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区 编辑

浙江省台州市辖区

黄岩区黄岩区

黄岩区,隶属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台州市中部偏南,为台州市主城区之一、陆上交通枢纽。介于东经120°47′~121°20′,北纬28°27′~28°41′之间,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受海洋性暖湿气团和台风影响强烈,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总面积988平方千米。 截止2023年末,黄岩区常住人口71.1万人。 截至2023年6月,黄岩区辖8个街道、5个镇、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县前街22号。

黄岩故地在夏、商、周为东瓯地。唐上元二年(675年),始设永宁县,天授元年(690年),改永宁为黄岩县。1989年,撤县设市,1994年,撤市设区。 黄岩区是“全国工业百强县市”,中国股份合作经济发地之一,有中国蜜橘之乡、精细化工王国、中国模具之乡、中国东魁杨梅之乡、中国武术之乡之称。 境内有九峰公园、柔川景区2个4A级景区。

2023年,黄岩区实现生产总值637.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黄岩区

外文名:Huangyan District

别名:永宁

行政区划代码:331003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浙江省台州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中东部

面积:988 km²

下辖地区:8个街道、5个镇、6个乡

政府驻地:东城街道县前街22号

电话区号:0576

邮政编码:31802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71.1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九峰公园、划岩山风景区、柔川景区

火车站:台州西站

车牌代码:浙J

地区生产总值:637.70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根据考古发掘,可以得知黄岩境域内很早就有先民活动,他们断发文身,以象龙子,并且在此地渔猎耕牧,生息繁衍。这些先民逐步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工具,并从原始的采集渔猎阶段逐步进入稻作农耕时期,创造了远古文明。

城市

夏、商、周,黄岩区为东瓯地。即为瓯人生活区,乃蛮荒之地,与中原王朝联系并不紧密。

春秋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

秦代,属闽中郡东瓯国。

西汉初年,为闽越地,后属回浦县。东汉时,属章安县、永宁县。

三国太平二年(257年),属临海郡。

两晋、南北朝时,仍属临海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临海郡,属处州;大业元年(605年)初,改属永嘉郡。

唐上元二年(675年),析临海县南部复置永宁县,属之;天授元年(690年),改永宁县为黄岩县,属台州。

五代十国时,属吴越国台州。

北宋时,属两浙路台州;南宋时,属两浙东路台州。

元时,属江浙行省浙东道台州总管府;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黄岩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黄岩县,属浙江布政使司台州府;后属宁绍台道台州府;成化五年(1469年),析南部太平、繁昌、方岩3个乡置太平县(今温岭市)。

清时,属浙江省宁绍台道台州府。

1954年5月,撤台州专署,改属温州专署。

1957年7月,复置台州专署,黄岩隶属。

1958年12月,再撤台州专署,复属温州专署。

1962年4月,再置台州专署,黄岩隶属之。

1989年,撤黄岩县设立县级黄岩市。

1994年8月,台州撤地建市设立黄岩区。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黄岩县辖城关、乌岩、头陀、院桥、路桥、双洪、金横7个区,58个乡镇。

1950年,增设至69个乡镇。

1951年,分设宁溪、乌岩、头陀、澄江、院桥、桐屿、路桥、洪家、三甲、新桥、金清11个区,129个乡镇。

1956年,撤销桐屿、院桥、洪家、澄江、头陀、新桥6个区,所属各乡均直属县,并改路桥、城关为直属镇;同年原台州直属区海门并入黄岩,年末辖63个乡镇。

1958年12月,成立澄江、乌岩、宁溪、头陀、院桥、路桥、海门、三甲、新桥、金清10个人民公社,下设665个大队(乡)。

1959年4月,大队改称管理区。

1960年春,增设长潭管理区;同年5月,大陈人民公社直属县。

1961年,灵济从长浦分出划归洪家区;同年9月,增设清陶、保全、卷桥、四甲人民公社,撤销洪湖管理区,北洋从茅畲分出设立;同年,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金清区改设金清镇,海门由4个管理区改设2个区属镇和2个公社。

