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舞台艺术 编辑

纪念邮票

梅兰芳舞台艺术梅兰芳舞台艺术

梅兰芳舞台艺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纪念杰出的戏曲艺术家梅兰芳,于1962年8月8日和1962年9月1日发行的,志号为纪94的纪念邮票。邮票分有齿和无齿两种。在发行这套邮票之后,邮电部还发行了一枚小型张。

《梅兰芳舞台艺术》全套八枚,梅兰芳像(307)展示了梅兰芳的一幅彩墨画像和梅兰芳的亲笔签名;邮票的后七枚,即(308)~(314)分别展示了梅兰芳在《抗金兵》《游园惊梦》《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生死恨》《宇宙锋》中饰演角色的形象。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梅兰芳舞台艺术》

外文名:Stage Art of Mei Lanfang

邮票类型:纪念邮票

邮票志号:纪94

发行时间:1962年8月8日

全套枚数:8

发行背景

编辑

梅兰芳,字畹华,是中国当代杰出的戏曲艺术家。原籍江苏泰州,1894年生于北京,祖父和父亲都是著名的京剧演员。他9岁学戏,11岁开始登台演出,1961年8月8日逝世,享年67岁。在60年的艺术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勤修苦练,勇敢地探索,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优良传统,多方面地革新创造,在旦角行当的表演艺术上形成了独具风格、流传最广的“梅派”,和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一起被京剧界和广大观众公认为“四大名旦”。梅兰芳的表演风格平易近人,惊采绝艳,嗓音甜美、澄静、圆润、清脆而有水音,动作自然典雅,雍容大方,熨贴动人,表演艺术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色。

1962年8月8日,正值梅兰芳逝世一周年之际,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戏曲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邮票全套8枚,其中(311)~(314)于同年9月1日发行。同时发行的还有一套无齿孔邮票。

制票参数

编辑

志号

纪94

印刷版别

影写版

印制厂

北京邮票厂

设计者

孙传哲

背面刷胶

发行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图序

图名

面值

发行量

规格

整张枚数

齿孔度数

307

梅兰芳像

4分

400万枚

30mm×40mm

50(10×5)

P11.5×11

308

《抗金兵》

8分

800万枚

30mm×40mm

50(10×5)

P11.5×11

309

《游园惊梦》

8分

800万枚

30mm×40mm

50(10×5)

P11.5×11

310

《霸王别姬》

10分

400万枚

30mm×40mm

50(10×5)

P11.5×11

311

《穆桂英挂帅》(1962.9.1)

20分

300万枚

30mm×40mm

50(10×5)

P11.5×11

312

《天女散花》(1962.9.1)

22分

150万枚

40mm×30mm

50(5×10)

P11×11.5

313

《生死恨》(1962.9.1)

30分

150万枚

40mm×30mm

50(5×10)

P11×11.5

314

《宇宙锋》(1962.9.1)

50分

150万枚

40mm×30mm

50(5×10)

P11×11.5

(参考资料: )

票面图案

编辑

有齿《梅兰芳舞台艺术》有齿《梅兰芳舞台艺术》

邮票全套八枚,梅兰芳像(307)展示了梅兰芳的一幅彩墨画像和梅兰芳的亲笔签名;《抗金兵》(308)图案是梅兰芳在《抗金兵》中扮演梁红玉擂鼓助威的形象;《游园惊梦》(309)图案是梅兰芳在《牡丹亭》的《游园惊梦》一折中饰演杜丽娘的形象;《霸王别姬》(310)图案是梅兰芳在《霸王别姬》中饰演虞姬舞“双剑穿梭”式子的形象;《穆桂英挂帅》(311)图案是梅兰芳在《穆桂英挂帅》中饰演的穆桂英形象;《天女散花》(312)图案是梅兰芳在《天女散花》中饰演天女的形象;《生死恨》(313)图案是梅兰芳在《生死恨》中饰演韩玉娘的形象;《宇宙锋》(314)图案是梅兰芳在《宇宙锋》中饰演赵艳容的形象。

邮票赏析

编辑

面额图案

无齿《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梅兰芳舞台艺术》

梅兰芳像(307)

邮票上的图案是梅兰芳的一幅彩墨画像和梅兰芳的亲笔签名。梅兰芳身穿中山服上装,眼睛传神,突出刻画了他敦厚的性格和一个表演艺术家智慧的神采。

《抗金兵》(30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激起国人抗日的斗志,梅兰芳根据传统剧目《娘子军》改编成为《抗金兵》。画面上,梁红玉身穿女靠(古代将士铠甲),背后插着四面三角形小旗(称“靠旗”),英姿勃勃;她在山头擂鼓后,起唱《石榴花》曲子:“遥望着一江风浪拍天高!”,双手掏着五六尺长的雉尾翎子,注视着波涛汹涌的江面,准备下山参战,显得英武勇猛,沉稳善战。这是一出唱、做、念、打并重的戏,梅兰芳演得慷慨激昂,十分精彩。

