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 编辑

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是201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学文。

基本信息

编辑

作者:于学文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8月1日

页数:275 页

定价:280 元

ISBN:9787102060545

内容介绍

编辑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旨在对20世纪末期中国当代艺术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实证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历史性回顾和理论性思考,勾画出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现当代艺术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是如何走过了从接触、吸收、融合到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同时着眼于中西艺术交流中“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和冲突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共性及融通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出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并“对未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出具有展望性的意见和预想。”

作者介绍

编辑

于学文博士,现任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理事、北京市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北京侨商会常务副会长、天津侨商会名誉会长、江苏侨商会荣誉会长、世纪发展集团董事长等职务。

于学文博士是一位积极促进中国改革开放的海外华侨。早在70年代末,他就极力协助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哈默博士成功实现了中国最大的中外合作项目——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的签约及开工建设,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早在80年代,于学文投资建设了北京亚洲大酒店,这个五星级酒店以及他此后20多年来为北京市做出的其他许多贡献,一直为首都的繁荣和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他还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1982年,他协助哈默博士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轰动全国文化界的“哈默藏画500年名作原件展”,并组织翻译出版了哈默博士传《超越生命》一书。

作品目录

编辑

导论

一 何谓中国当代艺术

二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模版之关系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西方现代艺术概述

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起

第二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何谓西方模版

第二章 西方横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学前提

第一节 采洋兴中之历史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之发生

第三节 新潮美术:西方现代艺术的全面借鉴

第三章 观念的移植

第一节 逐渐渗透:西方艺术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全盘接受:西方艺术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转向

导论

一 何谓中国当代艺术

二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模版之关系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西方现代艺术概述

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何谓西方模版

第二章 西方横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学前提

第一节 采洋兴中之历史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之发生

第三节 新潮美术:西方现代艺术的全面借鉴

第三章 观念的移植

第一节 逐渐渗透:西方艺术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全盘接受:西方艺术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转向

第三节 西方艺术观念与方式的本土生效

1.达达主义:马塞尔·杜尚vs艾未未、黄永砅

2.波普主义:安迪-沃霍尔vS王广义、李山、余友涵

3.概念(装置)艺术:约瑟夫·科瑟斯vs新刻度小组

4.观念摄影:杰夫·沃尔vs王庆松、洪磊

5.女性艺术:芭芭拉vs姜杰

第四章 语言的挪用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特点

第二节 中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逻辑

第三节 语言的临习与派生

1.德国新表现主义:约尔格·伊门道夫vs方力钧、曾梵志

2.超级写实主义:查克·克洛斯vs罗中立、冷军、石冲

3.激浪派:约瑟夫·博伊斯vs邱志杰、仓鑫

4.摄影绘画:格哈德·里希特vs张晓刚、李路明、祁志龙

5.新媒体艺术:张培力、杨福东、王功新

6.卢西安·弗洛伊德vs刘小东

7.安塞姆·基弗vs许江、尚杨

第五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殖民意识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走红”之原因

第二节 模版效应:中国当代艺术作为西方当代艺术的分支

第三节 后殖民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

第六章 自我成长:超越西方模版

第一节 反拨策略:回到中国文化资源和本土文脉

第二节 超越西方模版的初步实践

1.徐冰

2.谷文达

3.吕胜

4.蔡国强

5.黄永砅

6.尚杨、许江、杨飞云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新艺术的萌芽

余论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能否成为时代主流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价值

参考文献

附:中国当代美术大事记( 1978-2010)

后记

<p>导论

一 何谓中国当代艺术

二 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模版之关系

三 研究的意义</p>

<p>第一章 西方现代艺术概述

第一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第二节 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

第三节 何谓西方模版</p>

<p>第二章 西方横版:中国当代艺术的发生学前提

第一节 采洋兴中之历史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之发生

第三节 新潮美术:西方现代艺术的全面借鉴</p>

<p>第三章 观念的移植

第一节 逐渐渗透:西方艺术观念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

第二节 全盘接受:西方艺术观念与中国当代艺术转向

第三节 西方艺术观念与方式的本土生效

1.达达主义:马塞尔·杜尚vs艾未未、黄永砅

2.波普主义:安迪-沃霍尔vS王广义、李山、余友涵

3.概念(装置)艺术:约瑟夫·科瑟斯vs新刻度小组

4.观念摄影:杰夫·沃尔vs王庆松、洪磊

5.女性艺术:芭芭拉vs姜杰</p>

<p>第四章 语言的挪用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特点

第二节 中西方当代艺术的语言逻辑

第三节 语言的临习与派生

1.德国新表现主义:约尔格·伊门道夫vs方力钧、曾梵志

2.超级写实主义:查克·克洛斯vs罗中立、冷军、石冲

3.激浪派:约瑟夫·博伊斯vs邱志杰、仓鑫

4.摄影绘画:格哈德·里希特vs张晓刚、李路明、祁志龙

5.新媒体艺术:张培力、杨福东、王功新

6.卢西安·弗洛伊德vs刘小东

7.安塞姆·基弗vs许江、尚杨</p>

<p>第五章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殖民意识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走红”之原因

第二节 模版效应:中国当代艺术作为西方当代艺术的分支

第三节 后殖民背景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困境</p>

<p>第六章 自我成长:超越西方模版

第一节 反拨策略:回到中国文化资源和本土文脉

第二节 超越西方模版的初步实践

1.徐冰

2.谷文达

3.吕胜中

4.蔡国强

5.黄永砅

6.尚杨、许江、杨飞云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新艺术的萌芽

余论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能否成为时代主流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价值

参考文献

附:中国当代美术大事记( 1978-2010)

后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