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宁波高速公路 编辑

2017年开建的杭甬高速复线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杭州—宁波高速公路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编号国家高速G9221),也叫“杭甬高速复线”“杭绍甬高速公路”,是中国浙江省境内2017年开建的第二条连接杭州市和宁波市的高速公路,为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编号国家高速G92)的并行线,整体位于1996年通车的第一条杭甬高速的北面。

杭甬高速复线(杭绍甬高速公路)是中国首条“智慧高速”“超级高速公路”,起于杭州下沙枢纽接杭州绕城,并沿杭州湾南岸向东,经过绍兴、宁波,与钱江通道南接线、嘉绍大桥南接线、杭州湾跨海大桥南接线、金塘大桥等相接,终于柴桥枢纽接宁波穿山疏港高速和未来的六横公路大桥,与既有杭甬高速公路形成南北呼应;规划全长161公里,其中杭州段长约9公里,绍兴段长约29公里,宁波段长约123公里,杭甬段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

宁波段一期工程于2017年6月26日开工建设 ,其中的滨海互通是亚洲最大的海上枢纽互通工程 。

2024年1月19日,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正式建成通车。 G9221杭甬高速宁波段一期工程建成通车运营。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杭州—宁波高速公路

外文名:Hangzhou–Ningbo Expressway

起点:杭州下沙枢纽

终点:宁波柴桥枢纽

规划长度:161公里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120 km/h

编号:国家高速G9221

所属区域:中国浙江省

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历史沿革

编辑

规划沿革

2005年1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交通部(今交通运输部)颁布《中国高速公路网规划》(“7918工程”),并规定了国家高速公路的主干线、地区环线和支线的编号规则 。

2009年4月,原宁波市交通局(同年机构改革为宁波市交通运输局)宣布,为减轻杭州湾环线高速公路南线(杭州—宁波,浙江省地方称为“杭甬高速公路”)的压力,浙江省拟建第二条杭甬高速公路,即“杭甬高速复线” 。该“杭甬高速复线”即2013年6月升格的国家高速线路杭州—宁波高速公路。

2010年1月,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颁布《浙江省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2009年7月制定) 。规划中,“杭甬高速复线”拟使用杭州湾大桥南接线(属G15、G92共线段)慈溪市长河镇—观海卫镇段,依照“国家高速公路网的路线不再给予省级高速公路编号“的省级线路命名规则,“杭甬高速复线”的长河镇以西段命名为“杭绍甬高速公路(下沙—长河镇)”,编号“浙高速 S17”,观海卫镇以东路段命名为“杭绍甬高速公路(观海卫镇—镇海)”,编号浙高速 S18“ 。

201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颁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该版规划又称作“71118工程”,在“7918工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若干并行线,浙江省省级线路“杭绍甬高速公路”(含浙高速S17、S18及与国家高速公路共线段)全线升格为国家高速公路,命名为杭州—宁波高速公路(简称“杭甬高速公路”,编号为“国家高速 G92N”),作为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南线的北并行线 。

2017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并入市场监督管理部)颁布《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T 917—2017,取代GB/T 917—2009),由于对并行线的编号原规则存在着超容和使用上的不便问题,本次修订采用与联络线相一致的编号方式,杭甬高速公路编号变更为“国家高速G9221” 。

2019年3月,包括(国家高速)杭甬高速公路在内的浙江省国省道命名编号工作启动 。

建设历程

2017年

6月27日,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宁波段一期开工建设 。

2020年

5月,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杭甬高速公路杭州—绍兴段工可获批 。

2022年

1月14日,经过8小时的连夜奋战,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项目附海互通内的四百里天桥完成拆除。

3月9日,在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滨海高架桥施工现场,历经3小时架设,又一片重达1800吨的50米整孔预制箱梁在桥墩上精准“着陆”,为项目在2022年年底前力争完成整孔箱梁陆域部分架设任务提供重要保障。

6月9日,随着重达20吨的钢箱梁在两座桥墩间缓缓落下,标志着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工程——杭甬(杭州至宁波)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段一期滨海枢纽互通工程大规模、成批量架梁序幕正式拉开。

6月22日 ,宁波市北仑区政府公布《北仑区“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 指出,“十四五”时期要开工建设杭甬高速复线三期。

7月5日,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澥浦互通架梁50米跨径梁上运梁拼宽梁成功架设。 杭甬高速复线二期工程TJ-1合同段,顺利完成墩柱首件混凝土浇筑。

7月17日,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甬复线(杭绍甬高速公路)宁波一期项目滨海互通开始匝道架梁。

8月2日下午4时30分,随着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工程B闸道的最后一根桩基浇筑完成,该工程1745根海域桩基全部顺利完工,全面进入桥墩建造和架梁冲刺阶段。

8月18日,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滨海高架整孔预制箱梁架设工作全面完成。

8月26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杭州萧山四号高架桥完成首个边跨合龙。

9月16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杭州侧预制厂2762块桥面板预制任务全部完成。

9月19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生产湾以东主线高架桥基础及下部结构全部施工完成。

