圈打造集展示、演绎、消费、体验于一体的夜间经济市集模式。首创线上直播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全区拥有直播相关企业近250余家,直播电商交易额超200亿元,带动线上线下销售额超300亿元。全区实有市场主体74130户,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60%,其中个体工商户32043户,增长2.96%。全年新设市场主体量9556户,同比增长1.30%,其中个体工商户新设4684户,增长幅21.76%。

截至2022年末,江北区共有3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实现人民币本外币存款余额1770亿元,同比增长20.2%,比年初净增27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642亿元,同比增长13.5%,比年初净增178亿元。保险业机构共计20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达46.5亿元,同比增长25.6%。服务实体经济及对接资本市场方面成效突出,全区共有上市企业10家,其中今年新增1家企业上市,辅导期企业4家,新增甬股交挂牌企业40家。

2022年,江北区纳入省“微改精提”系统项目共34个,总计划投资约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约1.9亿元;全国文旅项目管理系统实际完成投资62.2亿元,文旅项目获批专项债5.1亿元。

2022年,江北区进出口总额达854.8亿元,同比增长17.6%,份额较上年度进一步提升。在全市首创“白名单”绿色通道机制,全面支持企业走出去,累计帮助287批次342人完成出入境审批手续。抓实包机出境服务。23家企业40人次参加宁波市包机,达成意向订单约1亿美元。建立“助企稳贸”服务联盟,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机制,开展企业线上线下业务培训近1000家次,累计上门服务200余家次,解决问题80余项。

2022年,江北区实到外资共计22925万美元,国内招商引资已实到194.3亿人民币,浙商回归已实到资金109.3亿人民币。全区谈成重大招商引资项目89个,预计总投资200亿元以上;落户服务业项目4614个,重点服务业项目111个,其中现代商贸业49个、港航服务业3个、互联网软件业9个、科技服务业8个、金融服务业7个、直播经济4个、休闲旅游业2个、建筑服务业22个、人力资源服务业7个。

交通运输

编辑

公路

江北区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经过,一条是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接线工程,一条是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国道有329国道、G228国道。省道有61省道。县道有庄浦线、冯塘线、骆观线、骆慈线、寺慈线、慈浦线等共13条县道。区内有院士桥、中兴大桥、青林湾大桥、西洪大桥、外滩大桥、湾头大桥、庆丰桥、邵家渡大桥(在建)等。

铁路

江北区境内有宁波市的第一条铁路萧甬铁路孔浦支线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在江北建成通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白沙支线、洪(塘)镇(海)线和专用线相继筑成。拥有宁波北站。

航运

江北港口也称为宁波港,亦即宁波港区,主营客运,兼营货运。

公共交通

江北区境内的轨道线路有5条线(除1号线外),35公里,27个车站,4个换乘枢纽站(外漕村站、通途路站、甬江北站、庄桥货站)。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区委书记

张国锋

区委副书记、区长

许会祥

副区长

占玮

领导统计信息截至2024年1月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江北区实施科技创新“163”攻坚行动,开展“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年”活动,全年兑现经费1.8亿元,惠及企业500余家次。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8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家,8家企业入选全省创新能力500强,全区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1家,各级研发机构总数达到299家,承担国家、省市研发计划19项,14个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4.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52.2%。省级光电新材料高新园区成功认定为省级高新园区,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新增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4家,累计达到14家。

教育事业

2022年,江北区教育经费共计14.2亿元。惠贞高级中学、江北中心学校、养正书院、宁大附属学校二期竣工投用,上海交大教育集团宁波实验学校揭牌,江北区灵峰学校、江北区普迪学校、江北区尚德学校和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等4所全部转公。全区有义务段学校36所,其中公办34所,民办2所,在校生42502名。全区有幼儿园(园区)71所,在园幼儿16589名,提前三年达到省共同富裕2025年目标,公办幼儿园覆盖率70%。成立1个区级托育服务中心、3个街道(镇)托育服务分中心、32个幼儿园托育部,提供托位1200个,占全区托位总数70%。全区教育系统共有在编教师2987名,有省特级教师8名,市名校长、骨干校长17名,市级以上名师骨干66名,高级职称教师509名,其中正高级7名。全区共有区级老年大学2所,街道(镇)级分校8个,社区(村)教学点107个,新增老年学员10408人次。全年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超过1600场,参与活动超过10万人次,完成劳动力预备教育40人,“双证制”毕业673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江北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9家,区属医疗机构床位数1948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494人。全区人均期望寿命达83.13岁,健康素养水平40.42%,每千人拥有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托位数达3.5个。累计开展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141万剂次,全程接种率97.3%,60岁以上老人接种覆盖率92.5%。市第九医院顺利通过二甲复评。推进“互联网+智慧健康”建设,拓展线上签约服务,通过“健康宁波”实现线上签约,为宁波市首家试点成功区县。全年查处无证行医42起,罚没款金额93万余元,没收药品、医疗器械价值8万元。开展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专项检查,停业整顿医疗机构13家,立案处理17起。

