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黄 编辑

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

过路黄过路黄

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别名金钱草、真金草、蒲地莲等,是报春花科(Primulaceae)珍珠菜属(Lysimachia)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柔弱,平卧延伸,下部节间常发出不定根;叶对生,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花单生叶腋,花冠黄色,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具黑色长腺条;蒴果球形,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花期5-7月,果期7-10月 。

过路黄产于中国和日本 ;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均有栽培 。其生长于沟边、路旁阴湿处和山坡林下,其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300米 。过路黄为弱性、中性及耐半荫植物;喜阳 ;不耐热,夏季进入短暂的休眠期 。

过路黄铺展能力强,形成绒毯状的草坪,观赏期可达280天左右,亦可盆栽,或制作成吊盆观赏 。其适合作为活地被植物,可降低地表温度,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水土 。金钱草为过路黄干燥后的全草 ,以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蛇毒咬伤等病症,外用可治疗化脓性炎症,烧烫伤等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过路黄

拉丁学名: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别名:金钱草、真金草、蒲地莲等

界:植物界(Plantae)

门: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

纲:木兰纲(Magnoliopsida)

目:杜鹃花目(Ericales)

科:报春花科(Primulaceae)

属:珍珠菜属(Lysimachia)

种: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 Hance)

分布区域:产于中国中北部、中南部及东南部、日本;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份均有栽培。

异名:Lysimachia christiniae var. pubescens、Lysimachia fargesii、Lysimachia christiniae等

形态特征

编辑

过路黄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茎柔弱,平卧延伸,长20-60厘米,无毛、被疏毛以无密被铁锈色多细胞柔毛,幼嫩部分密被褐色无柄腺体,下部节间较短,常发出不定根,中部节间长1.5-5(10)厘米 。

过路黄的茎过路黄的茎

叶对生,卵圆形、近圆形以至肾圆形,长(1.5)2-6(8)厘米,宽1-4(6)厘米,先端锐尖或圆钝以至圆形,基部截形至浅心形,鲜时稍厚,透光可见密布的透明腺条,干时腺条变黑色,两面无毛或密被糙伏毛;叶柄比叶片短或与之近等长,无毛以至密被毛 。

过路黄的叶过路黄的叶

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5厘米,通常不超过叶长,毛被如茎,多少具褐色无柄腺体;花萼长(4)5-7(10)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椭圆状披针形以至线形或上部稍扩大而近匙形,先端锐尖或稍钝,无毛、被柔毛或仅边缘具缘毛;花冠黄色,长7-15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2-4毫米,裂片狭卵形以至近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钝,质地稍厚,具黑色长腺条;花丝长6-8毫米,下半部合生成筒;花药卵圆形,长1-1.5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近球形。

过路黄的花过路黄的花

蒴果球形,直径4-5毫米,无毛,有稀疏黑色腺条 。

分布范围

编辑

过路黄产于中国和日本地区 ;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陕西(南部)、湖南、广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均有栽培 。

过路黄中国分布图 过路黄中国分布图

生长环境

编辑

过路黄生长于沟边、路旁阴湿处和山坡林下,其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300米 。

生长习性

编辑

过路黄为弱性、中性及耐半荫植物,最适土壤pH值接近于中性为佳,但在微碱至碱性的土壤也能够生长 ;其不耐热,最适生长温度15-25℃,夏季高温进入短暂的休眠期 ;其喜阳 ,在3月中旬返青,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光照增强,其匍匐茎迅速向四周扩散蔓延,生长健旺,约1个月后,7~8月生长趋于缓慢,开始进入休眠期 。花期5-7月,果期7-10月 。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自然条件下,过路黄以种子和分株繁殖 。过路黄匍匐力强,茎呈平卧延伸状态,常在节下生出不定根进行繁殖,使得植株紧贴地面生长,蔓延很快 ,但结实量较少 。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一般采用营养茎繁殖,具体方式包括扦插繁殖、压条繁殖和撒播繁殖等 。

