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舍利宝塔 编辑
舍利宝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通州的燃灯塔、杭州的六和塔、镇江的文峰塔并称“运河四大名塔”。 此塔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 611年),塔高61米.九级八面。楼阁式,通体近垂直,仿木结构.刹顶呈将军盔形,属省内仅见,基座八面.每面长4.9米,底面积为186平方米,其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外檐砖木结构。
中文名:舍利宝塔
地理位置:聊城市临清市新开村
开放时间:全年 8:00-19:00
占地面积:底面积为186平方米,空间面积可达7000方米
风景照
风景照2
风景照3
临清舍利宝塔
明万历年间,临清文人缙绅聚议,认为临清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临清的提刊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临清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1612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山临清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临清塔“灵收八表”的意象
塔内景色
就全塔而言.登临凭眺,则八面风光皆可撷取;而就各层言,则层层相错,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统一中的变化,丰富了“灵收八表”的戏剧性空间变幻效果。至于塔心室的内部空间。也无不层层变化,而且由于扒道的狭长幽暗,更在先抑后张中,显现出光明和小中见大。第六层塔心室的建筑物构造更是颇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三百里外忽见遥山’。”朝宾岱宗暮太行”,实在是地处平原的临清旷古未见的奇景。第六层塔心室东、西两面券窗上方分别嵌石题刻西引太行、“东延岱岳”,正北佛龛券洞上方则题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体现“灵收八表”之意。人们登临至此,无不为之吸引而驻足玩味一番。
至第七层,塔心室又转变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顶改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顶,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以应七级浮屠、四面生佛之意。以其卓尔不群的空间处理,显示出佛的境界尊严,达到空间序列的最高潮。
至第八层,似又恢复到第一至第五层大同小异的形式,人们会由此而被唤起几分回忆,形成了高潮过后的片刻宁静。至八角形的第九层塔心室,空间形式又在似与不似的印象中,同第六层的处理联系起来;那逐渐聚拢的穹顶,隐没了自地宫拔出而贯通全塔的塔心柱,标志着全塔的内部空间序列至此圆满结束;而联想着塔心柱穿出塔顶冠表为塔刹的外部空间形象,又不禁令人感到,这灵收八表的佛的空间,仍似意犹未尽,在无尽的延续,直至中天。
人们在登临此塔时,犹如在欣赏一曲恢宏的交响乐,戏剧性变化的空间带给人美的享受。古代匠师在此塔的建筑构成设计意向上,可谓脑存丘壑,实为大家手笔。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