1980年,海门区、海门镇、大陈镇和山东公社划出,成立海门特区,年末辖2个直属镇、9个区、55个乡、12个区属镇。

1982年,析出界牌公社。

1984年,三甲、洪家2个区,甲北、水陡、石柱、沙北、灵济、兆桥、东山、西山8个乡,三甲、下陈、洪家3个镇和金清农场划归椒江市。年末辖2个直属镇、7个区、47个乡、9个区属镇。

1989年,设立黄岩市(县级),黄岩市辖1个直属镇、4个区、25个乡、4个区属镇。

1992年,撤销宁溪、头陀、澄江、院桥、路桥、新桥、金清7个区公所,设置城关、宁溪、北洋、头陀、焦坑、新前、江口、院桥、桐屿、路桥、新桥、峰江、横街、下梁、金清、蓬街16个镇,富山、上郑、屿头、上垟、茅畲、平田、沙埠、高桥、螺洋,黄琅10个乡。

1994年8月,设黄岩区,原所辖路桥、金清、新桥、横街、蓬街、下梁、峰江、桐屿镇,黄琅、螺洋乡共10个乡镇划出设立路桥区。年末辖城关、宁溪、北洋、头陀、焦坑、江口、新前、院桥8个镇,上垟、富山、上郑、屿头、茅畲、平田、高桥、沙埠8个乡。

2001年,撤销城关镇,设立东城、西城、北城、南城4个街道,撤销焦坑、新前、江口3个镇和高桥乡,设澄江、新前、江口、高桥4个街道,沙埠乡改设沙埠镇。全区辖8个街道、5个镇、6个乡。

2003年,黄岩辖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澄江街道、新前街道、江口街道、高桥街道、宁溪镇、北洋镇、头陀镇、院桥镇、沙埠镇、富山乡、上郑乡、上洋乡、平田乡、茅畲乡共8个街道5个镇6个乡,下辖534个行政村。

2011年末,辖东城、南城、西城、北城、澄江、新前、江口、高桥8个街道,宁溪、北洋、头陀、院桥、沙埠5个镇,富山、上郑、上垟、平田、茅畲、屿头6个乡,共19个乡级行政区;辖有3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3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585个居民小组、493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黄岩区辖8个街道、5个镇、6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东城街道县前街22号。

黄岩区区划详情

类型

名称

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

面积

行政区

东城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横街路118号

16平方千米

南城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南城街道南汇路2号

17平方千米

西城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环城西路134号

25平方千米

北城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城五里牌村

32.2平方千米

新前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新前办事处西范村

46.56平方千米

澄江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澄江街道桥头王

35.43平方千米

江口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343号

31平方千米

高桥街道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高桥街道高丰东路1号

约20平方千米

宁溪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宁川东路3号

88.54平方千米

北洋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北洋镇北洋路51号

约68平方千米

头陀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振兴路15号

58.5平方千米

院桥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学前街

80.4平方千米

沙埠镇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南新街62号

44.07平方千米

屿头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沙滩村东大路8号

98.22平方千米

上郑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郑乡上郑村

93.3平方千米(含国营大寺基林场)

富山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富山乡安山村外坦口188号

54.11平方千米

茅畲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茅畲乡茅西路144号

29.61平方千米

上垟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垟乡莆田村

67.58平方千米

平田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平田乡天平街

40.26平方千米

下辖地区截至2023年6月30日,参考来源: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黄岩区位于浙江省中东部,台州市中部偏南,靠近沿海,东与椒江区、路桥区接壤,东南与温岭市相邻,南、西南与台州市乐清市、永嘉县毗邻,西、西北接仙居县,北、东北与临海市相连。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0°47′~121°20′,北纬28°27′~28°41′之间。区境形状狭长,东西长约55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总面积988平方千米。

黄岩区

地质

黄岩区构造图 黄岩区构造图

黄岩区的地质演化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古新世—始新世伸展阶段,基底断层控制了地垒式断块构造发育;渐新世—中中新世坳陷沉降阶段,在渐新世早中期存在继承性断块活动;晚中新世构造反转阶段,形成大型反转背斜、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盖层断层;上新世—第四纪区域沉降阶段,东西向断层再次活动。晚中新世和上新世—第四纪的断层活动对花港组油气运聚有重要的影响。

