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求是 编辑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钟求是钟求是

钟求是,1964年出生,浙江温州平阳人,籍贯浙江诸暨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系和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作家高研班 。现为《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2022年8月25日,钟求是作品《地上的天空》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钟求是

出生地:浙江省平阳县

出生日期:1964年3月4日

毕业院校:中央民族大学

职业:作家

代表作品:《零年代》、《等待呼吸》、《谢雨的大学》、《地上的天空》、《给我一个借口》

主要成就:获《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浙江省优秀文学奖《等待呼吸》获第17届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地上的天空》获第8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职务:《江南》杂志主编、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人物经历

编辑

1964年3月4日(正月二十一),钟求是出生在浙江南部的平阳县城。县城开始唤作城关,后来改名叫昆阳,是个不大不小的镇子。 父亲为他起名“求是”,有“实事求是”的意思。

在镇上,钟求是家属于外来户,没什么根基。钟求是父亲老家在绍兴的诸暨乡下,十三岁进温州城当学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拿到工作,分至平阳做了银行职员。钟求是母亲是温州城里人,有点文化,是第一批公安干部,不过很快因涉入“托派事件”被解职,下放到平阳栖身。钟求是父母的相同之处是打小都没了父亲。钟求是祖父揣有裁缝手艺,年轻时到上海混生计,病死在那里。钟求是外公颇有些传奇色彩,据说是保定军校三期毕业生,做过黄埔军校教员,北伐战争中钻过弹雨,后来口传任国民党军少将副师长,在武汉会战中阵亡,真相如何至今仍是个谜。对小时候的钟求是来说,他们更像是传说中的人物。

钟求是的儿时记忆是从一个叫周宅的院子开始的。院子在城边,住着十来户人家,多是农户。农户的日子总沾着热闹。先有娶亲的,红红绿绿把新娘迎进门。过些日子,新娘肚子挺了起来,在自家屋子里叫嚷着生下孩子。再过些日子,孩子他妈跟孩子他爸干架了,从屋内一直打到堂厅。院子的日子又是安静的。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也没有买股购房的讨论。夏天的晚上,把竹床往院子里一放,大人们一边摇蒲扇一边扯闲话,孩子们则躺在旁边数天上的星星。星星数够了,闲话听够了,便让自己睡去。在这样的热闹和安静中,钟求是长到了六岁。

1970年开春,钟求是开始上学,上学的地方叫城西中心学校。这是所公社学校,因此钟求是的同学大多是农家子女,或者叫公社小社员。钟求是他们的班主任是语文老师陈爱玉。陈老师教书认真,什么事都想做得最好,只是肚子跟自己过不去。她先有一个女儿,打算生一个儿子就歇住,不想女儿之后总是女儿。小学五年半,她连添了三个女儿。每回看到她的肚子慢慢隆起,钟求是就知道要来代课老师了。代课老师一来,班上便乱一阵子,成绩也跟着掉下来。陈老师生完孩子回来,赶紧把班里的秩序收拾好,可好了一段时间,她的肚子又一天天大起来。

1975年秋季,钟求是读完小学直接到对面教学楼上了初中。当上中学生后,心思多起来,学会了打量局势。当时的局势是“反击右倾翻案风”闹得挺欢,好些学校贴出了大字报,可钟求是他们没有。一天晚上,钟求是和另一位同学合作,抄了些报纸上的文字,写成一张大字报。第二天上午,这张大字报贴在校园里,引来许多脑袋围看。课间休息时,校领导集合全体师生开大会,对大字报进行了表扬。随后一段时间里,校园里的大字报蜂拥而起,墙上不够用,就拉几条绳子,晒被子似的一路挂过去。情况汇报上去后,区里领导挺重视,招呼全区教师过来现场观摩。瞧着一派闹哄哄的景象,钟求是心里很得意。

