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编辑

1977年加拿大魁北克省文化事务部在蒙特利尔主办的电影节

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Montreal World Film Festival)又名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是北美唯一由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竞赛性国际A类电影节 。

该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下旬于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举办。宗旨是:鼓励文化的多样性和各国人民之相互了解、刺激各大洲电影制作的提升来培育优质电影、拔擢电影工作者与新创作品、发掘和鼓励新进人才、并促进世界各地电影专业人士的交流。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外文名:Montreal World Film Festival

创办时间:1977年

奖项性质:国际A类电影节

主办方:加拿大魁北克省文化事务部

最高奖项:美洲大奖

基本简介

编辑

基本介绍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是1977年由魁北克省文化事务部在蒙特利尔市创办首届非比赛性电影节,次年起改为比赛性。该节每年8~9月之间举行,为期10天左右。

主要目的是鼓励各国影坛人士间的往来,促进各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并使蒙特利尔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场地。

主要活动有:故事片和短片比赛、故事片和短片会外映出、每届举办一个国家影片的专场映出、专业人员的观摩性映出、该国影片专场映出、美洲影片专场映出、表彰新老电影工作者大会、举办回顾展、召开研讨会、开办国际电影市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蒙特利尔电影节,地处加拿大法语区,艺术电影的又一集散地,同时也是中国电影重要的海外展示场所。

评审团

电影节每年的董事会会任命不同的评审团(主竞赛单元、处女作竞赛单元和中国电影竞赛单元)。评审团的成员不能参与任何一个竞赛单元。电影节主席或其代表参与对电影的讨论但没有投票权 。

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奖项设置

编辑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包括以下几个单元:

单元设置

奖项介绍

主竞赛单元

(包括首映式,故事片和短片)

主竞赛单元

官方评审团将颁发主竞赛单元的各种奖项:美洲大奖、评委会特别大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剧本、最佳艺术贡献奖、创新奖。

处女作竞赛单元

处女作竞赛单元将给初次拍摄电影的新导演一个获得认可的机会,本单元的奖项包括:金天顶奖、银天顶奖和铜天顶奖。

中国电影单元

本单元是主竞赛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电影入围参赛为主的竞赛单元。

纪录片展映单元

纪录片展映单元包括非情节电影,展映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地区的独特文化。本单元包括长片、中等长片和短纪录片。

大学生电影节

--

非竞赛单元

(明星颁奖环节,包括故事片和动画片)

明星颁奖环节

--

世界电影焦点单元

世界电影焦点单元(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反映了作为“国际电影节”的宗旨。本单元包括长片、中长片和短片。

法语地区电影

--

终身成就奖

--

官方合作影院放映

--

露天影院放映

--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 .

历届回顾

编辑
历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回顾

1977年

第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78年

第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79年

第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0年

第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1年

第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2年

第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3年

第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4年

第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5年

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6年

第10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7年

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8年

第1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89年

第1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0年

第1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1年

第1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2年

第1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3年

第1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4年

第1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5年

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6年

第20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7年

第2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8年

第2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99年

第2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0年

第2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1年

第2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2年

第2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3年

第2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4年

第2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5年

第2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6年

第30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7年

第3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8年

第3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09年

第3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0年

第3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1年

第35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2年

第36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3年

第3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4年

第38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5年

第3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6年

第40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7年

第4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2018年

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

第4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

第4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注:查看历届获奖名单请单独查看各届奖项百科)

获奖名单

编辑

1977年第01届

本届电影节只放映,不作评奖。

1978年第02届

美洲大奖:Salvatore Nocita《利加布》(意)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现场照片

评委会大奖:Janos Zsombolyai《靠窗外危险》(匈)

评委会奖:西塔特·克雷马达《Antoni Ribas》(西)

最佳男演员奖:韦拉维奥·普西《利加布》(意)

最佳女演员奖: 格伦达·杰克森《斯特维》(英)

最佳短片:《Ishu Patel After Life》(加)

评委会短片奖:《Paul Dopff Le Phénomène》(法)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Ralph Thomas Tyler》(加)

1979年第03届

美洲大奖:Heidi Genee《1+1=3》(西德)

评委会大奖:让·夏尔·塔凯拉《我爱你很久》(法)

评委会奖:《Pal Sandor Deliver Us From Evil》(匈)

最佳男演员:吉奥利亚诺·杰马《科利昂》(意)

最佳女演员:路易斯·马卢《伤心》(加)、格拉西亚拉·杜弗《岛屿》(阿根廷)

最佳短片:《Gérard Marx Nuit féline》(法)

评委会短片奖:《 Caroline Leaf /Veronica Soul Interview》(加)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 Harry Rasky Arthur Miller on Home Ground》(加)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Luis San Andres Night Flowers》(美)

基督教评审团奖:Alejandro Doria《岛屿》(阿根廷)

1980年第04届

美洲大奖:卡洛·利扎尼《方塔马拉》(意)、理查德·拉什《特技演员》(美)

评委会特别大奖:山田洋次《远山在呼唤》(日)

评委会奖:Valeri Roubinchik《斯塔赫国王打猎》(苏)

评委会鼓励奖:Janos Rozsa《星期天的女儿》(匈)

最佳男演员:罗伯特·杜瓦尔《伟大的圣蒂尼》(美)

最佳女演员:安娜·托伦特《美巢》(西)

最佳短片:《Arthur Joffe La Découverte》(法)

评委会短片奖:《Arthur Everad Score》(新西兰)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Louise Carré It Can't Be Winter,We Haven't Had Summer Yet》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Janos Rozsa《星期天的女儿》(匈)

