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和县 编辑
云和县,浙江省丽水市辖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偏西,丽水市中部,介于东经119°20'47″~119°44'22″,北纬27°53'36″~28°19'04″之间,东邻莲都区,东南、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西接龙泉市,西北、北与松阳县接壤,东北仍与莲都区毗邻,总面积989.6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云和县常住人口为12.6万人。 截至2023年6月,云和县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云和县城北路6号。
云和县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取浮云、元和两乡名尾字组合为县名。2000年5月,撤丽水地区设立丽水市,云和县隶属丽水市管辖。 云和县自古被喻为“洞宫福地”,是“山水之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赋予云和集“山水林田湖”于一体的独特资源,云和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被美国CNN评为中国最美的40个景点之一。是“中国木制玩具之乡”和“中国木制玩具城”,木制玩具产量占中国的66%、世界的40%。
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0370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2年增长7.6%
中文名:云和县
外文名:YunHe County
别名:城关
行政区划代码:331125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浙江省丽水市
地理位置:浙江省南部偏西,丽水市中部
面积:989.6 km²
下辖地区:4个街道、3个镇、3个乡
政府驻地:浮云街道城北路6号
电话区号:0578
邮政编码:3236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2.6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云和梯田景区、云和湖仙宫景区、小顺景区、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
车牌代码:浙K
地区生产总值:1037013 万元(2023年)
云和的人类活动可追溯到史前时代。
秦统一后,成为中央政权所辖闽中郡的一部分。
汉代,在浙江南部设立回浦县后,归属回浦县,正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
隋唐时期,设立处州府与丽水(括苍)县后,云和归属处州府丽水县西阳乡。
南宋时,以城南浮云溪之名将西阳乡更名为浮云乡。
云和地图
清宣统三年(1911年),云和县属浙江军政府处州军政分府。
民国元年(1912年),置浙江省都督府,废清代道、府、厅、州制,县直属于省。民国三年(1914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云和县属瓯海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实行省、县二级制。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专员制,云和属第十二县政督察区。同年10月,改为第三特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属丽水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同年7月,改属第七行政督察区,署址云和县。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属浙江省第七专区。
1949年10月10日,改属浙江省丽水专区。
1952年1月,撤销丽水专区,云和县划归温州专区。
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云和县,并入丽水县。
1961年6月1日,丽水县人民委员会迁驻云和镇。
1962年4月12日,国务院批准复建云和县。
1963年5月9日,恢复丽水专区,云和县属之。
1968年11月,丽水专区改称丽水地区。
1984年6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云和、景宁分别置县。
2000年5月,撤丽水地区设立丽水市,云和县隶属丽水市管辖。
截至2023年6月,云和县辖4个街道、3个镇、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浮云街道、元和街道、白龙山街道、凤凰山街道、崇头镇、石塘镇、紧水滩镇、雾溪畲族乡、安溪畲族乡、赤石乡。 县人民政府驻云和县城北路6号。
名称 | 下辖村 | 政府驻地 |
---|---|---|
浮云街道 | 原云和镇中山、浮云、青阳门3个社区和红光、象山、大徐、云章、庄前、局村、溪口、天堂坑等8个行政村 | 人民路16号 |
元和街道 | 原云和镇元和1个社区和古竹、小徐、山脚、白洋墩、睦田、霞晓桥等6个行政村及原云坛乡沈岸、云坛、陈村、李山前、梅湾、靛青山、包山、沈村、竹坑、平里、苏坑、沈庄等12个行政村 | 仙宫大道401号 |
白龙山街道 | 原云和镇箬溪1个社区和大坪、瓦窑、黄水碓、程宅、河上、长田、隔溪寮、沙溪、新建、高胥、三门、村头等12个行政村 | 城西路245号 |
凤凰山街道 | 原云和镇新华、解放2个社区和巧云、勤俭、新岭、河坑、杨家山、梅垄、西弄、贵溪、柘园、后山等10个行政村 | 中山路376号 |
崇头镇 | 崇头、梅源、南山、黄地、岩下、垟背、栗溪、三望栏、下垟、坑根、张化、梅竹、砻铺、黄家畲、陈家垟、水碓垟、叶垟、陈坞、夏家垟、大垟、盘条口、贵庄、张家地、潘山头、坑下、王荫山、商坑下、杉板坑、后垟、大湾、林山下、叶山头、项山、沙铺、林山、朱宅、回龙山37个行政村 | 崇头村 |
石塘镇 | 石塘、双港、规溪、下坑、上坪、滩下、石塘坑、张庄、高定、叶村坪、坪地、小顺、横山头、岭脚、北溪、黄庄、大源口、麻厂、长汀、高畲、朱村、金山下、张兰、联合、泉溪、张川、桑岭、石门坑、金村、石水缸、大岗山、南坑、竹子坪、杨村34个行政村 | 石塘坑村 |
紧水滩镇 | 金水坑、菖蒲垄、石浦、莲塘、乌弄坑、枫桶岗、梅山、龙门、龙渡、田垟、外垟、瑞滩、饭甄垄、梓坊、渡蛟、徐湖、桃子坑、大源、大南山、田铺、垟后、大牛22个行政村 | 金水坑村 |
赤石乡 | 赤石、建升、建源、阴岩、建林、垟田、新林、张源头、临海垟、麻垟、担布坑、高山、店子、南洞等14个行政村 | 赤石村 |
雾溪畲族乡 | 雾溪、坪垟岗、水竹垟、西坑、砻头、坳头等6个行政村 | 雾溪村 |
安溪畲族乡 | 下村、下武、东岱、木樨花、黄处、黄家地、严山、上村等8个行政村 | 下村 |
位置境域
云和县地处浙江省南部偏西,丽水市中部,介于东经119°20'47″~119°44'22″,北纬27°53'36″~28°19'04″之间,东邻莲都区,东南、南连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西接龙泉市,西北、北与松阳县接壤,东北仍与莲都区毗邻,距丽水市区52千米,总面积989.6平方千米。
云和县
地质
云和县地质构造处于华南褶皱系之遂昌——龙泉断隆中部,北东向余姚——丽水涂断裂带从县境东部穿过。境内出露零星基底构造层和大面积火山岩盖层;侵入岩发育形成云和、牛头山两大花岗岩体;北东、北西、南北向断裂构造发育。
地形地貌
云和湖
水文
今日云和
气候
云和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山地垂直气候明显,但冬、夏长,春、秋短。多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638.2毫米。年降水日数172天,年日照时数1627.2小时,年无霜日277天。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云和县共有林地79274.82公顷,耕地6858.75公顷,种植园用地3963.74公顷,草地96.97公顷,湿地0.3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564.6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937.22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542.36公顷。
水资源
云和湖
生物资源
云和县共有维管植物113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6种,包括南方红豆杉、香果树等;鸟类24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及中国特有种等珍稀濒危鸟类共44种,包括黄腹角雉、黄胸鹀等;哺乳动物20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豹猫等;两栖爬行动物5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受威胁物种21种,包括虎纹蛙、尖吻蝮等;鱼类43种;底栖动物62种;陆生昆虫物种305种;大型真菌155种。
矿产资源
云和县属矿产资源小县,现已发现的矿产有叶腊石、萤石、钾长石、脉石英、高岭土、膨润土、煤、铅、锌、钨、锡、铍、锰、银、钼等15种,矿产地30处。截至2020年末,云和县探明的甲类矿产资源有叶腊石、萤石、钾长石、脉石英、高岭土、煤等6种,矿产地9处;探明的乙类矿产资源主要有凝灰岩矿、砖瓦用砂页岩,矿产地3处。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叶腊石矿、萤石矿、普通建筑用石料(凝灰岩)矿、砖瓦用泥质粉砂岩矿等4种。
