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编辑

浙江省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又名浙江省中山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院项目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康复中心建设单位,全国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浓厚的中医药特色和突出的针灸、推拿、康复、骨伤专科优势享誉全省。

医院创建于1961年,前身为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

2003年,门诊部与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部系合一”,成立浙江中医学院附属针灸推拿医院。

2006年随大学升格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2008年,与浙江省邮电职工医院合并重组,成立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加冠第二院名“浙江省中山医院”。

2016年,与省残联下属浙江慈爱康复医院共建浙江康复医疗中心,增设滨江康复院区。

2022年,与湖州市兴区政府“省-地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北分院(吴兴区中医院),形成了“一院四区”发展新格局。

医院目前共有莫干山路、庆春路、滨江和湖州吴兴院区(在建)四个院区,总建筑面积(不含吴兴院区)约9.8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350张。设有57个临床医技科室,53个专科专病门诊,1个浙江省椎间盘诊疗中心。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外文名:Zhejiang Provincial Zhongshan Hospital

成立时间:1961年

地理位置:莫干山路院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莫干山路219号庆春院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23号滨江康复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2828号

主管部门: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中医药大学

院长:林咸明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介绍

编辑

医院创建于1961年,前身为浙江中医学院门诊部,时为浙江中医学院唯一的临床教学基地,被中医界誉为“浙江省名中医的摇篮”。2003年,门诊部与原浙江中医学院针推系“院系合一”,成立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医院,并于2006年随大学升格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8年底,医院与原浙江省邮电职工医院合并重组,转型为综合性中医医院。2009年,加冠浙江省中山医院。

诊疗科目

编辑

预防保健科 /全科医疗科 /内科 /外科 | 普通外科专业(普通外科内镜三、四级诊疗技术) | 神经外科专业 | 骨科专业(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镜三、四级诊疗技术,脊柱内镜三、四级诊疗技术) | 泌尿外科专业(泌尿外科内镜三、四级诊疗技术) | 胸外科专业 | 烧伤科专业 | 整形外科专业 /妇产科 | 妇科专业 | 计划生育专业 /妇女保健科 | 青春期保健专业 | 围产期保健专业 | 更年期保健专业 |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 | 妇女营养专业 /儿科 /儿童保健科 |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 | 儿童营养专业 |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 | 儿童康复专业 /眼科 /耳鼻咽喉科 /口腔科 /皮肤科 /医疗美容科 | 美容外科 | 美容牙科 | 美容皮肤科 | 美容中医科 /精神科 | 精神卫生专业 | 临床心理专业 /传染科 | 肠道传染病专业 | 呼吸道传染病专业 | 肝炎专业 /肿瘤科 /急诊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运动医学科 /麻醉科 /疼痛科 /重症医学科 /医学检验科 /病理科 /医学影像科 | X线诊断专业 | CT诊断专业 | 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 | 超声诊断专业 | 心电诊断专业 | 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 | 神经肌肉电图专业 | 介入放射学专业 /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科******

发展历史

编辑

2020年9月,发起成立西湖公共卫生红色联盟。

主要科室

编辑

针灸、推拿、康复、骨伤、老年病、治未病、肿瘤、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外科等学科,开设中医脑病、眩晕病、颈肩腰腿痛、骨质疏松症、高血压病、乳腺甲状腺疾病、针刀治疗等34个专科专病专技门诊。

医院地址

编辑

莫干山路院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莫干山路219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莫干山路院区)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莫干山路219号

详情

庆春院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23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庆春院区)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23号1楼

详情

滨江康复院区: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2828号。

浙江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2828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