9月26日,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攻克一处关键难点,顺利完成220千伏架空高压线下的上虞3号高架桥108#—109#墩盖梁浇筑,主线工作面断点和下部结构施工迎来重要突破。

11月3日凌晨,在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的施工现场,一片长50米、重达1800吨整孔箱梁在运梁车和架梁机的密切配合下,被稳稳地放置在金塘大桥的两侧桥墩上。

11月13日(发布日期),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萧山三号高架桥第六联桥面护栏顺利完成浇筑,标志着该桥完成所有桥面系施工任务,率先进入移交路面施工阶段。萧山三号高架桥(K16+293.3-K18+679.3)连接党湾枢纽主线桥和临江南互通主线桥,全桥长2386米,设计采用双向六车道。

11月30日,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曹娥江特大桥实现合龙。

12月6日消息,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临江南互通A、C匝道顺利完成桥面铺装并结束养护期,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杭州侧首条上桥通行匝道正式开放。

12月13日,随着最后一斗混凝土落入T梁模板中,浙江交通集团下属浙江交工杭绍甬七分部预制厂最后一片梁板顺利浇筑完成。

2023年

1月10日,110千伏某企业1626线进行停电迁改。迁改完成后,标志着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三分部最后一个断点打通,项目部将第一时间投入到对杭州萧山4号桥38#-39#墩的施工中。

2月22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成功浇筑,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南阳隧道J基坑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至此,南阳隧道成功封顶,为项目年底建成通车打下坚实基础。

3月,G9221杭甬高速宁波段三期工程威海路至柴桥段工可报告正式获批,这也是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4月,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二期兰风大道特大桥ZA02#墩首件29.4吨盖梁钢筋骨架顺利吊装并完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迎来全新阶段。

4月4日,在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整孔箱梁预制中心,经过6小时的混凝土浇筑,最后一榀长50米、重达1800吨的整孔预制箱梁完成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主线箱梁全部预制完成。

4月,浙江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滨海枢纽中心河大桥左幅16#盖梁顺利浇筑完成,标志着滨海枢纽至项目终点所有下部结构顺利完成,为后续桥面施工等提供了便利的施工条件和充足的工作面。 同月,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项目主线桥箱梁预制施工全部完成。

4月21日,由中铁十六局参建的全国首批智慧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贯通。

4月26日凌晨,杭甬复线宁波一期项目滨海互通F匝道顺利完成上跨金塘大桥施工。

5月9日下午,杭甬高速复线澥浦互通连接线工程一期二标和二期一标正式竣工验收。

5月,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开始大规模沥青路面施工。

截至10月16日,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9.75%,总体形象进度99.21%。

10月,杭绍甬高速杭绍段绍兴侧路面主体工程全部完成。

10月29日,杭州侧保税大道主线桥右幅沥青上面层摊铺完成。至此,杭绍甬高速杭绍段项目主线沥青摊铺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

2010年以后正式规划图2010年以后正式规划图

地图·路线示意图地图·路线示意图

2024年

1月19日,杭绍甬高速公路杭绍段、杭甬复线宁波段一期项目将正式通车。 2月,杭甬高速复线宁波段(二期)与杭绍甬高速杭绍段匝道桥面顺利对接,标志着宁波与杭州间这条全新高速大动脉初步连通。 2月,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四顾山隧道正式开工。 3月,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进港路高架桥开工。

途经区域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全线位于中国浙江省境内,线路西起杭州市萧山区南阳互通,东止于宁波市北仑区柴桥枢纽(预留),沿线利用杭州湾大桥南接线一期工程慈溪市长河镇至观海卫镇路段,途经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 。

杭州至宁波国家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起点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南阳街道红山村附近,接已建红十五线和拟建杭州中环(国道104线),起点桩号为K0+000。路线设隧道下穿机场范围并跨河庄大道,之后利用红十五线高架,向东依次跨规划头蓬路、梅林大道、钱江通道,跨过世纪大道后与红十五线分离转向东南至杭州绍兴界。经滨海新城柯桥区滨海工业区,继续向东利用新东线设高架跨钱滨线、柯海线和兴滨路,于滨海大桥北侧跨曹娥江后再依次跨越越东路、越兴路、嘉绍通道,最后进入滨海新城杭州湾上虞工业区,继续利用新东线线位高架跨越长海公路、进港公路,设上虞服务区后至上虞余姚界接宁波段。终点位于杭州湾上虞工业区的高新区东南侧与余姚交界处,接拟建杭绍甬高速宁波段二期工程,终点桩号K52+807.532。项目主线路线全长约52.808公里,其中杭州段长23.481公里,绍兴段长29.327公里,桩号范围K4+487~K52+807.532,连续高架段全长约48.2公里。

