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 编辑

山东省临沂市辖县

莒南县莒南县

莒南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市,地处鲁东南鲁苏交界处、临沂市东部,东邻日照市岚山区,南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日照市莒县相接。莒南县总面积1752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莒南县常住人口为84.1万人。

莒南县在秦、隋时随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明代属青州府莒州,清代属沂州府莒州。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因析莒县南部置县而得名 。截至2021年3月,莒南县辖1个街道、15个镇,共计266个行政村、741个自然村 。

2023年,莒南县生产总值为3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莒南县

外文名:Junan County

别名:齐鲁红都

行政区划代码:371327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山东省临沂市

地理位置:临沂市东部

面积:1752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15个镇

政府驻地:十字路街道

电话区号:0539

邮政编码:2766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

人口数量:84.1 万(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著名景点:天佛风景名胜区、无极鬼谷风景区、马亓山、厉家寨旅游区

机场:临沂启阳机场

火车站:莒南站、坪上站(普速)、莒南北站、厉家寨站

车牌代码:鲁Q、鲁W

地区生产总值:393 亿元(2023年)

历史沿革

编辑

西周时,莒南地域属向国。

东周时,向国为莒国所灭,莒南地域属莒国。

秦时,随同莒国划入琅琊郡莒县。

西汉时,属高乡县,高乡县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

东汉时,郡改国,属徐州刺史部琅琊国莒县。

曹魏时,莒南地域中部和东部属青州城阳郡莒县,西部沭河两岸狭长地段(即今王家沟乡、石莲子乡、道口乡、刘家庄乡、官坊乡、相沟乡及板泉镇一带)属徐州琅琊国开阳(今临沂市)。

西晋时,莒南地域大部属徐州东莞郡莒县,沭河以西部分属徐州琅琊国开阳县。东晋十六国时莒南地域依时间顺序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东晋、南燕,均隶属于东莞郡,并以郡代县,独南燕时郡县分治,莒南地域属东莞郡莒县。

刘宋时,莒南地域属徐州东莞郡莒县,明帝(465年至471年)失淮北后,莒南地域归元魏,属南青州东莞郡莒县。

高齐时,莒南地域属南青州义塘郡怀仁县。宇文周时属莒州义塘郡怀仁县。

隋时,属沂州(琅琊郡)莒县。

唐时,属河南道密州莒县。

五代时,沿唐制,仍属河南道密州莒县。

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莒县。

金时,属山东东路莒州莒县。

元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莒州莒县。

明代,莒南地域大部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莒州。莒州区划为5乡、2镇、13店,2镇中的十字路镇属莒南现行区划,13店中的朱陈店(大店)、筵宾店、高埠店(坪上)属莒南现行区划,5乡中的沭阴乡和筵宾乡的南部属莒南现行区划。另莒南现行区划中的板泉、相沟、刘家庄、官坊等乡(镇)及岭泉乡南部、十字路镇西部、洙边乡西部属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

莒州示意图(明嘉靖四十四年) 莒州示意图(明嘉靖四十四年)

清代,莒南地域多部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莒州。清初莒州割5乡为20牌,牌领社,20牌中属莒南现行区划的有望仙、泉子、朱芳3牌全部和柳沟、相娄、朱车3牌的一部分。另外,莒南现行区划中的板泉镇、官坊乡、刘家庄乡、相沟乡和岭泉乡南部、十字路镇西部、洙边乡西部属沂州府兰山县临沭乡。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兰山县临沭乡析为东潘、南河村和板泉崖3个乡区,原属兰山县临沭乡的莒南县现辖地域此时属兰山县板泉崖乡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适应与日军抗争的需要,中共鲁东南特委决定撤销中共莒县县委和莒赣临边区工委,建立中共莒南县委和莒北县委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莒南地域的大部属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西南部仍属临沂县第五区。同年5月,设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莒南行署,在莒南地域代行莒县抗日民主政府职权。同年9月,莒南行署撤销,改设莒南视导处。同年12月,根据中共鲁中区党委五地委决定,以大店北部的浔河为界,将中共莒南县委划分为莒南、莒中两个县 。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1日,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隶属于滨海区各县联合办事处。同年8月,隶属于滨海区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6月,隶属于滨海区专署第三行署。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隶属于滨海区行署第三专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员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隶属于鲁中南行政区第六专署。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隶属于滨海专署。

