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连元 编辑
田连元,1941年12月16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河北盐山人 ,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华曲艺学会常务副会长 。辽宁省曲协名誉主席,荣获本溪市委、市政府“人民艺术家”称号,并获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田连元出身曲艺世家,九岁拜王起胜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 。1959年末,入本溪市曲艺团。1962年,参加“辽宁省说新书、好书座谈会”演出他自己改编的短篇评书《虎穴除奸》受到前辈们的好评 。1963年,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1966年3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他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 。1976年,他创作的短篇评书《贾科长买马》获建国三十年大庆献礼演出二等奖 。1982年,田连元导演相声剧《甜酸苦辣》赴沈阳演出受到好评 。1990年,赴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 。1991年为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开播撰稿并任主持人 。1994年,任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2006年7月3日,田连元再一次当选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2019年10月,获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 。2022年2月,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曲艺家协会拜年 。
田连元首开电视长篇评书先河,也是首位在海外名校(多伦多大学、圣彼得堡大学)讲授中国评书技艺的艺术家。田连元先生被誉为评书界的常青树。
中文名:田连元
外文名:Tian Lianyuan
别名:田长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41年12月16日(阳历)
职业:评书表演艺术家
主要成就:获得第七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
出生地:吉林省长春市
代表作品:《水浒传》《杨家将》《隋唐演义》《海瑞传奇》《刘秀传》
祖籍:河北省盐山县
早年经历
田连元1941年出生于长春市,河北盐山人,原名田长庚,出身曲艺世家 ,祖父田锡贵是著名沧州木板艺人、父亲田庆瑞先说东北大鼓,后改西河大鼓 。田连元七岁开始登台 ,九岁拜王起胜(相声演员王佩元之父)为师,学唱西河大鼓兼练三弦。
年轻时的相片
田连元童年时随父母浪迹江湖,1948年,定居天津咸水沽,上学读书时被“津师附小三分校”评为全校的模范儿童。读书五年,因父病,辍学从艺,没有获得一纸文凭。他靠借读同学的课本,自学完成了初、高中、大学的文科课程,并在学艺之暇,遍读名篇杂著开拓视野。
演艺经历
1958年,17岁的田连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登台说书 。1959年末,田连元加入本溪市曲艺团。1960年冬,田连元在彩屯矿区书场演出长书《大隋唐》座无虚席,初露锋芒。
1962年,田连元参加“辽宁省说新书、好书座谈会”演出了他自己改编的短篇评书《虎穴除奸》;同年5月参加在抚顺举行的全省评书座谈会,演出短篇评书《三挡杨林》。
1963年3月,田连元任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同年11月参加辽宁省“说新书,说好书座谈会”演出改编的短篇评书《虎穴除奸》 。1964年,全年曲艺团掀起说新唱新的高潮演出了长篇评书《赤胆忠心》《青春似火》《风雨桐江》《黄英姑》《白求恩的故事》《桐橡树》《平原枪声》等。并上山下乡深入厂矿第一线演出 。
舞台上的田连元
1965年,田连元创作并演出的短篇评书《追车回电》在辽宁省说唱新汇演中选为优秀作品,后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曲艺卷) 。接着他于1966年3月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他的第一部长书《欧阳海之歌》。