2022年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户籍人口为112635人。其中,城镇人口54715人,乡村人口57920人;男性人口57753人,女性人口54882人,男女性别比为105.23:100(女性为100);0~17岁、18~34岁、35~59岁、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分别为18891人、19099人、48951人和25594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为580人,死亡人口为93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9‰,比上年下降3.18个千分点。据2022年浙江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2.74万人,城镇化率为74.02%。
2023年
截至2023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112090人。其中,城镇人口54872人,乡村人口57218人;男性人口57398人,女性人口54692人,男女性别比为104.95:100(女性为100);0-17岁、18-34岁、35-59岁、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分别为18376人、18731人、47694人和27289人。全年全县出生人口为691人,死亡人口为9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4‰,比上年提升0.75个千分点。据2023年全省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2.63万人,城镇化率为74.48%。
综述
2022年
2022年,云和县实现生产总值(GDP)95143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4.1%;与2020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4331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116万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445964万元,下降11.7%;第三产业增加值448355万元,增长2.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分别为0.15、-5.64、1.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6.0:46.9:47.1。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制度,最终计算2021年全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97284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5:50.6:43.9。
云和
2022年,云和县财政总收入138156万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000万元,增长0.1%;其中税收收入66003万元,比上年下降7.4%。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支出379661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910万元,比上年增长7.4%;农林水支出56773万元,比上年增长4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1041万元,比上年增长6.7%;卫生健康支出43810万元,比上年增长28.8%;教育支出45891万元,比上年下降9.0%。
2022年,云和县固定资产投资比2021年增长15.3%。其中,交通投资增长303.0%,工业投资增长138.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6.2%。分项看,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0.1%,项目投资增长37.8%。分结构看,建安投资增长7.2%,制造业投资增长142.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5%,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项目投资增长17.0%,民间投资下降2.8%。
2023年
202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0370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197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633美元),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842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496578万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83592万元,增长8.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分别为0.28、3.2、4.0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5:47.9:46.6。按照我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制度,最终计算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967957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3.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5.7:49.1∶45.2。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54人,帮助1284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649名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16%,比上年末增加0.04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财政总收入157524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777万元,增长7.8%;其中税收收入78263万元,比上年增长18.6%。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支出420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6653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农林水支出58806万元,比上年增长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2402万元,比上年增长3.3%;卫生健康支出31568万元,比上年下降27.9%;教育支出55593万元,比上年增长21.1%。
第一产业
2022年
2022年,云和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538公顷,比上年增长0.78%。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517公顷,比上年增长2.81%;油料种植面积93公顷,比上年下降11.43%;蔬菜种植面积1545公顷,比上年增长0.59%;果园面积1173公顷,比上年下降3.45%;茶园面积2648公顷,比上年增长1.0%。
2022年,云和县粮食总产量19330吨,比上年增长1.1%。油料产量237吨,比上年下降4.8%。蔬菜产量28161吨,比上年增长1.5%。食用菌总产量5085吨,比上年下降15.1%,其中香菇3138吨,比上年下降11.4%;黑木耳1588吨,比上年增长6.1%。水果总产量8878吨,比上年下降0.2%。茶叶产量1221吨,比上年增长1.5%。
2022年,云和县生猪存栏1.2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1.8%;年末牛存栏1776头,比上年末下降5.3%;年末羊存栏0.06万只,比上年末增长9.94%;年末家禽存栏15.97万羽,比上年末增长2.2%。肉类产量1709吨,比上年下降19.7%。全年淡水产品产量2033吨,比上年增长5.1%。
2023年
2023年年末农作物播种面积5866公顷,比上年增长5.9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559公顷,比上年增长1.2%;油料种植面238公顷,比上年上升142%;蔬菜种植面积1582公顷,比上年增长2.4%;果园面积1136公顷,比上年下降3.1%;茶园面积 2621公顷,比上年下降1.0%。
全年粮食总产量20702吨,比上年增长7.1%。油料产量445.38吨,比上年增长87.92%。蔬菜产量29460吨,比上年增长1.0%。食用菌总产量5240吨,比上年增长3.0%,其中香菇3121吨,比上年下降5.4%;黑木耳1760吨,比上年增长10.8%。水果总产量11346吨,比上年增长27.8%。茶叶产量1287吨,比上年增长5.4%。