黄岩区构造发育历史图 黄岩区构造发育历史图

黄岩区的地层系统由古新统、早中始新统、晚始新统平湖组、渐新统花港组、中新统龙井组、玉泉组和柳浪组、上新统三潭组和第四系东海群组成。

地形地貌

黄岩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丘陵山地,有两支山脉入境:一支为括苍山支脉,自西入境,主峰大寺尖海拔1252.5米,为全区最高峰,山脉向东延伸,经宁溪、头陀,至马鞍山,海拔千米以上有白峰尖、仰天坞、望海岗;另一支为雁荡山支脉,自西延伸至院桥、城区。中东部为平原,系“温黄平原”一部分,永宁江横贯东西,其间河网密布,田园平整,是“橘乡”所在。全区地貌可概括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全区山地丘陵面积676.11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68.30%;河谷平原面积123.73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12.50%;水网平原面积190.06平方千米,占全区面积的19.20%。

气候

黄岩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受海洋性暖湿气团和台风影响强烈,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区年平均气温17°C,1月份平均6°C,7月份平均27.8°C。极端最高为38.1°C,极端最低为-6.8°C。平均无霜期259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933~1987年)1675.8毫米,最大降雨量2669.3毫米(1937年),最低降雨量975.6毫米(1971年)。全年平均太阳辐射量108.9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时数1955小时,平均日照率44%。

2022年,黄岩区春季92天,比常年偏多7天;夏季129天,比常年偏少8天;秋季68天,比常年少一天,冬季56天,比常年偏少19天。春夏期长度221天,有近7个半月时间。日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时,人体感觉最舒适。适宜温度的日数为147天,其中5月最多(30天)。

水文

交通

黄岩区境内江河溪流纵横,平原地区河网密布,具有水乡特色。水系大部分属于浙江第三大水系——椒江水系永宁江,小部分属金清港水系。永宁江发源于黄岩西部大寺尖(大寺基板寮),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干流全长77千米,流域面积889.80平方千米。上游大横溪、黄岩溪、永宁溪至长潭水库长约34千米,水库以下经潮济至三江口称永宁江(又称澄江)长43千米,于三江口与灵江汇合合称椒江,入东海。汇入永宁江的支流众多,其中最大的支流为西江,长22千米,自院桥太湖山向北至西江闸注入永宁江。

土壤

编辑

黄岩区主要的土壤类型有红壤土、黄壤土、潮土和水稻土。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600~7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区,以种植水果为主,亦有一部分低丘缓坡山地种植甘薯、马铃薯和大小麦等旱粮作物;黄壤分布在600~700米以上山地,主要为林业用地;潮土分布在各类冲积平原,海拔3~50米,主要种植旱粮和柑桔等果木,是河谷平原和山口冲积平原的主要土壤;水稻土遍及平原和山区。

自然资源

编辑

生物资源

黄岩区植物资源主要有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矮林灌丛等,有木本种子植物40多科700多种。珍贵树种有竹柏、银杏、鹅掌楸、青檀、杜仲、金钱松、凹叶厚朴、浙江樟、花桐木、夏腊梅等,分布在西部山区,溪头乡有黄金嵌碧玉名竹。花卉品种145种,有深山含笑、南紫薇、罗汉松、桂花、腊瓣花、三角、秋兰等。还有近百种药材。

黄岩区动物资源有豹、狼、豺、猴,山羊、鹿、野猪、豪猪、鹿、狐、田狗,华南兔(野兔)、黄鼬(黄鼠狼)斑猫(麻狸)、大小家鼠、松鼠、穿山甲、水颢、香狸、蝙蝠、雉鸡、猫头鹰、夜狐、老鹰、枭、白头翁、杜鹃、蕪、雁、灰喜鹃、啄木鸟、白鹭、大山雀、八哥、布谷鸟、麻雀、蜡珠、画眉、坑鸟、翠鸟、水鸭、鸬鹚、蛇类、蛙类及各种昆虫50多种。

矿产资源

黄岩已探明宁溪五部大型铅锌矿床储藏量在150万吨以上,并含金、银、镉等多种金属元素。西部山区石矿有辉绿岩,泡沫流纹岩、沸石,金刚石、大理石。宁溪镇金林、中检蕴藏丰富的“满天星、松花”花岗石。联丰乡有花岗岩。拱东乡马鞍山锰矿,含量3%。

