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悟县 编辑

湖北省孝感市辖县

大悟县大悟县

大悟县,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县境北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新县交界,南与武汉黄陂区、孝昌县接壤,东与红安县相邻,西与广水市相连,是大别山集中连片贫困区腹地的西出口,鄂豫皖经济协作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南北长48.8千米,东西宽42.2千米,总面积1986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大悟县辖14个镇、3个乡,另设有2个功能区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常住人口47.65万人。

大悟县原名礼山县,建县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952年更名为大悟县,是革命老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腹心地带,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大悟留下战斗足迹,也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故乡。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大悟县退出贫困县。

2022年,大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72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2.374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130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2.2185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24.5:23.0:5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853元。 2023年,全县实现当年价生产总值2235064万元,比上年增长6.7%(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大悟县

外文名:Dawu County

别名:礼山县

行政区划代码:420922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湖北省孝感市

地理位置:湖北省中部偏东,孝感市东北部

面积:1986 km²

下辖地区:14个镇、3个乡,另设有2个功能区

政府驻地:城关镇府前街3号

电话区号:0712

邮政编码:4328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47.48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宣化店谈判旧址,九女潭峡,龙潭湖

火车站:孝感北站

车牌代码:鄂K

地区生产总值:2235064 万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开皇九年(589年),为礼山县,以县境礼山为名。

清末至民国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境域分属河南省罗山,湖北省孝感、黄陂、黄安(今红安)两省四县所辖。其间,民国十九年(1930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中国共产党在境内先后建立了罗山、陂孝北、河口三个县苏维埃。

铁寨风景区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国民政府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撤离,西进川陕。国民政府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以豫鄂边界“形势重要,距城远,控制不便”,“政令不及”,根据“新收复区设县纲要”,乃拨河南省罗山,湖北省黄陂、黄安、孝感四县边陲地带,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月1日,先行建置礼山县。其后,于是年4—5月,由内政部、行政院、国民政府补办了呈批手续及铸发正式县印。始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第二行政督察区撤销,属鄂东行署。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又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初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中共鄂豫边区党委、鄂豫边区行政公署和新四军第五师司政机关进驻大悟山地区,境内先后建立安礼县、罗礼应县、礼南县三个抗日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进驻宣化店,至6月26日中原突围,境内又先后建立礼山自治县民主政府、礼山县民主政府、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6日,礼山县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礼山县爱国民主政府改称礼山县人民政府,隶属湖北省孝感专员公署(简称孝感专署)。

1952年9月10日,为了纪念大悟山区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英雄业绩,经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备案,将礼山县改名大悟县。

1959年03月,孝感专署撤销,大悟县划归武汉市所辖。

1961年05月,恢复孝感专署,大悟县复归孝感专署所辖。

1978年10月,属孝感地区。

1993年06月,属孝感市。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2年10月,大悟县辖14个镇、3个乡,另设有2个功能区 。大悟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府前街3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420922100000

城关镇

420922101000

阳平镇

420922102000

芳畈镇

420922103000

新城镇

420922104000

夏店镇

420922105000

刘集镇

420922106000

河口镇

420922107000

四姑镇

420922108000

吕王镇

420922109000

黄站镇

420922110000

宣化店镇

420922111000

丰店镇

420922112000

大新镇

420922113000

三里镇

420922200000

高店乡

420922201000

彭店乡

420922202000

东新乡

420922501000

高铁试验区

420922502000

悟峰山度假区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大悟县位于鄂东北,居鄂豫两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4°3′—114°35′,北纬31°18′—31°50′之间,东西宽48千米,南北长约55千米,总面积1979平方千米。

大悟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大悟县地处大别山与桐柏山的相接地带,主要为大别山的余脉延伸,构成群山环抱,丘陵起伏的地势。境内分布有五大主峰:北部五岳山;西北部的娘娘顶、光秃山;中部仙居顶;南部大悟山,其中五岳山为全县最高峰(海拔高度858.3米)。余下的低山丘陵、岗地平畈以及河流海拔高度在44—500米之间。由于沟壑纵横,形成了澴河、滠水和竹竿河三条主要河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

大悟县地图大悟县地图

气候特征

大悟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西北冷气团的影响,夏季受东南、西南季风控制,形成冬冷、夏热、冬干、夏湿,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短的气候特征。

四季特征

春季

3月26日至5月20日。昼夜长短差异不大,气候温和。平均气温在15℃,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常出现多日的低温阴雨天气(一般在3月18日至4月2日之间)。寒潮期间,温度聚降,出现-3℃和-1℃的现象。此现象多在3月上旬出现,分别为5年和3年一遇。少数年份农历3月出现降雪、4月打霜天气。民谚有:“3月桃花雪,4月杏花霜”之说法。

