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自然博物院 编辑
浙江自然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西湖文化广场6号,始建于1929年,2009年7月,新馆落成正式开放。
浙江自然博物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常设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临时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有近15万件馆藏标本。浙江自然博物院功能定位为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是一个集科普教育、收藏研究、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自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 ,先后获得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环保科普基地 、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 、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等荣誉。2017年,获得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中文名:浙江自然博物院
外文名:Zhejiang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地理位置:杭州市中心西湖文化广场6号
类别:国家一级博物馆
开放时间:9:30-16:00
门票价格:免费
馆藏精品:红珊瑚,模块达尔文翼龙(雄性),遂昌凤仙花等
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
浙江自然博物馆
1953年,更名为浙江博物馆。
1984年7月,浙江博物馆的自然之部分出单独建制,成立了浙江自然博物馆。
1991年,浙江自然博物馆建成库房业务楼;
1998年1月,浙江自然博物馆建成陈列馆;
2009年7月28日,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建成开馆。
2012年,浙江自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核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7年5月18日,获得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
2018年8月21日开始浙江自然博物馆正式更名为浙江自然博物院。
2022年6月9日,浙江自然博物院“24小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22年8月20日,合作成立“长三角科技传播联盟”。
浙江自然博物院
浙江自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常设展厅面积9000平方米,临时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库房面积5000平方米。 一楼设置咨询服务、临时展厅;二楼设置地球生命故事陈列、青春期教育展览、人与自然油画展览、办公区;三楼设置生物世界陈列、绿色浙江陈列。
截至2018年9月,馆藏20万余件(组),由地球生命故事、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绿色浙江、狂野之地—肯尼斯·贝林世界野生动物展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展五大展区组成,以地球及生命诞生与发展为主线,带领公众一探自然之壮美。
序厅 由古老的海百合化石、千年阴沉木、灰鲸骨骼、鲸鲨、北极熊等大型标本和有代表性的动物标本组成大型生物展示墙。无声地叙述着生命的神秘与恢宏,提示着观众即将进入一段自然与生命的探索之旅。 |
|
地球生命故事 地球生命故事讲述地球46亿年的生命进程。设置“生命家园”、“生命诞生”、“生命登陆”、“恐龙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五个单元。辅以“地球的诞生”、“恐龙大灭绝”等剧场影像和“地球的磁场”、“地幔对流”、“恐龙的速度”等互动装置;作为历史见证者的毛氏峨嵋龙、礼贤江山龙、猛犸象、三趾马等一具具形象生动的实物标本。 |
|
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 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集聚地球上各个生物门类的物种代表,再现不同区域典型的生态系统景观,解读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设置“多样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类群”、“遗传与变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人类”五个单元。 |
|
绿色浙江 展示宣传绿色的浙江大地,以有限的空间浓缩浙江大地自然之精华。设置“浙江的自然”、“浙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个单元。观众可以漫步大型烤瓷地图,浏览浙江的地貌;穿越海岛、湿地和山地等生态场景,领略浙江美丽的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
|
肯尼斯•贝林世界野生动物展 采用制作工艺先进、栩栩如生的珍贵动物标本,结合场景复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手段生动还原了多个不同生态系统的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生境,精心布置的生态场景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
青春期健康教育展 为了适应中小学校教育的需要,本馆在原有“认识自己”展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利用近50件实物标本和200余幅精选图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细地向青少年朋友解答许多青春期的疑虑,形象直观地揭示了青少年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健康地度过青春期,顺利地走过人生花季。 |
