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兰石 编辑
贺兰石,又称吉祥石、碧紫石,为宁夏五宝之首。贺兰石名满天下,被誉为宁夏的“蓝宝”。贺兰石产于宁夏贺兰山2600米左右悬崖上,是大自然经过数亿年的磨练而形成的“精灵”。贺兰石形成于十三亿年前,因地壳变动、泥沙沉积而形成,属于水成岩;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
中文名:贺兰石
外文名:helanshi
别名:吉祥石、碧紫石
分类:宁夏五宝之首
产地:宁夏贺兰山
基本简介
贺兰石:太白醉酒
贺兰石除用来雕琢成砚台,还可用来刻制印章、镇纸、笔架等文房珍品,被誉为宁夏五宝之一,远销国内外,是个人收藏、馈赠友人的艺术佳品。
形成原因
贺兰石雕刻
原产地方
贺兰石吊坠
贺兰石
传说故事
贺兰石手环
为纪念公主和阿拿的爱情,人们将贺兰石称爱情石和吉祥石,并把它当做爱情的信物和幸运的象征。人们相信贺兰石是种极有灵性的石头,相信贺兰石不但能达成自己的愿望,促进恋人们心灵共鸣,而且能够改善人的运程。
传说如果有人能将七块贺兰石叠起,就会遇到自己命中注定的缘份。
历史记载
贺兰石:牡丹仕女
最早见有贺兰石及其刻砚记载的,可能要推《宁夏府志》了。在其“地理山川”一节里有这样的描叙:“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
清朝光绪年间宁夏知府赵惟熙《研山斋》诗道:“贺兰富研材,堆砌成小山。夙有临池兴,薄书傥余间。”
1963年12月,董必武视察宁夏时,也曾为贺兰石砚提诗:“色为端石微紫深,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199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品,就是用贺兰石制作的石砚“牧归”。
发展历程
著名的贺兰石砚,是宁夏的传统工艺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浩瀚长达200卷的《当代中国》丛书中,其中《当代中国的工艺美术》收录了端砚、歙砚、洮砚、贺兰砚等八大名砚,贺兰砚名列第四。
贺兰石
《乾隆宁夏府志》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贺兰石,古朴典雅,造型优美,石质细腻。且天然紫绿双色,紫中嵌绿,绿中镶紫,交相掩映,别具特色,制作成砚,堪与中外驰名的广东端砚、安徽歙砚相媲美,深受文人墨客的珍视和推崇,素享有一端、二歙、三贺兰之美誉。
贺兰石是一种水成岩,其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坚实嫩滑,刚柔相济。紫、绿两色天然交错,斑斓秀丽。有的石质镶嵌“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特殊结构,有的石质色泽与纹理犹如山涧流水、花草鸟禽、人体形物、小虫河鱼等奇形怪状图案,天然成趣,文雅美观,是用于制作砚台等工艺美术品的上等原料。
用贺兰石制成的砚台,图案清新,造型奇特。叩之有声,呵之见水。贮水不耗,发墨光润,磨墨无声,不拔笔毫。加盖后,砚内余墨数日不干不臭。贺兰石尤以紫端为最佳,次为羊肝色和豆绿色。
清朝末年宁夏府(今银川市),制砚艺人只有三四家,工具简陋,制作简单,其砚粗糙。后从江南聘请制砚匠人传授技艺,方法有所改进,使得贺兰砚既显塞北粗犷豪放的风格,又具江南细腻灵巧的神韵。
民国期间,制砚艺人渐多,其中阎万庆、阎万年兄弟善雕刻,是当时宁夏较为著名的制砚艺人,他们制作的砚台,被称为阎家砚,售价在十几个现大洋左右,若雕工加镌人物、山水、花鸟则更为昂贵。
贺兰砚讲究“相石”和“俏彩”。相石,就是观看石料的质地、走向和纹理,以及石料的大小,厚薄和自然形状;俏彩,是匠人根据石料紫、绿两色的多少,大小和分布位置,设计图案与层次,酝酿雕刻几层色彩、计划哪种图案。成品要使整个砚面紫绿分明、含蓄典雅、突出主题,价格在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贺兰砚台
贺兰石雕刻
清末,流传着“一端二歙三贺兰”的说法。说明贺兰砚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制砚工艺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大型石刻
从贺兰石雕刻成贺兰砚,要经过八道工序。艺人们面对一块贺兰石石料,观其质,量其彩,反复构思推敲,方才下刀。先顺理走刀,粗凿重刻,根据所绘纹样或浮或镂,俏出轮廓层理,然后再雕琢,挥艺传神,刀毕功就,砚成方休。一方佳砚,艺人们往往要呕心沥血数月、以至年余。
贺兰石
饰品挂件
贺兰石饰品精选纯天然石料,采用手工雕刻而成。现如今,佩戴贺兰石饰品能够实现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愿望,更重要的是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流行和时尚。
贺兰石
1963年12月,董必武视察宁夏时,也曾为贺兰石砚提诗:“色为端石微紫深,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
贺兰石
贺兰石是雕刻石砚的上好材料,不吸水,易发墨,不损耗,加盖后砚内余墨可保持数日不干、不臭,而且深绿、豆绿两色天然交错,雅趣天成。贺兰石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堪与端砚、徽砚媲美,素有“一端二徽三贺兰”之说。
限量开采
据有关部门勘测,贺兰石仅分布于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口子、小口子到拜寺口地区,初步求得的总储量为35.23万立方米,而可供开采的中心区储量仅有5.93万立方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更好的保护和科学开发贺兰石资源,每年限量开采贺兰原石不超过20吨,使得贺兰石制品更显珍贵 。
法律法规
1991年9月2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保护和合理开发贺兰石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宁夏回族自治区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石开采保护办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羊羔皮
上一篇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