夏季

5月21日至9月15日。昼长夜短,天气炎热,旱多涝少。多为伏旱,每2至3年一遇。雨量集中,多大雨或暴雨,山洪每3至4年一遇。平均气温在25.3—27.8℃,年最高气温历年在35.4—43.1℃。1959年8月23日极端高温达43.1℃。

秋季

9月16日至11月15日。天气爽、干燥少雨、多有秋旱,少数年份秋雨连绵。平均气温15℃左右。北方冷空气逐渐加强南下,气温逐步下降。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常有较强冷空气侵入。有时连续3日气温低于2℃。寒露过后出现秋寒。秋寒最早出现在9月5日(1980年),最晚出现于10月7日(1976年)。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有一次强冷空气。冷空气过后出现初霜。

冬季

11月16日至次年3月25日。夜长昼短,干燥寒冷。因受北方冷气团控制,风大雨雪少,冷空气频繁,天气干冷。平均气温在5℃,平均最低气温-8.7℃,极端最低气温为-16.5℃(1977年1月30日)。

气候要素

太阳辐射

太阳年辐射总量多年平均值在93.7—121.14千卡/平方厘米之间。1959—1986年,累年平均值为111.5千卡/平方厘米。总辐射量的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夏季为最多,春季次多;冬季最少,秋季次少。春季辐射总量为30千卡/平方厘米·季,夏季为39.9千卡/平方厘米·季,秋季为24.3千卡/平方厘米·季,冬季为17.3千卡/平方厘米·季。各占年总辐射量的26.9%、35.7%、21.7%和15.5%。

日照

据《湖北省气候志》载,大悟县累积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53.3小时,为全省的最高值。日照最多年份为2421.5小时(1978年),最少年份为1549.6小时(1982年)。月日照百分率达50%以上的有6—9月,其中8月为60%,是日照最多和百分率最高的月份;2、3月最少,日照百分率分别为40%和30%。

气温

年平均气温各地在14.9℃—15.7℃之间。南部年平均气温为15.7℃,中部为15.4℃,北部为15.2℃。全县南北温差0.5℃。7月份最热,月平均温度,北部27.3℃,南部28.2℃。1月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5—2.5℃。气温在年内的变化特点是,春秋两季上升和下降较剧烈,夏、冬变化则较平稳。气温日较差的幅度各月在7.9—10.1℃之间,以7、8月份较小(7.9℃、8.4℃);5、10月较大(10℃、10.1℃)。气温的年最高值与最低值的绝对温差达59.6℃,为全省罕见。极端最高气温为43.1℃,极端最低气温为-16.5℃。

霜期

无霜期为227—242天,其分布南长北短,南北相差约15天。城关地区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35天。平均初霜日期,南部11月14日,北部11月17日,南北相差3天。城关地区为11月11日。平均终霜日期,北部3月17日,南部3月14日。无霜的长短及初终霜日期的早迟出现,年际变化较大。城关地区初霜日最早出现在10月15日(1962年),最迟出现在11月29日(1970年),相差45天;终霜最迟终止于4月18日(1962年),最早止于2月23日(1977年),相差55天。无霜期最短是1963年,只有179天。最长是1961年,长达272天,两者相隔93天。

降雨

1961—1986年,各地多年降雨量介于1070.8—1172.9毫米之间。南部的河口、夏店、芳畈雨量较多,西北部三里城地区雨量为全县平均雨量之最,年平均降雨为1172.9毫米。东北部的宣化店地区,是全县的低值降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070.8毫米。城关至大新一片为全县次低值降雨区,年均降雨量为1083.8—1091毫米。全县11个雨量点,平均年降雨量为1114.9毫米。降雨的四季分布极为产均。下半年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雨量充沛。其中,6—8月雨量为505.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46.7%;冬半年受北方干冷气团控制,降水甚少。其中,12—2月雨量为74.8毫米,只占全年降雨量的6.9%;春、秋两季雨量分别为306.9毫米和196.5毫米,占年降雨的28.3%和18.1%。降雨强度,以小雨日数最多,中雨为次,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较少。暴雨出现在4—10月,集中在5、6、7月。暴雨日数各地累年值为4天左右,姚店平均日数4.8天。大暴雨日,26年出现过24次。特大暴雨多出现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

降雪和积雪

年平均降雪日为10天左右,主要出现在12—2月。3、4月也偶有出现。平均初雪日12月5日,终雪日为3月10日。年最大积雪深度19厘米(1984年1月18日),多数积雪深度在5—10厘米。低山、丘陵区积雪深,平畈积雪浅。

