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李满天下 编辑
桃李满天下(拼音:táolǐ mǎn tiānxià)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韩诗外传》。
“桃李满天下”比喻推荐的人才或培养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比喻培养的人才或学生)。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含褒义。也说“桃李遍天下”。
中文名:桃李满天下
拼音:táolǐ mǎn tiānxià
近义词:桃李满园、高足遍天下等
反义词:臭名昭著等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
语法结构:主谓式
语法功能:作谓语、定语
“桃李”一词,最早见于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后世遂有“桃李满天下”这一俗语。“桃李满天下”一词最早见于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子质是个非常有学问的人,经他指教的学生中,有好多人都在朝廷中得到了提拔。后来因为子质得罪了魏文侯,所以他不得不逃离魏国去了北方。
在路经山东时,子质巧遇了一位叫子简的学者,有着满腹委屈的子质向子简发起了牢骚,埋怨那些他教过的人忘恩负义。
成语漫画《桃李满天下》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资治通鉴》中也记载了一个“桃李满天下”的故事:
唐代武则天在位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善于推断各种疑难案件,办案公正合理,深得武则天赏识。
狄仁杰为官清正,执法严明,不畏权贵,爱护百姓,在朝野有很高的声望。他又是李唐旧臣,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武周政权,对他特别器重。有一回,武则天要狄仁杰推荐一位贤才,狄仁杰问她想任用何职,武则天说是要担当将相的。狄仁杰就向她举荐张柬之,说:“现任荆州长史张柬之有非凡的才能,可以担任宰相。”
武则天就提拔张柬之为洛州司马。过几天,她又要狄仁杰举贤,狄仁杰还是提张柬之。武则天说张柬之我已经提升了。
狄仁杰说:“我举荐他是要他担任宰相而不是担任司马。”
武则天果然任用张柬之为宰相。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人都是狄仁杰举荐的。他先后推举数十人担任重要官职,这些人都成为名臣良吏。
有人称赞狄仁杰说:“当今朝廷内外的官员,大多是你培养和推荐的,这就像遍天下的桃李都是你所栽种的。”
狄仁杰说:“我这是为国举荐贤才,并非为了一己之私。”
治理国家离不开贤明的君主,更离不开各类人才。而贤能之人所结交的朋友一般也是贤能之人,通过互相引荐,就可把众多贤能之人聚集到一起为大事出力效劳。有能力的人,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这得依靠教育。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更离不开人才。要实行适当的教育政策培养更多的人才,还要把优秀人才留住为自己国家效力。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