“文革”中田连元成为“黑尖子”“走资派”,下乡插队到桓仁县,耕耘锻炼一番之后,被借调到“县样板戏学习班”演了两年现代京剧,饰演了刁德一、温其久两个角色,这使他涉足戏剧领域,接触了戏剧表演技巧和理论。
1972年,田连元调回本溪市歌舞团 。1973年2月,田连元下部队慰问演出,表演相声《挖宝》、评书《没演完的戏》 ;同年5月辽宁省东片会演在本溪举行,创作短篇评书《新的采访》。
1974年,他创作并演出的短篇评书《新的采访》和《没演完的戏》被调进京参加建国二十五年大庆演出,后被《中国文学》英文版译载海外。
为人师表1976年,田连元创作的短篇评书《贾科长买马》获建国三十年大庆献礼演出二等奖,后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曲艺卷)。
1981年6月,田连元录制长篇评书《孙膑与庞涓》并在本溪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在中央台播出 ;同年9月,田连元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曲艺优秀作品观摩演出(北方片)创作的评书《梁上君子》获一等奖。
1982年,田连元导演相声剧《甜酸苦辣》赴沈演出受好评 ;同年7月至10月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曲艺会演部分优秀节目巡回演出团”赴华北、西北、西南巡回演出,历时三个月,行程两万里,路经十一个省。
1983年,田连元在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录制40回长篇评书《血溅津门》,在辽宁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长篇评书《徐海东将军传》。
1984年,田连元在本溪人民广播电台录制长篇评书《刘秀传》 。1985年,田连元以长篇评书《杨家将》开创电视评书先河,广受好评。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新年、春节晚会,并主持“曲苑杂坛”栏目。其著作包括《刘秀传》《杨家将》等长篇评书及多篇短篇曲艺作品,总字数超百万。
1986年,田连元参加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文艺晚会并任主持人。评书《调寇》获“1986年全国曲艺新曲目比赛”一等奖。
1987年,田连元为辽宁电视台录制长篇评书《瓦岗寨》120回。长篇评书《杨家将》在首都北京播出,反映强烈。
1988年,田连元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创作演出“评书会串”;同年田连元的长篇评书《杨家将》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田连元整理长篇评书《续小八义》出版,田连元出任“东北三省电视评书、故事邀请赛”评委。开门收徒张洁兰,随辽宁省政府慰问团赴老山前线。
1989年,田连元参加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与王刚演双人评书;同年田连元赴重庆参加“中国曲协”与《经贸杂志》社办的“全国评书、评论十大名家邀请赛”。
田连元老师近照
田连元老师
1990年,田连元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表演一分钟笑话,任“红队队长”;同年田连元被选为本溪文联副主席、辽宁曲艺家协会主席,同年田连元赴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
1991年1月,田连元出版《再续小八义》 ,参加首届中国曲艺节(南京)演出。参加中央电视台初一文艺晚会;参加北京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任教;参加首届中国曲艺节(天津)演出;为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开播撰稿并任主持人。
1992年,田连元为天津电视台录制长篇评书《包公案》 ;为本溪电台录制纪实文学《遵义会议纪实》获本溪首届“天女木兰奖”。
1993年,田连元为中原油田电视台录制长篇说书《施公案》;为辽宁艺术中心电视台录制长书《小八义》。
1994年,田连元参加东三省春节文艺晚会;为中央电视台录长书《水浒》、录制长书《小八义下部》;参加“中国曲艺荟萃、94新人雅集”活动获伯乐奖;为北京“子森商贸公司”录制长书二版《包公案》。参加四届曲代会,又任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1996年9月,田连元的长篇评书《刘秀传》再次出版 。1997年,田连元在辽宁卫视创办的《戏苑景观》节目中担纲主持人 。1999年,应邀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演讲,为外国人和当地华人讲述评书的艺术魅力。
