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南湖学院 编辑

中国浙江省嘉兴市境内公办高校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Jiaxing Nanhu University),简称“南湖学院”,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嘉兴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2003年的嘉兴学院南湖学院、200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认成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2年4月学校正式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12月学校转设更名为嘉兴南湖学院。

截至2024年1月,学校占地900余亩(规划用地300余亩),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1余万册,电子图书57余万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下设13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6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70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8800余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嘉兴南湖学院

外文名:Jiaxing Nanhu University

简称:南湖学院

所在地:嘉兴市

创办时间:2003年

办学性质:公办大学

学校类别:综合类

学校特色: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2015年)

主管部门:浙江省

现任领导:党委书记:倪沪平、校长:贾文胜

本科专业:32个

院系设置:11个

校训:守正创新、求实奋进

校歌:《嘉兴南湖学院校歌》

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越秀南路572号

院校代码:13291

历史沿革

编辑

前生溯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2003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正式成立。

200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确认,成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2012年4月11日,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发文,确认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正式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经济学等27个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15年7月,被浙江省教育厅确定为浙江省加强应用型建设试点院校。

更名转设

嘉兴南湖学院

2020年8月6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提出申报独立学院转设基本情况的公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提出转设申报基本情况表”显示,建校基础为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申请建校名称为南湖学院。 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嘉兴学院南湖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转设后校名为嘉兴南湖学院,同时撤销嘉兴学院南湖学院的建制。

2022年9月21日,嘉兴南湖学院校园红色戏剧研究院成立;10月,学校获批“嘉兴市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项目,申报的“健康食品数智管理现代产业学院”成功入选;11月3日,嘉兴南湖学院乡贤与家风研究院成立。

2024年1月,嘉兴南湖学院与嘉兴世合新农村开发有限公司在学校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嘉兴南湖学院嘉兴南湖学院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1月,学校下设13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3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

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人文与艺术学院

法学、汉语言文学、秘书学、英语、日语

现代金融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

商贸管理学院

跨境电子商务、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

机电工程学院

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

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人工智能

时尚设计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

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

新材料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轻化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体育与军训部

-

继续教育学院

-

创业学院

-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教职工670余人,专任教师近470人;在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近30%,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151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一批教科研专家学者,1人入选机械工程学科2022、2023连续两年全球Top 2%顶尖科学家榜单。

嘉兴南湖学院高层次人才目录

类别

名单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贾文胜

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

孔冬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

赵浙明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

李雪、郑芳、张海、武军等

浙江省优秀教师

张晓辉、王华金等

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胡久荣

上饶市“饶城英才”领军人才

胡久荣

上饶市“信江英才866工程”领军人才

胡久荣

嘉兴市新世纪学科带头人

孔冬

杭州市“131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解春松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获批浙江省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建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等11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据2024年5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拥有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

专业类型

专业名单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济管理实验中心

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工业设计、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

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法学、工程管理

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智能制造工程实验中心、智慧营造实训中心

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智慧建筑实训中心等

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

《中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会计学基础》、《税务会计》、《会计信息系统》、《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纳税申报实务》、《税务岗位基本认知》

资料来源: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拥有8个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名单

红色戏剧研究院

乡贤与家风研究院

中非民间合作研究院

嘉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

注:所列资料不全

科研成果

2021年度,学校教师获得市厅级及以上项目立项41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项,到账科研经费285余万元,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34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

2021年度嘉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立项

课题名称

负责人

选题方向

以数字化改革促进群众权益保护的建议

朱海伦

当代发展类

中央调查组嘉善和合调查对新时代党员干部调查究研工作的启示

张 平

当代发展类

创新驱动视阈下嘉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嘉兴制造业规上企业实证数据

穆敏丽

当代发展类

茅盾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研究

方吉萍

历史文化类

资料来源:

学术资源

据2024年5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有纸质藏书91万余册,设有并陆续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平台)、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视频资源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Emerald、Springer Link等多个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

文化传统

编辑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标志(logo)在整体设计上采用“天圆地方”的理念,以彰显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所提倡的“天人合一”、通变互补的思想境界,以及“外儒内法”“外圆内方”的处世态度。整体造型由“南”字创设演绎而来,中间“红船”图形寓意嘉兴南湖学院是一所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命名的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标志外框由嘉兴老城——子城城墙演变而来,彰显校城融合城市大学特质;主体图形为“工”字形,凸显应用型办学定位和务实致用的办学追求,分别诠释学校着力打造“红色大学”、“城市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三大特色。“红船”下方是“书本”与“浪潮”的融合造型,寓意校园为书香圣地,海纳百川,寄望南湖学子“腹有诗书气自华”“直挂云帆济沧海”。标志整体形似古钟,寓意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辉煌科技成就,标志外圈简洁明了,展现兼容并蓄、圆融万物的大学精神。

嘉兴南湖学院校标嘉兴南湖学院校标

精神文化

校训

守正创新、求实奋进

校歌

《嘉兴南湖学院校歌》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倪沪平

党委副书记、校长

贾文胜

党委副书记

沈岱峰、胡文蔚

党委委员、副校长

蒋文波、朱蓉、李泉明、赵渊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嘉兴南湖学院监察专员

柯羽

资料来源:

校园环境

编辑

嘉兴南湖学院图书馆最早可追溯至1914年。2020年12月“建党百年、百年建校”背景下,学校以革命红船起航地——“嘉兴南湖”命名,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也迎来嘉兴南湖学院图书馆建馆元年 。

截止2024年5月,图书馆总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现有纸质藏书91万余册,设有并陆续建设数字化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平台)、超星电子图书、超星视频资源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Web of Science、Emerald等多个中外文电子资源数据库。图书馆设有读者服务部、资源服务部、综合档案部、学报编辑部等多个部门,承担文献建设、阅读推广、情报服务、技术保障、档案查询、内刊出版等功能。现有在编教职工16人 。

图书馆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