《游园惊梦》(309)

画面上这位少女走进花园,生平第一次接触到大自然的美,从内心激发了无限的喜悦。她身穿色彩鲜艳的女帔,右手举扇,左袖翻起,侧身远望,正在唱“……听呖呖莺声溜的圆”一句,突出展现了杜丽娘在“春色如许”的园林中,一面看花,一面听鸟语的神情和姿态。梅兰芳以高深的艺术造诣,成功地塑造了杜丽娘所具有的大家闺秀的风度、青春少女的容光和叛逆的性格。

《霸王别姬》(310)

1922年,梅兰芳和杨小楼根据《千金记》传奇创作了《霸王别姬》。梅兰芳塑造的虞姬,是一个雍容华贵、意态安详、兼习文武、多情重义的贵妇形象。这出戏中的剑舞,也是梅兰芳的成功创造。为了舞好剑,他曾向武术老师学习了一套太极剑,每天用真剑练习,因此在舞台上起舞假剑,格外得心应手。画面上,两剑轮流着向前冲刺,式子准确、优美,刚劲有力。

《穆桂英挂帅》(311)

1959年,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梅兰芳根据同名豫剧改编成为《穆桂英挂帅》,这是梅兰芳最后一部杰作,也是他献给祖国人民最珍贵的礼物。画面上,穆桂英手托黄色帅印亮相,充分表现出了这位百战百胜的沙场老将,念及国家危亡,抛开一切顾虑,重整戎装。挂帅出征的决心。

《天女散花》(312)

《天女散花》是梅兰芳1917年创作的古装戏。画面上,天女边歌边舞,唱完快板后接着唱摇板“催祥云驾瑞彩速赴佛场”的“场”字时,走圆场到台左,将绸带迅速向右抛出,飘起来的风带往下落时,身体也随着缓缓地下蹲,双手“合十”亮相,犹如敦煌壁画的飞天仙女凌空飞翔,飘然降落,十分优美。这枚图案根据徐悲鸿早期在上海为梅兰芳所画一幅油画设计而成,基本保留了原画的风貌。

《生死恨》(313)

1934年,为了激发国人的抗日斗志,梅兰芳参照《易鞋记》传奇改编成为《生死恨》。这枚邮票图案描绘了韩玉娘深夜在义母家里,身穿褴褛的衣衫,独坐在纺车旁边。追怀往事,渴望宋兵早日收复失地的情态。梅兰芳以他那声随情抑的歌唱,感人肺腑地倾诉了亡国奴隶的悲惨遭遇,强烈地表达了对敌人的愤恨。

《宇宙锋》(314)

图案中是梅兰芳饰演赵艳容金殿装疯,正唱“倒卧在尘埃地信口胡言”时的身段。《宇宙锋》是梅派高难度经典剧目。这枚邮票图案描绘的‘‘金殿”一场戏中,梅兰芳结合唱腔,迅速地挥舞双袖,向右旋转;然后将水袖翻起,慢慢地蹲下身来。表现出赵艳容又气又愤、似真似假的疯态,给人以美的感受。

这套邮票的后七枚,即(308)~(314),展现了梅兰芳大师的舞台形象,分别在右上角或右下角钤有“梅兰芳舞台艺术”红色长方形印章,既具有艺术装饰效果,又点明了画面主题。

收录情况

编辑

国家

书名

页码

编号

参考资料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

52

——

中国

《中华世界邮票目录(亚洲卷)》

54

740-747

德国

《MICHEL-China Katalog 2011/2012 Ubersee·Band 9.1》

(即《米歇尔邮票目录》)

303

648-655

版本信息

编辑

无齿票

在发行有齿票的同时,邮电部还发行了一套《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票,票面图案与有齿票相同。

图序

图名

面值

发行量

规格

整张枚数

307

梅兰芳像(无齿)

4分

1万枚

30mm×40mm

50(10×5)

308

《抗金兵》(无齿)

8分

1万枚

30mm×40mm

50(10×5)

309

《游园惊梦》(无齿)

8分

1万枚

30mm×40mm

50(10×5)

310

《霸王别姬》(无齿)

10分

1万枚

30mm×40mm

50(10×5)

311

《穆桂英挂帅》(1962.9.1)(无齿)

20分

1万枚

30mm×40mm

50(10×5)

312

《天女散花》(1962.9.1)(无齿)

22分

1万枚

40mm×30mm

50(5×10)

313

《生死恨》(1962.9.1)(无齿)

30分

1万枚

40mm×30mm

50(5×10)

314

《宇宙锋》(1962.9.1)(无齿)

50分

1万枚

40mm×30mm

50(5×10)

(参考资料: )

