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带风暴 编辑
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指其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力达8-9级(17.2-24.4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是“台风编号”的起始级。为便于应用和对外服务,有时把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统称为“台风”。海面水温高于26℃,中低层环境气流辐合,高层有利于辐散,基本气流风速垂直切变小和地转偏向力必须大于一定值等,是热带低压发展为热带风暴的必要条件。 热带气旋活跃的季节,低纬度洋面上常常出现热带低压,但其中只有极少数可发展成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洛坦”临近 海南现火烧云奇观
热带风暴,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其中心附近持续风力为每小时63-87公里,即烈风程度的风力。是所有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虽然每个热带气旋形成的地区,达到的强度各不相同,但是人们从大量热带气旋的发生与发展的观测资料中,归纳出了几种热带气旋形成必备的基本条件,大家公认的四点是:
低压扰动
热带气旋都是从一个原先存在的热带低压扰动发展而形成的。据我国的统计,西太平洋一南海地区热带气旋来源于四种初始扰动热带辐合带中的扰动,占80%~85%;东风波,约占10%;中高纬长波槽中的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约占5%;斜压性扰动,约占5%以下。
暖性洋面
热带海洋上低层大气的温度和湿度,主要决定于海表面水温(SST),SST越高,则低层大气的气温越高、湿度越大,位势不稳定越明显。热带气旋形成于SST>26°~27°C的暖洋面上,一般来说,全球热带海洋面上全年都满足此条件,只有赤道东南太平洋全年SST<26.5℃,这是这里没有热带气旋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西北太平洋上,夏季的海温特别高,SST>30℃的区域东西长20~25个经距,南北宽10个纬距(称为西太平洋暖池),SST>29°C的范围则更大,这个高海温区和夏季ITCZ位置相接近。这种极为有利的海温条件与大气条件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为频繁的重要原因。
生成位置
该式表明,对给定的辐合值,涡度随时间的变化正比于绝对涡度的大小。在赤道上f=0,如果扰动的相对涡度也为零(ζ=0),则无论辐合有多大,扰动的涡度也不会增加。在离开赤道一定纬度的地区f≠0,辐合能引起涡度的增大,并且对相同的辐合,离开赤道越远涡度的产生率越高。
因此,热带气旋都生成于距赤道5个纬距以外的热带海洋上,只有西北太平洋有个别热带气旋形成于3°N附近。但在赤道附近3个纬距以内从未发现有热带气旋形成。
对流层风速
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的大小,决定着一个初始热带扰动中分敌的对流释放的潜热,能否集中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如果垂直切变小,上下层空气相对运动很小,则凝结释放的潜热始终加热一个有限范围内的同一些气柱,而使之很快增暖形成暖中心结构,初始扰动能迅速发展形成热带气旋。反之,如果上下切变大,潜热将被很快输送出扰动区的上空,不能形成暖性结构,也不可能形成热带气旋。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条件仅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在热带洋面上,满足以上条件的时间和海域很多,相比较而言,热带气旋发生得较少。根据这些条件来预报热带气旋的发生,是很难成功的。
编号的顺序按其发生的先后来决定。如果在同一天内上述海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热带气旋”生成,则按“先西后东”(经度读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编号。如果在同一天内同一经度上有好几个“气旋”产生,则按“先北后南”的原则(纬度读数由大到小)分别编号。
为什么要采取“先北后南”和“先西后东”的原则来编列序号呢?这是因为:发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的热带风暴,其活动(行进)路线都是从源地向西或向西北方向逐渐靠近我国东部沿海,故在影响的时序上,西部(或南海北部)的热带气旋一般要先于东部(或南部)的热带气旋到达或掠过我国东部沿海,并继续北上或东移入海。
编了号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由于行进路线上的变异,不一定都会影响我国东部沿海或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区(如广东、福建、台、浙等)登陆。但是,影响我国的热带风暴一定是在编号之内。
为了与相关国际组织接轨,便于各国交流,统一台风的名称叫法,台风委员会于1998年12月1日至7日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31届会议上作出了这样的决议:从2000年1月1日起,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对西北大西洋和南海生成的热带气旋进行命名,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编号。
第31届台风委员会通过的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日本、老挝、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和越南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各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里14个名字(每个国家和地区提供1个名字),按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命名表按顺序循环使用。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
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5.热带风暴到来时,要尽可能呆在室内,减少外出。
6.遇有大风雷电时,要谨慎使用电器,严防触电。
7.密切注意周围环境,在出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等危及住房安全的情况时,要及时转移。
8.风暴过后,要注意卫生防疫,减少疾病传播。
概述 | 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 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六个等级: |
名称 | 属性 |
超强台风(Super TY)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51.0 米/秒,也即16级或以上 |
强台风(STY)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41.5-50.9 米/秒,也即14-15 级 |
台风(TY)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秒,也即12-13 级 |
强热带风暴(STS)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24.5-32.6 米/秒,也即风力10-11 级 |
热带风暴(TS)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7.2-24.4 米/秒,也即风力8-9 级 |
热带低压(TD) |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0.8-17.1 米/秒,也即风力为6-7 级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