风力和风向

大悟县处湖北省北向风主要通道口附近。多年平均风速3.2米/秒,3月风速最大,3.7米/秒;6月和10月风速最小,分别为2.8米/秒和2.9米/秒。累积年最大风速19.7米/秒,为湖北省风速最大区之一。大风日数也是全湖北省最多地区,8级以上的大风平均每天25.6天。风向6—7月偏南风最多。其余各月为偏北风,以东北风向最多。频率(占16方位)为24%。

蒸发量

年总蒸发量为1560毫米左右。7月最多,为210毫米;1月最小,为60毫左右。年总蒸发量为年总降水量的1.44倍。

灾害性天气

大悟县灾害性天气有春季的低温阴雨和早春冻害;夏季的高温干旱和暴雨洪涝;秋季的寒露风和连阴雨;冬季的寒潮、冰雹、雨淞等。龙卷风、冰雹是偶发性的,仅在局部发生。

春季低温连阴雨

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春季常常出现多日的低温天气,有时伴有阴雨。春季低温、阴雨出现在3—4月份。1959—1986年,出现低温天气34次,其中伴有阴雨12次。低温天气和低温阴雨天气机率分别是64%和18%,主要出现在3月21日至27日,多为7天。有时温度连续下降到-1℃至-3℃。出现春冻,此为5年一遇。

干旱与干热风

干旱是大悟县主要气候灾害之一,分布在各个季节,以夏、伏旱和秋旱为多数。有的年份3段干旱连续。1959—1984年,各类旱情41次,平均2年三遇。其中大旱3次(1959年、1972年、1981年),基本上是10年一遇。各季节干旱机率为:春季6次,4年一遇;夏伏旱12次,5年二遇;伏秋旱5次、秋旱6次,5年二遇;冬旱12次,2年一遇。干热风主要出现在5—8月,以7月最多。干热风出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1959年、1966年分别为12次和11次。1970年、1972年、1974年、1977年4年中则无干热风出现。其他年份均有出现,但次数不等。

秋寒

最早出现在9月5日(1980年),最晚出现于10月7日(1976年),平均秋寒日是9月21日。秋寒有时伴有阴雨。1959—1982年,秋寒、阴雨共出现过7次,一般在10天左右,最多14天(1970年)。平均降雨量约65.4毫米。阴雨多在9月下旬和10月上旬。

洪涝

日降雨量达100毫米,3日内总雨量超过150毫米或连续大到暴雨量达200毫米,将发生洪涝灾害。各地洪涝一般在5月下旬至8月,其中绝大部分在7月份。1961—1986年间,各地洪涝17次左右。其中姚店、三里、芳畈、夏店大洪涝为7次,河口6次,吕王5次,城关5次。全县范围的大洪涝有4次(1968年、1969年、1980年、1983年)。洪涝平均10年2遇。

雨淞

出现在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以1月为多。年平均日数达4天,最多年份达21天(1969年)。雨淞严重时,会使交通运输、输电和通讯线路受阻,树林、庄稼受害。

龙卷风

大悟县极为少见。1980年5月24日和6月24日在彭店、东新各出现一次。最大风力11级,呈带状,时数不足5分钟。范围小、危害大,致使电杆折断、大树拔起,房屋倒塌,人畜亦有伤亡。

冰雹

仅在局部地区发生。1959—1986年间,城关地区共出现9次降雹天气。因颗粒小,一般未造成灾害。1974年4月12日,城关、高店至丰店、吕王一带出现一次冰雹天气,冰雹有的大如鸡蛋,伴有大风大雨,持续时间15分钟,麦子和早稻秧受损。

大悟县仙居顶大悟县仙居顶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大悟县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降水量1097毫米。境内有澴河、滠水、竹竿河为主的三条水系,共有大小支流324条,总长度1216.46千米。其中:澴河位于大悟县西部,纵贯南北,境内流程52.47千米,县内流域面积886.1平方千米,客水面积8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泾流量4.483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万千瓦,其中环水流域6万千瓦,滠水流域2万千瓦,竹竿河流域4万千瓦,全年平均可发电80000万度,装机2万千瓦时,年发电4800万度,仅占总蕴藏量的6%。

林业资源

大悟县山场面积195.6万亩,其中山场中林业用地面积157万亩,有林地136.6万亩,活立木蓄积3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1.6%。灌木林地12万亩,用材林56.9万亩,经济林93.5万亩。

