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三镇 编辑
武汉三镇位于中国的长江、汉江交汇处,为武昌(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汉口(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汉阳区)三座重镇的合称,范围即是武汉市的七个中心城区。三城镇同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隔江鼎立,故称“武汉三镇”。
武汉三镇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武昌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为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汉阳兴起最早,历史悠久,是中国的工业中心;汉口在明朝才开始强势崛起,20世纪初期成为全国仅次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工商业基础较好的汉口发展为武汉市的经济、金融中心。
武汉三镇不仅各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在武汉市功能分工上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第一站就是武昌。
中文名:武汉三镇
外文名:Three Towns of Wuhan
别名:三镇
所属地区:中国华中
地理位置:江汉平原东部
下辖地区:武昌、汉口、汉阳
电话区号:027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64 万(武汉市主城区-2013年)
著名景点: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东湖
机场: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火车站:武汉站、汉口站、武昌站等
车牌代码:鄂A
方言:武汉话
武汉三镇示意图
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武汉的地理特征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其中,“一线”即京广线,“两江”即长江、汉水,“三镇”即汉口、汉阳、武昌,“五方杂处”则指“此地从来无土著,九分商贾一分民”(《汉口竹枝词》)的武汉市民构成。其余几句,大体上是说武汉地处国中,交通便捷,人文荟萃,具有文化上的特殊优势云云。
武昌昙华林
的确,武汉文化东西结合、南北杂糅的特征十分明显。即以饮食为例。武汉人嗜辣似川湘,嗜甜似江浙,清淡似闽粤,厚重似徽鲁,其代表作“豆皮”即有“包容”、“兼济”的文化特点。武汉人在体格、性格上也兼东西南北之长。他们比南方人高大,比北方人小巧,比成都人剽悍,比上海人朴直,比广东人会做官,比山东人会经商,比河北人会作文,比江浙人会打架。总之是能文能武,能官能商。武汉三镇的城市格局,也是官商并存,文武兼备。
俯瞰武汉三镇
汉口英租界遗址
武汉人的敢动手,也是全国有名(但仍逊于辽宁人)。“文化大革命”中,他们可是连江青的特使都打了。其实,武汉人不但火气大,而且“礼性”也大。武汉人说话,一般都会尊称对方为“您家”(吵架时例外),相当于北京人的“您”,实际上也是“您”字的音变,读作nia,和nin非常接近(武汉话之属于北方语系,此即证明)。不同的是,武汉话的“您家”还可以用于第三人称,比如“他您家”,相当于“他老人家”。
武汉东湖梅园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张公堤。这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陆地,对起初狭小的汉口扩建面积提供了方便条件,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将武昌与汉口(辖汉阳县)两市合并作为首都,并定名为武汉。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
上一篇 瑞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