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 编辑

中国山东省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东营港东营港

东营港是中国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黄河三角洲区域中心港,还是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鲁晋冀地区的最佳出海通道。 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北部、东营市河口区五号桩海域,渤海湾与莱州湾的交汇处,距黄河入海处北侧45公里。于1984年建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东营港

外文名:Dongying Port

地理位置:中国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

投用时间:1984年

口岸级别: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码头数量:8个

泊位数量:46个

经度:118°59′E

维度:38°06′N

类型:上市

代码:282

海图编号:11800 11862

平均海面:0.9米

港区:东营港区、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广饶港区、刁口港区

港区分工:广利港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广北港区:生产生活所需的散杂货运输服务 广饶地区:以小批量散杂货运输为主,为港区所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平均高潮:1.3米

平均低潮:0.4米

港口概况

编辑

地理位置

东营港地处黄河入海口以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东南距黄河入海口约18海里。该港北距天津港85海里,东北距大连港166海里,东距龙口港78海里,是渤海西南部较大的综合性港口。

港区

东营港以东营市为依托,分为东营港区、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广饶港区、刁口港区共5个港区,形成了以东营港区为主,其他港区为辅的港口体系。

泊位

东营港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沿海,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南、北防沙堤环抱而成,北防沙堤堤身结构为抛石斜坡堤,兼作港口干道和场地。2009年,该港从1800米抛石斜坡堤处向东北方向延伸了5220米栈桥式引堤,建成并投入运营2个3万吨级栈桥式的散杂货泊位(一个于2010年改造成油品泊位)。此后,将栈桥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约1.4海里,在栈桥顶端续建了5万吨级码头。

任务

东营港区港口向东敞开,宽约1海里,建有南港池、北港池两个作业区,北港池作业区是为胜利油田石油运输和海上石油开发服务的企业专用码头。南港池作业区主要是为社会服务的公用码头。由于港池及进港航道不断淤积变浅,南港池作业区自2002年以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东营港区作为东营港重点发展的核心港区,主要为腹地经济、临港产业、海上油田开发服务,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能、原材料、集装箱等多种物资及滚装运输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深水港区,并有条件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综合物流中心。

港区分工

广利港区主要为东营市东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广北港区服务于小清河沿岸地区,为腹地生产生活所需的散杂货运输服务。

广饶地区以小批量散杂货运输为主,为港区所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东营港主要进出口货物为原油、石化产品、盐及盐化产品、建材、农副产品等。随着油田海上生产产量的不断增长,沙石料等货物的需求不断增加,2011年东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了612万吨。2012年东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31万吨,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652.7万吨,其中海上货运量完成212.7万吨。

水文气象

编辑

潮汐潮流

东营港为正规全日潮港。该港潮差很小,平均高高潮潮高1.3米,平均低低潮潮高0.4米,平均海面0.9米。

东营港海域风暴潮的发生频率较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1米以上的增水,该地区一年四季均有风暴潮发生,绝大部分集中在冬半年,尤以秋冬、冬春过渡季节时潮灾最为严重。据1986年一1987年资料统计,东营港区增、减水大于1米次数为10次;最大增水为1.7米,最大减水为1.8米。推算的50年一遇最大增水为2.0米。1949年-1997年,48年间该海域发生了3米以上的特大风暴潮5次,平均每10年1次。造成增水的主风向是东北大风,造成减水的主风向是西南大风。在东南转东北大风的影响之下,极易形成该港区的强大的风暴潮。

东营市海域的岸线呈折角走向,黄河口以西和以南海域的潮流流向不同。

东营港区海域的潮流均表现为半日潮流性质;受地形影响,呈明显的往复流性质,各测点潮流椭圆长轴方向基本与岸线平行,即东南至西北方向。落潮流历时大于或等于涨潮流历时;涨、落潮流速均小于1.0米/秒。

水文

东营港海区海浪以渤海生成的风浪为主,涌浪较少;大浪主要由寒潮大风产生,多发生在9月至次年的5月。该海区常浪向是东北向,出现频率10.3%,次常浪向是东南向,出现频率8.1%;强浪向是东东北向,实测最大浪高5.8米,次强浪向为东北向,实测最大浪高5.2米。

