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阳门 编辑
浏阳门为长沙古城东门之一,始建于五代时期,为长沙老九门之一。浏城桥就是原来的浏阳门所在地,因为浏阳在长沙的东边,因而,浏阳门也是长沙的东门。走出这道门,就是通往浏阳的路了 。
中文名:浏阳门
地址:长沙市建湘路与解放西路交叉路口西北角
建设年代:五代时期
所属类别:长沙古代老九门之一
浏阳门为长沙古城东门之一,始建于五代时期,因出城便为去往浏阳县的驿道而得名。城墙与城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修筑环城马路时被拆除,原浏阳门外护城河上有便桥,名浏城桥。清末修筑粤汉铁路,便河填塞。1910年,便桥改建为大石桥。1990年修建芙蓉路,石桥和碑额被拆除 。
宋代,西濒湘江的长沙城已南扩至南门口,北至湘春门,东至浏阳门(浏城桥) 。浏阳门外的浏城桥东面有一村庄,原有一私塾(桥东私塾),宋代湖南提举李义山的族人李赟在村庄购买私塾及周围空地,建有乔东书院,李义山曾在书院讲学。乔东书院旧址在现乔庄巷、南元宫巷附近。
浏阳门外东北方有一片韭菜园,现为湖南省人民政府机关二院(内有湖南圣经学校旧址)驻地 。
浏正街因浏阳门而得名。清代称为东正街,因出入浏阳门的主要通道而得名,习称浏正街 。浏阳门旁边有定王台 。
浏阳门外东南方有一片荒山,有碎石小路,所以叫石子岭(现在叫识字岭)。1918年,有人在这里设立了一所私塾,请教书先生给孩子们启蒙,读书识字,所以石子岭变成了识字岭。识字岭过去比较偏僻荒芜,在民国时期曾是刑场,年仅29岁的杨开慧就在浏阳门外识字岭刑场(现长沙识字里社区开慧双拥公园)英勇就义 。
浏阳门故址纪念碑坐落在建湘路与解放西路交叉路口西北角的休闲绿地上。2006年修建,这块造型高大的纪念碑,碑文记述故址的变迁 。
浏阳门故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