年末生猪存栏1.4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6.7%;年末牛存栏1532头,比上年末下降13.7%;年末羊存栏0.1万只,比上年末增长66.67%;年末家禽存栏12.54万羽,比上年末增长22.0%。肉类产量1708吨,与上年末持平。全年淡水产品产量2132吨,比上年增长4.9%。
第二产业
2022年
2022年,云和县工业实现增加值395904万元,比上年可比下降1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0.3%。在规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0.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18.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3.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下降2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3.1%。
2022年,云和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下同)1536332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21.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481952万元,同口径比上年下降23.9产品销售率为96.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75537万元,同比下降4.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159832万元,同比下降3.2%。
2022年,云和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0060万元,可比增长4.4%。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7.2%。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58652万元,比上年增长11.6%。
2023年
2023年全县工业实现增加值438595万元,比上年可比增长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在规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13.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1.3%,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2.2%。
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下同)1781416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4.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647770万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10%,产品销售率为92.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6917万元,同比下降32.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新产品产值825191万元,同比增长409.8%。
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行业产值完成情况看,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全年实现产值243653万元,比上年下降-24.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年实现产值722037万元,比上年增长31.8%;通用设备制造业全年实现产值132563万元,比上年增长4.0%;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全年实现产值96676万元,比上年增长14.2%;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业实现产值505058万元,比上年增长29.9%。以上五大行业全年实现产值1699987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5.4%,比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7983万元,可比增长16.9%。全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24.5%。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87196万元,比上年增长18%。
第三产业
2022年
2022年,云和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6373万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
2022年,云和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2618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出口总额为2537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1.3%;进口总额81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7.5%。按人民币计量,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74180万元,比上年下降9.0%。其中,出口总额为168869万元,比上年下降8.7%;进口总额531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6.4%。
2022年,云和县实现网络零售额368878万元,比上年增长5.3%。
2022年,云和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1538万元。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2609万件,比上年增长23.5%;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1032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2022年,云和县邮电业务总量29318万元,比上年增长73.0%。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1584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3476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0912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823户,农村电话用户958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2193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52179户,其中4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数139104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固定互联网宽带,为电信、移动、联通、华数四家运营商的用户)63648户。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64941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5%。其中,住户存款1086922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5533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9.6%。
2022年,云和县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8808万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9406万元,比上年增长3.0%;人身险保费收入9402万元,比上年增长4.4%。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及给付支出7246万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财产险赔款及给付支出5323万元,比上年增长9.8%;人身险赔款及给付支出19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23年