生物资源

大悟县境内植物有乔灌木67科、150属、348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柳杉、香、枫杨、意杨、水杉、栎树等;有记录的野生动物有65种,其中属于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40种;林特产品主要有板栗、乌桕、银杏、青茶、桃李、杜仲等,其中乌桕年产8000吨,居全国第一;板栗年产35000吨,居湖北省第二。

大悟县境内鱼类资源有18科,天然种群有鲶、鳜、黄鳝、马口、泥鳅、花鳅等,另还有龟、鳖及水獭、闭壳龟、石鸡等。

矿产资源

大悟县初步探明的磷矿总储量为11392.06万吨,其中黄麦岭11082万吨、张家岗130万吨、余家北湾118.56万吨、付家河31.18万吨、阳平口30.32万吨,其含磷量大都在16%以上,已开采磷矿石146.9万吨,有色金属品种14种,其中黄金初步探明储量2253千克,矿石含金品位为10克/吨;白银储量为4079.7千克,主要分布在阳平镇的熊家冲和新城镇的天岗一带,已开采黄金5129两,白银24802两。铜初步探明储量为10188吨,主要分布在芳畈的金马坑、陈家河一带,已开采391吨;重稀土初步探明储量为5183吨,平均含量为0.053%,主要分布在新城邓家湾,储量2125吨,芳畈镇杜家桥374吨,方家冲1684吨;黄铁矿主要分布在阳平镇,储量为67.39万吨,矿石含铁量为8%。镍矿储量24.08万吨,主要分布在吕王的银山寨、陈家楼、细毛山一带。锌储量为930吨,主要分布在宣化的板仓南。蛇纹岩储量为11987.24万吨,含量为33—38%,主要分布在吕王银山寨。还有重晶石、萤石、水晶石、大理石、石英石等非金属矿藏。

风能

大悟县位于黄淮平原与江汉平原隆起带,南北气候过渡带,境内600米以上高山17处,山高南北对流风高且大,风能储量达100万千瓦,2006年被省发改委纳入全省风场开发的重点县,仙居顶、五岳山、擂鼓台、娘娘顶等平均风速在6.8米/秒以上,平均风功率密度360w/m2以上,主风向和最大风能密度一致,有效风速小时数较高,中低风速出现较多,无破坏性风速,风能品质好,在全省布点测风中占有明显优势。

太阳能

大悟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湿、四季分明,大悟县城关地区太阳年辐射量在95.6—120.5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平均日照时数2422小时,年平均气温15.4℃,全年无霜期236天,年降雨量1086.4毫米,日照百分率47%,其中春季辐射总量占年辐射总量的27%,夏季占35.2%,秋季占21.9%,冬季占15.7%,光照比较充分,大悟县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9.335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

地热资源

大悟县地热能蕴藏丰富,约占全县30%,但未经专业地质勘探,尚未开发利用。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常住人口47.6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33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06%。据县公安局统计,2022年年末全县总户数186156户,总人口604637人。总人口中,男性323415人,女性281222人;城镇人口195998人,乡村人口408639人;0—17岁119211人,18—34岁129879人,35—59岁235254人,60岁及以上120293人。全年出生3593人,出生率为5.94‰;死亡4707人,死亡率为7.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4‰;迁入475人,迁出4158人。

2023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7.4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79万人),城镇化率52.22%。据县公安局统计,2023年年末全县总人口599528人。全年出生3178人,出生率为5.3‰;死亡4654人,死亡率为7.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大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7232亿元,比上年增长4.8%(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2.3745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130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2.21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7.6%、4.0%,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25.4:21.7:52.9调整为24.5:23.0:52.5。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1.6%、0.5%、9.3%、0.4%、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4853元,比上年增长9.1%。

初步核算,2023年,全县实现当年价生产总值2235064万元,比上年增长6.7%(按2020年不变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4382万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6468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142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6.9%、7.6%,三次产业占比由上年的24.5:23.0:52.5调整为23.9:21.8:54.3。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61651万元、144420万元、75509万元、116424万元、198707万元、604268万元;分别增长17.2%、10.7%、8.1%、10.5%、3.3%、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989元,比上年增长4.8%。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大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7.8%,工业技改投资比上年下降16.5%,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9.1%,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1.7%;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6.6%。

财税收支

2022年,大悟县完成财政收入206402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公共预算收入109736万元,比上年增长6.5%。在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83382万元,比上年增长3.5%。全年累计财政支出4505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3%。

人民生活

2022年,大悟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80元,比上年增长6.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47元,比上年增长8.3%。

第一产业

2022年,大悟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3098万元,比上年增长5.2%;实现增加值535752万元,比上年增长5.5%。

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4382万元.