莒中莒南莒北莒临莒沂各县行政区划图(一九四四年春) 莒中莒南莒北莒临莒沂各县行政区划图(一九四四年春)

1950年4月,隶属于沂水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3年8月,隶属于临沂专署。

1968年3月,隶属于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7月,隶属于临沂地区行政公署。

1994年,临沂地区改地级临沂市,仍属之。

老莒南县政府(现档案馆)老莒南县政府(现档案馆)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莒临县、沭水县、卢山县撤销,原3县所属的7个区和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划属日照县的薛庆、址坊两个区同时划归莒南县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将全县60个乡改划为164个小乡(包括路镇、坪上、大店、板泉4个区辖镇)。

1950年11月30日,全县10个区改按序号称,路镇、涝坡、大店、汀水、岭泉、板泉、洙边、桑庄、坪上、壮岗依次改为一至十区。

1952年2月,第九区北部增划为第十一区,第二区北部增划为第十二区,第六区东南部和第七区西部增划为第十三区,全县共13个区,区领乡,共163个乡。

1955年9月30日,区名改用区政府驻地名称,唯一区、四区、八区、十二区、十三区分别称为路镇区、汀水区、桑庄区、薛庆区和三义区,十字路镇划为直辖镇。此时全县13个区,1个直辖镇。

1956年3月,临沭县撤销,其青云、夏庄、蛟龙、玉山四区划属莒南县,此时全县17个区,1个直辖镇。

1958年1月,区、镇制撤销,全县设置23乡:路镇乡、涝坡乡、大店乡、石莲子乡(原汀水区)、岭泉乡、板泉乡、相沟乡(原三义区)、洙边乡、坊前乡(原桑庄区)、坪上乡、壮岗乡、朱芦乡、文疃乡(原薛庆区)、韩村乡(原青云区)、夏庄乡、蛟龙乡、朱仓乡(原玉山区)、筵宾乡(原大店区南部)、道口乡(原汀水区南部和岭泉区西部)、相邸乡(原桑庄区西部)、团林乡(原坪上区南部和壮岗区东部)、白旄乡(原青云区西部)、周庄乡(原夏庄区南部)。同年8月初,撤销周庄乡、道口乡和朱芦乡,其所属村庄分别并入夏庄乡、岭泉乡和坪上乡,这时全县共20个乡。8月23日,撤乡建立20处人民公社:灯塔社(路镇)、友谊社(相邸)、超美社(筵宾)、红旗社(板泉)、和平社(朱仓)、跃进社(壮岗)、超英社(相沟)、友好社(洙边)、建华社(坊前)、红星社(文疃)、大山社(坪上)、红光社(团林)、上游社(涝坡)、卫星社(岭泉)、旗帜社(大店)、英雄社(石莲子)、曙光社(韩村)、东方红社(白旄)、太阳升社(夏庄)、幸福社(蛟龙)。同年11月成立莒南人民公社,原20处人民公社改为莒南人民公社的20个生产管理区:路镇、大店、涝坡、筵宾、石莲子、岭泉、板泉、相沟、洙边、坊前、相邸、坪上、壮岗、团林、文疃、韩村、朱仓、白旄、夏庄、蛟龙。同年12月,莒南人民公社撤销,20处管理区恢复为人民公社。