2023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409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496万元,比上年增长9.6%。
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8.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3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增长9.5%;住宿业营业额增长26.8%,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2.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1.6%,其中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长7.9%。
按美元计量,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067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1%。其中,出口总额为1746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1.2%;进口总额60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5.7%。按人民币计量,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7848万元,比上年下降26.6%。其中,出口总额为123541万元,比上年下降26.9%;进口总额4308万元,比上年下降18.9%。
全年实现网络零售额333797万元,比上年增长34%。
全年引进亿元以上大项目7个,合同投资额为历年最高,其中50亿元以上制造业大项目1个。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建成投用云北智创中心,11家企业入驻北云飞创现代产业园,“吴兴—云和”入选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结对促共富示范区,实现“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到位资金11.4亿元。
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3313万件,比上年增长27%;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2126万元,比上年增长9.9%。
年末邮政局(所)数18个。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374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邮政主营业务收入16993 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6749万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0815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826户,农村电话用户873 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1957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61044户,其中4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数151561户。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固定互联网宽带, 为电信、移动、联通、华数四家运营商的用户)68389户。
综述
云和县对外交通,通信便捷,属杭州四小时交通圈内。道路建设的“五横四纵七联”公路网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乡乡通公路,已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五横是:石汶线、紧大线+大源至沙埠、局龙线+赤石至龙门+赤石至道太、丽浦线、丽龙高速公路;四纵是:云寿线、云龙线、云景高速公路、后交线;七连是:小顺至云坛、黄安线、梅雾线、雾溪至安溪、桃子坑至大东坝、张大线、岙沙线)。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共有民用汽车25503辆,较上年末增加1908辆。
公路
云和县境内53省道丽浦公路横穿而过,与52省道云寿公路相交,已建成丽龙高速云和段,用以连接金温铁路和金温高速公路等。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境内公路总里程855.7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0.13千米;全年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74252.46万吨千米,同比下降18.88%。
2022年,云和县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及养护工程共130千米,其中路面大中修101.4千米,改善提升28.6千米;完成危桥改造1座。
航运
2022年,云和县完成渡运量17.5万人次,车辆3.8万辆次,(电动)摩托车1.56万辆次;完成水路客运量为6.5万人次,32.5万人次千米。
公共交通
2022年,云和县完成5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其中完成公交停靠站点改造78处、修复(重设)农村客运班线停靠站点95个、安装刷卡设备12辆、优化公交线路3条、新增新能源公交车3辆。城乡公交一体化率从2021年底的26.76%提升至59.15%。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李忠伟 |
县委副书记、县长 | 周鸿飞 |
县政协主席 | 章作飞 |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 叶晓勇 |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12月 |
教育事业
2022年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拥有普通中学5所,招生1680人,在校生5277人,毕业生1716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524人,在校生1723人,毕业生603人;小学10所,招生1153人,在校生7851人,毕业生1246人。年末有幼儿园14所,入园幼儿949人,在园幼儿4168人,离园幼儿1213人。共有教职工1825人,在编人员1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411人、行政人员27人、教辅人员246人、工勤人员141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师生比分别为1:15、1:12、1:12、1:13。
2023年
2023年,全县拥有普通中学5所,招生1818人,在校生5279人,毕业生1766人;职业中学1所,招生490人,在校生1566人,毕业生611人;小学9所,招生1487人,在校生7905人,毕业生1367人。年末有幼儿园12所,入园幼儿951人,在园幼儿3753人,离园幼儿1551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773人,在编人员1164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行政人员12人、教辅人员89人、工勤人员125人、园长12人、保育员138人、保健人员20人。小学、初中、普高、职高专任教师师生比分别为1:16、1:12、1:12、1:12。
年末省三级以上幼儿园覆盖率为100%,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为100%;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9.92%,小学、初中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升高中比例为99%,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为98.4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5%;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98.54%。
科学技术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全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引进省、市个人特派员14名,工业特派员10名,团队特派员2个,实施特派员项目16个。成功申报“绿谷精英”人才项目2个,组织申报海外优青项目1个,成功申报1个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科技专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平稳推进,全年新增专利授权量851件,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401项,外观设计专利423项。
文化事业