东营市沿海海域的水深较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除近岸有固定冰外,近海的流冰比较严重,对港口运营和船舶航行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东营港海区的初冰日为12月上旬,终冰日为3月中旬,固定冰平均冰期为65天,总冰期平均为91天。

1月下旬至2月中旬为盛冰期,一般为20天~30天。正常年份该区固定冰范围一般在1千米~5千米之间。固定冰厚度一般为5厘米~45厘米,最大厚度60厘米,固定冰堆积高度最大为5米。正常年份的流冰分布范围基本上在2米~15米等深线之间。流冰外缘线一般距离海岸10千米~15千米最远20千米。流冰厚度一般5厘米~15厘米,最大厚度30厘米。冰块水平尺度一般在5米~10米之间,最大可达100米。流冰方向主要受海流和风的影响。流冰速度一般为1节,最大为2节。

气候

东营港地区常风向为南东南、东向,出现频率为10.0%;次常风向东东北和南向,出现频率为9.0%。强风向为西北,最大风速达21.0米/秒,极大风速为36.9米/秒;次强风向为北东北,最大风速达20.0米/秒。无风天气较少,不到1%。本港区大风天气较多,平均每年出现大于等于6级强风的天数为94天。全年各月均有大风天气出现,最多为4月,可达13.8天,最少为8月,为4.2天。影响本区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主要有寒潮、台风和气旋。寒潮主要发生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5月,平均每年发生6.3次。山东沿海每年平均出现2.9次台风,台风中心极少直接到达该海区。

东营港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气温回升很快,夏季3个月气温变化不大,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冬季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11.7℃。最高为8月,月平均气温25.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9.6℃。最低为1月,月平均气温-3.5℃,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8℃。海上气温与邻近陆上气温有一定差别,具有白天海面增温不大,夜间海面降温很小的保守性特点。

东营港海域全年雾日平均为35.6天,几乎所有月份都有雾出现,其中12月雾日最多,平均为8.5天;4月、9月雾日最少,仅为1天。最长持续雾时间为6天。

东营港全年降水量偏少,年平均降水量549毫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月-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8.4%。

航行条件

编辑

东营港周围地势平坦,无天然助航。该港的助航标志主要由灯桩和灯浮标组成。栈桥5万吨级码头顶端设有一灯桩,灯高21米,标高15米,射程7海里,构造为红白相间横纹钢质桩身。栈桥5千吨级码头顶端设有一灯桩,灯高17米,标高11米,射程7海里,构造为黑白相间横纹钢质桩身。进入这两个码头的深水航道设有7座灯浮标。

东营港引堤南码头堤头设有一灯桩,灯高18米,射程7海里,构造为绿白相间横带圆柱形钢结构。进入南码头的进港航道设有东营港1号~8号灯浮标。此外,栈桥上还分别设有1号、2号、3号警示灯桩,两灯桩相距各约1.1海里。灯高12米,射程5海里,构造为黄色圆柱形钢结构。位于3号警示灯桩西南方的东营港四突堤设有3号、9号泊位灯桩,灯高分别为9.5米、11米,射程5海里,构造分别为黑白相间圆柱形钢质桩身、红白相间圆柱形钢质桩身。

此外,进入东营港区北港池的北航道设有北航道1号~4号灯浮标,北港池口门设有一组灯桩,引导船舶进入港池。进入东营港区南港池的临时航道设有临时航道N1~N6号灯浮标,其西南方的南港池进港航道设有南港池1号~8号灯浮标,南港池口门设有一组灯桩,南、北灯桩均为圆柱形钢管桩身,灯高12米,射程6海里。

东营港区南港池引导灯桩位于南港池西南方,灯高分别为30米、44米,射程8海里,构造为灰色钢架,引导灯桩前位于38°04′32″.5N、118°56′30″.6E.顶标为红白相间横条正三角,引导灯桩后位于38°04′22″.9N、118°56′05″.5E,顶标为红白相间横条倒三角,两灯一线,是引导船舶航行于进港航道和进出南港池的主要助航标志。