1959年3月,路镇人民公社改称石泉湖人民公社(1960年3月又改称路镇人民公社),同年9月,大山人民公社南部增划为坪上人民公社。

1961年8月,临沭县建置恢复,韩村、白旄、朱仓、夏庄、蛟龙5公社和40个管理区划归临沭县,莒南县存16处人民公社、128个管理区。

1963年1月,16处人民公社改称区,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

1971年4月22日,区复称人民公社,128处人民公社仍称管理区。

1981年10月26日,许口人民公社改称石莲子人民公社。同年12月26日,路镇人民公社撤销,恢复十字路镇。

1984年4月,撤销16处人民公社,置21乡、4镇,辖934个行政村(987个自然村)。

莒南莒南

1985年5月,文疃乡、壮岗乡、小官庄乡、狮子口乡分别改称文疃镇、壮岗镇、王家沟乡、陡山乡。

1994年9月7日,撤销朱芦乡、洙边乡、相邸乡、王家沟乡,设立朱芦镇、洙边镇、相邸镇、王家沟镇。11月14日,撤销坊前乡,设立坊前镇。

1996年8月12日,撤销筵宾乡、团林乡、岭泉乡,设立筵宾镇、团林镇、岭泉镇(鲁政函民字40号)。12月25日,撤销石莲子乡,设立石莲子镇(鲁政函民字56号)。

1998年4月13日,撤销涝坡乡,设立涝坡镇(鲁政函民字13号)。

2001年,莒南县由17个镇、8个乡调整为16个镇、2个乡:十字路镇(北园镇、官坊乡部分)、大店镇(陡山乡部分)、坪上镇(厉家寨乡)、板泉镇(刘家庄乡)、朱芦镇、坊前镇(柳沟乡部分)、相邸镇、洙边镇(演马乡部分)、石莲子镇、团林镇、涝坡镇(陡山乡部分、柳沟乡部分)、道口乡、相沟乡(官坊乡部分)、文疃镇、岭泉镇、筵宾镇、壮岗镇(演马乡部分)、汀水镇。(括号内的为被撤并的乡镇)

2004年底,相沟乡在全乡开展村庄合并试点工作,将张家三义口、杨家三义口等6个行政村合并成三义社区。

2006年3月,设立莒南县经济开发区。

2009年7月,设立临沂临港产业区党工委、管委会,辖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镇。9月21日,撤销莒南县十字路镇设立十字路街道办事处。

2010年10月,山东省政府正式批复设立“临港经济开发区”。

2011年8月5日,撤销汀水镇,将其原行政区域并入石莲子镇。撤销相邸镇,将其原行政区域并入坊前镇。同年9月19日,撤销道口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道口镇。

2013年12月31日,撤销相沟乡,以其原行政区域设立相沟镇。

2019年12月20日,临沂临港产业区党工委、管委会辖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镇回归莒南县管辖。

截至2021年3月,莒南县共辖1个街道、15个镇,共计272个行政村(社区)、918自然村 。

莒南县政府莒南县政府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莒南县辖1街道、15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十字路街道。

行政区划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十字路街道

371327001000

大店镇

371327102000

坊前镇

371327103000

板泉镇

371327106000

洙边镇

371327107000

文疃镇

371327108000

石莲子镇

371327111000

岭泉镇

371327112000

筵宾镇

371327113000

涝坡镇

371327114000

道口镇

371327116000

相沟镇

371327117000

团林镇

371327118000

坪上镇

371327119000

壮岗镇

371327120000

朱芦镇

371327121000

参考资料: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莒南县位于临沂市东部,地理坐标东经118°33′29″—119°06′06″,北纬35°00′15″—35°23′49″之间。东邻日照市岚山区,南接江苏省连云港市,西与临沂市河东区毗邻,北与日照市莒县相接。总面积1752平方千米。

莒南县

地质

莒南县跨胶南地体和沂沭断裂带。亚洲东部著名的郯庐巨型断裂带呈北北东向通过县境西部。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分支断裂昌邑—大店断裂,将县境地分为两部分:断裂带以东为“胶南地体”,它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的碰撞带,地体的基底结晶岩系为元古界胶南群;断裂以西为“沂沭断裂带”。上述两个地质构造单元在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

地形地貌

莒南县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517座山头,主要分布在涝坡、文疃、朱芦等东北部,最高峰为马鬐山,主峰海拔662米。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南呈脊背状倾斜。全县平均海拔高度200米,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鬐山,海拔高度662.2米;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

莒南县人民医院莒南县人民医院

县境地貌以大店、十字路至相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区,西部平原区。大致分为低山丘陵区、剥蚀丘陵区、岭下平地和洪积—冲积平原区四种地貌类型。以低山丘陵为主,其它类型地貌分布面积较小。低山丘陵区县境十字路至厉家寨以北,大店至十字路以东的县境北部和东北部地区,部分分布于南部和东南部,朱芦、厉家寨、文疃、柳沟、涝坡、陡山等乡(镇)的大部分地区,大店、十字路、筵宾、坊前、相邸、相沟及洙边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上、坡度大于8°的低山丘陵区约为526—70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0%—40%。其特点为北部山峻坡陡,沟深谷狭,岩石裸露,土层较薄;东及东南部山低岭缓,土层较厚 。