2022年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2022年末的相关数据全县各类档案182个全宗(其中馆藏171个),共计124440卷,262377件,其中已开放全宗140个,开放档案68221卷,开放档案79652件。有广播转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数字电视在册用户30322户,比上年末增加403户。全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2023年
截至2023年末,云和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2023年末的相关数据全县各类档案182个全宗单位(其中馆藏档案174个全宗),共计124440卷,274300件,其中已开放全宗140个,开放档案68221卷,开放档案185400件。
2023年末全县有广播转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数字电视在册用户数是30956户,比上年末增加634户。全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医疗卫生
2022年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不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年末全县医院实有床位561张,全社会卫生技术人员(不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13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75人。
2023年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不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其中,医院6个,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年末全县医院实有床位596张,全社会卫生技术人员(不含村卫生室、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93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374人。
社会保障
2022年
2022年,云和县城镇新增就业1254人,帮助853名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123名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12%,比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末,云和县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684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841元,比上年增长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8元,比上年增长6.2%。全年常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3840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003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330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6949元。
2023年
根据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结果,全年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32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430元,比上年增长4.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6元,比上年增长7.7%。全年常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5972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1078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252元,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7751元。
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分别为52.6%、55.4%;经营净收入占比分别为10.2%、39.5%;财产净收入占比分别为20.9%、1.3%;转移净收入占比分别为16.3%、3.8%。
全年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7元,比上年增长12%。
2023全年结婚登记695对,比上年下降40.55%;离婚登记206对,比上年减少11.21%。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63%,全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9.80%,“浙丽保”参保率达90.22%。
年末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共有1788户3101人,全年共支出低保救助金3268万元。特困供养对象共有306户308人,集中供养率34.1%(不含户院挂钩),全年共支出特困供养救助金590万元。
方言
云和县
宗教信仰
云和民间相沿成俗的传统信仰是佛教。清同治《云和县志》载:云和县有禅院1、阁4、宫7、堂10、寺21、庵25、庙32。河上村妙严寺,始建于唐开成元年(836年),为云和最早创建的佛寺。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尚存寺、庵、宫、庙20余座,敬事鬼神,祈求保佑者颇多。
云和梯田景区
云和梯田景区
云和梯田景区位于崇头镇,距县城5千米,最早开发于唐初,兴于元、明,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总面积51平方千米,海拔跨度为200~1400多米,垂直高度12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个地质景观带,有700多层,具有体量大、震撼力强、四季景观独特等特点,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梯田群,被称为“中国最美梯田”。景区内拥有梯田、云海、山村、竹海、溪流、瀑布、雾凇等自然景观,是中国摄影之乡——丽水的主要采风基地,也是云和县首批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之一。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正式列入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
云和湖仙宫景区
云和湖仙宫景区
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
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
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位于云和县西南方向,身处于崇头镇腹地,离崇头镇镇政府10余千米。黄家畲村历史悠久,宋咸平年间就有黄家畲村的史料记载,村庄保存着庞大的古建筑群、银矿遗址和古桥文物,村内现存祠堂庙宇3座、古民居7幢、古桥4座,国保点6处,县保点2处,历经千百年沧桑但风貌依旧。环境清幽、古树葱茏,夏季平均气温22.8摄氏度,被省气象局评为浙江省100个避暑气候胜地之一,先后获得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市森林康养特色村等荣誉称号。2022年,云和黄家畲清凉景区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小顺景区
小顺景区
仙宫雪毫
仙宫雪毫
仙宫雪毫产自浙江云和湖区名茶,属绿茶系列。该茶主要产自仙宫湖区,由于该茶冲泡杯中,白毫翻滚,故得名“仙宫雪毫茶”。仙宫雪毫茶干茶外形浑圆紧结,挺直匀齐,清香馥郁,幽雅持久,滋味鲜甜清爽。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被授予“浙江名茶”“丽水市农业名牌” 等称号。
云和雪梨
云和雪梨
云和黑木耳
云和黑木耳
2019年7月,云和县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
2019年12月,云和县成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
2020年11月,云和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云和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2年,云和县入选“第三批浙江省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区)”名单。
2022年10月,云和县入选浙江省第二批大花园示范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