农业

2022年,大悟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311803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51610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57260亩,中稻播种面积453681亩)、油料种植面积388341亩(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94000亩,花生种植面积291022亩)。

林业

2022年,大悟县山场总面积1757314亩,有林地面积1614830亩,封山育林面积868884亩,其中当年封山育林面积230874亩,当年造林面积38607亩。林业生产平稳发展。年末茶园面积219689亩,本年新增茶园面积16690亩,采摘面积179800亩。板栗面积753212亩,油茶面积145223亩。

畜牧业

2022年,大悟县生猪出栏30.51万头,比上年增长5.6%;牛出栏1.61万头,比上年增长3.2%;羊出栏5.24万只,比上年增长8.7%;家禽出笼453.11万只,比上年增长2.0%。禽蛋产量22061吨,比上年增长7.2%。

渔业

2022年,大悟县水产品产量28135吨,比上年增长6.5%。

第二产业

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86468万元.

工业

2022年,大悟县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99238万元,比上年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220857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564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0%。实现营业收入1008776万元,比上年增长29.8%。实现利税总额97510万元,比上年下降1.4%;其中利润总额51405万元,比上年下降23.8%;税金总额46105万元,比上年增长46.8%。产品销售率为94.1%。

建筑业

2022年,大悟县全部建筑业完成增加值92064万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县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1421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6.9%、7.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61651万元、144420万元、75509万元、116424万元、198707万元、604268万元;分别增长17.2%、10.7%、8.1%、10.5%、3.3%、7.0%。

国内贸易

2022年,大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1242万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完成零售额287457万元,比上年增长31.2%;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完成零售额29012万元,比上年增长43.0%。建立了“1+5+20+N”有主有副、特色鲜明的直播带货矩阵。旗舰账号以“大悟新闻”为主,3个子账号“大悟优品”、“大悟茶”、“晓月说地名”。开展“青春为家乡代言·团团带你GO大悟”、“大悟好物·公益助企”直播打卡、线上带货活动42场。联合电商企业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班10次,培训学员400余名。

对外经济

2022年,大悟县外贸出口15998.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9%。

房地产业

2022年,大悟县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2.1亿元,施工面积38.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5万平方米,住房销售面积21.96万平方米,销售额10.01亿元。

旅游业

2022年,大悟县接待游客514.6万人次29.8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174854万元,比年初增加443835万元,增长16.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83399万元,比年初增加386183万元,增长16.1%。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794467万元,比年初增加289475万元,增长19.2%。

大悟县大悟县

交通运输

编辑

交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4439.03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96.2千米,国道49.221千米,省道267.295千米,县道274.627千米,乡道438.34千米,村道3301.782千米,专用公路11.569千米。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0170万元。完成武大高速公路投资25.2亿元。完成县乡道改造17.03千米;延伸乡村公路42千米;升级农村公路118.16千米;完成公路危桥改造119座;完成路长制示范线24千米。

运输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有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1个,公交公司1个。8家客运公司共有营运客车417台;2家出租车公司共有出租车200台。新能源公交线路16条,新能源公交运营车82台。建成港湾式候车亭57个。

社会事业

编辑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4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家。建立2022—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在库企业39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100家,培育科技型企业26家,转化重大科技成果12项,登记科技成果3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9.37亿元;新申报获批“星创天地”省级1家、市级6家。选派省“三区人才”11人,推荐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07人。组织京华彩印、悦尔牡丹等企业申报2022年度省级高新技术领域重点研发、农业领域平台支撑项目2项,争取企业项目资金100万元。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76所,其中高中7所(完全中学1所),中职1所,初中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71所(教学点81所),幼儿园72所,特教学校1所。全县各级各类在校学生76107人,其中高中生9874人,中职生2558人,初中生17804人,小学生33126人,幼儿12699人,特教学生46人。落实营养改善资金2111.53万元,惠及学生25544名。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新增班班通69套。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183人次、省级奖490人次。2022年过特殊线467人,大文大理上特殊线375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有线电视用户17.9万户,卫星用户5.2万户,无线用户46.2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农村电影放映4317场次,观众35余万人次。开设了《乡村振兴》、《喜迎二十大系列栏目》等20个专栏。播出《大悟新闻》260期、新闻1510条,制作各类短视频1356个。上央视稿3条,上省台稿103条,上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稿417条。紧抓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云上大悟APP等11个新媒体平台,按照乡村振兴、党建引领、廉洁大悟分设30个版块,同步向学习强国、湖北日报长江云、孝感日报等媒体推送,云上大悟APP推送信息7042条;微信公众号编发880条;同步推送各类短视频610个。下乡演出220场。其中送戏下乡120场、红色文艺轻骑兵20场,送戏曲进校园80场。完成17个乡镇总分馆制建设。丰店镇唐店村、吕王镇董湾村、彭店乡红寨村、三里城镇马鞍村4个村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开展“清源2022”、“净网2022”专项行动,检查出版物经营场所32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630本。检查“剧本杀”经营单位2家次,出动执法人员8人次,停业整顿2家。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9次,查处违法违规机构30家,其中取缔无证无照机构3家,停业整顿16家,立即整改9家,2家暂未开班。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有体育场地120.5万平方米,人均2.48平方米。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有医疗卫生机构314家,其中:二级医疗机构6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家,三级综合医院2家,专科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卫生所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医务室10家,村卫生室259家。全县执业(助理)医师982人,执业护士1351人。完成护士首次注册38人,完成执业护士延续注册150人。卫生医疗机构床位数4320张。