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分布于西北部,相邸、坊前、坪上、团林、壮岗、演马、洙边、相沟、官坊、王家沟等乡(镇)的部分地区,属于剥蚀丘陵区。境内海拔高度低于100米,坡度低于3°至5°的剥蚀丘陵区约526—613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30—35%。该区特点为丘低坡缓,阜岗浑圆,沟宽谷阔,起伏如波,十字路至坪上间的“九岭十八坡”即为这种地貌的典型特征。该类地貌基岩的风化剥蚀程度严重。基岩类型主要以胶南群变质岩系为主,其次为泰山群变质岩,部分地段为燕山期花岗岩类和白垩系陆相碎屑岩、红色砂砾岩。基岩之上形成厚风化壳。

桃花林桃花林

岭下平地县境东部的山前平地、岭间平地及沿河谷地,为岭下平地区,多与低山丘陵和剥蚀丘陵相间分布。特点为谷宽而平,地块大,阶差小。成土母质为洪积物、冲积物及残坡物。

洪积—冲积平原分布于境内西部沿沭河及其支流的各乡(镇)。大店、石莲子、道口、岭泉、筵宾、刘家庄、板泉等乡(镇)的大部分区域属于这种地貌类型。约438—526平方千米,占县境总面积的25—30% 。

莒南县境内山脉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由莒县长城岭岭脉和万松山脉延伸而来。分为六条山脉,按大小排列,依次为柱山山脉、黄山山脉、望海楼山脉、五龙山脉、甲子山脉、石杭山脉,共有大小山头517座 。

马亓山(水为石泉湖水库)马亓山(水为石泉湖水库)

气候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1.1%。历年平均气温12.7℃、降水856.7毫米,无霜期200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434.6小时 。

莒南县气候总特征是: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莒南县常年最热月为7月和8月,平均气温为25.5℃,年际变动在28.2-23.3℃之间,极端最高气温为38.9℃(1988年7月8日);常年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为-1.9℃,年际变动在-4.6-0.3℃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9.2℃(1969年2月5日)。当地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之谚。

莒南县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历年降水量分布中间少,东西多,由东西部向中间递减。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以5、6月份最多,分别为244.1小时和222.0小时。最少是2月和7月,分别为173.7小时和181.4小时 。

水文

莒南县有两大水系:沭河水系居县境西、北部,流域面积902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51.4%,主要支流有浔河、鸡龙河、武阳河、鲁沟河、汀水河。滨海水系位于县境东、南部,主要河流有龙王河、青口河、绣针河。三河均系单独入海水系。流域面积850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8.6%。

岭泉河岭泉河

莒南县河流莒南县河流

鸡龙河湿地公园鸡龙河湿地公园

土壤

据《山东省土壤分类方案暂行规定》标准,莒南县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5个土类;11个亚类,13个土属,44个土种 。

自然资源

编辑

土地资源

2022年3月14日,莒南县耕地81796.79公顷(122.69万亩),种植园地12025.72公顷(18.04万亩),林地27087.19公顷(40.63万亩),草地725.97公顷(1.09万亩),湿地63.03公顷(0.09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102.52公顷(40.6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3273.58公顷(8.36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122.88公顷(16.68万亩) 。

农村田野农村田野

水资源

莒南县多年平均降水量856.7毫米,平均天然径流深317毫米,平均年径流模数31.7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55亿立方米。丰水年径流总量8.08亿立方米;平水年径流总量4.96亿立方米;枯水年径流总量3.24亿立方米;特枯年径流总量1.64亿立方米。每亩耕地年占有平均径流水量490立方米。

莒南县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总量1.46亿立方米,年平均可开采量0.96亿立方米 。

莒南县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3座,小型水库199座。

莒南县磐龙湖(温水泉水库)莒南县磐龙湖(温水泉水库)