1981年第05届

美洲大奖:杰瑞米·保罗·卡冈《被选中》(美)

评委会特别奖:斯洛博丹·希扬《谁在那儿歌唱?》(南)

评委会奖(剧本):Jean Herman《审判》(法)

最佳男演员奖:罗德·斯泰格《新潮岁月》(美)

最佳女演员奖:伊娃·福林萨莉《与自由》(瑞典)

最佳短片:《Gérard Krawczyk Le concept subtil》(法)

评委会短片奖:《Jean-Claude Lauzon Piwi》(加)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 《Gilles Carle Les Plouffe》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冈内尔·林德布洛姆《萨莉与自由》(瑞典)

基督教评审团奖:杰瑞米·保罗·卡冈 《被选中》(美)

观众投票奖:《Ulrich Edel Christiane F》(西德)

1982年第06届

美洲大奖:理查德·隆克瑞恩《硫磺和糖浆》(英)、阿道夫·阿里斯塔里安《报仇时间》(阿根廷)

评委会特别奖:斯拉瓦·祖克曼《明朗的天空》(美)

评委会奖:斯洛博丹·希扬《马拉松家庭》(南)

最佳男演员奖:让-罗什福特《不检点》(法)

最佳女演员奖:伊利奥诺拉吉奥基《博格塔尔科》(意)

最佳短片:《Jean Eustache Les Photos d'Alix》(法)

评委会短片奖:《John Halas Players》(英)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Gilles Carle Jouer sa vie》《Phillip Borsos The Grey Fox》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José Luis Garci Begin the Beguine》

Romy Schneider奖:《Ana Anguita Las Aventuras de Enrique Y Ana》(西)

观众投票奖:《George Miller The Man From Snowy River》(澳)

评论人:海的面前海 评论日期:2008-2-26 21:01

1983年第07届

美洲大奖:段吉顺、佐藤纯弥《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日)

评委会特别奖:安德烈·德尔沃《本弗努塔》(比、法)

评委会奖:海梅·查瓦里《时装模特儿厅里的伯恩》(西)

最佳男演员奖:杰拉尔·德帕迪约、沃吉西奇·普松尼亚克《丹东》(法、波)

最佳女演员奖:田中裕子《越过王城》(日)

最佳短片:《Narcisse》(加)

评委会短片奖:Thomas Vamos/Joyce Borenstein 《The Plant 》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Claude Fournier 《The Tin Flute 》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段吉顺、佐藤纯弥《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日)

观众投票奖:卡洛斯·绍拉《Carmen》(西)、Jamie Uys 《上帝也疯狂续集》(英)

1984年第08届

美洲大奖:格雷戈里·内瓦《北方》(美)

评委支特别奖:安德烈·祖拉斯基《妓女》(法)、莫利奈·森《克汉达尔》(印度)

评委会特别成就奖:凯瑟琳·赫本(美)

评委会最佳摄影奖:沃尔特·班内特《继承人》(奥)

评委会最佳剧本奖:鲍·尼科利克 《巴尔干间谍》(南)

最佳男演员:约翰·谢亚《风城》(美)

最佳女演员:多罗蒂亚·乌德瓦罗斯《血腥的生活》(匈)

最佳短片(蒙特利尔最高奖): Kathy Mueller 《Every Day... Every Night》(澳)

评委会短片奖:杨·史云梅耶《The Pendulum,the Pit and Hope》(捷)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 Lea Pool 《La Femme de l'hôtel》

观众投票奖:安德烈·祖拉斯基《妓女》(法)

1985年第09届

美洲大奖:弗朗西斯科·雷盖罗《我们的父亲》(西)

评委会特别奖:彼得·加尔多什《费城的吸引力》(匈)

评委会奖:雅克·德雷《死不瞑目》(法)、让·博丹 《公猫》(加)

评委会特别提及:凌子风《边城》(中)

最佳男演员:阿明·莫勒·斯塔尔 《愤怒的收割》(西德)

最佳女演员:尼科尔·加西亚《四次掌权》(法)

最佳短片(蒙特利尔最高奖):Richard Condie 《The Big Snit》(加)

评委会短片奖:Mike Hoover、Timothy Huntley 《Up》(美)

短片技术特别奖:Pierre Lachapelle 《Tony de Peltrie》(加)

电影节特别奖:《Toshiro Mifune》

国际评论人奖(加拿大片):Claude Gagnon 《Pale Face》

观众投票奖:让·博丹《公猫》(加)

1986年第10届

美洲大奖:让-雅克·贝奈克斯《清晨37.2》(法)

评委会特别奖:伊利·曼佐《我可爱的小村庄》(捷)

评委会奖:贺玛·桑德斯-勃拉姆斯 《拉普塔》(西德)

最佳男演员奖:德尼斯·霍珀《蓝丝绒》(美)

最佳女演员奖:克里斯蒂娜·简达《拉普塔》(西德)

最佳短片:温迪·蒂尔比《Tables of Content》(加)

电影节特别奖:卡洛斯·绍拉《El Amor Brujo》

最佳加拿大影片:John N. Smith《Sitting in Limbo》

观众投票奖:让-雅克·贝奈克斯《清晨37.2》(法)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扎维埃·科莱《Tanner le Noir》(瑞士)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伊利·曼佐 《我可爱的小村庄》(捷)

特别提及:森田芳光《其后》

1987年第11届

美洲大奖:克洛德·加尼翁《小弟弟》(加、美、日)

评委会特别奖:海梅·德·阿米尼扬 《我的将军》(西)

评委会奖:陈凯歌《大阅兵》(中)

最佳男演员奖:利奥·麦克恩《北方之行》(澳)