评书作品2005年10月,田连元做客《艺术人生》 。2006年7月3日,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沈阳举行,田连元再一次当选主席。
2007年1月,田连元与《大明王朝1566》的导演张黎参加搜狐的《明星在线》 ;同年6月,在六小龄童主演的《吴承恩与西游记》中客串说书人 ;9月1日上午,收台湾演员叶怡均为徒。
2008年12月10日,田连元录制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在北京广播播出 。2009年,田连元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10年,本溪市举行田连元《话说本溪》电视宣传片观审座谈会 ;同年12月,《田连元大话成语》整理出版 。2011年,出版《田连元自传》 。2013年1月,田连元新录制了长篇评书《三侠五义》播出。
2015年2月17日,田连元参加辽宁卫视春晚演出,与单田芳、刘兰芳合作表演节目《老潮人》 ;7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的《向和平致敬--优秀曲艺节目展演》表演了《大闹玉清池》 ;11月,出版长篇评书《水浒全传》。
田连元
2017年11月,田连元与刘兰芳、连丽如加盟《北京评书大会》 。2018年5月,主讲国家图书馆“致敬经典之四大名著”名家讲坛活动。
2019年3月,田连元编写三年的《评书表演艺术》出版;6月24日,该作品的研讨会在本溪举行 ;10月30日,田连元获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
2022年2月2日,田连元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曲艺家协会拜年 。2023年2月20日,参加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大师列传》第二季第五集《田连元:薪火相传 曲苑流芳》在总台央视科教频道(CCTV-10)20:10播出,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家庭成员
关系 | 姓名 |
---|---|
祖父 | 田锡贵 |
父亲 | 田庆瑞 |
妻子 | 刘彩琴 |
长女 | 田洁 |
长子 | 田平 |
次子 | 田昱 |
兴趣爱好
田连元深谙文武之道,习武练功,博览群书,涉猎三弦、样板戏、导演、诗文、剧本创作,并精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及希区柯克悬念推理。这些广泛的兴趣与学识,为田氏评书增添了独特魅力与鲜明特色。
评书作品
作品 | 集数 | 备注 |
---|---|---|
《刘秀传》 | 70 | 鸿达已出版电台原版 |
《杨家将》 | 102 | 鸿达已出版电台原版 |
《水浒传》 | 328 | 鸿达已出版电台原版 |
《小八义》(上) | 140 | 电视版 |
《小八义》(下) | 100 | 电视版 |
《续小八义》 | 100 | 电视版 |
《海青天》 | 35 | 鸿达已出版电台原版 |
《施公案》 | 120 | 老电视版 |
《施公案》 | 120 | 电视版 |
《双镖记》 | 100 | 电视版 |
《津门传奇》 | 100 | 电视版 |
《血溅津门》 | 40 | 电台原版 |
《孙膑演义》 | 12 | 有同名书籍版出版电台原版 |
《在彭总身边》 | 12 | 电台原版 |
《徐海东将军传》 | 25 | 电台原版 |
《为信仰奋斗的人们》 | 30 | 电视版 |
《辽沈战役》 | 30 | 电视版 |
《杨家将》 | 150 | 电视版 |
《瓦岗寨》 | 120 | 电视版 |
《楚汉争雄》 | 103 | 电视版 |
《镜花缘》 | 30 | 电视版 |
《包公案》 | 120 | 电台原版 |
《包公案》 | 100 | 电视版 |
《水浒人物传》 | 180 | 电视版 |
《欧阳海之歌》 | 40 | 电台原版 |
《遵义会议记事》 | 26 | 电台原版 |
《舍命王传奇》 | 17 | 电台原版 |
《隋唐演义》(上、下) | 140 | 电视版 |
《隋唐演义》 | 230 | 电台原版 |
《包公案》 | 90 | 电台新版 |
《三侠五义》(电台新版《包公案》续集) | 100 | 电台版 |
《隋唐英雄传》(《秦琼别传》 ) | 10 | 动画评书 |
《隋唐英雄传》(《程咬金外传》) | 5 | 动画评书 |
《隋唐英雄传》(《罗成别传》 ) | 10 | 动画评书 |
《隋唐英雄传》(《李元霸别传》) | 10 | 动画评书 |
《书剑恩仇录》 | 202 | 电台版 |
《大话成语》 | 300 | 电视版 |
