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占山 编辑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1950年11月29日),字秀芳,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 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今吉林省长春市 公主岭市),祖籍河北省丰润县(今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马占山出身于绿林,发迹于奉系。任清军哨长,后任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和黑河警备司令。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在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指挥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第一枪。1932年2月诈降日军,4月通电反正,任黑龙江救国军总司令,重创日军。后在日军进攻下退入苏联境内。1933年6月返回上海。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马占山在“七七事变”后,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
中文名:马占山
别名:马秀芳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885年11月30日
逝世日期:1950年11月29日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江桥抗战
出生地:奉天怀德县(今吉林省公主岭市)
军衔:陆军中将加上将衔
早年生活
马占山祖籍河北丰润,嘉庆年间,其祖父马万龙因逃荒闯关东。1885年11月30日,出生于奉天怀德(今吉林省公主岭市)。他自幼体质非常瘦弱,但由于长年经受困苦生活的磨炼,养成刚毅倔强的性格,而且胆量过人。七八岁起,就给姜家崴子屯大地主姜顺牧马,骑术精湛。
1903年12月,因被姜顺诬告盗马,愤而离家出走,在哈拉巴喇山落草为寇。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马占山率领同伙接受怀德县衙的收编,成为地方游击队,负责维持地方社会秩序。马占山任哨官,驻守怀德县城。
1908年,游击队被提督张勋划归清政府直属的正规部队,移驻昌图,在追击陶克陶胡和白音大赉的过程中崭露头角。
投靠奉军
抗日将领马占山
1913年,吴俊升部改编为民国中央骑兵第二旅,马占山被任为三团三连少校连长。
1916年,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蒙古巴布扎布由海拉尔南下,企图在东北建立满蒙帝国,马占山随吴俊升受张作霖命令派兵镇压有功,晋升为营长。两年后,随督军吴俊升到黑龙江赴任,擢升为团长,驻防海伦。
1925年,提升为东北陆军骑兵第十七师第五旅旅长,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命驻守河南新乡。战争结束后,回防东北。11月,爆发郭松龄倒戈事件,马占山在新民县白旗堡击败郭军,并活捉郭松龄夫妇。因对郭作战有功,于次年提升为骑兵十七师师长,不久被提升为骑兵第二军军长。
1930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后,被派往黑河,担任警备司令,统辖沿江10余县防务。
江桥抗日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他亲自视察防地,修筑防御工事,积极准备抵御敌人的袭击。此时,以劣绅赵仲仁为代表的亲日派企图劝马占山向日军投降,马占山坚决拒绝,并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
马占山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三省大部分地区后,为了建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采取各种手段对马占山进行诱降。马占山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威胁和政治诱惑,于1932年2月降日,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3月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马占山在担任伪职期间,想方设法不在卖国文件上签字,甚至自称不识字。 马占山降日后,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日本侵略者对他也不放心,控制很紧,并要编遣他的军队。马占山在此境况下,遂生反正之心。他利用伪省长的身份,筹集了伪满币两千多万元(相当于银元两百万元)、三百匹战马和十几卡车物秘密送往黑河等地以备抗日之用。 3月末,马占山抓住国联调查团欲到东北的时机,一面调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一面秘密布置军事行动。4月1日,他带领亲随200余人离开齐齐哈尔,7日抵达黑河,通电反正,再举抗日旗帜。他随即联合吉林的李杜、丁超和海拉尔的苏炳文,组成东北救国抗日联军,设总司令部于哈尔滨,自任总司令。马占山又传令各县组织义勇军,集中于黑龙江东部各县配合作战。经过五个多月的转战,终因孤军无援,伤亡惨重,于12月7日被迫退入苏联境内。
马占山
西安事变
马占山
抗日战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马占山赴南京请命,直至8月21日才被任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后改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兼理东北四省招抚事宜。马占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赶赴绥远、大同,把队伍组建起来。之后,配合傅作义抗日,积极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
1938年8月下旬,马占山访问延安。在延安各界盛大欢迎晚会上,毛泽东主席致欢迎辞说:“八年之前红军已与马将军成为抗日同志”、“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