最佳女演员奖:伊琳娜·库普钦科《一位孤单女人找到知音》(苏)

最佳短片:Tom Abrams 《擦鞋》(美)

评委会短片奖:艾莉森·斯诺登、大卫·芬 《乔治和露丝玛丽》(加)

电影节特别奖:埃里克·侯麦《我女朋友的男朋友》

观众投票奖:尤安·乔斯·加西德 《Made in Argentina》(阿根廷)

Fipresci奖(竞赛):彼得·加尔多什 《Whooping Cough》(匈)

Fipresci奖(非竞赛):耶日·多马拉兹斯基 《The Great Race》(波)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莫洛·鲍罗尼尼《Mosca Addio》(意)

特别提及:让-卢普·于贝尔 《Le Grand chemin》(法)

1988年第12届

美洲大奖:米歇尔·德维尔 《读者》(法)

评委会特别奖:Vassili Pitchul 《小维拉》(苏)

评委会奖:罗伯特·奈斯 《黎明》(英)、米拉·奈尔 《你好,孟买》(印、法、英)

最佳男演员奖:达沃尔·扬吉克《我叔叔的遗产》(南)

最佳女演员奖:沈惠秀《白痴阿达》(韩)

评委会特别提及: 马可·贝洛基奥 《The Sabbath》(意)、Julia Migenes 《Berlin Blues》(西)

最佳短片:Zoran Jofranovic 《The Bomb》(南)

评委会短片奖:George Ungar 《The Wanderer》(加)

观众投票奖:米拉·奈尔 《Salam Bombay》(印)

最佳加拿大片:Robin Spry 《Obsessed》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克尔斯托·帕皮奇《My Uncle’s Legacy》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 米拉·奈尔《Salam Bombay》(印)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罗伯特·奈斯 《黎明》(英)

1989年第13届

美洲大奖:谢尔盖·波德罗夫《自由是天堂》(苏)

评委支特别奖:马可·里西《永恒的玛丽》(意)、阿兰·科诺《印度夜曲》(法)

最佳导演奖:吉里·门泽尔《旧时代结束了》(捷)

最佳剧本奖:艾里西欧·苏比耶拉《海滩上最后一道风景》(阿、西)

最佳艺术贡献奖:敕使河原宏《利休》(日)

最佳男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我的左脚》(爱尔兰)

最佳女演员:丹尼尔·普劳尔克《恒星》(加)

评委会奖:弗兰科·布鲁萨蒂 《卑鄙的叔叔》(意)

评委会提及:阿帕纳·珊《Sati》(印度)、乔恩·阿米尔《Queen of Hearts》(英)、吉姆·谢里丹《我的左脚》(爱尔兰)

最佳短片:Martin Barry 《Juke-Bar》(加)

评委会短片奖:oris Baromykin 《Sentimental Story》(捷)

蒙特利尔奖:乔恩·阿米尔《Queen of Hearts》(英)

观众投票奖:阿兰·科诺《印度夜曲》(法)

最佳加拿大片:Robert Favreau 《Portion d’éternité》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Alexandre Sokourov 《Save and Protect》(苏)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鲁道夫·托米《The Philosopher》(西德)

特别提及:艾里西欧·苏比耶拉《海滩上最后一道风景》(阿、西)、阿兰·科诺《印度夜曲》(法)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Judit Elek 《Memories of a River》(匈)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艾里西欧·苏比耶拉《海滩上最后一道风景》(阿、西)

评论人:海的面前海 评论日期:2008-2-27 11:55

1990年第14届

美洲大奖:Francisco Lombardi 《从天而降》(秘鲁、西)

评委会特别奖:兹德内克·斯洛维《Funeral Ceremony》(捷)、Ivica Matic 《Landscape with a Woman》(南)

最佳导演奖:滕文骥《黄河谣》(中)

最佳剧本奖:Joe Wiesenfeld《Princes in Exile》(加)

最佳艺术贡献奖:熊井启《Mt. Aso’s Passions》(日)、卡什帕·罗斯楚普 《Waltzing Regitze》(丹)

最佳男演员:安德勒斯·帕贾雷斯《卡尔梅拉》(西)、马塞尔·勒鲍夫《暴风雪》(加)

最佳女演员:纳塔莉亚·贡达拉娃《狗的节日》(苏)

电影节最佳成就奖:克劳迪娅·卡汀娜《过量用药》(意)

电影节奖:Stanislas Govoroukhin 《This Is No Way to Live》

最佳短片:特伟、阎善春、马克宣《山水情》(中)

评委会短片奖:Francesco Ranieri Martinotti 《Overdose》(意)

蒙特利尔奖:Alain Mazars 《Printemps perdu》(法)、Irena Pavlaskova 《Time of the Servants》(捷)

观众投票奖:Marc-André Forcier 《An Imaginary Tale》(加)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Ivica Matic 《Landscape with a Woman》(南)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Thaddeus O’Sullivan 《December Bride》(爱尔兰)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Ivica Matic 《Landscape with a Woman》(南)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Giles Walker 《Princes in Exile》(加)

1991年第15届

美洲大奖:柏西·艾德隆《鲑鱼子》(德)

评委会奖:泽维尔·布瓦 《北方》(法)

最佳导演奖:莫里齐奥·尼切蒂《我想飞》(意)

最佳男演员奖:弗朗西斯科·拉巴尔《丧失影子的人》(瑞士、西)

最佳女演员奖:劳拉·德恩《蔓生的玫瑰》(美)、李惠淑《银色的雄马》(韩)

最佳剧本奖:张吉秀、赵宰弘 《银马不会来》(韩)