|
浙江自然博物院在近5000件展品中,集动物、植物、化石、岩石、矿物、自然艺术等多个门类之收藏精品。面积达20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巨大的猛犸象化石、精美的安顺龙化石、十多米长的灰鲸骨骼和鲸鲨标本,以及浙江野生华南虎等标本,还有许多模式标本,如礼贤江山恐龙、临海浙江翼龙等。
红珊瑚 该标本重3千克,长70厘米,红珊瑚生长极为缓慢,个体如此之大的红珊瑚要几百年。 |
|
模块达尔文翼龙(雄性) 侏罗纪中期 产地:辽宁建昌 标本尺寸:58 厘米 × 47 厘米 |
|
遂昌凤仙花(模式标本) 标本尺寸:长34.5厘米,宽21.5厘米;叶片长2.5-8厘米,宽2-3.5厘米 |
|
括苍山凤仙花(模式标本) 标本尺寸:长33厘米,宽23厘米;叶片长3-7厘米,宽2-3厘米;花梗长1.5-2.5厘米 |
|
浙皖凤仙花(模式标本) 标本尺寸:长34厘米,宽23cm;叶长5-9厘米,宽约3.5-4厘米 |
|
九龙山凤仙花(模式标本) 标本尺寸:长33厘米,宽16厘米;叶长9-15厘米,宽4.5-5厘米;果长2.5厘米 |
|
活动建设
浙江自然博物院
浙江自然博物院先后为市县级博物馆、自然保护区等数十家博物馆提供标本、参与设计布展、培训讲解员;赴省内外举办巡回展览近百个次。2008年与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合作建立了浙江自然博物馆天目山分馆,使博物馆的展教功能得到有效延伸。
浙江自然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甄选305件具有吉祥意象的自然标本、科学绘画及文物,从自然、历史、民俗三个角度深入解读“福禄寿喜”吉祥文化。展览分欢喜相逢、吉祥一生、福泽万物三个单元,从自然科学的视角阐释吉祥文化的缘起与发展,通过展示人一生中“出生、求学、成家、立业”的不同阶段,传递“福禄寿喜”美好祝愿,展览旨在发掘和诠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自然现象,绽放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跨界之美,呼吁民众坚定文化自信,激励人们继往开来、行稳致远,共创美好生活。
场馆特色
1999年3月,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恐龙与海洋动物精品陈列);
展馆奖项
2005年12月,全国馆藏一级文物优秀档案(单位);
2011年5月,第九届(2009-201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自然·生命·人——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
2013年1月,2012年度全省文化政务信息工作进步奖;
2016年5月,第十三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浙江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院是浙江省自然类基础研究的单位之一。学术研究涵盖植物学、地质古生物学、昆虫学、无脊椎动物学、鱼类学、两栖爬行动物学、鸟类学、兽类学及博物馆学等领域。
截至2014年,浙江自然博物院主持或参与编撰《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动物群》、《在传播科学中传承文明——博物馆研究论文集》、《四川井研——完整的蜥脚类恐龙——毛氏峨眉龙》、《杭州野鸟》、《浙江农田贝类》等专著50余部;编撰出版《世界动物大图集》、《新世纪动物百科》、《恐龙》等科普书籍 10 余册;发表学术论文近500篇;主持和参与浙江九龙山、浙江大盘山、浙江韭山列岛、浙江五峙山列岛等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考察或总体规划编制;承担了“自然藏品分类定级研究 ”、“黑嘴端凤头燕鸥繁殖生态及保护对策研究”、“浙江翼龙化石研究”、“浙江文化遗址古环境研究”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100多项。
2020年5月,在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活动中,获得“精品奖”。
2021年10月,浙江自然博物院的中国缙云甲龙化石修复项目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2021全国优秀文物藏品修复项目”。
2022年4月,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2年,浙江自然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优胜奖。
2022年6月,入选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2021年)。
2022年7月,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展教服务部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2022年9月8日,浙江自然博物院与河南博物院合作的“生命·超越——中原文化中的动物映像”特展入选“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名单。
2023年1月,入选2022年度全国热搜博物馆百强榜单。
地址
杭州市中心西湖文化广场6号
浙江自然博物馆-东门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周一休馆(国定假日除外)。
参观入场时间9:30-16:00
门票介绍
免费
交通线路
公交线路
西湖文化广场:57路、58路、203(夜间线)路、38/k38路、67/k67路、19/k19路、206(夜间线)路、30路;
中北桥:217(夜间线)路、814/k814路、k219(夜间线)路、2路、19/k19路、78路、214路;
市交警支队:74(大站线路)路、218(夜间线)路、316/k316路、535路、203(夜间线)路、45/k45路、6/k6路、46路、74路、179路、179专线、224(夜间 轮船码头:156路、338(区间)路、223路、535路、57、24/k24路、55路、56路、26/k26路、220(夜间线)路、220(区间)路、202(夜间线)路、516路、22/k22路、338路、517路、205路、32/k32路、76路、B支2路;
地铁
地铁1号线西湖文化广场站C出口出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