1940年5月3日,国民政府委任马占山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晚年生活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马占山又被任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9月初,他受蒋介石之命,率部配合傅作义部进犯绥东和察西等解放区。不料,他的部队渡过黄河,第一次与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打仗,就在平绥路柴沟堡一带被打得大败。不久,就称病避居北平。
1946年10月,他被调任东北副司令长官,但他仍在北平养病,未去就职。1947年4月17日,马占山到达沈阳。20日,在市府广场召开的欢迎大会上,他接受各界赠给他的抗日“民族英雄”大锦旗一面。在职期间,他深感自己这个挂名副司令,连动一兵一卒的实权都没有。另外,他认为大势已去,蒋介石必败,于是以治病为名,于1948年10月下旬,乘机飞往北平。
1948年底,马占山响应共产党号召,参与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动。中共北平地下党通过马占山邀请邓宝珊去北平,劝告傅作义放下武器,接受和平。1949年1月上旬,马、邓、傅3人经过多次商议,决定响应和平解放北平的号召,宣布起义。1950年6月初,毛泽东主席派人电邀马占山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马占山因患肺癌,不能行动,未能出席。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务院送了挽联和花圈,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亲自送灵,把他安葬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
马占山
马纯长大后,家贫如洗,长年给本屯地主扛活。后来与本屯一家刘姓的女儿结婚。他们辛勤劳动多年,买了几亩薄地,又向本屯地主租赁几亩地,维持全家生活、马纯为人老实厚道。目不识丁,婚后不久生了一男一女、男为马占山。出生于1885年11月30日。
马占山与原配夫人杜赞义育有一子一女,长子马奎、长女马玉文。
马奎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马占山之孙马志伟现任全国政协常委、青海省政协副主席。
1933年7月11日,在天津赋闲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马占山将军来到庐山。
在登上牯岭山城之前,他先来到庐山西麓的株岭,拜谒岳飞母亲和夫人的陵墓。望着历经800年风雨而安然无损的岳母岳夫人墓,马占山心情很不平静。岳飞投军之时,岳母手拿银针在他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字,并指着高悬天际的北斗星,要儿子永远朝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走,竭尽全力收复国土。可是岳飞却没能实现母亲的心愿。不是他无能,不是他怕死,而是一腔热血,无处可洒,精忠报国,难以为报啊!他多么希望能直捣黄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却没想到,打得强敌丧魂落魄,自己却屈死于风波亭中!怎不令后人扼腕叹息,愤恨填膺。
马占山曾经在西湖岳飞墓前洒过英雄泪,面对着岳武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军事贡献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相继侵占辽宁、吉林,又向黑龙江省进攻。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部在嫩江桥奋起阻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第一枪,震动了中外。马占山成为举国敬仰的抗日英雄,市场上还出现了“马占山”牌香烟。
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诈降 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0年任黑龙江省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
地方经济
马占山在哈镇期间,在坚守河防的同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特别是在文化、慈善、教育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1944年,他捐资15万元,兴建了中山中心学校(今府谷县哈镇学校前身),在校内修建了秀芳图书馆、中山堂等。为了改变重男轻女的封建习俗,还鼓励女孩子上学,给女生每人发制服一套。保留的秀芳图书馆为二层建筑,坐北向南,4米见方。现为府谷县重点保护文物建筑,为今哈镇辖区青少年德育基地。同时,马占山看到哈拉寨封建思想浓厚,常有弃婴现象,又拿出钱来创办了一所育婴堂(旧址在今哈镇惠家沟),收容被遗弃的婴儿,雇请保姆抚育成人。马占山还积极发动官兵协助地方修桥补路、修理河堤、开办纸坊、油坊、军鞋厂等,发展地方经济,并设立集市,加强蒙、汉物资交流。马占山将军治军严肃,对官兵一直管束极严,军纪森严,对违反军纪和有损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坚决予以严惩。
马占山旧居
马占山雕像
马占山抗日纪念馆
府谷县政府拿出2000万元建“马占山抗日纪念馆”。府谷县哈镇镇解放前称哈拉寨,位于陕西省最北端、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座古镇曾是抗日英雄马占山将军及其所属“东北挺进军”的军部、黑龙江省政府的省府所在地。
马占山将军纪念馆
马占山将军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王肃街219号,建筑面积只有269.4㎡,是一座层高11.2米的二层洋馆。该馆较为完整的展现马占山将军以家国大义为根本始终坚持武装抗日,誓死效国的戎马一生。《走出黑河 打响抗战第一枪——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该展共分为四个展示部分:“任黑河镇守使的马占山”“黑河出发抗战江桥的马占山”“黑河再出发二次抗战的马占山”“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的马占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