社会保障

2022年,大悟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892人;举办线上(下)招聘会35场次,72家企业提供岗位6500余个,服务求职对象8900余人,实现企业用工2387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60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76人;开展技能培训3202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286万元,扶持创业517人,带动就业1551人;全县脱贫人口、监测户外出就业45936人,同比增长1886人。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26家,吸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就业1638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6358个,兜底安置脱贫人员就业5697人。

2022年,大悟县“五险种”参保329361人次,征收基金5.4亿元。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资109.97元,惠及28315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县级提标13元/人月;代缴“四类困难人员”17052人。梳理18项惠企利民政策“清单”,惠及全县600余家企业。为541家县内企业减免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634万元。缓缴6家单位养老保险费69.2万元。通过“免申即享”模式发放稳岗补贴85家239.75万元,稳定岗位5260个。

2022年,大悟县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73件,为1733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009万元;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40件。

截至2022年末,大悟县共有社会福利机构21个,床位数3131张。发放城市低保对象1849户3397人低保金1884.1万元;发放农村低保对象14991户27707人低保金10229.7万元。发放农村特困(五保)5762人供养金7823.8万元;发放城市特困(五保)76人供养金189.8万元;发放孤儿救助对象57人基本生活费120.6万元。发放无人抚养儿童148人基本生活费244.2万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17227人(其中困难残疾8115人、重度残疾9112人),发放两项补贴1806.6万元;发放42名六十年代精减退职老职工40%生活费6.7万元。

2022年,大悟县结婚登记2258对,办理离婚登记691对,申请登记结婚1334对;补领结婚证715对,补领离婚证61对。

基础建设

2022年,大悟县连片改造建新社区等4个社区的29个老旧小区,新建改造城乡污水收集主支管网29.2千米。解决75户低收入家庭、人才引进、三支一扶住房困难问题,收取公租房租金293.49万元,发放租赁补贴27.5万元,清退违规租户26户。实施“功能镇区”项目297个,完成三里城镇等3个示范乡镇创建、河口镇等3个镇区巩固提质建设。完成乡镇“五小”项目17个。改造危房39户,投入资金2657万元。组织开展农村工匠培训2次。完成自建房238658栋信息排查录入,初判隐患自建房32018栋,完成安全鉴定28805栋,采取工程措施整治532栋,采取管控措施1946栋。开展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检查4次,查处并督促整改各类隐患162处。全县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对76个行政村单独建设了污水处理装置及配套污水管网160余千米。

环境保护

2022年,大悟县“三大河流”重点地表水断面落实预警监测机制,上级考核断面累计达标率为100%,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环境空气质量SO2、CO指标排名全省靠前,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优良率91.2%。摸排全县6个尾矿库及21个关闭矿山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污染隐患,纳入系统管理的4个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率100%。服务县重点投资项目3个,规范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8个、登记备案表24个,核发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企业6家;通过项目减排预计削减COD300吨、氨氮30吨,分别超市下达减排目标的98.86%、604.23%。完成农村环境整治行政村121个,现有省级生态乡镇7个、省级生态村56个。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原名礼山县。为纪念大悟山根据地人民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卓越贡献,1952年更名为大悟县。

民间艺术

八人班皮影戏

八人班皮影戏源于三人班皮影戏,而三人班皮影戏传说是唐明皇发明的。由于分工细,唱腔多变,艺术性相当成熟,因此深受农民欢迎。

艺人把纸人纸马的原始戏,称之为神戏。神戏流传到民间后,艺人们不断改进,最终发现,用透光的牛皮或驴皮雕制皮影,效果最好,从此相沿习用,并称之为皮影戏。皮影戏最初在长安附近的陕西、山西一带流传。明末清初之际,一些艺人为避战乱,迁徙至澡河、府河流域,从此鄂北有了三人班和两人班皮影戏。

