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叉 编辑
音叉是呈“Y”形的钢质或铝合金发声器,各种音叉可因其质量和叉臂长短、粗细不同而在振动时发出不同频率的纯音。音叉检查在鉴别耳聋性质——传音性聋或感音性聋方面,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常用诊查方法。
中文名:音叉
外文名:tuning fork
管理类别:Ⅰ类医疗器械
分类名称:耳鼻喉用其他器械
音叉由钢质或合金材料所制,由两个振动臂(叉臂)和一个叉柄组成。
音叉的发明者是John Shore,以为小号手和诗琴手。1827年Charles Wheatstone最早应用音叉测试听力,此后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涌现了大量以发明者命名的音叉试验。音叉试验短暂的黄金时代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和二十 世纪初叶, 那时革新的音叉花样繁多,试验方法层出不穷。随着电测听计的问世, 音叉试验大大地退居次要地位。广泛应用的只有 Weber试验和Rinne试验。
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有Weber试验、Rinne试验、Schwaback试验、Gelles试验、Bing试验。
试验 | 目的 | 方法 | 结果判断 |
Rinne试验 | 比较患者同一耳的气导和骨导 | 音叉打响后,放在乳突鼓窦外侧试验骨导,待听不到时移至同侧外耳道口试验气导,若能听到说明气导大于骨导以(+)表示。若外耳道口听不见,说明骨导大于气导,需重敲音叉,先测气导再测骨导,以(-)表示。 | 要结合其他试验综合判断,其阳性表示正常耳,也表示感音性耳聋。传导性聋气导损失大约达40 d B 以上,R T 试验方会转为阴性。 |
Weber试验 | 比较患者两侧的骨导。 | 把震动的音又放在额部中线上,让患者指出哪侧较响。 | 传导性耳聋偏患侧,感音性耳聋偏向健侧。 |
Schwaback试验 | 将患者骨导听力与正常人骨导听力进行比较。 | 音叉先试患者骨导,至听不到时立即将音叉移至检查者的正常耳乳突鼓窦部。 | 仍能听到音表示患者骨导缩短,示为感音性耳聋。若患者为传导性耳聋,骨导可能长于检查者。 |
Gelles试验 | 它是测试镫骨是否运动的一种方法。 | 用振动的音又在乳突部试验的同时用Siegles氏耳镜塞紧外耳道口加压。 | 若镫骨活动,在加压时骨导减低,不加压时骨导复原。 |
Bing试验 | 是试验患者耳骨导的增耳效应,也称绝对骨导试验。 | 一法是将音叉的底部放在乳突部,压迫耳屏使外耳道闭塞,另一法是将音叉底部放在颅顶,用同样方法闭塞外耳道。 | 正常耳和感音性耳聋骨导响度增加,传导性耳聋骨导无变化 |
徐德清,王荣光.音叉试验的由来.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3(06):385+330.
罗米祥.音叉试验的检查和试验方法.中国农村医学,1988(07):43-44.
贾玉英.音叉试验的修正.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81(01):68.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