扦插繁殖

在5-11月进行,剪取过路黄匍匐茎作为插穗约7-10cm,且带有4-6节,将2-3个插穗合为一束,斜插于基质上,稍微镇压后,喷水保湿,约10天后成活 。

压条繁殖

在苗床中,按行距15-25cm,沟深3-4cm开浅沟,为了提高繁殖率,可将其2-4个匍匐茎合为一束分别排放在沟中,然后覆土镇压,喷水保湿,约15天后新芽出土 。

撒播繁殖

将其匍匐茎切成1.5-2cm的短枝,每个枝条需带有2-3个叶芽,随后将短枝均匀撒在苗床上,用硬纸板轻轻按压,使之与基质紧紧贴合,再覆盖1cm厚的基质,喷水保湿,最后覆盖双层遮阳网即可,避免阳光直射,7-10天后生根,40-50天后即可移栽 。

组织培养

选择生长健壮的过路黄匍匐茎段,对其进行灭菌处理,即用流水冲洗3-6小时后,在无菌条件用75%的酒精消毒10-15秒,再用无菌水冲洗1次,0.2%的升汞消毒4-5次,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便可获得无菌材料,接种到培养基上,经过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增殖培养、生根、炼苗等环节,即可移栽 。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沃深厚、排水性通透性较好,不积水的地块作为过路黄的栽培地 。栽植前,铲除地块上的杂草,或者在栽植前15天用除草剂普杀一遍,随后翻耕整平、整细即可,整地后洒一层黄土为宜 。

移栽

在春秋季移栽,挖取在苗床上培育的过路黄植株后,抖去泥土,保留根系,以株行距15cm×15cm进行栽植,每穴栽1-2株,压实根部,并浇透水 ,有利于尽早恢复生机 。

水肥管理

在干旱季节和缺乏养分时,其叶色变淡,茎蔓抽新叶便慢,因此施底肥时,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佳;在4、6、9月分别做3次追肥,可施用尿素,干旱季节及时浇水;当其新的枝叶萌发时,若有杂草生长,人工彻底除草,只要待其茎蔓铺满后,便可抑制杂草生长;为使其生长矮密,在7月前,可适度踩踏和修剪,不可超过7月,否则影响其开花 。

采收与加工

过路黄在种植当年的9-10月采收,以后在每年6月和9月采收,采收时,用镰刀在距地面6-10cm处割取其地上部,除去杂草,清水洗净后,晒干即可 。

病虫防治

过路黄的抗逆性强、病虫害较少 。其主要发生的虫害是斜纹夜蛾,4龄后的斜纹夜蛾食量暴增,一二天内暴发成灾,大面积咬食其叶、幼茎被食光,远看呈火烧状,可用一定浓度的敌敌畏或敌百虫与菊酯类农药混合进行防治,还可同时防治其他害虫;若其大面积被吃光后,立即追施速效氮肥,如尿素,2-3周后恢复成坪 。

主要价值

编辑

园林价值

过路黄姿态优美,其群落稳定,分布范围广,尤为适合应用于花坛、花境等景观中 。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既可作大块绿地,也能作小景材料;因其立体感强,可填充在花坛图案的空隙中,或镶边起装饰作用 。

观赏价值

过路黄铺展能力强,形成绒毯状的草坪,具有返青早、落叶迟的特点,观赏期可达280天左右,当其进入盛花期,黄花簇拥,镶嵌在翠绿色的绒毯上,可谓是十分壮观、金波闪灼,相映成趣;其亦可盆栽,或制作成吊盆观赏 。

生态价值

过路黄易繁殖,成坪速度快,占空性强 ,适合作为活地被植物种植,用以铺饰地面,可降低地表温度,防止尘土飞扬、保持水土 。

药用价值

金钱草为过路黄干燥后的全草 ,以全草入药,性苦、酸、,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排石、活血散瘀的功效,主治黄疸型肝炎,肝、胆结石,胆囊炎,蛇毒咬伤等病症,外用可治疗化脓性炎症,烧烫伤等 。

下一篇 细辛

上一篇 本草拾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