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

中国吉林省白城市境内公办高校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Bai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坐落于吉林省白城市,是一所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院校,是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学院于2007年3月由白城师范学院分院与长春工业大学白城工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白城师范学院分院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3月的白城幼儿师范学校和成立于1955年的双辽师资学校。长春工业大学白城工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白城地区工业交通干部学校。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436万元;设有教学系(部)10个,开设27个高职专业;有教职工297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在校生4551人。

办学历史

编辑

前身溯

白城师范学院分院

两个源头

一、白城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1985年3月,白城幼儿师范学校建立。

1995年7月,更名为白城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二、通榆师范学校

1955年,双辽师资学校建立。

1958年,更名为白城地区洮南工农师范专科学校。

1959年,通榆师范学校成立。

1962年,白城地区洮南工农师范专科学校与通榆师范学校合并,更名为白城地区通榆师资学校。

1969年,更名为白城地区通榆师范学校。

1995年,更名为通榆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1999年,白城艺术幼儿师范学校与通榆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分校。

2002年,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分院。

长春工业大学白城工学院

1981年,白城地区工业交通干部学校建立。

1983年,改为白城地区工业交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1988年,改为吉林大学白城分校。

1993年,先后更名为白城工业交通学校、白城职业大学、白城职工大学。

2001年,更名为吉林大学白城学院。

2002年,更名为白城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003年,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白城工学院。

合并发展

2007年3月,白城师范学院分院与长春工业大学白城工学院合并组建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校设有教学系(部)10个,开设27个高职专业。

教学系部

高职专科专业

机电工程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建筑工程系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

经济管理系

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

汽车工程系

汽车智能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生化工程系

食品加工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

信息工程系

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应用技术

艺术教育系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

师范教育系

小学教育、体育教育

基础部

-----

政治教研部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专家3人,吉林省生命教育骨干教师1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2人,白城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3人,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名校长1人,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名教师7人,白城市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3人。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97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教授32人(其中三级教授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99人,“双师型”教师127人,硕士研究生71人。

类别

名单

白城市骨干教师

马田兵

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名校长

刘桐强

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名教师

朱玉萍、李雨虹、艾力发、郝义、王、荆兆军、杨博慧

白城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

李秀颀、任丽、祝士喆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4个,省级职业教育一流核心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思政课程优秀案例3门,校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16个校内实习实训室。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是吉林省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专业1个,省级优秀课程及精品课11门,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1个;有校级优秀课程及精品课18门;有校内实验实训室36个,校外实训基地40个。

类别

名称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省级品牌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现代学徒制试专业

机电一体化技术

省级优秀课程

《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管理学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建筑工程制图》

省级精品课程

《统计工作基础》

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

注:项目名单不全

教学成果

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时间

项目

奖项等级

2017年

《高职院校教师职称量化考核的研究》

三等奖

校园风光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成果

2017年-2020年10月,学校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77篇,完成省级科研项目17项,获得发明专利2项。

类别

名称

省级科研项目

《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培养的研究》《白城地区水土含氟量测定与防治》《在e环境下,构建多维互动和谐课计算机课堂》《提升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实践与探索》等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有图书约31万册;开通博看期刊数据库、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库客音乐数字图书馆、超星学术视频等电子资源。

学术期刊

《白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由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研究为主的文理综合性期刊。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应用技术、德育工作研究、校园文化、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教育改革与研究、科研项目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职教信息与动态等内容。

文化传统

编辑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 博学 精技 至善

厚德即指人的胸怀、气度宏大。"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进一步引申为人生哲理,即人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厚德”就是能宽容人、容物,即容人至短、恕人之过,就是“海纳百川”、宽厚待人。

博学即博学多闻、学识渊博。此语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即博学多识、审慎求证、慎密思维、明辨是非、专心实践。博学为治学之首,也是做人的基础。博而精的治学理念是做人的更高境界。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天堑变通途。

精技即技术精湛,职业技术学院精髓之所在。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科学的布道者;现进理念的传播者;能把现进的科学转化为现实成果的践行者。精技是学校教学实践最基本的目标,只要精湛的技术,才能把服务与社会的理想变为现实,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的共同繁荣做贡献。

至善即做事认真、细致、缜密。“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止:到达:最,终级:意为达到极完美的境界。就是达到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境界。做事认真缜密、准确规范、追求完美是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更是技术人员做事的最高准则和境界。做事认真、追求完美将是学校共同的追求。

“厚德、博学、精技、至善”的校训从多方面、多层次阐明了学校治校、治学、做人、做事的行动准则。“厚德”是做人的准则。“博学”是做人的基础;“精技”是服务社会的先决条件;“至善”是做事的尺度。八个字四个方面内涵全面阐释了学校的育人宗旨和治学理念。

校训校训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徽校徽

1、校标由白城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文、书本变形的帆和鹤组合而成。

2、标志整体为圆形,代表圆满、恒久团结、和谐,象征着博大精深。

3、书本变形的帆和鹤组合而成学院的英文首写字母"C"又形似大学的英文首写字母"U"。

4、白城又称为"鹤城",鹤寓意为白城。

5、帆船造型的书本,书本象征知识,书本变形的帆船寓意为学子孜孜汲取知识,乘风破浪,一帆风顺。

6、标志色为蓝色,蓝色是天空大海的色彩,是高科技的色彩,象征着博大精深。整个标志外形简洁美观,内涵丰富,易识记,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标志也凸显了莘莘学子放飞青春的梦想,飞向成功的彼岸。

现任领导

编辑

职位

名单

党委书记

孙永德

党委副书记、院长

马冬竹

党委委员、副院长

修君伟、张中辉、李明

党委委员、组宣处长

王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