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是根据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1条的规定,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的。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的审计工作。审计署是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的审计机关。
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审计署。
审计署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文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成立时间:1983年9月15日
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金中都南街17号
性质:国务院组成部门
机关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现任领导:侯凯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1条的规定,于1983年9月15日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2018年3月,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优化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相应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署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一)主管全国审计工作。负责对国家财政收支和法律法规规定属于审计监督范围的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审计、专项审计调查和核查社会审计机构相关审计报告的结果承担责任,并负有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的责任。
(二)起草审计法律法规草案,拟订审计政策,制定审计规章、国家审计准则和指南并监督执行。制定并组织实施专业领域审计工作规划。参与起草财政经济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对直接审计、调查和核查的事项依法进行审计评价,作出审计决定或提出审计建议。
(三)向中央审计委员会提出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对其他事项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情况及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向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省级党委和政府通报审计情况和审计结果。
(四)直接审计下列事项,出具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包括国家有关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含直属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省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决算草案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中央财政资金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财务收支;中央投资和以中央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国家重大公共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使用和建设运营情况;自然资源管理、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与修复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的财务收支,中央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国务院规定的中央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负债和损益,国家驻外非经营性机构的财务收支;有关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和其他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五)按规定对省部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及其他单位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六)组织实施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执行情况、财政预算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七)依法检查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督促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依法办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提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国务院裁决中的有关事项,协助配合有关部门查处相关重大案件。
(八)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对依法属于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
(九)与省级党委和政府共同领导省级审计机关。依法领导和监督地方审计机关的业务,组织地方审计机关实施特定项目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纠正或责成纠正地方审计机关违反国家规定作出的审计决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管省级审计机关负责人。
(十)组织开展审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指导和推广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
(十一)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任务。
(十二)职能转变。进一步完善审计管理体制,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明晰各级审计机关职能定位,理顺内部职责关系,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充实加强一线审计力量,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优化审计工作机制,坚持科技强审,完善业务流程,改进工作方式,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监督合力。
办公厅
政策研究室
法规司
审理司
内部审计指导监督司
电子数据审计司
财政审计司
税收征管审计司
行政事业审计司
农业农村审计司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司
社会保障审计司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司
金融审计司
企业审计司
涉外审计司
经济责任审计司
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
人事教育司
机关党委(巡视工作办公室)
退休干部办公室(副司局级)
直属单位
审计署机关服务局
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
中国审计报社
国时代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原中国审计出版社)
审计署审计干部培训中心(审计宣传中心)
中国审计学会
审计署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服务中心
审计博物馆
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
派出机构
1.审计署中央机关审计局2.
审计署宣传审计局3.
审计署统战审计局4.
审计署外交审计局5.
审计署政法审计局6.
审计署教育审计局7.
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8.
审计署工信建设审计局9.
审计署民政社保审计局10.
审计署资源环境审计局11.
审计署交通运输审计局12.
审计署农业水利审计局13.
审计署贸易审计局14.
审计署卫生体育审计局15.
审计署社会管理审计局16.
审计署经济执法审计局17.
审计署广电通讯审计局18.
审计署发展统计审计局19.
审计署群团文化审计局20.
审计署金融审计一局21.
审计署金融审计二局22.
审计署金融审计三局23.
审计署企业审计一局24.
审计署企业审计二局25.
审计署企业审计三局26.
审计署企业审计四局27.
审计署企业审计五局28.
审计署企业审计六局29.
审计署企业审计七局30.
审计署企业审计八局
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
1.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2.
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3.
审计署驻沈阳特派员办事处4.
审计署驻哈尔滨特派员办事处5.
审计署驻上海特派员办事处6.
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7.
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员办事处8.
审计署驻广州特派员办事处9.
审计署驻郑州特派员办事处10.
审计署驻济南特派员办事处11.
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员办事处12.
审计署驻兰州特派员办事处13.
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14.
审计署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15.
审计署驻长沙特派员办事处16.
审计署驻深圳特派员办事处17.
审计署驻长春特派员办事处18.
审计署驻重庆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署主管审计署门户网站以及《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审计研究》、《中国内部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等报刊杂志。
下设机构
1.吉林省审计厅2.
上海市审计局3.
河南省审计厅4.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审计厅6.
甘肃省审计厅7.
西藏自治区审计厅8.
海南省审计厅9.
青海省审计厅10.
山西省审计厅11.
浙江省审计厅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13.
北京市审计局14.
天津市审计局15.
河北省审计厅16.
辽宁省审计厅17.
黑龙江省审计厅18.
江苏省审计厅19.
安徽省审计厅20.
福建省审计厅21.
江西省审计厅22.
山东省审计厅23.
湖北省审计厅24.
湖南省审计厅25.
广东省审计厅26.
重庆市审计局27.
四川省审计厅28.
贵州省审计厅29.
云南省审计厅30.
陕西省审计厅31.
宁夏回族自治区审计厅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局
审计署机关行政编制为450名(含派出审计机构人员编制)。其中:审计长1名,副审计长4名,司局级领导职数97名(含派出审计机构司局级领导职数60名和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离退休干部工作机构、机关后勤服务机构及人员编制按有关规定另行核定。
侯凯:审计署党组书记、审计长
任洪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审计署纪检监察组组长、审计署党组成员
郝书辰:审计署党组成员、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
赵保林: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
王本强: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李锋: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人事教育司司长
马文辉: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
尚锐: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局局长
(参考资料: )
姓名 | 性别 | 任职时间 |
---|---|---|
于明涛 | 男 | 1983年6月至1985年3月 |
吕培俭 | 男 | 1985年3月至1994年5月 |
郭振乾 | 男 | 1994年5月至1998年3月 |
男 | 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 | |
刘家义 | 男 | 2008年3月至2017年3月 |
胡泽君 | 女 | 2017年4月至2020年6月 |
侯凯 | 男 | 2020年6月至今 |
北京市丰台区金中都南街1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国家航天局
上一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