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庆有余 编辑
吉庆有余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寓意祥瑞。纹饰以一儿童执戟,上挂有鱼,另手携玉磬组成。“戟磬”谐音“吉庆”,“鱼”与“余”同音;“戟”、“磬”,“鱼”隐喻“吉庆有余”。亦有的在类如“八”字的磐形中,作双鱼纹,取“磬”与“庆”、“鱼”与“鱼”同意的寓意。清代刺绣、织锦、砖刻、木雕上常见应用。
中文名:吉庆有余
图案:儿童怀抱鲤鱼,手举荷花。
含义1:“鱼”与“余”
含义2:鱼隐喻“吉庆有余”。
图案中儿童怀抱鲤鱼,手举荷花。
“鱼”与“余”、“荷”与“合”同音。比喻生活富裕,到年节之时,家境殷实。这表达了古代人们追求年年幸福富裕生活的良好愿望。
在中国无论城乡,把这愿望形之于图画的习惯,至今未颓。过新年的时候,家家挂一张儿童抱鲤鱼的年画,既表达欢庆之情,又图来年吉利。
民间年画艺术中的《吉庆有余》
武强年画《吉庆有余》
吉庆有余
磬,中国古代宫廷打击乐器,周朝时就设有磬师。中国古磬大体有两种,悬一面独奏者为“持磬”,悬多面合奏者为“编磬”。磬用石或玉或金属制成,其音清亮悦耳,常以“声如磬”形容上好的瓷器。以“吉磬”配“有鱼”,寓吉庆有余。
磬为“五瑞”之一,也为“八宝”之一,是吉祥之物。图中一童子用手击磬,寓意“吉庆”。另一童子伴磬乐喜舞鱼灯,以寓意“有余”,合为“吉庆有余”。新春伊始,两位童子在家中庭院击乐磬,舞鱼灯,以颂“吉庆有余”之吉祥。
童子右手执“戟”示“吉”,左手提“磬”示“庆”。磬上之鱼示“有余”。《诗经》:“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戟为古代兵器,后戟也成为官阶、武勋的象征。唐代,官、阶、勋达三品之家,可立戟于门,称为“戟门”或“戟户”。此吉祥图又含“平升三级”之吉庆。以“瓶”谐音“平”,以瓶纹“旭日东升”示“升”,以“三戟”谐音“三级”。
“晋砖五鹿宜子孙,汉洗双鱼大吉羊”。“双鱼吉庆”的吉祥图纹在汉代已有。汉代铜洗底部绘对鱼,侧面题有“大吉羊”三字。“双鱼吉庆”图案多在结婚用品上用,以祝夫妻吉庆。
此组图案寓意人们对吉祥、喜庆的企盼。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