1980年初秋,十六岁的钟求是离开小镇去北京上学。钟求是读的是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后来壮大成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1981年10月18日晚上,中国足球队战胜科威特队,为示庆祝,他们将各种瓶子包括热水瓶扔到楼下,觉得不过瘾,又自发地冲到街上,一路高呼口号,与相遇的兄弟大学的队伍会师似的紧紧相拥,最后汇集到北大五四广场集体狂欢。那时他们喜欢坐在草坪上说十年或二十年后的事情。他们最常唱的一首歌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除了校园里的种种热闹,大学四年里钟求是主要干了两件事。一件是把《资本论》三卷通读一遍。《资本论》属于打基础的课程,需要花很多时间。他们天天埋着脑袋,把书上的内容一句一句甚至一个字一个字抠下来。另一件事是谈了一场恋爱,然后呢,似乎没什么理由,两人分手了。但不用说,这段带着大学校园气息的情恋给他留下了深刻记忆。许多年后,钟求是写作《谢雨的大学》给主人公起名时,从她的名字里取来“谢”“雨”两字。当然,小说里的故事不是她的。2004年他们班开同学会,钟求是再次见到了她。距离毕业时的分别,已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198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 1984年夏天钟求是大学毕业,意外做了特殊的对外工作。 温州作为沿海开放的城市之一,希望本地大学生回来建设家乡,所以钟求是回到老家,进入政府部门,做对外联络工作。 钟求是回忆起自己大学毕业后从事对外联络工作的经历,他认为是那段经历赋予了自己世界性的眼光与思维方式。 工作之初,因为文学梦刚刚展开,心里又装着对校园的不舍,钟求是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创作一部反映大学生活的长篇小说,名为《青春岁月》。

钟求是1984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创作,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和几个中篇小说,但后来再也写不下去,于是1990年停了笔,直到1993年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才改变了这一切。

1993年底,钟求是的一位工作搭伴在匈牙利工作期间不幸车祸罹难,这件死亡事件改变了钟求是的许多想法。过了不久,钟求是重新拾笔,写出了中篇小说《诗人匈牙利之死》。这篇小说首发于《江南》,随后被《小说月报》转载。

2009年底丢开公务员身份来到《江南》。

从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每天晚上9点至12点,钟求是会坐下来静静地写《等待呼吸》。白天他是《江南》杂志主编,“郁达夫小说奖”的操办者。 2018年10月25日,浙江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钟求是当选为浙江省作协第九届委员会主席团副主席。

2020年7月27日下午,由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著名作家钟求是长篇小说《等待呼吸》研讨会”于杭州举办。钟求是由衷感谢各位评论家、学者对《等待呼吸》有深度的点评和分析。谈及创作体会,他说:“《等待呼吸》是一部讲述爱情的小说。青春的激情、异国的情调和特别时期的惊心背景,让这场爱情既伤感又绚烂。这更是一部记录命运的小说。三个年轻人分别以自己的方式与这个时代相处交手,既充满了人性的纠缠和生命的起伏,又放射着‘理想’一词的悲情和光芒。我要说,这本书不是供给喜欢玄幻、穿越、盗墓文字的读者看的,它希望遇到那些在生活中愿意思考的人。思考不仅属于脸上沾着风尘的年长者,也属于刚刚进入生活的年轻人。当然,我也必须把这本书交给时间,时间是文学作品的最佳鉴定家。”

2021年,钟求是在《收获》发表短篇小说《地上的天空》。

2024年1月,浙江省作家协会举行第十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浙江省作协新一届领导机构,钟求是当选副主席。

获奖记录

编辑

作品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月报》双年奖、《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中篇小说奖、《十月》文学奖、《当代》文学拉力赛冠军、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等。

2021年4月16日,中国李庄杯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十月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钟求是的《等待呼吸》获得第十七届十月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2022年7月,钟求是的《父亲的长河》获得首届高晓声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2022年8月25日,钟求是《地上的天空》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2023年5月,获得第六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优秀短篇小说作家奖。

个人作品

编辑

钟求是在《收获》《人民文学》《当代》《十月》等刊物发表小说多篇,出版长篇小说《零年代》《等待呼吸》,小说集《街上的耳朵》《两个人的电影》《谢雨的大学》《昆城记》《给我一个借口》《我的逃亡日子》等多部。有作品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出版图书

编辑

宇宙里的昆城

作者名称 钟求是

作品时间2023-9

《宇宙里的昆城》是2023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等待呼吸

作者名称 钟求是

《等待呼吸》是钟求是的最新长篇小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讲述了两位中国留学生,在遥远的莫斯科相知相识,演绎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给我一个借口

作者名称 钟求是

作品时间2011-1-1

《给我一个借口》是2011年1月1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钟求是。

谢雨的大学

作者名称 钟求是

作品时间2010-03

《谢雨的大学》内容简介:小说讲述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中国南方边境正在进行一场自卫战。一位战场上的英雄战士突然闯入谢雨平静的大学生活,并在一个风雨之夜强奸了谢雨。英雄战士返回了前线,谢雨却怀孕了。作为一个在校生,谢雨和她的室友决定秘密堕胎。后来,前线传来了英雄战士牺牲的消息;对生...

下一篇 陈人杰

上一篇 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