水资源

黄岩区西部山区河床陡峭,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永宁江上游柔极溪、黄岩溪、半岭溪、小坑溪等流域。1998年建成富山一级电站,其引水隧道至电站,落差484米,为省内第二高水头电站,装机2台8000千瓦电机组,平均0.9立方米的水能发出1度电。

2022年,黄岩区水资源总量为8.153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153立方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黄岩区耕地面积136914.60亩,种植园用地192793.95亩,林地858865.05亩,草地3629.25亩,湿地412.35亩,城镇村及工矿建设用地159981.75亩,交通运输用地32156.70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9477.25亩。

林业资源

黄岩区林地面积53709.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33%。黄岩区境内多山,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较高。除了东部的江口街道、中部的东城街道、南城街道、西城街道、北城街道、高桥街道外,其他乡镇的林地比例均超过30%,其中富山、屿头、山洋、平田、茅畲和上郑等六个乡镇的林地比例都接近或超过60%。林业结构中以用材林为主,防护林和经济林比例相对较低。

黄岩区西部山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地面积100万亩,森林覆盖率70%,是全省首批绿化合格县。大寺基林场面积2.4万亩,蓄积木材12余万立方米。植物资源有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竹林、矮林灌丛等40多科700多种,花卉品种145种,药材近百种。

自然灾害

黄岩区由于受沿海季风带控制,是遭受台风和暴雨较多的地段,而且经常发生地质灾害。黄岩地区地层岩性及其地貌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由此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的地质灾害频发,同时还存在不稳定斜坡在内的隐患点。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截止2022年12月8日,黄岩区户籍总人口61.24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718人,其中男性人口30.55万人,女性人口30.70万人。全年共出生3036人,死亡4594人。人口出生率4.96‰,人口死亡率7.50‰,人口自然增长率-2.54‰。

2023年末,黄岩区常住人口71.1万人,城镇化率64.8%。

民族构成

黄岩区少数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土族、仫佬族、布朗族、撒拉族、仡佬族。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黄岩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2.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04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288.31亿元,增长3.1%;第三产业增加值300.73亿元,增长4.0%。三次产业结构为3.8:47.1:49.1。

2022年,黄岩区财政总收入64.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96亿元。税收收入33.2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13亿元。其中卫生健康支出10.4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3.42亿元。节能环保支出1.73亿元。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58元,比上年增长6.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90元,比上年增长5.0%。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6758元,比上年增长6.3%。

2023年,黄岩区实现生产总值637.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高于全市、全国平均增速。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83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83.83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330.04亿元,增长8.4%。

第一产业

2022年,黄岩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27.96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0.4亿元,增长16.2%;畜牧业产值0.88亿元,增长16.7%;渔业产值0.39亿元,下降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2亿元,增长3.0%。

2022年,黄岩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27.96亿元,增长3.6%;林业产值0.4亿元,增长16.2%;畜牧业产值0.88亿元,增长16.7%;渔业产值0.39亿元,下降2.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2亿元,增长3.0%。

2022年,黄岩区鸡鸭鹅蛋产量1279吨,比上年下降18.0%。年末家禽存栏25.37万只,下降17.3%;出栏22.56万只,增长7.2%。猪牛羊禽肉总产量2052吨,增长21.2%;水产品总产量2350吨,下降2.3%。年末生猪存栏28825头,增长38.0%;全年生猪出栏18754头,增长30.8%。

2023年,黄岩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2.9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4.2%。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增长3.2%、4.6%、40.3%和4.2%,渔业下降12.5%。全年粮食总产量38765吨,比上年增产193吨,实现“四连增”,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其中,春粮、早稻产量分别为5317吨、3471吨,分别增长49.0%、13.1%。蔬菜播种面积17.68万亩,同比增长2.0%。四季度末,生猪存栏48425头,同比增长68.0%;生猪累计出栏31088头,增长65.8%。猪肉产量2601吨,增长68.1%。

