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梭状芽孢杆菌 编辑
梭状芽孢杆菌是一大群革兰阳性、厌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孢杆菌的总称 。梭状芽孢杆菌属是厌氧芽孢杆菌的唯一菌属,现有157个种。该菌芽孢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比菌体宽。梭状芽孢杆菌主要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以及腐败物中,多数不致病,只有少数细菌致病,致病菌株一般均能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临床常见的致病菌有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等。 某些菌种如丁酸梭菌可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在食品加工上可用以生产某些酸、醇和酮类。
拉丁学名:Clostridium
别名:梭菌、厌氧芽孢杆菌
界:细菌界
属:梭状芽孢杆菌属
分布区域:广布于土壤、腐败植物、食品、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肠道内
中文学名:梭状芽孢杆菌
梭状芽孢杆菌是一大群厌氧或微需氧的粗大芽孢杆菌的总称,只有少数种可在大气条件下生长,但在大气中不形成芽孢。
梭状芽孢杆菌
该菌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极强的抵抗力。该属菌对营养的需求因菌种不同而异。可耐受2.5%-6.5%NaCl浓度的渗透压,对亚硝酸钠和氯敏感。
广泛分布于土壤、下水污泥、海水沉淀物、腐败植物、食品、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肠道内。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梭菌大量存在于土壤、人和动物肠道中,由粪便污染土壤,经伤口侵入机体引起破伤风。但在一般的浅表伤口中不能生长,其局部伤口的厌氧环境是感染的重要条件。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破伤风痉挛毒素是主要的致病物质,毒性极强,是一种神经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的亲和力。该菌只在局部繁殖,释放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血流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肉毒梭菌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食物引起的肉毒梭菌食物中毒,虽然现在已经很少见,但是仍然有发生而且由于它的潜在性也变得很重要。肉毒梭菌中毒是由于毒素A、B、E和F引起的,它们可以由肉毒梭菌和丁酸梭菌(只能产生E型)的一株或多株菌株产生。
该属中的一些菌种如丁酸梭菌可分解碳水化合物而产生各种有机酸(乙酸、丙酸、丁酸)和醇类(乙醇、异丙醇、丁醇),在食品加工上可用以生产某些酸、醇和酮类。
产气荚膜梭菌
多数不致病,只有少数细菌致病,致病菌株一般均能产生外毒素和侵袭性酶。
临床上有致病性的梭状芽孢杆菌主要是某些厌氧芽孢杆菌(anaerobic sporeforming bacilli),如破伤风梭菌(C. tetani)、产气荚膜梭菌(C. perfringens)、肉毒梭菌(C. botulinum)和艰难梭菌(C. difficile)等,分别引起破伤风、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和伪膜性结肠炎等人类疾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