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岭 编辑
秦岭,1959年7月生,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家、骨科专家,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内地事务)、卓敏矫形外科与创伤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骨关节肌肉研究实验室主任和骨骼健康及骨质评估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秦岭于1982年7月获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学士学位;1987年7月获得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解剖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获得科隆德国体育学院骨科运动医学与康复理疗博士学位;1992年在瑞士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所(AO)完成骨质疏松博士后研究;1993年任职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创伤和重建外科学系;1994年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历任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研究室主任、骨骼健康及骨质评估中心主任、医学院李嘉诚健康研究生骨科创新生物材料和药物研发中心主任;2013年当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023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秦岭长期致力于骨科疾病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化研究,深耕于骨科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技术手段、病因病生理机制、防治策略方法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中文名:秦岭
出生日期:1959年7月
毕业院校:科隆德国体育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骨质疏松诊断》《骨内科学》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2023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1978年9月—1982年7月,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获得运动解剖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获得运动解剖学硕士学位。
1987年9月—1992年7月,就读于科隆德国体育学院,毕业后获得骨科运动医学与康复理疗博士学位。
1992年,在瑞士国际骨折内固定研究所(AO)完成骨质疏松博士后研究。
1993年,任职于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医学院创伤和重建外科学系。
1994年,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历任医学院矫形外科及创伤学系研究室主任,骨骼健康及骨质评估中心主任,医学院李嘉诚健康研究生骨科创新生物材料和药物研发中心主任。
2013年,当选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2023年,当选为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秦岭" alt="
秦岭" src="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b812c8fcc3cec3fdfc03f2b284dfc33f8794a5c289e7?x-bce-process=image/format,f_auto/resize,m_lfit,limit_1,h_1000"/> 秦岭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秦岭的研究领域为:1、创伤修复与骨疾病预防;2、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学及生物力学应用技术;3、细胞与分子生物学。
秦岭发展了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学及生物力学应用技术,并对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病生理和疗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另发展和倡导开发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非侵入性康复治疗(运动、药物和物理治疗)措施,以骨关节肌肉生物影像定量分析技术评定具有中华文化特征的太极拳运动治疗和中药药物治疗作为潜在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康复措施的功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合作研发了含中药活性小分子的骨科内植入物材料修复骨缺损。
学术论著
截至2023年5月,秦岭已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s)》《今日材料(Materials Today)》《生物材料(Biomaterial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20余篇 ;截至2020年12月,作为主编、副主编撰写专著12部,参编著作16部。
学术论文 | ||
出版时间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2000年 | 氟对大鼠股四头肌组织化学变化的影响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2005年 | 青少年特发性和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骨微结构及骨密度比较 | 《中华骨科杂志》 |
2006年 | 骨腱结合部损伤及其体外冲击波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
2007年 | 生物医学学术论文投稿要素 | 《医用生物力学》 |
2008年 | 淫羊藿黄酮类成分预防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 | 《中华医学杂志》 |
2009年 |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新生骨成熟过程的影响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
2010年 | ERβ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鉴定及检测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
2012年 | 低幅高频振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闭合性动脉损伤的作用 | 《医用生物力学》 |
2014年 | 成骨微环境中低剂量射线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2015年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与预防 |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
2016年 | 各种防粘连产品对腹壁肌肉愈合的影响 | 《医用生物力学》 |
2019年 | 预防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及实验研究进展 | 《中华骨科杂志》 |
学术专著 | ||
出版时间 | 专著名称 | 出版社 |
2001年7月 | 《骨科基础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年3月 | 《骨矿与临床》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 |
2006年5月 | 《体育生物医学基础研究与进展》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2006年8月 |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临床前和临床评价指导原则》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年9月 | 《骨质疏松症药效研究方法与技术》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年6月 | 《骨质疏松诊断》 | 中国现代文艺出版社 |
2013年11月 | 《骨内科学》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年7月 | 《中华骨科学—骨科总论卷》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参考资料 |
发明专利
截至2023年5月,秦岭已获得中国国内外专利授权36项。
时间 | 专利名称 | 专利号 |
---|---|---|
2010年6月9日 | 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1721747A |
2012年12月19日 | 基于小核酸药物成骨治疗的骨靶向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824647A |
2013年12月11日 | 骨植入物 | CN203328788U |
2014年8月13日 | 骨靶向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87379A |
2015年10月21日 | 生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04984404A |
2018年7月24日 | 内植物混合系统及制造方法 | CN108309421A |
2019年8月16日 | 磁流变串联弹性驱动器 | CN108721009B |
2019年11月29日 | 诱导成骨假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507435A |
2020年10月16日 | 髋部牵张装置 | CN106923895B |
参考资料 |
行业标准
截至2020年12月,秦岭已参与制定行业标准3项。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秦岭已组织策化了中国国内外会议10余次,并参与应邀专题演讲180余次。
承担项目
截至2020年12月,秦岭已主持20余项国际、国家和香港重大研发项目。
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2011年—2012年 | 复合骨生物材料制备及生物性能评估 | 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11年—2013年 | 深圳新药研制与生物治疗临床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深圳市发改委 |
2012年—2013年 | 型降解可控高密度纯镁骨钉的制备及生物安全性评价 | 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重点项目 |
2012年—2016年 | 基于新型快速成型技术构建的活性骨修复材料修复难治愈性骨缺损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盟科研与创新总司合作研究项目 |
2016年—2020年 | 新型生物活性脊柱融合器和节段骨缺损修复产品的开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医用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重点专项 |
参考资料 |
科研奖励
截至2023年5月,秦岭已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银奖(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日内瓦金奖(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金奖等40余项。
时间 |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奖项级别 |
1998年 | / | 运动解剖学学科研究贡献奖 | / |
2001年 | / | 中国药学发展奖 | 部委级(三等奖) |
2007年 | / | 中医药研究突出贡献奖 | / |
2007年 | / | 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 国家级 |
2013年 | 抗骨质疏松传统中药现代化研究及其应用 | / | 部委级(二等奖) |
2017年 | 新型3D打印骨修复多孔支架材料 |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 / |
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秦岭讲授的课程有“骨科生物力学”“骨科医学影像学和骨密度仪的应用”等。
指导学生
据2023年7月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数据,秦岭已指导培养博士后10名, 博士生32名,硕士生15名,进修生80余名,指导学位论文答辨105名。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2013年 | 医学院杰出学人 | 香港中文大学 |
2013年 |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 |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
2016年 | 国际骨科研究联合会会士 | 国际骨科研究联合会 |
2020年 | Berton Rahn研究奖 | 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 |
2020年 |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会士 |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 |
2023年 |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 |
美国骨矿盐学会会士 | 美国骨矿盐学会 |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杰出学者 |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9年—2011年 | 国际华人骨研学会主席 |
/ |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nslation》 主编 |
/ |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编委 |
/ |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 |
/ | 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 |
/ | 中山大学荣誉教授 |
/ | 暨南大学荣誉教授 |
/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荣誉教授 |
/ | 赛马会骨质疏松防治中心顾问 |
/ | 粤港澳大湾区骨科联盟副主席 |
/ | 香港科学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
/ | 香港姑苏经济科技文化协会会长 |
/ | 《矫形外科与研究杂志》副主编 |
/ | 《临床生物力学杂志》副主编 |
“秦岭是国际知名骨科专家,在国际和中国国内骨内科学及骨外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学科影响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评)
“秦岭在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了杰出学术成就。”(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