第二产业

2022年,黄岩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63.1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59家,实现增加值147.41亿元。增加值居全区前三的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实现增加值41.72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3.82亿元。医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2.11亿元。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80.25亿元。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7.16亿元。轻重工业比例为54.4:45.6。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0.73亿元、30.54亿元和100.9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产销率为98.5%;新产品产值217.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18.4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49.20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3.45亿元。亏损企业数67家,亏损面12.0%,亏损额2.45亿元。

2022年,黄岩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5.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81.3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32.8万平方米。

2023年,黄岩区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7.79亿元,与上年持平。民营企业平稳增长,实现增加值139.30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94.3%,总量较上年增长1.3%。分行业看,全区增加值总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中,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6%、2.0%和2.1%,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下降8.4%和8.1%。

第三产业

2022年,黄岩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4.0%。商品房施工面积498.4万平方米,下降3.3%。商品房销售面积80.38万平方米。

2022年,黄岩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3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34.73亿元,下降1.4%;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91.61亿元,增长4.8%;住宿业实现零售额2.74亿元,下降3.8%;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2.31亿元,增长1.4%。从销售地区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230.86亿元,增长3.8%;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30.53亿元,增长0.1%。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中,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3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6.48亿元,增长17.7%;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零售额1.36亿元,增长28.4%。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4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

2022年,黄岩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74.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进口总额10.55亿元,下降5.3%;出口总额263.73亿元,增长14.9%。外贸企业出口63.92亿元,增长16.5%;三资企业出口10.05亿元,与上年持平;生产企业出口155.48亿元,下降5.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72.26亿元。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04.88亿元,增长3.6%;加工贸易出口14.67亿元,下降12.6%。主要出口产品中,机械电器出口50.63亿元,增长17.2%;模具出口28.01亿元,增长14.6%;工艺礼品出口32.24亿元,增长12.6%;塑料制品出口61.51亿元,增长17.3%;医化产品出口34.46亿元,下降3.6%。分市场看,亚洲和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出口亚洲93.57亿元,增长36.3%;出口欧洲63.10亿元,增长4.7%。

2022年,黄岩区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44亿元,比上年下降8.0%。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387.08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住户存款977.15亿元,增长15.5%;非金融企业存款262.31亿元,增长4.5%。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268.19亿元,增长24.3%。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603.39亿元,增长35.3%;住户贷款664.80亿元,增长16.5%。住户贷款中,消费贷款43.05亿元,增长9.0%;经营贷款230.94亿元,增长4.4%。

2023年,全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30.0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增速比上年加快4.4个百分点,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1个百分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恢复性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6.2%、2.0%和12.4%。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5%和14.3%。其他服务业中,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9.7%和2.4%。

2023年,黄岩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05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5亿元,增长6.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60.20亿元,增长5.9%;餐饮收入3.55亿元,增长12.8%。从商品类别看,汽车类实现零售额37.64亿元,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6.74亿元,分别增长6.9%和1.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6.60亿元,增长6.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5亿元,增长6.8%。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2022年,黄岩区完成旅客周转量6941.43万人千米,下降41.8%。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35万吨,下降8.2%。拥有机动船3艘,载客汽车107辆,货运车辆(营运)6012辆。

公路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境内公路总里程1321.83千米,其中国道52.92千米,省道29.06千米,高速公路21.01千米。 “四纵四横”的公路框架基本形成(“四纵”即余姚至温岭公路、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黄岩头陀至院桥段公路,“四横”即82省道复线、82省道、104国道黄岩民建至北洋连接线、院路线),黄岩客运中心属国家一级客运站。

铁路

黄岩区境内有甬台温铁路、金台铁路2条铁路,设有台州火车站。

航运

黄岩港区位于黄岩区东北部的椒江南岸,是黄岩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台州港六个组成港区之一,主要以服务港区后方工业和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的装卸、贮运为主。现有1个公用码头和4个主业码头,千吨级泊位4个,500吨级泊位1个,年吞吐货物能力210万吨。

公共交通

黄岩区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常规公交、出租汽车、市区班线等多种方式。其中,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约为3.3万人次。市区运营公交车辆415辆,万人公交车辆拥有率6.26标台/万人,达到国家规范标准;已开通公交线路52条,公交线网密度0.92千米/平方千米,其中,服务于对外交通枢纽公交线路7条,中心城区乘坐公共交通1小时可到达机场、高铁站及相近汽车客运站。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区委书记