《领航中国》 | 33 | 纪念建党90周年(与张少佐合作) |
注:参考资料 |
图书作品
著作名称 | 出版时间 |
---|---|
《田连元自传》 | 2011年09月 |
综艺节目
播出时间 | 节目名称 | 简介 |
---|---|---|
2023 | 角儿来了 | ---- |
2013-6-15 | 开讲啦 | ---- |
2013-3-13 | 马兰花开 | ---- |
2012-3-8 | 年代秀 | ---- |
2011-4-8 | 天天向上 | ---- |
2010-10-23 | 有医说一 | 一档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栏目 |
职位 |
---|
辽宁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
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
政协辽宁省委员 |
本溪市文联副主席 |
国家一级演员 |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华说唱艺术中心常务理事 |
本溪市副局级艺术研究员 |
本溪市歌舞团名誉团长 |
辽宁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 |
中国曲协评书艺术委员会主任 |
中华曲艺学会常务副会长 |
本溪市曲艺团副团长 |
辽宁省人大代表 |
获奖记录
艺术类(除影视、音乐) | ||||||||||||||||||||||||||||||||||||||||||||||||||||
|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 称号 |
---|---|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 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 |
光明日报非遗传播专家委员会 |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候选人 |
本溪市委、市政府 | “人民艺术家” |
中国曲艺家协会 | “新中国曲艺60年突出贡献曲艺家” |
中国曲艺家协会 | “全国评书、评话十大名家” |
姓名 | 关系 | 介绍 |
---|---|---|
张洁兰 | 大徒弟 | 中国著名女评书演员 |
卞志明 | 二徒弟 | 武警广东边防总队艺术团曲艺队队长 |
关永超 | 三徒弟 | 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的评书老师 |
叶怡均 | 四徒弟 | 她时任台北曲艺团文教部执行长,兼任台湾艺术大学讲师 |
五徒弟 | 毕业于中国北方曲艺学校首届评书班,是天津曲艺团演员 | |
穆凯 | 徒弟 | 沈阳曲艺团业务团长、著名相声演员 |
宋春明 | 徒弟 | 吉林评书演员 |
王声 | 徒弟 | \ |
张丽华 | 徒弟 | \ |
张军 | 徒弟 | \ |
徒弟 | \ | |
武秀征 | 徒弟 | \ |
田连元的电视评书之所以脍炙人口,主要在于他说书说出了新意,努力站在时代的高度重新审视历史人物与历史故事,寻求今人与古人在心灵上的契合点,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娓娓而谈,顷刻间提破,使人时惊时喜、有感有悟。由于故事翻新,语言出新,动作更新,从而使他的说书魅力不同凡响。(澎湃网 评)
一张嘴,说尽天下大事。一个人,穿越古今时空。一抖扇,烽烟重新过眼。(太原晚报 评)
他有意打破传统评书的表现模式和程式化语言,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和生活化,丰富表现技巧,增强视觉效果,他在评书中塑造的皇帝、将军、盗贼、平民等各种形象深入人心,幽默的表演风格被人称为“田氏风格”。(中新网 评)
相声里有“帅、买、怪、坏”四种风格。帅,是说台风稳健大气,儒雅沉雄,不愠不火,潇洒自如;买,是指嘴皮子利索,气铆的足,多用贯口等丰富剧情;怪,是指嗓音特殊,剑走偏锋,收到奇效;坏,是指机智幽默,诙谐,多抖包袱。用来观照评书,袁阔成先生占“帅”,刘兰芳女士占“买”,单田芳先生占“怪”,田连元先生占“坏”。特色鲜明,各成一家。(搜狐娱乐 评)
田连元自传
2014年5月28日,田连元从北京回沈阳时不幸经历了一场车祸。他坐在副驾驶,司机是他儿子,经确认,他伤势不轻,而他的儿子已经死亡。5月29日凌晨1时30分左右,所遇车祸吉AFD033的司机已被警方控制。 6月28日,在住院一个月后,从沈阳军区总医院出院,并转入了大连某康复医院进行休养治疗 ;12月17日,田连元恢复良好,当月在沈阳复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