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龙 编辑
王金龙,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于河北海兴,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无线通信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原校长 。
王金龙于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专业;1986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硕士学位;1992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200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201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校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金龙长期致力于短波通信领域数据传输、抗干扰和频谱认知理论与方法研究。
中文名:王金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海兴
出生日期:1963年3月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1963年3月,王金龙出生于河北海兴。
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无线电通信工程专业。
1986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硕士学位。
1992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学位。
2005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7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201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
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校长。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金龙在办公室
王金龙近照
王金龙在会议中发言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金龙带领团队实现了中国短波通信从跟踪学习、并行发展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短波信道多径时延大、信号衰落严重导致的可靠传输困难问题,揭示了短波时变色散信道的传输特性和最佳接收机理,实现了中国短波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窄带到宽带、从低速到高速的整体性技术突破。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2月,王金龙已发表IEEE期刊论文5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6篇,出版专著6部。
承担项目
截至2021年5月,王金龙已主持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20余项成果转化成系列化装备。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
2021年 | 新型泛在智能物联网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 | 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 |
发明专利
截至2020年12月,王金龙已获得国家、国防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0余项已被应用于实际装备中。
科研奖励
截至2020年5月,王金龙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等奖项。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20年1月 | 某新型短波通信系统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针对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固有弊端,王金龙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构想,主持军队级教改课题“面向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认知、实践、探索’一体的数字移动通信教学体系”等7项教改项目。
寄语学生
2021年10月,王金龙在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寄语新同学:“一是立大志向,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将个人志向与国家联系起来;二是做大学问,‘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要避免惰性思维,久久为功;三是有大担当,能力更强,责任就会更大,要堪大用,担大任,求真务实。”
教学奖励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2018年 | 数字移动通信 |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19年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国务院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
军队科技领军人才 | ||
全国优秀教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优秀中青年专家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 | |
“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
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国务院 | |
二等功(3次)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7年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物联网学报》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 |
《物联网学报》第二届编辑委员会高级顾问 | |
国家级短波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 |
中国通信学会国防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2023年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
“王金龙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专家,在并非主流的传统通信中,不问耕耘苦,甘当孺子牛,潜心钻研数十载,为中国军事通信筑起一道钢铁防线。”(《新华日报》评)
“王金龙是军事科研领域标杆性人物,是守卫中国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国之重器’。”(新华报业网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