矿产资源

矿产分布

莒南县矿产资源分布广,区域特色明显受成矿地质条件的控制,各乡镇的矿产资源分布不均。重晶石、明矾石、沸石、萤石主要分布在大店—筵宾矿带上,质量好,规模大;建筑用白云岩、蛇纹岩、钛、铁、主要分布在坊前、洙边、相沟、临港坪上等地的变质岩区;金矿、银矿集中分布在东书院、临港挪庄一带;砖瓦页岩、红砂岩主要分布在岭泉、汀水等地;花岗岩分布在东部的坊前、涝坡、文疃、陡山、临港坪上、大山、幸福山一带;安山岩主要分布在县城东北等地的山区 。

矿产类型

莒南县共发现矿产30种,金属和非金属矿产都有产出,其中探明储量的有9种,包括金属矿产:金、铁、钛3种;非金属矿产:花岗岩、白云石大理岩、重晶石、明矾石、沸石5种;水气矿产:地下水1种。已发现但无探明储量或仅有简测资料的矿产有21种 。

地热资源

沂沭断裂带是重要的地热资源富集带及勘查区,莒南县西部即处于沂沭断裂带内。大店-岭泉地区、小官庄地区、县城东北地区和临港坪上地区为区域地热异常区 。

药材资源

经1986年普查,莒南县境内中药材共有464种 。

人口

编辑

2020年11月1日,莒南县常住人口为841035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8637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45341人,下降5.12%,年平均下降0.52% 。莒南县男性人口为430553人,占51.19%;女性人口为410482人,占48.81% 。

截至2020年11月1日,莒南县在户别构成中,有家庭户341514户,集体户2845户,家庭户人口为825977人,集体户人口为15058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2人,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55人减少0.13人 。

截至2020年11月1日,莒南县在受教育程度中,常住人口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6584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79218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314408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人口为261786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具有大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922人上升为7829人;具有高中受教育程度的由9804人下降为9419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由44335人下降为37383人;具有小学受教育程度的由32630人下降为31127人。

截至2020年11月1日,莒南县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7.78 年提高至8.53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62% 。

截至2020年11月1日,莒南县在人口性别构成中,男性人口为430553人,占51.19%;女性人口为410482人,占48.8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提高3.66% 。

截至2020年11月1日,莒南县在人口年龄构成中,0—14岁人口为157215人,占18.69%;15—59岁人口为461075人,占54.8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22745人,占26.4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60992人,占19.1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25%,15—59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1.46%,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9.2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7.62% 。

莒南县人口年龄构成莒南县人口年龄构成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备注

县委书记

黄慧

县长

厉伟

副县长

王伟 、韩庆、郑军、刘振超、马啸霄、朱礼珂、范宗斌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莒南县生产总值为283.7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0.92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0.42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2.37亿元,同比增长3.9%。三次产业比例为:18.0:42.4:39.6。

2022年,莒南县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税收收入17.3亿元,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为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46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各类民生支出54.33亿元,占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7.0%;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分别增长2.4%、38.2%和68.1%。

2022年,莒南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6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6%。

2022年,莒南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21元,增长5.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48元,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4元,增长6.5%。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85元,同比下降0.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797元,同比下降0.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130元,同比增长2.7%。

2023年,莒南县生产总值为39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0 亿元,比上年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87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6亿元,增长4.2%。

莒南县农村风光莒南县农村风光

文疃镇文疃镇

坊前镇大裕崖社区坊前镇大裕崖社区

大店镇清华苑社区大店镇清华苑社区

第一产业

2022年,莒南县全年实现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增加值54.49亿元,同比增长5.3%。

2022年,莒南县粮食总面积110.49万亩,总产量44.13万吨,亩产399.38公斤,总产量和亩产分别增长3.1%和2.7%。蔬菜及食用菌面积9.83万亩,产量33.31万吨,分别增长4.5%和3.4%。瓜果面积2.53万亩,产量8.27万吨,分别增长3.3%和2.1%。