钢镰大鼓

钢镰大鼓,又称钢镰鼓书,为了与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湖北大鼓相区别,也称之为北路子大鼓。它流行于鄂东北的大悟、广水、红安和河南省南部的罗山、光山、新县等地。每当农闲季节和喜庆节日,随处可见艺人的演唱。早期,艺人以走乡串户、沿门乞唱的活动方式谋生,后来发展成“点棚打场”的专业性演出。

钢镰大鼓的发展历史无文字典籍可考。多数艺人认为钢镰大鼓来自北方,脱胎于北方的犁铧大鼓。这种鼓书,在早期的演唱中,艺人是使用两块犁铧碎片击打伴奏,后改为月牙形的钢镰或铜镰,以增加美观。因鄂东北地域与河南相接,语音接近,所以犁铧大鼓很早便在与河南交界的湖北大悟、广水、红安一带流传。后来,在辗转流传过程中吸收了当地的民间音调,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当地独特风格的地方曲种。当这个曲种继续向南发展中,艺人改钢镰为木质云板,改“京腔”为当地语言音调,于是,便逐渐形成现在流行全省的湖北大鼓,又叫南路大鼓。

北路子花鼓戏

北路子花鼓戏是大悟的地方剧种。大悟的楚剧就是在北路子花鼓戏的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剧种和民间小调的一些元素而形成的。江汉平原的楚剧,则是在黄孝花鼓戏的基础上形成的。

北路子花鼓戏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三小”形式是第一大特色。即在行当上分为小生、小旦、小丑。由于剧目逐渐丰富,在“三小”的基础上,生角又分小生和老生,旦角又分花旦和青衣,丑角又分小丑和老丑。以唱功为主是第二大特色。俗话说:“唱戏唱戏,不唱不成戏。”即使是唱散曲,中间的道白也很少,偏重于唱功。唱腔以高腔、四平为主,均用本嗓子唱,不像京剧、汉剧那样,有些角色用边音和虎音方法唱。无丝弦伴奏,是第三个特色。在1939年以前,北路子花鼓戏是没有胡琴伴奏的,靠后台齐声接腔,并伴以打击乐,后来才引进京胡伴奏。艺人学戏是第四个特色。培养演员,不是根据学员的形象、身材、嗓音等条件来确定他学的行当,而是先学花旦,然后按二头、青衣、小生、老生、丑角的顺序进行。学成后,再以某一个行当为主。北路子花鼓戏演出的剧目,主要有《上周山》、《劝姑》、《采茶》、《投店》、《休妻》等,多达三百多个。

民间舞蹈

大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耍龙灯、舞狮子、玩采莲船三种,多在春节、元宵节期间表演,俗称“闹灯”。此外,还有伞灯、蚌壳精、高跷、捉蝴蝶、骑竹马、拉犟驴、推车、挑花篮、抬毛老爷、八把椅子、打五扇、扭秧歌、腰鼓、连响等舞种。

耍龙灯:大悟的龙灯一般由三条龙(两条大龙和一条小龙)组成,大龙由十二节组成(包括龙头),闰年时则由十三节组成。小龙由一节(头、身、尾一个整体)或三节(头、身、尾各一节)、五节(身子占三节)组成。两条大龙之中,一条为滚龙,一条为懒龙。表演时,滚龙上下飞舞,变化出各种花型。懒龙只摇头摆尾,在一边做衬托。小龙则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到处乱钻。玩龙灯时,声势浩大,不仅有上百只灯笼相伴,还配几套打击乐伴舞。

舞狮子:通常由一公一母两只狮子和一个大肚罗汉组合而成。表演时,两只狮子前后夹击罗汉,罗汉则前挡后躲,妙趣横生。采青表演时,叠起三至五张方桌,放置奖品于顶端,由其中的一只狮子像上楼台一样,一层一层表演,最后拿到奖品,凌空跃下。另一只狮子则围桌而舞。同时以打击乐伴舞。

采莲船:用彩纸扎船,由村姑坐船,船夫撑船,另一名丑角在旁边赶扇逗乐。表演时,除了以打击乐伴舞,还要边舞边唱,唱词多半是恭贺之类的吉祥语。也可以由表演者之外的人,在一边领唱,众人相和。

蚌壳精:由一男一女表演,女的饰蚌壳精,背两片能开能合的大蚌壳。男的饰渔夫,头戴草帽,脚穿草鞋,手提鱼网。在表演时,渔夫一心要网住蚌壳精,蚌壳精则变着花样戏耍渔夫。采用打击乐伴奏。

