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艳芬 编辑
芳艳芬,原名周仕东,女,恩平歇马乡(今东成镇)南坑垄村人,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中国粤剧女演员。
代表作品有:《洛神》《窦娥冤》《梁祝恨史》《火网梵宫十四年》等。
2017年,芳艳芬获得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
本名:芳艳芬
外文名:Yim-Fen Fong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代表作品:火网梵宫十四年、洛神、窦娥冤、梁祝恨史
职业:粤剧演员
主要成就:获授香港2003年铜紫荆星章
芳艳芬
1925年,梁燕芳随母移居广州。簪姑喜爱粤剧,燕芳经常陪伴观看,耳濡目染,久而之久也爱上了粤剧,喜欢唱唱跳跳。却巧,邻居是粤剧老师傅王九,见她声音甜润,舞姿不俗,颇为喜欢,就教她唱功,并带她上舞台表演,初露艺术天赋。从此,她走上粤剧艺坛,取艺名为“芳艳芬”。
1932年,刚满10岁的小芳,就进入当时著名的国声剧院。不久,在寿胜年粤剧团与小燕红(红线女)一起从艺,被誉为该团一对美丽“小宫灯”。接着,她在花锦绣粤剧班随马师曾、卫少芳等名伶边学边演,这就为她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使她在艺术上有长足的进步,声色艺俱全。她从16岁开始,便担当了省港名班正印花旦,成为粤剧新秀。
抗战期间,广州沦陷,她所在剧团经常到珠江三角洲城乡演出,曾多次回恩平为乡亲们献艺。一次在江洲镇与陈露薇合演,另一次在圣堂墟与罗家权演出,她在《木兰从军》饰演花木兰,女扮男装,子喉平喉,运腔自如,引吭高歌,正气凛然,同仇敌忾,借木兰之口抒发爱国豪情,令人振奋,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抗战胜利后,她在广州与梁醒波、白玉堂、薛觉先、新马师曾等名伶同台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许多著名剧目,场场爆满,盛况空前。在《白蛇传》她唱“夜祭雷峰塔”一曲,以鼻颚发声,圆润淡雅,余音袅袅,如珍珠落盘,水银泻地,创造了“芳腔”,形成了独特流派,令听者着迷,誉满羊城。
芳艳芬50年代的时装照
芳艳芬
《洛神》
芳艳芬
《窦娥冤》
宋朝熙宁年间,商州大旱。窦娥一家人在逃难途中,弟弟失散,母亲病故,被迫卖到山阳县蔡家做媳妇。蔡昌宗与窦娥情投意合,互相倾慕,成亲后夫妻恩爱。蔡为了赶考期,于新婚第三日便告别老母、妻子上京赴试。蔡家东邻山阳县巨族张驴,因垂涎窦娥美色,买通木工金驼破坏桥梁,暗害蔡昌宗。蔡上京路过木桥时,突然桥断堕入水中。张驴进而迫债,企图迫使窦娥改嫁。无奈窦娥坚贞守节,甘与蔡母相依为命。张驴一计不成,又心生毒计。暗在羊肚汤里下毒,谋害蔡母。岂料害人反害己。驴母贪馋误喝毒汤身亡。张驴乘机诬陷蔡母,贿赂山阳县令要杀蔡母偿命。窦娥不忍婆婆受罪,自担罪名,挺身受罚。 行刑之时,忽然狂风雷动,大雪纷飞,仿佛天怒人怨。炎炎盛夏,竟然漫天风雪,确是古今奇迹!
获奖 | ||||||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