工程主线共设桥梁约48254.37米/24座,其中特大桥约46703.25米/22座,大桥1551.12米/2座;隧道2652米/1座,其中U型槽498米,暗埋隧道2154米;全线新建互通式立交10处,分别是南阳(枢纽)、河庄、义蓬(复合式)、党湾(互通枢纽)、临江南、马鞍、越东路、滨海(枢纽)、崧厦、盖北;设收费站6处,分别是党湾、临江南、马鞍、越东路、崧厦、盖北;设管理分中心、隧道救援站、养护工区各1处、服务区、交警用房、路政用房各2处。本项目主线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20km/h,路基宽34.5m。红十五线按原一级公路标准恢复建设,起点至青六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路基宽45.5m,青六线至终点采用双向四车道标准,路基宽39.5m。越东路互通连接线采用六车道一级公路兼顾城市道路标准,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33m。崧厦互通连接线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

2024年6月7日,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甬江特大桥主墩最后一根桩基浇筑完成,标志着这座三塔不对称斜拉桥从地下转为地面施工阶段。 6月12日11时,历经40个小时的连续施工,浙江交通集团杭甬复线宁波三期项目甬江特大桥首个承台顺利浇筑完成。这座世界最大跨径三塔不对称斜拉桥已经破土而出,进入主塔施工新阶段。 7月6日,杭甬复线宁波三期甬江特大桥主塔首节浇筑完成。 7月24日,杭甬复线宁波二期项目主线主体结构顺利完工。

途经场所

截至2021年10月,杭州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沿线已知途经的场所为: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途经场所一览(由西向东)

途经场所

所属区域

南阳枢纽收费站

杭州市

萧山区

河庄收费站(新建)

钱塘区

义蓬收费站(新建)

党湾收费站(新建)

萧山区

临江南收费站(新建)

钱塘区

益农服务区(新建)

萧山区

马鞍收费站(新建)

绍兴市

柯桥区

绍兴北收费站(新建)

上虞区

滨海新城枢纽收费站(扩建)

崧厦收费站(新建)

盖北收费站(新建)

上虞服务区(新建)

临山收费站(新建)

宁波市

余姚市

泗门北收费站(新建)

小曹娥枢纽收费站(扩建)

庵东西收费站(新建)

慈溪市

宁波杭州湾新区西收费站(扩建)

慈溪(宁波杭州湾新区东)收费站

新浦东收费站及服务区(新建)

附海枢纽收费站(新建)

慈东收费站(新建)

龙山收费站(新建)

澥浦收费站(新建)

镇海区

滨海枢纽收费站(新建)

招宝山收费站(新建)

戚家山收费站(预留)

北仑区

富春江收费站(预留)

北仑山收费站(预留)

陈华收费站(预留)

霞浦收费站(预留)

预留服务区(新建)

柴桥枢纽收费站(预留)

参考资料:

线路互通

截至2021年10月,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沿线已知的互通为: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互通一览(由西向东)

互通名称

所属区域

对接线路

南阳枢纽

杭州市

萧山区

杭州中环(规划中)

河庄互通

钱塘区

113县道

义蓬互通

头蓬路

党湾互通

萧山区

梅林大道、钱江通道

临江南互通

钱塘区

世纪大道

马鞍互通

绍兴市

柯桥区

柯海公路

越东路互通

上虞区

越东路

滨海新城互通(拟设枢纽)

常熟—台州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22)

崧厦互通

南北中心大道

盖北互通

进港公路

临山互通

宁波市

余姚市

临山互通连接线

泗门北互通

固北路

小曹娥互通(拟设枢纽)

慈余高速公路(浙高速S8)

庵东西互通

慈溪市

周庵公路

宁波杭州湾新区西互通

(拟设枢纽)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拟共线开始)

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拟共线开始)

滨海一路

慈溪互通

(宁波杭州湾新区东收费站)

119县道(兴慈大道)

胜陆公路

新浦东互通及服务区

西龙线连接线

附海枢纽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15)(拟共线结束)

杭州湾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拟共线结束)

慈东互通

方淞线

龙山互通

长邱线

澥浦互通

镇海区

世纪大道

滨海枢纽

宁波—舟山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11)

招宝山互通

威海路

预留戚家山互通

北仑区

暂无

预留富春江互通

富春江路

预留北仑山互通

暂无

预留陈华互通

暂无

预留霞浦互通

暂无

预留柴桥枢纽

宁波穿山疏港高速公路(浙高速S20)

注:截至2021年10月,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独立线段尚未建成通车

参考资料:

线路参数

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荷载等级

公路–I级

线路里程

161千米(规划)

路基宽度

/

车道设置

/

设计速度

120千米/小时

洪水频率

特大桥为1/300;大、中、小桥和涵洞及路基均为1/100

桥隧数量

/

参考资料:

技术难题

编辑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9221)在建设的过程中就植入了包括传感器、5G光纤等在内的一些新基建;在实体高速公路的基础上也架设起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提醒每一辆车子的车速较慢、危险变道、插队等,提升整体行车秩序,同时也能为人工驾驶、辅助驾驶、自动驾驶车辆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预警,提前规避风险,通过这些措施预计能够减少10%的事故发生率,交通通畅率可提高10% 。

价值意义

编辑

杭州—宁波高速公路通过智能系统和车辆管控,超级高速公路的行车速度将大大提高。建造杭州—宁波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在创新的同时兼顾新技术、新材料的经济适用性,使超级高速公路的建设具有示范性和可复制性 。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