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Georges Dufaux 《La Demoiselle sauvage》(加、瑞士)、Ari Kristinsson 《Children of Nature》(冰岛)

最佳短片:Michaela Pavlatova 《Words,Words,Words》(捷)

评委会短片奖:Suzanne Gervais 《The Irises》(加)

蒙特利尔奖:卡洛斯·卡雷拉《La Mujer de Benjamin》(墨西哥)、夏维尔·毕沃斯 《北方》(法)

蒙特利尔奖提及:Suzanne Bier 《Freud Leaving Home》(瑞典、丹)

观众投票奖:莫里齐奥·尼切蒂《我想飞》(意)

最佳加拿大片:Lea Pool 《La Demoiselle sauvage》(加、瑞士)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夏维尔·毕沃斯《北方》(法)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Ardak Amirkoulov 《The Death of Otrar》(苏)、Lazar Stojanovic 《Plastic Jesus》(南)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Tadashi Imai 《War and Youth》(日)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Imre Gyongyossy/Barna Kabay 《Exiles》(匈、西德)

1992年第16届

美洲大奖:艾里西欧·苏比耶拉《心灵的阴影》(阿根廷、加)

评委会特别奖:丽芙·乌曼《苏菲》(丹)

最佳导演奖:米洛斯·杨秋《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匈、法、美)

最佳男演员奖:理夏尔·贝里《Le Petit prince a dit》(法)

最佳女演员奖:帕丝卡尔·布茜埃尔 《Phantom Life》(加拿大)

最佳剧本奖:克里斯蒂娜·帕斯卡尔、Robert Boner《Le Petit prince a dit》(法)

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Tony Forsberg《Sunday’s Children》(瑞典)

最佳短片:Michèle Cournoyer 《A Feather Tale》(加)

评委会短片奖:Patrick Bokanowski《The Beach》(法)

蒙特利尔奖:Sonke Wortmann 《Acting Out》(西德)

蒙特利尔奖提及:Jean-Pierre Bekolo《Mozart Quarter》(喀麦隆)、Daniel Bergman《Sunday’s Children》(瑞典)、胡里奥·密谭《Vacas》(西)

观众投票奖:丽芙·乌曼《苏菲》(丹)

最佳加拿大片:Jacques Leduc《Phantom Life》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Daniel Bergman 《Sunday’s Children》(瑞典)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朗·弗里克《Baraka》(美)

特别提及:Joseph Blasioli 《Blast’em》(加)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丽芙·乌曼《苏菲》(丹)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Maurizio Zaccaro 《La Valle di Pietra》(意)

1993年第17届

美洲大奖:拉杜·米哈伊列亚努《Betrayal》(罗、法)

评委会特别奖:罗杰·斯波蒂斯伍德 《世纪的哭泣》(美)

最佳导演奖:克洛德·勒卢什《夏日不要自杀》(法)、胡安玛·巴霍·乌略亚 《杀手 蝴蝶 梦》(西)

最佳男演员奖:Denis Mercier 《星星的性别》(加)、约翰·雷森《Betrayal》(罗、法)

最佳女演员奖:卡拉·歌拉薇娜《长久的沉默》(意、法)

最佳剧本奖:Richard Barrett 《The Heartbreak Kid》(澳)

最佳艺术贡献奖:多米尼克·塞纳《Kalifornia》(美)

短片一等奖:Carlos Sans 《Quien mal anda,mal acaba》(西)

短片二等奖:Philippe Boon 《The Sorter》(比)

蒙特利尔奖:拉杜·米赫罗 《Betrayal》(罗、法)

蒙特利尔奖提及:Chris Newby 《Anchoress》(英)

观众投票奖:玛格雷特·冯·特洛塔《Il Lungo silenzio》(意、法)

最佳加拿大片:Paule Baillargeon《Le Sexe des étoiles》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Dominic Sena 《Kalifornia》(美)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John Zhang 《Consuming Sun》(中)

特别提及:Erden Kiral《Blue Exile》(土)、埃里克·侯麦《L’Arbre,le maire et la médiathèque》(法)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玛格雷特·冯·特洛塔《Il Lungo silenzio》(意、法)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拉杜·米赫罗《Betrayal》(罗、法)

1994年第18届

美洲大奖:李·塔玛霍瑞《过去曾经是斗士》(新西兰)

评委会特别奖:霍塞·卢伊斯·加尔西《摇篮曲》(西)

最佳导演奖:霍塞·卢伊斯·加尔西 《摇篮曲》(西)

最佳男演员:艾伦·里克曼《梅斯梅尔》(英、加、西德)

最佳女演员:里娜·欧文《过去曾经是斗士》(新西兰)、黑伦娜·贝尔斯特罗姆《最后的舞蹈》(瑞典)

最佳剧本奖:大卫·史蒂文斯《他不怪,他是我儿子》(澳)

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Jacques Loiseleux《Kabloonak》(法、加)

短片一等奖:John Fawcett《Scratch Ticket》(加)

短片二等奖:Patrick Bokanowski《Au bord du lac》(法)

观众投票奖:李·塔玛霍瑞《过去曾经是斗士》(新西兰)

最佳加拿大片:André Forcier《Le Vent du Wyoming》(加)

蒙特利尔奖:Alkinos Tsilimidos 《Everynight,Everynight》(澳)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André Forcier《Le Vent du Wyoming》(加)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Marcel Ophuls 《The Troubles We’ve Seen》(法)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李·塔玛霍瑞《过去曾经是斗士》(新西兰)

基督教评审团特别提及:何塞·路易斯·加尔西《摇篮曲》(西)