包顺富

区委副书记、市长

徐礼辉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9月

社会事业

编辑

科学技术

2022年,黄岩区新增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4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20家。列入省级科技计划22项。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40家。专利授权量7484件,下降5.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91件,下降46.6%。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拥有幼儿园104所,在园学生数21160人;小学37所,在校生43750人;初中21所,在校生19822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生5177人。全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9.25%,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小升初比率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初升高比率99.02%;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99.67%,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十五年教育普及率99.63%。全年全区拥有在教职工7649人,其中专任教师5969人。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99.49%;初中老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7.01%。

文化事业

2017年,台州市黄岩区传媒集团正式成立,由黄岩区广播电视台、黄岩区新闻信息中心归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42家,自办广播节目1套,自办电视节目1套。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用户19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11.2万户。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省级11项,市级46项。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03个,新增和合书吧2家、文化驿站2家、乡村博物馆4家。创成市级非遗主题旅游线路1条(橘乡风情)、非遗景区1个(富山半山民俗文化村)、市级非遗工坊2个(宁溪传统糟烧、玉灵膏)。

2023年,“台州市黄岩区传媒集团”正式更名为“台州市黄岩区融媒体中心”(保留“台州市黄岩区广播电视台”称号)。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共有医疗机构343家,床位数3352张;卫生技术人员5042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共2095人,注册护士2080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达100%,婴儿死亡率0.26‰,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8693人。全区有12298人次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100%,献血量为2459.6升。卫生户厕普及率100%。

体育事业

2022年,黄岩区共夺得国际比赛金牌2枚,银牌1枚;全国比赛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2枚;全省比赛金牌23枚,银牌25枚,铜牌49枚;全市比赛金牌1枚,银牌16枚,铜牌10枚。新建10个微型便民体育公园、5个百姓健身房、17千米的全民健身游步道、2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笼式足球场,建设环浙步道52千米,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2.63平方米。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3.77万人、24.1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2.77万人、36.10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56万人、28.17万人、19.41万人。

劳动就业

截至2022年末,黄岩区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工作机构39个,床位3834张。社会福利院及敬老院9个,年末在院人数达2196人。直接医疗救助191014人次。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64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6771.98万元,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950元。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37.27%,城镇三无人员供养率达100%。

环境保护

2022年,黄岩区空气优良率95.6%,PM2.5年均值1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0%。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污水处理率98.45%。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汉末,社会动荡,入山修道者陡增。相传道教仙人王方平,曾在黄岩西部黄岩山上修行悟道,羽化后“主地上五岳生死之事”。唐天授元年(690年),武周政府以这个传说为依据,改永宁县名为黄岩,这便是黄岩县名的由来。

宗教

黄岩地区的佛教与道教文化积淀也较为深厚,远在三国时期,台州建有寺院9所,黄岩就占6所。道家王方平在黄岩山修道成仙的故事千古传诵,道教全国十大洞天,黄岩委羽山名列第二,这些都反映了黄岩古代的历史文化气息。

佛教

东汉至三国,江浙建寺36所,其中黄岩6所,为今两省之首。宋代寺院91所居台州第二,其中禅寺33所。北宋赐额50所,名列台州第一。1985年后,陆续批准开放,现有批准活动场所48所,较大有隐居寺、广化寺、东林寺、崇福寺、净土寺、方山寺、清修寺等。历代高僧有唐代师彦,南宋法照和妙伦,元代秋江和无愠,明代清浚和居顶,清代所澄和敏曦,民国谛闲和摩尘。

风景

道教

始于周代刘奉林修道委羽山,汉代司马季主遗有赤鲤岩钓鱼台。南朝始建大有宫,宋徽宗赐内宫镛钟等。元代赵与庆传入全真龙门派。1933年,大有宫举行全真龙门登录仪式,来自全国11省高道40多人、省内百余人参加盛典。1940年编《宗谱》载,自元代至民国,大有宫有3230位宗师、律师和嗣师。民国时,大有宫道人分布台州、温州264所宫观,占两地总数97%。黄岩现有开放场所42所。