小型张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1962年9月15日,邮电部在发行这套邮票之后,又发行了一枚小型张。小型张图案是1956年夏天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饰演杨贵妃的一幅剧照,由一位日本友人拍摄。画面上,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雍容华贵,姿态优美,那充满怨懑的眼神和紧闭的嘴唇,将杨贵妃内心的苦闷和怨恨,十分传神地表现出来了。小型张采用天蓝色作边饰,上面绘饰着与主图相关联的白色京剧服装八团花图纹。既烘托了主图意境。又使画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志号

纪94M

规格

52mm×62mm

设计者

建坤

图名

《贵妃醉酒》

整张规格

108mm×146mm

印制厂

北京邮票厂

面值

3元

齿孔度数

P11.5

背面刷胶

发行量

2万枚

印刷版别

影写版

(参考资料: )

小型张印样

小型张印样小型张印样

这套邮票还有一种雕刻试验版《白蛇传·断桥》小型张印样,共有4种不同刷色,面值均为5元,未发行,印样现藏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邮票价值

编辑

《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邮票发行量少,流入集邮爱好者手中的不多,存世量数千套,成为新中国的珍贵邮品。1993年11月北京邮品拍卖会上,1套纪94无齿票以1万元拍出。香港1994年邮票展览会名贵邮票拍卖会上,1套纪94无齿新票带宽边以11750元(港币)拍出。北京邮星贸易总公司1996年北京邮品拍卖会上,1套纪94无齿宽边(有孙传哲签字盖印)以2.75万元拍出,无齿宽边四方连以9.2万元成交,宽边双连新票以4.8万元成交,双连带版铭以5万元成交。1996年10月13日,重庆邮品拍卖会上,1套纪94无齿新票以1.15万元成交。1997年9月7日,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邮品拍卖会上,1套纪94无齿票以2.6万元成交。1999年5月22日,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第19届全国最佳邮票评选颁奖活动广州邮品拍卖会上,1套纪94梅兰芳无齿票以2万元拍出。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邮票发行量仅2万枚,是新中国发行量最小的小型张,价格雄踞各小型张之首。1989年2月12日,北京举办的首次邮品拍卖会上,1枚新纪94M以3700元成交。北京邮星贸易总公司1996年北京邮品拍卖会上,1枚纪94小型张原胶新票以1.7万元成交。集邮报社邮品开发部1997年夏季邮品通讯拍卖时,1枚纪94小型张上品新票底价2.4万元。1997年9月7日,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邮品拍卖会上,1枚纪94小型张以2.6万元成交。1998年9月26日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的9月末邮票拍卖会上,1枚纪94小型张以3.06万元拍出。1998年中邮大地邮票拍卖有限责任公司的11月月末拍卖会上,1枚纪94小型张以2.4万元成交。

真伪鉴别

编辑

无齿票

《梅兰芳舞台艺术》无齿票主要是供集邮者收藏,发行量很少,再加上经过“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损失一部分,如今存世量已很少,市场价格很贵,已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珍邮行列,有些不法分子便千方百计伪造纪94无齿票出售,欺骗没有鉴别邮品经验的集邮者。鉴别方法如下:

无齿票真伪鉴别无齿票真伪鉴别

一、对于用纪94有齿票真品制造的假无齿票,鉴定时,只要量邮票规格即可。纪94无齿票真品尺寸规格(307)~(311)为30毫米×40毫米,(312)~(314)为40毫米×30毫米。纪94无齿票伪品若用纪94有齿票真品裁去四周齿孔伪造而成,其邮票尺寸规格必然小于30毫米×40毫米或40毫米×30毫米,一般小于1毫米~2毫米;如果小于1毫米,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邮票四周边缘,偶尔可见原齿孔痕迹(见图)。

二、对于用纪94无齿票真品翻版印制的假无齿票鉴别方法有:

1.看纸质:纪94无齿票真品采用邮票纸印制,纸质坚韧,吸墨性能好。纪94无齿票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纸面光洁明亮

2.看版别和刷色:纪94无齿票真品采用影写版印制,刷色纯正、艳丽、清晰、瓷实;邮票上的铭记、面值、票名、志号均采用单一黑色细网纹版印制,字迹、笔画不发糊,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文字上的细网点清晰可见。纪94无齿票伪品用纪94无齿票真品翻拍制版彩印,刷色不够纯正;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邮票上的铭记、面值、票名、志号均发糊,套色胶印所呈现的网点暗影比较明显。

3.看背胶:纪94无齿票真品刷有背胶,为糊精胶,胶面厚而光亮,呈淡黄色。纪94无齿票伪品无背胶,纸面呈铜版纸光洁明亮的特征。

4.用鉴伪仪鉴别:纪94无齿票真品采用邮票纸印制,在鉴伪仪的紫光灯照射下,呈暗紫色。纪94无齿票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在鉴伪仪的紫光灯照射下,呈亮白色。