评论人:海的面前海 评论日期:2008-2-27 11:55

1995年第19届

美洲大奖:乌鲁·格罗斯巴德《乔治亚》(法、美)

评委会特别奖:弗拉基米尔·霍金年科《A Moslem》(俄)

最佳导演奖:谢飞《黑骏马》(中)、 戈兰·马克维奇《Burlesque Tragedy》(法、英)

最佳男演员:本蒂·伏里奥《银行内幕》(意)

最佳女演员:珍妮佛·贾森·李《乔治亚》(法、美)

最佳剧本奖:谢米·扎林《家庭与生活的滋味》(以)

最佳艺术贡献奖(音乐):腾格尔《黑骏马》(中)

特别贡献奖:丽芙·乌曼《克里斯汀的一生》

短片一等奖:保罗·德里森 《The End of the World in Four Seasons》(加)

短片二等奖:Kirsten Winter 《Clocks》(西德)

电影百年特别贡献奖:热拉尔·德帕迪约(演员)、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导演)、卡洛斯·绍拉(导演)、张艺谋(导演)、法兰克·汤玛斯/奥利·约翰斯顿(迪斯尼的创作者)

观众投票奖:艾里西欧·苏比耶拉《死时,告诉我你要去哪里》(阿)

最佳加拿大片:Robert Ménard 《幸存者》

蒙特利尔奖:马里斯·霍斯特《Cross my Heart and Hope to Die》(挪威)、Frank Van Passel《遇见百分百的女孩》(比)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苏珊娜·比尔《恍若未曾》(西)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Frank Van Passel《遇见百分百的女孩》(比)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熊井启《深河》(日)

1996年第20届

美洲大奖:理查德·斯宾塞《忘记她是他》(英)

评委会特别奖:塞德里克·克拉皮斯 《家庭气氛》(法)、 小栗康平《眠男》(日)

最佳导演奖:奥利维尔·沙茨基《学生》(法)

最佳男演员:鲁珀特·格雷夫斯《亲密关系》(英、加)

最佳女演员:劳拉·邓恩《公民露丝》(英、加)

最佳剧本奖:马里奥·卡穆斯、Felix Bayón 《市郊》(西)

最佳艺术贡献奖:朴哲洙《学生府君神位》(韩)

短片一等奖:珍妮特·伯尔曼 《Dinner For Two》(加)

短片二等奖:Daniel Gruener 《De Jazmin en Flor》(墨)

20周年纪念金奖:尼古拉斯·凯奇

20周年纪念奖:尼基塔·米哈尔科夫(导演、演员)、Arthur Lamothe(导演)、Paolo et Vittorio Taviani(导演)、扬·特洛尔(导演)、Nusat Fateh Ali Khan(音乐)

观众投票奖:塞德里克·克拉皮斯《Un Air de famille》(法)

最佳加拿大片:John Greyson Lillies

蒙特利尔奖:筱崎诚《欢迎回家》(日)

蒙特利尔奖特别提及:Fatmir Koçi 《Nekrologji》(阿尔巴尼亚)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竞赛):马里奥·卡穆斯《Adosados》(西)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非竞赛):筱崎诚《欢迎回家》(日)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扬·特洛尔《汉姆生》(丹、挪、德、瑞典)

基督教评审团提及:Antonio Baiocco 《Gentle Into the Night》(意、英、法)

1997年第21届

美洲大奖:马吉德·马吉迪《天堂的孩子们》(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法比奥·卡尔皮 《Homer,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n Old Man》(意、法)

最佳导演奖:卡洛斯·绍拉 《小鸟》(西)、川本淳市 《东京小夜曲》(日)

最佳男演员奖:山姆·洛克威尔 《割草叔叔》(英)

最佳女演员奖:弗兰西丝·奥康纳《极度战栗》(澳)

最佳剧本奖:法比奥·卡尔皮《Homer,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n Old Man》(意、法)

最佳艺术贡献奖:朱拉·亚库比斯克《关于世界末日的不明确报告》(捷)、Bill Bennett 《极度战栗》(澳)

短片一等奖:Robert Sarkies 《Signing Off》(新西兰)

短片二等奖:Jordan Susman 《Sitting in Limbo》(美)

评委会短片奖:Ariel Gordon 《Adios Mama》(墨)

国际评委会奖:托尼·加列夫《Les Princes(1982)/Latcho Drom/(1993)/Gadjo Dilo (1997)》

电影事业特别贡献奖:罗德·斯泰格尔

蒙特利尔奖:Bence Gyöngyössy 《Romani Kris》(德、匈)

观众投票奖:马基德·马基迪《The Children of Heaven》(意)

最佳加拿大影片:米歇尔·波莱特《La Conciergerie》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法比奥·卡尔皮《Homer,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n Old Man》(意、法)

特别提及:马基德·马基迪《The Children of Heaven》(意)

特别提及短片:弗拉迪米尔·帕斯卡杰维奇《Dolphins Are Mammals》(南)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马基德·马基迪《The Children of Heaven》(意)

特别提及短片:Louise Johnson 《When the Dust Settles》(加)

评论人:海的面前海 评论日期:2008-2-27 11:56

1998年第22届

美洲大奖:Marion Hänsel《亡命徒》(比、法)

评委会特别奖:杨丽萍、王学圻《太阳鸟》(中)

最佳导演奖:麦农·布莱恩特《两秒钟》(加)

最佳男演员奖:雨果·维文《人是你杀的?》(澳)

最佳女演员奖:英格里德·卢比奥《灯塔》(阿、西)

最佳剧本:Rafa Russo 《The Man With Rain in His Shoes》(西、英)

