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编辑

中国浙江省诸暨市境内民办高校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浙江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是2000年由浙江林学院创办的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2004年与浙江吴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与诸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与诸暨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4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截至2024年2月,学校占地面积542.49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6万平方米,总投资15.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8849.43万元,馆藏纸质藏书101万余册;设有7个教学单位,开设33个本科专业;有专兼职教师750人,专任教师550人,全日制本科生10975人,研究生39人,成教学生441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外文名:JIYANG COLLEGE OF ZHEJIANG A &F UNIVERSITY

简称:暨阳学院(JYZAFU)

所在地:绍兴市

创办时间:2000年1月

办学性质:民办高校

学校特色: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校特色: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9年)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洪 昀、校长:徐光辉

本科专业:33个

院系设置:7个教学单位

校训:求真敬业、经世致用

地址: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浦阳路77号

院校代码:13283

历史沿革

编辑

2000年1月,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创办;同年9月,开始招生。

2004年,学校改由浙江林学院与浙江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同年12月,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重新确立。

2006年3月,浙江林学院将衣锦校区作为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的独立校园。

2010年6月,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2011年8月,学校由诸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与诸暨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

2012年4月,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13年9月,学校在诸暨新校区正式开学。

2014年5月,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2016年,通过浙江省独立学院规范设置验收。

2017年10月,入选浙江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单位。

2019年,被评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

学校大门学校大门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2月,学校设有7个教学单位,开设33个本科专业。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

教学院部

本科专业

工程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园林学院

环境设计、土木工程、园林

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

商学院

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

人文学院

法学、英语、广告学、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

生物环境学院

食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中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体育军训部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750人,专任教师5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71人,占比31.0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3.64%,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0.91%。学院拥有共享院士2名,国家级各类人才3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浙江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5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3人,浙江省万名好党员1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1人,浙教工匠1人,绍兴市最美教师1人,绍兴市拔尖人才1人,绍兴市“330海外英才计划”1人,绍兴市“名士之乡”英才计划4人,绍兴市“名士之乡”特支计划教育拔尖人才1人,暨阳“533英才计划”4人,学院领军人才2人、暨阳学者4人。

类别

名单

全国优秀教师

高旭国

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李根有

浙江省“151人才”人选

石道金、汪杭军、白尚斌、程博、金松恒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一流学科(B类)2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

类别

名称

省级一流学科(B类)

农业工程、风景园林学

市级重点学科

机械电子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校园风光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专业1个(工商管理)、省级新兴特色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个(园林、会计学),省一流专业5个(园林、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

类别

名称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林、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重点专业

工商管理

省级新兴特色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林、会计学、中药学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工程概预算

省级一流课程

高级英语I、网络营销、中外园林史、花卉学、园林设计初步II、网球、管理信息系统、园林规划设计、装饰工程预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微积分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时尚制造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基地

市级重点专业

环境设计、中药学

市级精品课程

工程概预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一)、python语言

市级在线开放课程

广告设计、花卉学、机械制图I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2月,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29项国家级奖项(国家级一等奖7项,国家级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三等奖12项)、316项省部级奖项。

教学成果

2014年10月,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教师获批省级教改课题23项、省级课改课题16项、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2020至2021学年,立项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项目26项(其中省部级3项、市厅级8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

《独立学院“三维四层”实践育人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二等奖,2014年)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2月,学校有10余个科研平台。

中国香榧研究院暨国家林业局香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农林大学诸暨创新发展研究院

陶朱商学院

大唐产学研基地

晨晓色彩研究院

数字桥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2月,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423篇,其中SCI一区TOP论文22篇,二区论文47篇,一级期刊9篇,核心期刊31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授权专利149项。学生发表科研论文184篇,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部分科研项目一览表

课题名称

项目类别

立项时间

一氧化氮对山核桃Rubisco活化酶的亚硝基化修饰及与高温抗性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9年

土壤环境污泥炭老化过程及其重金属释放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9年

精准扶贫视域下的乡村短视频自媒体生态研究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

2020年

竹杉混交林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功能对毛竹扩张调控的动态响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1年

氮添加对海防林林隙天然更新幼苗建植影响及其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21年

参考资料:

学术资

馆藏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99万余册,中外文期刊470余种。数字资源与浙江农林大学本部实现资源共享,开通中外文数据库200余个,电子图书203万余册,大量博硕学位论文、统计数据、法律法规、考试学习资源、视频多媒体等各类型数字资源。

合作交流

编辑

截至2024年2月,学校与美国、白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的23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在校学生提供短期研学、学分互认、交流生(访问生、交换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公派留学等多种形式的国(境)外交流学习机会,并制定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专项资助办法。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构图,主要标识由绿色所组成的飞鸟图案构成,周围以学校英文名称为界限隔开,上方标注“暨阳学院”,下方标注学校建校时间“2000”及“浙江农林大学”。

学校校徽学校校徽

精神文化

学校校训

求真敬业、经世致用

学校精神

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

社团文化

截至2018年10月,学校开设FS轮滑社、初心汉服社、One漫动漫社、乒乓球社、花艺社等学生社团41个。 据2022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开展了主题游园会、“十佳歌手”比赛、科技文化节、主题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比赛等学生活动。

学校领导

编辑

现任领导

职务

名单

名誉校长

孙优贤

党委书记

洪昀

校长

徐光辉

党委副书记

高国俊、李文莉

纪委书记

吴正金

副校长

金松恒、李叔君、方铭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方志刚

校长

2000年4月至2000年9月

周国模

校长

2001年8月至2003年11月

张立钦

校长

2003年11月至2005年7月

李明

校长

2005年7月至2011年4月

石道金

校长

2011年4月至2019年7月

徐爱

校长

2019年7月至2019年11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