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性 编辑
秉性,汉语词语,读音:bǐng xìng,意思是本性,出自冯梦龙《醒世恒言》。
中文名:秉性
外文名:character
拼音:bǐng xìng
释义:本性
同义词:本性
本性
秉性纯朴
元杨显之《潇湘雨》楔子:“老夫秉性忠直。”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张大名唤张乘运,专一做海外生意,眼里认得奇珍异宝,又且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
清·方文《访姚若侯山中不值留此》诗:“知君秉性甘薇蕨,暇日相思还杖藜。”
清《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序》:“即至明有袁觊、袁珙者,秉性倔强,灼知真主。”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惟嫡孙宝玉一人,秉性乖张,生情怪谲。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回:“薛蝌一则秉性忠厚,二则到底年轻。”
清·林则徐《会谕澳门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上交凶稿》:“念其秉性未驯,或日久自知悔悟。”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凭着这个青年团员正直的秉性,他觉得孙水嘴未免说得过分了。”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