文化事业

2022年,江北区建成70个15分钟品质文化圈、2个城市书房及1个文化驿站。向下延伸8个街道(镇)图书分馆二级网点,推进117个村(社区)图书室三级网点。开展2022宁波阅读进行式江北站、喜迎二十大百场戏曲下乡演出、走读江北等13类活动。清供摆件制作技艺和玉成窑紫砂制作技艺等2个项目入选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市级推荐名单。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江北区共有篮球场159个(其中灯光篮球场29个)、门球场10个、笼式足球场12片、网球场19个、气排球场9个、乒乓球场88个,安装、更新健身路径30套,健身路径总数达到355套。全区3A级体育协会达12家,5A级体育协会1家,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2563人,296个晨晚练点坚持开展或指导健身活动。竞技体育继续保持领先,省运会获得赛事金牌总数位居全市第三名、团体总分和奖牌数居全市第二。宁波山地自行车公开赛获评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精品赛事,易力加数字化系统获评省首届体育科技创新大赛银奖。

社会保障

2022年,江北区社保参保缴费人数超21.7万人,净增9395人,户籍人口参保率达99.5%;户籍人口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7.79万人,医保参保率达99.52%。“15分钟医保服务圈”区域全覆盖,全区8个街道(镇)可办理医保全部24个事项,147个社区(村)可办理11个医保高频服务事项,全年受理各类医保业务10万余人次。

2022年,江北区共发放低保金1688.45万元,特困供养金299.45万元,儿童福利保障277.09万元。为1148户家庭开展临时救助,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69.11万元,为超1.38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183.33万元。全年共完成居家养老服务站点新建、提升共12家,其中1A级1家,2A级9家,3A级2家。提供124078人次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结算总工时168256小时。全年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共发放89.34万元。

2022年,江北区开展稳就业惠民生攻坚行动,惠及企业4.18万家(次),惠企资金2.7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6102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20万元,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到1:7。

历史文化

编辑

名称由来

因区域主要处于甬江、余姚江北岸而得名江北区。

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国寺

慈城古建筑群

江北天主教堂

风景名胜

编辑

老外滩景区

老外滩景区座落于宁波市核心区域——三江口北岸,东临甬江,西接人民路,南依甬江大桥,北接轮船码头,占地面积近49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是目前浙江省省唯一现存的能反映中国近代港口文化的外滩。线路推介:天主教——和德坊——和泰坊——紫林坊——李宅——朱式洋房——宏昌源——江北巡捕房——石库门建筑群朱宅——严氏山庄——城市展览馆——宁波美术馆。

宁波老外滩

慈城古镇

慈城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省首批旅游强镇。保留着中国传统县城“双棋盘格局”的完整形态,被称为中国古县城的标本,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有数十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其中6处为古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慈城人杰地灵,自唐宋至明清,先后出过5名状元、1名榜眼、3名探花、519位进士。近现代也涌现出了周信芳、应昌期、谈家祯、冯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慈城集“县治、慈孝、科举、风水”于一体的深厚文化更显独特魅力。现已开放有孔庙、县衙、校士馆、清道观等四个景点和全国唯一的手工DIY体验基地——城隍庙“天工之城”。

慈城古镇

保国寺

保国寺始建于东汉,唐时重建,由唐僖宗赐名,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唐、宋、元、明、清、民国的建筑各有特色,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一部活史书,其中大雄宝殿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大殿有“虫不蛀,鸟不栖,蜘蛛不结网,梁上无灰尘”的奇特现象。是一处集观光、休闲、运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浙江省最值得去的五十个景区之一。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北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和中国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重要史迹。

保国寺

日湖公园

日湖公园是一个完全开放型的公园,东起江北大庆南路延伸段,南到通途路,西界湖滨路,北接环城北路,是一个开放型的城市公园,总占地面积43.6公顷。公园水域面积约为15.5公顷,有贯穿整个公园的人工溪流。在公园的绿地区域内,种植了银杏、水杉、香樟、合欢等乔木。主要景点有桃溪观鱼、黄金沙滩、伊甸园、亲水平台、滨水廊道等五大景点,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对市民开放。

日湖公园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2月2日,江北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10月,江北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0年1月,江北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34。

2020年2月,江北区被农业农村部、应急管理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江北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30。

2020年4月,江北区入选浙江省创造力十强县(市、区)。

2020年6月30日,江北区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江北区入选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1年9月,江北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2年2月,江北区被评为2021年度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市、区)。 浙江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2021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评估结果的通报》,江北区为县(市、区)考核评估优秀单位。

2023年10月,被命名为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3年11月,入选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2023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53。

下一篇 北仑区

上一篇 钱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