2022年,莒南县果园面积5.26万亩,园林水果产量8.41万吨,分别下降10.6%和3.5%。

2022年,莒南县生猪存栏73.44万头,同比下降1.7%;牛存栏2.75万头,同比增长5.8%;羊存栏8.92万只,同比增长2.8%;家禽存栏1352.37万只,同比下降7.6%。全年生猪出栏114.55万头,同比增长0.4%;牛出栏2.69万头,同比下降28.3%;羊出栏11.72万只,同比下降0.4%;家禽出栏5415.62万只,同比下降5.4%。肉类总产量18.27万吨,同比下降1.9%;禽蛋产量4.74万吨,同比下降13.2%;牛奶产量0.43万吨,同比增长13.2%。

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

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

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

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莒南县第一产业风光

第二产业

2022年,莒南县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662.25亿元,同比增长13.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

2022年,莒南县农副食品加工业、冶金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396.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9.9%。73家产值过亿元企业累计实现总产值580.3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比重为87.6%,拉动全县产值同比增长14.6个百分点。

2022年,莒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18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税20.60亿元,同比下降29.5%;其中,实现利润10.45亿元,同比下降48.3%。全县有30家企业实现利税过1000万元,其中12家企业利税过5000万元,5家企业过亿元。

2022年,莒南县23家资质以内建筑施工企业实现总产值63亿元,同比增长6.8%。施工面积29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6%;竣工面积124.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7%。

莒南县第二产业风光莒南县第二产业风光

莒南县第二产业风光莒南县第二产业风光

第三产业

2022年,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90.6亿元,同比下降1.4%。从限额以上企业情况看,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25.5%;限额以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下降17%;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2.7%;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下降4%。

购物广场

2022年,莒南县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4.4%。商品房施工面积234.4万平方米,下降6%;销售面积45.8万平方米,下降21.4%。

2022年,莒南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1.96亿元,比年初增加71.43亿元。其中,住户存款537.77亿元,比年初增加64.6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53.24亿元,比年初增加46.05亿元。

2022年,莒南县累计接待游客40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60亿元。

天佛风景名胜区天佛风景名胜区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莒南县境内交通便利,海陆空运输方便,东距岚山港16千米,日照港36千米,连云港港76千米,西至临沂机场40千米;鲁南高铁、兖石铁路横贯东西,瓦日铁路从东北部文疃镇、朱芦镇、坪上镇穿境而过;省道S225、莒新公路、文莲国防公路纵贯南北,国道G518、省道S341、文泗公路、团板公路以及岚罗高速横贯东西 。

相沟高速路出入口相沟高速路出入口

主词条:莒南公交、临港公交

2022年,莒南县长途班线客车11辆,城乡公交车120辆,城区公交车120辆,出租车259辆。县内公交线路达到32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17条,城区公交15条。

2022年末,莒南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19.44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210.46公里,包括:高速公路60.24公里,国道59.53公里,省道90.69公里;农村公路3008.97公里,包括:县道409.82公里,乡道401.47公里,村道2197.68公里。全县公路密度达到183.86公里/百平方公里,村村通硬化路率100%。

隆山路风光隆山路风光

隆山路风光隆山路风光

铁路

主要车站:莒南站、莒南北站、厉家寨站。

莒南北站、厉家寨站为高速铁路车站。

小型车站:坪上站、铁牛庙站、文疃站。

普铁:兖石铁路、瓦日铁路。

高铁:日兰高速铁路。

莒南北站风光莒南北站风光

坪上站风光坪上站风光

厉家寨站厉家寨站

历史文化

编辑

方言

莒南方言属于汉语的北方官话。

山东方言的范围来讲,是属于山东东区方言的东潍片。莒南方言也因县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而有许多过渡特色和地域差异:东部是日照口音,西部是临沂口音,南部和北部分别有青口和莒县口音。从方言特点来分析,莒南方言除基本具有东潍方言的特点之外,还有山东西区西鲁方言的一些特点 。