小型张

小型张真伪鉴别小型张真伪鉴别

《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发行量少,供不应求,现今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中的珍品,有些不法分子便乘机千方百计地伪造小型张出售,欺骗没有鉴别邮品经验的集邮者。现已发现,市场上至少有两种纪94M伪品,其中一种假小型张打有齿孔,另一种假小型张没有打齿孔,印有模拟齿孔。这两种假小型张都是利用纪94M真品进行翻版印制而成。鉴别方法如下:

1.看纸质:纪94M真品采用邮票纸印制,纸质坚韧,吸墨性能好。纪94M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纸面洁白光亮。

2.看版别和刷色:纪94M真品采用影写版印制,刷色自然、真实,色彩纯正、鲜亮。纪94M伪品用纪94M真品翻版印制而成,色彩不纯正,有的偏色,有的彩色线条模糊不清;用高倍放大镜进行观察,邮票图案上的印刷网点清晰可见,文字也有因彩色网点套印不准而出现的暗影(见图)。

3.看背胶:纪94M真品刷有背胶,为糊精胶,胶面厚而光亮,呈淡黄色。纪94M伪品无背胶,背面呈铜版纸洁白光亮的特点。

4.看齿孔:纪94M真品齿孔11.5度,齿孔打得均匀而笔直。纪94M伪品有一种打着齿孔,个别齿孔呈现不够均匀的情况;另外一种没有打齿孔,只印有模拟齿孔,据说这种纪94M伪品由俄罗斯人携带到中国和美国出售。

5.看邮票上的铭记和面值:纪94M真品上的铭记“中国人民邮政”和面值“3圆”字样,均采用反阴版印制,而且白字均印得整齐,白字边缘上无网点,不发虚。纪94伪品的白字边缘上,用高倍放大镜可清晰看到套印的网点。使用这一方法,可快速鉴别纪94M的真伪。

6.用鉴伪仪鉴别:纪94M真品采用邮票纸印制,在鉴伪仪的紫光灯照射下,呈暗紫色。纪94M伪品采用铜版纸印制,在鉴伪仪的紫光灯照射下,呈亮白色。

重要展览

编辑

邮票原图稿

2015年4月9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举行了“纪念孙传哲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特展”,其中展出了孙先生设计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第一、二、七、八图原图等八幅邮票原图稿。

2018年的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欢庆馆日中,展出了《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

外界评价

编辑

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顾问、梅兰芳秘书许来:邮票除了采用有意义的剧目和不同样的扮相之外,还顾到人物或坐或站、或高或矮的形象。例如天女、赵艳容的蹲像和韩玉娘的坐像,跟其他四张站像排列起来,错综参差,能让人感到有配搭匀称之妙。邮电部发行的小全张,用的是《贵妃醉酒》里杨贵妃酒后的醉态剧照。票齿外连有粉绿色的装饰团花图案,美观大方,相当精致。(《忆艺术大师梅兰芳》)

荣誉表彰

编辑

1980年,《梅兰芳舞台艺术》及小型张在《集邮》杂志社举办的建国30年(1949~1979)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最佳纪念邮票之一。

逸闻轶事

编辑

这套邮票小型张上的梅兰芳剧照原为彩色照片,因设计小型张时,中国尚无彩照拍摄冲洗设备,便请摄影师张绥芝将彩照翻拍成黑白照片,然后在这幅12英寸黑白照片上过黄,用喷笔去掉舞台背景,将照片上杨贵妃的眉毛、眼睛都作了精心修整,并采用棕黑色背景,使得人物形象非常突出,富有舞台气氛。

回顾20世纪60年代,全套8枚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和1枚面值3元的“贵妃醉酒”小型张刚一发行就受到了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整套面值为1.52元,在那个历史年代,这可是一笔“大钱”了,对普通的中国邮迷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好在还有售价0.5元左右的盖销票,但对于小型张这种高价邮票很多邮迷只能忍痛割爱了。“文革”时期,该套邮票和小型张的命运与传统京剧一样遭到了“灭顶之灾”,不少国营邮票公司的库存和集邮家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也都被毁之殆尽。而那时以水原明窗为代表的日本集邮家却对中国邮票十分青睐,由于汇率关系,用日元去购买中国邮票很划算,中国邮票价格也不贵,他们通过中国邮票出口公司进口了不少中国邮票,尤其是《梅兰芳舞台艺术》。经历了“文革”大销毁后,“梅兰芳”邮票在国内的存世量极少,成为珍稀品种;但是在“文革”前出口到日本的“梅兰芳”邮票数量却不少。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邮趣会馆出售的中国邮票不仅有《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还有有齿票、无齿票,甚至连全套的有齿票和无齿票首日封都有。

下一篇 匡家

上一篇 女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