最佳艺术贡献奖(音乐):加古隆《亡命徒》(比、法)

短片一等奖:Teresa Cardell 《Andrologia》(西)

短片二等奖:Carlos Salces 《En el espejo del cielo》(墨)

电影事业特别贡献奖: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

荣誉奖:桑德拉·布洛克

蒙特利尔奖:Manon Briand 《两秒钟》(加)

特别提及:保罗·米德尔迪奇《海角异人宾馆》(澳)、雅各·诺勒《迷失故里》(法)

观众投票奖:罗伯托·贝尼尼《美丽人生》(意)

最佳加拿大影片:Manon Briand 《两秒钟》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平山秀幸《乞爱者》(日)

特别提及:柯瑞格·莫纳汉《人是你杀的?》(澳)、洛珊·班尼蒂玛《五月夫人》(意)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Eduardo Mignogna 《灯塔》(阿、西)

1999年第23届

美洲大奖:马吉德·马吉迪《天堂的颜色》(伊朗)

评委会特别奖:古塞皮·皮西奥尼《另一个世界》(意)、汉普顿·范奇《阴性人》(美)

最佳导演奖:路易斯·贝兰格《Post Mortem》(加拿大)

最佳男演员奖:高仓健《铁道员》(日)

最佳女演员奖:妮娜·霍斯《火山》(德)

最佳剧本奖:皮埃尔·若利韦《我的小公司》(法)

最佳艺术贡献奖:卡洛斯·绍拉《波尔多欲望天堂》(西)

短片一等奖:Kirsten Winter 《Just in Time》(德)

短片二等奖:尤金·法德仁科《Village of Idiots》(加)

终身成就奖:埃托尔·斯科拉

特别贡献奖:Michael(导演)、华特·迪士尼(制片人)、理查德·德莱弗斯(演员)、John Dunning/André Link(制片人)

蒙特利尔奖:Juan Carlos Rulfo 《胡安-鲁尔福:遗忘与记忆的斗争》(墨)

特别提及:Benoît Mariage《等待中的邮递员》(比、法)、Urszula Urbaniak 《Torowisko》(波)

观众投票奖:霍建起《那山那人那狗》(中)、卡洛斯·绍拉《波尔多欲望天堂》(西)、马吉德·马吉迪《天堂的颜色》(伊朗)

最佳加拿大影片:让·博丹《Souvenirs intimes》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尤金·法德仁科《Village of Idiots》(加)

特别提及:路易斯·贝朗格《POST MORTEM》(加)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卡洛斯·绍拉《波尔多欲望天堂》(西)

2000年第24届

美洲大奖:阿涅丝·夏薇依《别人的滋味》(法)、保罗·考克斯《回首念真情》(澳)

评委会特别奖:Bahman Farmanara 《樟树味,茉莉香》(伊朗)

最佳导演奖:西尔维奥·盖约齐 《爱在家道中落时》(智)

最佳男演员奖:马克·鲁弗洛《我办事你放心》(美)

最佳女演员奖:巩俐《漂亮妈妈》(中) 、伊莎贝尔·于佩尔《情毒巧克力》(法)

最佳剧本奖:普皮·阿瓦蒂、安东尼奥·阿瓦蒂《仲夏夜之舞》

最佳艺术贡献奖(摄影):André Turpin《迷情漩涡》

短片一等奖:Cezary Jaworsky 《UNGÜENTO PARA MANOS AGRIETADAS》(委)

短片二等奖:Miguel Diez Lasangre 《ANIMAL》(西)

艺术成就奖:弗朗西斯科·罗西(导演)、新藤兼人(导演)、欧姆·普瑞(男演员)、巩俐(女演员)、

黛西·加纳多斯/ADOLFO LLORADO(男演员)、沃尔克·施隆多夫ÖNDORFF Babelsberg Studio(导演)

蒙特利尔奖:Mariam Shariar 《大地的女儿》(伊朗)

特别提及:Rock Stephanik 《无尽的等待》(法)

观众投票奖:保罗·考克斯《INNOCENCE》(澳)

最佳加拿大影片:丹尼斯·维伦纽瓦《MAELSTRÖM》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拉乌·鲁兹《梦中爱痴缠》 (智、萄、法)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那比尔·艾奥殊(法、摩洛哥)

特别提及:肯尼思·洛纳根 《我办事你放心》(美)

2001年第25届

美洲大奖:马基德·马基迪《巴伦》(伊朗)、阿帕德·索普塞特《被遗忘的天使》(匈)

评委会特别奖:胡安·何塞·坎帕内利亚《新娘的儿子》(阿根廷/西)

最佳导演奖:奥利弗·西斯贝格《死亡实验》 (德)

最佳男演员奖:罗伯特·施塔德洛伯《朋克少年梦》(德)

最佳女演员奖:桑德琳娜·基贝兰、妮可·加西亚、玛蒂尔德·瑟妮 《贝蒂·费希尔》(法/加)

最佳剧本奖:凯瑟琳·马丁《MARIAGE》(加)

最佳艺术贡献奖:鲁兹·费尔南多·卡瓦洛 《爸爸的左边》(巴西)

短片一等奖:Sima Urale 《STILL LIFE》(新西兰)

短片二等奖:Holger Ernst 《KLEINE FISCHE(LITTLE FISH)》(德)

艺术成就奖:索菲娅·罗兰(女演员)、成龙(男演员)、FERNANDO SOLANAS(导演)、弗朗西斯科·拉瓦尔(男演员)