戏曲艺术

莒南县内流传的剧种大都由外地传入,柳琴、弦子戏(柳子戏)为地方剧种 。

莒南县流传的曲艺种类主要有渔鼓、评词、琴书、山东快书、西河大鼓、数来宝、相声等。传统说唱曲目有《金鞭记》《杨家将》《响马传》《包公案》《水浒》等 。

宗教

莒南县境内宗教活动历史悠久,至明、清时庙宇遍及全境,宗教活动繁盛。境内有供奉儒、道、佛3家偶像的三教堂。佛教于魏、晋时传入境内。伊斯兰教于乾隆年间随回族的迁入而传入境内。1984年后,因婚姻迁入了维吾尔族,到1993年,全县有回、维吾尔两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清末民初,天主教、基督教传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期间,提倡科学民主,反对封建迷信,毁庙兴学,境内道观寺庙大都在战争年代毁坏殆尽,僧道离散或还俗。1949年后,天主教、基督教摆脱了西方帝国主义反动势力的控制,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

莒南县感恩堂莒南县感恩堂

厉家寨精神

在建设新中国的年代中,莒南人民继续发挥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并在大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此,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高家柳沟、王家坊前、厉家寨3个单位的典型经验作了亲笔批示;1957年毛泽东主席又对大山公社亲笔作了“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光辉批示 。

毛主席批示毛主席批示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2年,莒南县现有各级各类公办学校144处(小学118处、初中20处、高中3处、特教中心1处、中等职业学校1处、体校1处),民办学校3处;公办幼儿园124所。在校学生144634人,在编教职工9013人,专任教师8502人。组织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培训56个班次,共培训10782人。

莒南县第六中学莒南县第六中学

莒南四中莒南四中

临沂农业学校临沂农业学校

科学技术

2022年,莒南县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55项,获批35项,获批科技经费1920.46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9家,总数达到96家;全县技术合同成交额为7.89亿元,完成技术交易额9730多万元。新增4家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2022年,莒南县发明专利授权12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31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67件,外观设计专利授权130件。

医疗卫生

2022年末,莒南县共有医院14处(含民营医院)、镇街卫生院18处(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处)、农村卫生室602处。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含民营医院)共有编制床位数4162张,实有床位609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共56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70人,注册护士2381人。

医疗卫生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2022年,莒南县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78.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9.1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达69.4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7.1万人。

风景名胜

编辑

概述

2018年,莒南县拥有国家4A级景区2处、国家3A级景区4处、国家2A级景区8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处、省级旅游强镇3个、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处、省级旅游特色村3个、市级旅游特色村5个、好客人家农家乐150余家;三星级酒店1家,发展旅行社5家、旅行社营业网点13家、旅游商品56种,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7家 。

天佛风景名胜区天佛风景名胜区

旅游景点

风景类型

景区名称

地址

自然风景

天马岛旅游区

涝坡镇

无极鬼谷风景区

朱芦镇

人文古迹

山东省新华书店诞生地

洙边镇

渊子崖烈士纪念塔

板泉镇

马棚官庄抗日烈士纪念塔

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大店镇

天佛风景名胜区天佛风景名胜区

山东省新华书店诞生地山东省新华书店诞生地

无极鬼谷风景区无极鬼谷风景区

渊子崖烈士纪念塔渊子崖烈士纪念塔

莒南县风光莒南县风光

地方特产

编辑

大店凉粉

大店凉粉的制作始于清朝中期,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大店凉粉最初以豌豆为原料,将其用石磨碾磨成浆糊,再逐步过滤出淀粉,经加热烧开,然后盛放在陶盆中冷却而成为凉粉。这种用豌豆淀粉做成的凉粉色泽微绿,吃到口里滑腻筋道,透着一种甜香。

大店凉粉大店凉粉

莒南板栗

莒南板栗,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莒南县地处低山丘陵区,雨热同季,秋高气爽,土壤养分齐全,适宜板栗生产,产量名列山东第一,被列为中国板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示范基地,所产板栗个大、色艳、光滑油亮、果肉嫩黄细腻、香甜可口,素有“糯香栗”之称。远销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莒南县也因此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 2008年,栽培品种发展到“燕山红”“烟青”“烟泉”“石丰”等优良品种 。

莒南板栗莒南板栗

坪上樱桃

坪上镇是有名的“中国樱桃之乡”,已有200多年樱桃栽培历史。该镇坚持生态理念,推广绿色生产,制定有机食品大樱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现了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生态无公害。“厉家寨樱桃”获得“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ISO9001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被纳入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全镇优质樱桃生产基地发展到2万余亩,成立了厉家寨、大山等樱桃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40余家,樱桃种植户7100多户,大樱桃“三品一标”认证6个。

