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披膜病毒科 编辑
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是在病毒核壳外面披盖着一层保护其活性的脂蛋白包膜的1科。该科病毒粒呈球形,直径多为40~70纳米,氯化铯浮力密度约为1.25;核心为直径25~35纳米的二十面体核壳,内含连续线型正链RNA;分子量为4×10^6;具有感染性,本身起信使RNA的作用,核壳包裹在紧贴的脂质包膜内,包膜上有糖蛋白的突起。病毒用脂溶剂或去氧胆盐处理时,因包膜裂解而被灭活。该科病毒在细胞质内增殖,自细胞质膜以芽生方式释放。能凝集动物的红细胞。大多数能在节肢动物、脊椎动物体内以及它们的组织培养细胞内增殖。
中文名:披膜病毒科
外文名:Togaviridae
定义:在病毒核壳外面披盖着一层保护其活性的脂蛋白包膜的1科
根据血清学反应,该科下分为4属88种:甲病毒属、黄病毒属、风疹病毒属和瘟病毒属。甲病毒属和黄病毒属的成员较多,传播和扩散的环节较复杂,能感染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引起人、畜患病。
基孔肯雅病毒
①基孔肯雅病毒(CHIK):感染对象:人;主要症状:发热,头痛,咽和结膜充血,肌肉关节痛,皮疹;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灵长类、家畜、蝙蝠;地理分布:东南亚、印度、非洲;预防措施:主要对埃及伊蚊采取防蚊灭蚊措施。
②东部马脑炎病毒(EEE):感染对象:人、马;主要症状: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病死率较高;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野鸟、雉、啮齿类;地理分布:美国东部、中美、南美;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疫苗免疫马群,必要时野外大面积灭蚊。
③西部马脑炎病毒(WEE):感染对象:人、马;主要症状: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野鸟;地理分布:美国、加拿大南部、中美、南美;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疫苗免疫马群,必要时野外大面积灭蚊。
④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感染对象:人、马;主要症状:发热,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传播媒介:蚊;贮存寄主:马、啮齿类;地理分布:美国得克萨斯州、中美、南美;预防措施:加强监测,疫苗免疫马群,必要时野外大面积灭蚊。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