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沽名钓誉 编辑
中文名:沽名钓誉
拼音:gū míng diào yù
近义词:欺世盗名、热中名利
反义词:实至名归、名不虚传
出处:《管子·法法 》
注音字母:ㄍㄨ ㄇㄧㄥˊ ㄉㄧㄠˋ ㄩˋ
语法结构:联合式
语法属性:作谓语、宾语、定语
春秋·管仲《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沽名钓誉”。
春秋时期,有一次,船夫固桑划着船送晋平公过江去。晋平公站在船头上,望着滔滔江水,迎着徐徐的和风,舒适地长长叹了口气说:“唉!怎样才能访求到能人贤士,与之共赏此乐啊!”
固桑摇着橹,应声地说:“大王您说得不对了吧!您想想,那锋利的龙泉宝剑产于吴越,珍奇的蛇珠源于江汉,和氏之璧出自昆山,此三件传世珍宝本来就没有长脚,大王如果想要都能得到。要是大王真心地访求人才,而不是只图有一个爱才的好名声,贤士还会不来吗?”
晋平公听了,生气地说:“固桑,你这是什么话?告诉你吧,我的门下养了三千门客,为了让他们过得舒舒服服,我是吃的、住的,处处为他们操碎了心,这还能说我不爱慕人才吗?”
固桑不慌不忙地又回答说:“今夫鸿鹄高飞冲天,然其所侍者六翻耳。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去一把,飞不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翻邪?将腹背之毳也?”意思是说:不知大王您听说过天鹅没有?天鹅虽说满身都长着羽毛,但它能高飞冲天靠的是什么呢?还不就是翅膀上那几根刚硬的巨翻,至于背脊上、肚皮下那厚厚的茸毛,拔去一把,增加几根,对鸟的飞翔来说都无足轻重。我不知道大王您门下的三千食客是巨翻呢?还是茸毛?
本来就不是真心爱才,而养门客借以沽名钓誉图个爱才虚名的晋平公,当然他是不会去管这些的,因此也就讲不出来了。
自古以来,沽名钓誉与好大喜功者,不乏名人,最终都难成大业。项羽与刘邦对峙多年,最终功亏一篑,自刎乌江,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项羽沽名钓誉的性格。面子对于项羽来说,仿佛比一切都重要,无论是鸿门宴上放刘邦一条生路,还是攻占咸阳后急于衣锦还乡,都体现了项羽沽名钓誉的一面,而各种机会的丧失也导致了他最终的失败。成语告诉人们,追求名利无可厚非,关键在于是否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追求名利的心态不可过于急切。
成文用法
“沽名钓誉”比喻故意矫情做作,用手段猎取名声或赞誉。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运用示例
金·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责督察,以祈当世之知。”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三折:“自恨我奔丧来后,又不是沽名吊誉没来由。”
明·张凤翼《灌园记·齐王拒谏》:“我只道你只不过是沽名钓誉,却不道长他的志气,灭我的威风。”
清·曹雪芹《红楼梦》五六回:“倘或我只顾沽名钓誉的,那时酒醉赌输,再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亦作“沽名吊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