薛家窑黑陶

薛家窑村,是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历来以烧制黑陶闻名遐迩,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曾出土过大量史前的黑陶制品。薛家窑黑陶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龙山文化中的瑰宝。黑陶的制作材料是陶土,既无化学污染成分,又富含活性碳,对水质具有滤除杂质,吸收异味的功效。在鲁南、苏北地区,售卖牛、羊肉汤的饭店大多用陶盆盛汤,具有去膻味功能 。

薛家窑黑陶薛家窑黑陶

坊前石雕石刻

1968年,坊前镇王家坊前村成立了莒南县第一家石刻厂。历经数十年发展,坊前石刻产品“飘洋过海”畅销到美、日、欧、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坊前镇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石刻之乡”。中央电视台在该镇拍摄的专题片“飘洋过海的石头”在40多个国家播出 。

坊前石雕石刻坊前石雕石刻

莒南绿茶

莒南绿茶,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该县素有绿茶之乡的美誉。产品分为“大白银剑、大白春螺、翠芽、绿剑、毛峰、松针、雪莲”等七大系列。莒南绿茶经中国茶叶研究所认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等独特的优良品质。在国家、省、市茶叶评比中共获得市以上名优茶奖116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50项,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山东产品”等称号,莒南县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

莒南县茶叶种植多分布在东部和南部的丘陵地区,以洙边镇、壮岗镇、团林镇、朱芦镇等镇为主的山东省优质绿茶生产、生态园基地,产出的茶叶为芽形、针形、扁形、束形等系列产品。其外形紧细壮实,绿润多毫,栗香气高,滋味浓醇爽口,汤色翠绿明亮,叶底肥嫩成朵,黄绿明亮。1978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评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的优质特征 。

莒南绿茶莒南绿茶

马鬐山银鱼

银鱼,又名西施鱼。马鬐山银鱼长度约为13~26厘米,肉含有蛋白质10-14%、脂肪<2%,每100克银鱼含钙60-120毫克、磷150-230毫克。每百克鲜银鱼,含蛋白质8.2克。晒干后的银鱼叫燕干,每百克燕干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热量1709.4千焦,钙761毫克,磷1000多毫克 。

马鬐山银鱼马鬐山银鱼

著名人物

编辑

王璟,字廷采,号东皋,板泉镇大白常村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中进士,先任登封县知县,又任两京御史。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南京鸿胪卿拜右佥都御史,处理两浙盐运,弘治十七年(1504年)任保定巡抚,正德元年(1506年),因病致仕。

庄陔兰(1872年—1946年),字心如,春亭,原名庄阿兰。曾任山东省民政长官公署总务厅厅长、兼任山东图书馆馆长,山东省议会议长,国会参议院议员。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春任《重修莒志》总纂。1936年任孔子77代孙孔德成汉文教师,1946年在曲阜去世,葬于孔林。其代表作为颜体《重修定林寺碑》。

卢景春,1952年生。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山东画院高级画师。

郭晓峰,1971年4月8日生,中国影视男演员、导演、监制。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04级导演进修班。

郭晓东,原名郭晓冬,男,汉族,1974年12月18日生。中国男演员。

王成龙,男,汉族,大店镇后王庄村人,2013年9月入伍,2015年6月入党,武警山东总队济南支队机动大队特战中队第一小队原小队长,中尉警衔。2018年9月12日,王成龙同志随队参加“魔鬼周”极限训练时,他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2月2日,莒南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20年1月2日,莒南县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 3月19日,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11月,入选水利部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 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18日,莒南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2年11月,入选2023—2024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名单。

其他荣誉称号

中国花生之乡

中国板栗之乡

中国茶叶之乡

中国石雕艺术之乡

中国草莓之乡

中国领军智慧县级城市

中国柳编艺术之乡

中国磨料磨具之乡

全国生猪调出大县

全国“万村千乡”工程先进县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全国科普示范县

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

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

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先进县

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

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山东省生态建设示范县

参考资料:

下一篇 十字路街道

上一篇 平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