航行风险

东营港附近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分布较多。

栈桥3号警示灯桩东方约3链处存在两艘沉船,水深分别为2米、1.6米,位于该灯桩东方约4链处另有一艘沉船,为水深4.2米的船骸,其东侧设有孤立危险物标。在该沉船东侧有一片用黄色柱形专用标标示的水中构筑物区域,由东营港北防波堤L1~L6号灯浮标所围,长约1.55海里,宽约600米。因栈桥3号警示灯桩东侧航行障碍物较多且阻断航道,故船舶需绕开该区域航行。此外,南港池外防沙堤处存在一艘水深2.7米的沉船。东营港204号灯浮标东北方约3链处存在两钢架,水深10.4米。

海域渔船随意下网的情况比较常见,渔网的布设有锚网和打桩两种方式,一般在3月一5月、9月一11月居多,分布不固定,随意性大,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一般在网上或桩上悬挂红旗作为标识,东营港区及胜利油田海上安全作业区附近比较严重,给船舶航行作业安全带来较大的隐患。

港区航道

东营港现有两条相对独立的进港航道,其一是为栈桥北侧码头服务的航道,另一条是为栈桥南侧码头及南、北港池服务的航道。

自东北方向西南方至栈桥北侧码头的深水航道分为两段,第一段至5万吨级液化码头,该段航道长1.5海里,设计水深14米左右,宽约400米;第二段从5万吨级码头继续向西南方向延续,至5千吨级液化码头,该段航道长约3海里,设计水深10米~14米。另一条从东北方向西南方至栈桥南侧码头及南、北港池的进港航道,至东营港引堤南码头的航段,长约3.15海里,宽约250米,航道内设计水深13米~15米。继续向西南方向至东营港四突堤或南、北港池的航段,在穿过通用锚地后进入临时航道,临时航道长约1海里,宽约400米,设计水深8米~10米。通过临时航道后,分为分别至东营港四突堤及南、北港池的三条较短的浅水航道。进人北港池的北航道长约0.9海里,设计水深2米~5米,宽约100米,仅限于小型船舶通航。进入南港池的航道长约1.15海里,宽约250米,设计水深3米~10米,航道走向243°47′-063°47′。

位置境域

东营港的位置东营港的位置

东营港,位于山东半岛北部、东营市河口区五号桩海域,渤海湾与莱州湾的交汇处,距黄河入海处北侧45公里。港口通过东港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和张

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域已经形成了石油化工、盐化工、纺织业、机械电子产业、轮胎产业、造纸工业、食品工业等优势产业,尤其是石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12家炼化企业2005年原油加工能力达2065万吨,2010年原油加工量将突破3800万吨,具有发展大型石化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是具有充足的土地空间优势。东营港后备陆域广阔,可以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向内陆腹地辐射,逐步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临港产业和替代产业。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232平方公里控制范围内,全部是未开垦的空旷盐碱荒滩。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没有后续土地可利用的情况下,东营港丰富的土地资源,将为港口和开发区长足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五是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东营市政府对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高度重视,赋予港口和开发区更加优惠的政策。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迅速完善,建成区达到了供水、供电、供暖、道路、通讯、排水等条件。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为客商提供规范高效的“一条龙”全方位服务。

港口地位

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将东营港确定为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这标志着东营港在《山东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里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将更好地发挥东营港在加快全省港航业发展壮大港口经济中的作用。通过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临港产业区发展,到 2020年,东营港将被打造成为吞吐量超1亿吨的综合型大港。

东营港由山东省的一般港口上升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后,在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将获得国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政策性支持,这对于将东营港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重要港口,助推高效经济区快速发展起到巨大作用。 据了解,为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山东省实施蓝色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推动黄河三角洲地区港口规划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山东省人民政府经与交通运输部商定,同意将东营港等3 个港口确定为山东省地区性重要港口,要求省交通运输厅据此调整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相关内容,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有关规定,对3个港口总体规划组织修编,已报省政府批准实施。

环境治理

由于东营港有几十家化工厂,所以环境污染较为严重。2013年2月17日,位于东营港的亚通石化公司发生毒气泄漏,导致附近约三万居民中毒,被罚款十万,停业整顿。

港务机构

编辑

东营市港航管理局

济南海事局东营海事处

地址: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街124号

东营海关

地址: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街99号

东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地址: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街101号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东营分公司

地址: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街148号

其它信息

编辑

东营港东营港

中国山东东营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东营市东北部,北邻京津塘经济区,南连胶东半岛,濒临渤海西南海岸,地处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

下一篇 潍坊港

上一篇 威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