应万德反教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东南乡天主教徒仗势专横。蓬街武生应万德组织“香会”,提出“除灭洋教”口号,集中千余人,拆毁十余处教堂。并与清兵对抗,攻打县衙失败后,被捕遇害。

地方风俗

住宅

旧时砖木结构平房或双层楼房,多畚斗楼式。“口”字形谓全透,“日”字形谓两透,“目”字形谓三透。每透又分3间、5间“一”字形和7间“凹”字形。1986年,邮电部发行普23《民居》邮票,其中第14枚《浙江民居》是城关天长街住宅,面街背河,临街设店面,内部兼作起居室,后部临水作厨房。《中国古代建筑史》介绍黄土岭山区住宅,利用地形灵活运用高低落差台状地基,在其上建屋。

筵席

普通待客用8碗菜肴,第1碗用海参谓参菜,用鱼胶谓胶菜,用香菇谓香耳菜;再有鱼、肉、蛏、虾(蟹)、笋和莳药共8碗。宴席“六大六小全席”,由6大碗、6小炒、12碟、2点心组成。大型宴席“八大八小全席”,由8大碗、8中盆、16碟、4点心组成。

中秋节

黄岩八月十六日是中秋节。为纪念元末黄岩籍方国珍起义,占据浙东3府,保境安民20多年。十六日是方母周氏诞辰。

花会

清末民国成千上万人参与的大型赌博活动。由赌棍、无业游民和山乡富户组成“花会筒”,赌技高者任“筒官”,出资合股开设。选择县境山角为场所“挂花会”,上有34名花会人物小旗。筒官根据参赌者捺钱在各花会人物款额,决定其中1人,将小旗高挂大树,谓“花会开筒”,捺钱参赌据此决定输赢。

黄岩斜

市民有盲目起哄习惯,舆论行动向一面倾斜。集市贸易尤为突出,要么无人问津,要么一哄而上抢购一空。

方言

台州境内主要使用的汉语方言是吴语,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等,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角等地,使用人口约七千万,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也是国内除北方方言外,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方言。

黄岩方言指吴方言区越语系浙东方言片中的台州方言南片,使用地区包括今台州市黄(岩)椒(江)路(桥)三区以及温岭市,玉环的清港、楚门等原大陆,乐清的大荆,温州永嘉与黄岩交界的几个小村,方言区与古代的行政区基本上一致。东晋以后,特别是唐末五代和南宋初期,大批中原人士避战乱来到这安定富饶的乐土,中原语言的影响不言而谕。土著的语言加上外来的、特别是中原语言的影响,形成了颇有特色的黄岩方言。

黄岩方言的第一大特点是保留了大量古语音中的入声字,其次是黄岩方言中保留了不少古音,第三,不少古词语还活在黄岩方言中,第四,一些特殊的语言结构,颇为别致,第五、黄岩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音变。

风景名胜

编辑

九峰公园

九峰公园九峰公园

九峰公园地处黄岩东郊九峰山麓,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也是台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总面积112公顷,其中山林98.54公顷。1959年正式建园,是浙江省开园最早的县级公园,因风景秀丽、古迹诱人被载入《中国名胜辞典》。九峰山因有灵台、华盖、文笔、接引、宝鼎、灵鹫、双阙、卧龙、翠屏九个山峰自南至北弧形排列而得名。康有为曾赞其曰:“九峰环立,峻碧摩天,分雁宕之幽奇。”九峰公园处于九峰山谷,原为北宋初瑞隆感应院(九峰寺)和清代九峰书院旧址,自宋代以来,就是名人学者留诗、潜读的场所。

柔川景区

柔川景区柔川景区

柔川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是一个集山水风光、历史文化、古风遗韵、休闲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核心景区包括沙滩老街、两岸3°素拓基地、四季采摘园、东坞露营基地等主要景点,面积达1.5平方公里。景区内,农耕文化、儒家文化、道教文化、近现代建筑文化等四大文化集聚,源远流长。南宋大儒黄超然在此创立柔川学院,教化乡民。景区有“过大年”、“十里红”等民俗体验活动和水果采摘、亲自游园等农耕体验活动。

