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学院 编辑

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Zhejiang Police College),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为中国四所开展体制改革试点的警校之一,是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公安高等应用人才、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5月的杭州公安人员训练班;1949年底更名为杭州人民警察学校;1950年更名为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1955年更名为浙江公安学校;1959年浙江公安学校、浙江政法干部学校(筹)合并组建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1966年学校停办,1974年复办;1985年建立浙江公安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办大专学历教育;2000年浙江人民警察学校并入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3月更名为浙江警察学院;2011年3月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滨江和临安两个校区,下设13个教学科研机构;图书馆馆藏文献88.9万册,中外文报刊784种,电子图书193万册,数字资库22个;有教职工488人(其中专任教师325人),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100人,博士学位122人。

历史沿革

编辑

1949年5月,建立杭州公安人员训练班;

1949年底,更名为杭州人民警察学校;

1950年,杭州人民警察学校更名为浙江省公安干部学校;

1978年,开始中专学历教育;

1982年中专学历教育单独划出,建立浙江省人民警察学校;

1955年浙江公安干部学校更名为浙江公安学校;

1959年浙江公安学校、浙江政法干部学校(筹)合并组建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

1966年,文化大革命,浙江省政法干部学校停办;

1974年,浙江公安干部学校复校;

1985年,建立浙江公安专科学校;

1994年,浙江公安专科学校更名为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开办大专学历教育;

2000年,浙江人民警察学校并入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并迁址滨江新校区办学;

浙江警察学院

2007年3月,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浙江警察学院;

2011年3月,获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资格。

2016年9月,浙江警察学院临安校区正式启用。

2021年1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浙江警察学院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规模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下设13个教学科研机构。

系别

层次

专业名单

侦查系

本科

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

治安系

本科

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

刑事科学技术系

本科

刑事科学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

本科

网络安全与执法

法律系

本科

涉外警务、警务指挥与战术

社会科学部

--

--

公共基础部

--

--

警察体育部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488人(其中专任教师325人),正高职称33人,副高职称100人,博士学位122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8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8人,“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4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4人。

类别

名单

特聘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

资料来源:

省级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

带头人

刑事案件侦查教学团队

徐公社

痕迹检验教学团队

吕云平

道路交通管理教学团队

杜心全

警务战术教学团队

赵军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公安学列入“十四五”省一流学科A类培育,公安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列入省一流学科B类。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校园活动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4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编有8部国家级规划教材,6个本科院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点,29个实训教学场所。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等级类别

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治安学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侦查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涉外警务、网络安全与执法、治安学、交通管理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

省重点专业

道路交通管理、刑事侦查、刑事技术

省重点建设专业

治安学、侦查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公司企业犯罪案件侦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

公安部精品课程

侦查情报学、计算机辅助侦查、警察临战应用射击

省级精品课程

涉外警务与执法合作、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禁毒实务、公司企业犯罪案件侦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痕迹检验、治安管理学,查缉战术、治安案件查处、刑事照相、法医学、公安行政法、警务英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刑事科学技术实验中心、侦查综合示范中心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

对外交流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美国、英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意大利等10余个国家的大学或警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等知名高校相关院系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年均有百余名学生被选送到国内外高校学习。学校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开展国际警务人才培养。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7个实验教学中心(下设54个实验室)。

机构类别

机构名单

校级研究中心

公安理论研究中心、警务科技研究中心、东盟非传统安全领域研究中心、警察话语行为研究中心

校级研究所

警务指挥控制研究所、应用心理研究所、现代警务机制研究所、警务文化研究所、公安政工研究所、电子取证研究所、道路交通管理研究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视频侦查技术研究所、警察法学研究所、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研究所、禁毒科学研究所、国内安全研究所、公安情报研究所、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研究所

科研成果

合并图册

截至2017年11月,该校出版《国家安全学》、《依法侦查问题研究》、《国家安全与反渗透问题研究》、《转型期犯罪侦查理论与实践》、《追逃理论与实务》等专著6部,《依法侦查问题研究》获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科研成果三等奖(2007年);承担并结题的省部级课题8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3项;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公安研究》、《中国刑事警察》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4月,浙江警察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88.9万册,中外文报刊784种,电子图书193万册,数字资源库22个。

学术刊物

浙江警察学院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学报》原名《公安学刊》,1988年创刊,199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是浙江省公安厅主管、浙江警察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公安理论研究和业务指导刊物。设有本刊专稿、“桥经验”与和谐社会、侦查学研究、治安学研究、法学研究、犯罪学研究、警察教育训练、公安管理与改革等栏目。

校园文化

编辑

校徽

校徽校徽

校标由内外环形构成,体现团结、和谐、包容万象的寓意。校标内环以学校“忠诚”雕塑为主形, 是“忠诚”政治本色的反映,同时也体现校标的唯一性。“忠诚”雕塑下方的波浪形曲线指代学校位于钱江之畔。视觉上,用柔性的水形与阳刚的雕塑形成互补,代表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和综合性。校标外环由中、英文校名及橄榄枝三部分组成,中、英文校名的字体设计易于识别,便于校标推广和使用;两侧的橄榄枝代表了希望与和平,也是崇高的警察职业所追求的目的,以增强教员与学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

校标的内外环采用不同的均衡感设计,外环以均衡为主,保证了校标的严肃和正气;内环中的雕塑采用偏上的布置,凸现学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校标色彩上采用警察制服的藏青色为主调,凸显出学校的公安行业属性。

校训

“忠诚、严谨、团结、献身”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蒋建森

党委副书记、院长

金诚

党委副书记

周钦

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刘永

党委委员、副院长

许韬、徐林、徐骏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江锡华

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余湘青

参考资料:

校区情况

编辑

滨江校区

滨江校区滨江校区

该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55号 ,用于研究生教学 。

临安校区

临安校区临安校区

该校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北街道大学路1949号 ,自2016年9月一期工程交付启用以来,浙警院临安校区已着手打造在职特警、警卫人员培训基地。警务战术与网络信息安全两个系的大一、大二学生已先期入校就读,加上体改试点班的首批学员,截止至2017年3月,浙警院临安校区已共计迎来600多名学员 。

校友情况

编辑

姓名

备注

李浙峰

浙江援藏指挥部副书记、副指挥

唐嘉琦

宁波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曾获校二三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优秀毕业生、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

黄东升

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获得荣誉

编辑

时间

荣誉名称

2008年

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2022年12月

浙江警察学院教务处招生办公室荣获“浙江省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荣誉称号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