蒙特利尔奖:克里斯托·乔治奥(Royaume-Uni/Grèce/Chypre) 《在星空下》

最佳拉美电影奖:胡安·何塞·坎帕内利亚《新娘的儿子》(阿根廷/西)

观众投票奖:罗兰德·苏索·里希特《通往自由的通道》(德)

最佳加拿大影片:丹尼斯·乔伊纳德《鸦片天使》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克洛德·米勒《贝蒂·费希尔》(法/加)

特别提及:托德·菲尔德《意外边缘》(美)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阿帕德·索普塞特《被遗忘的天使》(匈)

特别提及:马基德·马基迪《巴伦》(伊朗)

评论人:海的面前海 评论日期:2008-2-27 11:56

2002年第26届

美洲大奖:克里斯蒂娜·克门西妮《我生命中的好时光》(意)

评委会特别奖:塔伊芬·彼瑟利姆格卢《虚无之魂》(土)

最佳导演奖:苏菲·玛索《和我说爱》(法)

最佳男演员奖:阿列克塞·恰多夫《战争》(俄)

最佳女演员奖:玛丽娅·波涅维《我是蒂娜》(挪威/丹麦/瑞典/法)、蕾拉·哈塔米 《LA GARE ABANDONNÉE》

最佳剧本奖:卡洛斯·绍拉《莎乐美》 (Espagne)

最佳艺术贡献奖:Diego Arsuaga 《最后的列车》(乌拉圭/Espagne/阿根廷)

短片一等奖:Philippe Orreindy 《我会等待着下一个》 (法)

短片二等奖:卢卡·卢奇尼《IL SORRISO DI DIANA》(意)

蒙特利尔奖:Ori Kowarksy 《VARIOUS POSITIONS》(加)

观众投票奖:奥勒·博内代尔《我是蒂娜》(挪威/丹麦/瑞典/法)

最佳加拿大影片:Manon Briand 《LA TURBULENCE DES FLUIDES》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拉乌·鲁兹《智利狂想曲》(智)

特别提及:安·玛利·佛莱明《BLUE SKIES》(加)

基督教评审团大奖:Diego Arsuaga 《最后的列车》(乌拉圭/Espagne/阿根廷)

2003年第27届

美洲大奖:戈兰·马克维奇《Kordon》(南斯拉夫)

评委会特别奖:路易斯·贝朗格《老豆加油》

最佳导演奖:安东尼奥·梅尔塞罗《第四楼》(西)

最佳男演员奖:西尔维奥·奥兰多《灵魂避风港》(意)

最佳女演员奖:Marina Glezer《波兰小孩》(阿根廷)

最佳剧本奖:杜赞·科瓦泽维奇《职守》(南斯拉夫)

最佳艺术贡献奖:尼古拉·默尔吉内亚努《Binecuvintata fii,inchisoare》(罗)

短片奖:Patrick Bossard 《Vie et mort d'un instant d'ennui》

国际评论家Fipresci奖:杜赞·科瓦泽维奇《职守》(南斯拉夫)

2004年第28届

美洲大奖:伊安·瑞克利斯《叙利亚新娘》(法/意/德)

评委会特别奖:安战军《看车人的七月》(中)、乔丹·罗伯茨《灯火阑珊处》(美)

最佳导演奖:卡洛斯·绍拉《第七天》(西)

最佳艺术贡献奖:Ghyslaine Côté《五个女生》(加)

最佳女演员奖:嘉莲·维雅《命中注定的角色》(法)

最佳男演员奖:范伟《看车人的七月》(中)、克里斯托弗·沃肯《灯火阑珊处》

最佳剧本奖:Jérôme Beaujour、Roger Bohbot、François Favrat、朱莉·洛普-库瓦《生活的角色》(法)

2005年第29届

美洲大奖:比特·奎珀斯《屏外争锋》 (荷兰/比利时)

评委会特别奖:绪方明《Itsuka dokusho suruhi》、汉斯·W·盖森德费尔《雪国》 (德国)

最佳导演奖:克洛德·加尼翁《窑焚》(加拿大/日本)

最佳艺术贡献奖:Arek Tomiak 《你的名字叫贾斯汀》

最佳女演员奖:阿德里亚娜·奥佐雷斯《与毒品抗争的英雄母亲》(西班牙)

最佳男演员奖:简·德克莱尔《屏外争锋》 (荷兰/比利时)

最佳剧本奖:何塞·科尔瓦乔、Juan Cruz 《盖子》(西班牙)

2006年第30届

美洲大奖:卡洛斯·迭戈斯《世间至爱》(巴西) 、奥田瑛二《漫漫长路》

评委会特别奖:杨亚洲《雪花那个飘》(中国)

最佳导演奖:汉斯·皮特·莫郎《佩德森同志》(挪威)

最佳艺术贡献奖:Guy Dufaux 《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法国/加拿大)

最佳女演员奖:倪萍《雪花那个飘》(中国)

最佳男演员奖:菲利普·佩特斯《丹吉尔地狱》(比利时)

最佳剧本奖:Edin H.-Hadzimahovic 《战争之子》(德国/斯洛汶尼亚)

2007年第31届

美洲大奖:尼克·巴斯阿扎《本X》(比利时/荷兰) 、 克洛德·米勒《A Secret》(法国)

简艺领取第3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铜天极奖 简艺领取第3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铜天极奖

评委会特别奖:Ayelet Menahemi《面条》(以色列)

最佳导演奖:雅各布·伯杰《1 Day》(瑞士)

最佳艺术贡献奖:雷·罗里加《大德兰修女》 (西班牙/法国/英国)

最佳女演员奖:安德丽亚·萨瓦兹 《The Other Boy》(德国)