划岩山风景区

划岩山风景区划岩山风景区

划岩山风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1.52平方公里,为括苍山脉自西向东的延伸带。景区以奇、险、俊为主要特点,林茂山秀,青溪长流,幽谷深曲,怪岩林立,其间峰、岩、洞、谷、瀑、潭、洲、崖一应俱全,是集游览、探险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山丘型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瀑布众多,尤以雪瀑潭、飞岩瀑最为壮观。峰景中以画屏峰、屏障峰、六子峰、三屯峰与弥勒峰尤显俊奇,画屏、屏障与六子峰环接屏峙,峰峰壁立,形如其名,状形肖物的奇岩。还有国内外罕见的岩层断裂景观和迷宫般的裂谷。

名优特产

编辑

黄岩蜜桔

黄岩蜜桔黄岩蜜桔

黄岩蜜桔(本地早等)、黄岩枇杷、东魁杨梅、马鞍山葡萄、翻黄工艺品等。

黄岩是学界公认的世界宽皮橘始祖地,中国柑橘品种最多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蜜橘之乡,现在始祖地凤洋村建有国内第一个中国柑橘博物馆。

黄岩蜜橘名气大。宋高宗把黄岩乳橘誉为“天下果实第一”。毛泽东唯一一次出国访问苏联,带着黄岩蜜橘送给斯大林,并介绍说“这是中国最好的橘子”,斯大林品尝后,称其为“橘中之王”。

水浸糕

旧历年底,家家以粳米粉蒸熟捣揉制作条状年糕,浸水加明矾贮藏。以多为荣,往往来年二三月尚有贮藏。以糯米蒸熟捣制成块状或厚片状者,称“麻糍”,也有浸水久藏的。大多改家庭手工制作为作坊机械加工,城镇居民大多改为随时购食,不再水浸久贮。

青团

清明前后,采野菜煮熟捣浆,和糯米粉作团,中裹馅料,底垫楮树叶或新竹箬,笼蒸而成,别有清香,且能助消化,旧为寒食节食品。甜的为青饼。

乌饭麻糍

春夏之交,采乌饭嫩叶(俗称乌饭脑)捣汁,和糯米蒸捣而成,外沾松花,色香味俱佳。通常呈条片状,中裹豆沙成卷者特佳。

麦饼筒

黄岩称“食饼筒”,天台称“饺饼筒”,临海称“麦油子”,三门称“麦焦”。以麦粉糊摊成薄饼皮,中裹多种荤素菜肴,卷成筒形,现卷现食,也可油煎。此为台州各地特有节日食品。

十拼

十拼一说席饼。初到黄岩,摊档处处有之。将肉馅、豆芽、蛏子肉、红烧肉、蛋皮……等十样菜肴,卷入大张春卷皮子中,一头封煞,一头打开,浇入肉卤,咬吃。另用绿豆面碎汤过过。

著名人物

编辑

历史人物

杜范

南宋大臣,历官殿中侍御史、右丞相兼枢密使等职

谢希梦

淳熙十一年进士,历任大理寺司直,嘉兴府通判

严蕊

南宋中期女词人

戴复古

南宋“江湖派”诗人

方国珍

元末明初浙东农民起义军领袖

陶宗仪

史学家、文学家编有《辍耕录》三十卷

曾铣

明嘉靖进士,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近现代人物

王彦威

清末大臣,历任工部衡司主事、太常少卿等职业

陈安宝

陆军上将

林蔚

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国防部参谋次长、陆军二级上将

陈芳允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方秦汉

桥梁专家

友好城市

编辑

2013年,在罗马尼亚台州商会牵线搭桥下,黄岩区与罗马尼亚博林廷市结成友好城市。

2013年10月17日,美国印第安纳州纽黑文市与黄岩区缔结友好城市。

2016年10月31日,黄岩区与厄瓜多尔莫卡切市缔结为友好交流意向城市。

2018年,黄岩区与新西兰怀卡托市签订友好城市交流意向书。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10月,黄岩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2019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019年11月,黄岩区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0年1月,黄岩区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64。

2021年,黄岩区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7月30日,黄岩区入选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名单。

2021年9月,黄岩区入选“2021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2022年12月,黄岩区入选中国信通院“2022年中国工业百强区”排名第88。

下一篇 路桥区

上一篇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