最佳男演员奖:菲利佩·杜阿尔特、Tomas Almeida 《A Outra Margem》(葡萄牙/巴西)

最佳剧本奖:Latif Lahlou 《Samira's Garden》(墨西哥)

最佳处女作铜天极奖:简艺《冬笋》(英文名:Bamboo Shoots)中国

2008年第32届

最佳影片美洲大奖:泷田洋二郎《入殓师》(日本)

评委会特别奖:本努瓦·匹隆《生活必需品》(加拿大)

最佳剧本:Jesús G. Vilda、Xavi Puebla、Jesús Gil Vilda《Bienvenido a Farewell-Gutmann》(西班牙)、铃木智/君冢良一《无人守护》(日本)

最佳导演奖:戈兰·马克维奇《旅程》(塞尔维亚)

最佳女主角奖:芭芭拉·苏科瓦《咖喱香肠的诞生》(德国)

最佳男主角奖:卡内特《蒂奥的旅行》(墨西哥)

国际电影评论奖:马尔科维奇《旅程》(塞尔维亚)

最受公众欢迎的电影奖:本努瓦·匹隆《生活必需品》(加拿大)

最受公众欢迎的加拿大电影奖:本努瓦·匹隆《生活必需品》(加拿大)

最佳艺术贡献:丹尼尔·阿尔弗雷森《狼》(瑞典-挪威-芬兰)

创新奖:Eitan Green《听海》(以色列)

短片第一奖:Jean-François Lévesque《无领带乐活日》(加拿大)

评审团奖:汉斯·范·纳菲尔《FAL》(比利时)

杰出贡献奖:艾伦·拉德二世、托尼·柯蒂斯、伊莎贝尔·于佩尔

2009年第33届

美洲大奖:托尼·加列夫《自由》(法国)

评审团大奖:王全安《纺织姑娘》(中国)

最佳导演奖:根岸吉太郎《维荣的妻子》(日本)

最佳男演员奖:塞隆·梅尔维尔《疯狂的爱》

最佳女演员奖:玛丽·纽恩贝格《结婚登记处》瑞士

全球专业影评人大奖:《纺织姑娘》(中国)

公众大奖:托尼·加列夫《自由》(法国)

2010年第34届

最佳女演员奖:深津绘里《恶人》

2011年第35届

评委会特别大奖:《我的母亲》(导演原田真人)

创新奖:《彼时生命》(导演濑濑敬久)

2012年第36届

最佳导演奖:扬·特洛尔《最后的审判》

2014年第38届

最佳男主角奖:姚安濂《打工老板》

评委会大奖:《不可思议的海岸物语》

普世教会评委会奖:《不可思议的海岸物语》

2016年第40届

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于兰《大烟炮!一千八!》

2017年第41届

最佳艺术贡献奖:徐浩峰《刀背藏身》

最佳中国电影金奖:陈鹏翱《香珀》

2018年第42届

特别推荐奖:鲁坚《麦子的盖头》(中国)

评委特别奖:木村大作《椿花散落》(日本)

最佳剧本奖:韩家女、钟伟、文牧野《我不是药神》(中国)

最佳男主角奖:馆博《无用之人》(日本)

最佳处女作奖:许磊《天上的孩子》

最佳中国电影金奖:张璞《灰猴》

中国主竞赛单元铜奖:《雪·葬》(中国)

中国获奖

编辑

1983年:第7届最佳影片美洲大奖《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85年:第9届评委会荣誉奖(凌子风)《边城》

1986年:第10届评委会特别奖(陈凯歌)《大阅兵》

1990年:第14届最佳导演(滕文骥)《黄河谣》 、最佳短片奖(动画片《山水情》)

1995年:第19届最佳导演(谢飞)、最佳音乐艺术成就奖(腾格尔)《黑骏马》、百年电影贡献奖(张艺谋)

1997年:第21届美洲特别大奖《鸦片战争》(谢晋)

1998年:第22届评委会特别奖(王学圻)《太阳鸟》

1999年:第23届观众投票奖《那山那人那狗》(霍建起)

2000年:第24届最佳女演员奖(巩俐)、艺术成就奖(巩俐)《漂亮妈妈》

2001年:第25届美洲特别奖(成龙)

2004年:第28届最佳男演员(范伟)《看车人的七月》、第28届评委会特别奖(安战军)

2005年:第29届最佳艺术贡献奖《日出日落》(滕文骥)、艺术成就奖(张曼玉

2006年:第30届最佳女演员(倪萍)《雪花那个飘》、评委会特别奖(杨亚洲)

2007年:第31届最佳处女作铜天极奖:简艺《冬笋》(英文名:Bamboo Shoots)中国

2008年:第33届评审团特别大奖(王全安)、国际影评人奖《纺织姑娘》(其中北京奥运官方电影《永恒之火》作为闭幕影片展映,并获得了特别奖)

2014年:第38届最佳男主角(姚安濂)《打工老板》

2015年:第39届最佳艺术贡献奖(邢健)《冬》(又译为《七天》)、最佳处女作奖金奖(汪崎)《葬礼》(又译为《初一》)

2016年:第40届中国电影竞赛单元金奖《夜孔雀》;最佳导演处女作奖(于兰)《大烟炮!一千八!》

2017年:第41届中国电影竞赛单元金奖:陈鹏翱《香珀》 ;第41届最佳艺术贡献奖:徐皓峰《刀背藏身》 2018年:第42届处女作竞赛单元最佳处女作铜顶天奖许磊《天上的孩子》

华人评委

编辑

年份

职位

人物

2012年

评委

王学圻

2014年

评委

张靓颖

以上参考资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