方言

大悟县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区。语音上虽具有自己的特色,但与普通话的差异不大。由于大悟县原是割四县边陲新建的县,虽同属北方方言,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各有特色,约可分为4个方言区:

西部芳畈、二郎、大新、三里、东新原属孝感县所辖,保持了孝感“山里话”的语音特色。南部刘集、河口接近黄陂话,但仍保持zh、ch、sh、r卷舌韵母。说话喜欢带“得”(d芭i)的语尾。夏店、新城基本属于这一方言片,但发音浑厚重浊,语气高亢,接近豫南方言。

宣化、丰店属“尖音区”,语音较婉柔、尖细,把“完全”说做“打”,“完全不懂”说成“打不懂”。该片有些发音,与大悟县其他方言片略有不同,如“街、解、介”读音与普通话相同,读成,其他几个方言片就读作;“鞋”、“苋”,宣化、丰店读成x的声母,念做、,其他片分别念成、,f与h有时相混,如“风”,读成,sh有时与s相混,如“山”、“水”lli]读成、。

滠水上游东大河一线,黄站、吕王至河口北岗,是典型的黄安(今红安)话。特殊韵≈在这一带用得特别多,如“指甲”,“娘”、“儿伢”。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交通发达,人际交往频繁,4片方言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吸收变化,逐渐趋于浑同,以城关地区为大悟县的方言代表区。

风景名胜

编辑

2022年,大悟县创建国家4A景区2个。

大顶山景区大顶山景区

大顶山景区

位于大悟县刘集镇的大顶山,海拔高度430米,山峰挺拔陡峭,山上常年云雾缭绕,因整座山体呈笔架状,故又称“笔架山”。山的正面朝北,两块巨石凌空直下,交叠成“人”字,形成百丈悬崖,象打开的一幅蚊帐,故此处被人们称作“帐子门”。山的左上侧还有一小峰,高百米,全部由巨石天然生成,状似一只侧卧的癞蛤蟆,故又被称作“蛤蟆石”。大顶山底至山脚建有上、中、下三寺,上寺和下寺尚有遗址。

龙潭湖龙潭湖

龙潭湖

长12千米,水面4200亩,容量为5600万方,水面最宽处2000余米,最窄处10余米。湖上建孔桥两座,湖面有玉皇岛、桃花岛、花果山、葫芦岛、光明岛等小岛。

湖中桃花岛在悬崖峭壁下有一个非常神秘的洞名曰桃花洞,可容数十人,而洞口有密集的野桃树和其它树木遮掩。日本人进攻桃花岛附近村庄“石坡”时,村里男女老少就藏在桃花洞中,日本人未发现,老百姓才免遭劫难。

大悟山大悟山

大悟山

海拔813米的大悟山共有72景。山上张八寨四面独立,易守难攻,寨中的水池、寨东的寨王印、寨西的“飞来石”、寨下的石人哨兵和雄伟的寨墙,构成一道天然屏障。

山顶老庙建于唐朝,盛于清朝,枕高山、傍溪流,藏经阁、读书院,飞檐翘角;寺中古井,冬暖夏凉,终年不涸;寺前苍松银杏,遮天蔽日,寺后百米奇石兀起,峭如斧削。

永宗寺永宗寺

永宗寺

位于大悟县丰店镇的东北三千米处,是五岳山的东段——蓬花山,在付堂村境内,与宣化店镇旦庄村接壤。两米宽、四米高的石墙镶嵌在蓬花山的山岭上,似南倾的半月形,现仍可见残存断墙。围地面积八百余亩,古树参天,有胸围超过四米以上的檀树、栗树、樟树、榆树等近百棵,四季云雾缭绕,春秋时节,远处只闻钟声不见庙宇。院内龙井泉水似寸管喷出到井旁的池中。现有建筑面积836平方米。环境优美、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解放后,是大悟县的风景保护区之一。

宣化店谈判旧址群宣化店谈判旧址群

宣化店谈判旧址群

是“中原突围”发生地,周恩来同志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同美蒋代表举行了宣化店谈判;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董必武、徐向前、李先念、郑位三等曾在此战斗过,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在宣化店诞生;解放战争第一枪在宣化店打响。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王树声、王首道、陈少敏、任质斌等领导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中原军区司令部定驻扎此地。

新四军五师旧址新四军五师旧址

新四军五师旧址

位于大悟县城南34千米处大悟山南麓的白果树湾。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2月,全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李先念同志受中共中央的指派,率领一支小部队挺进鄂豫敌后,建立了新四军独立游击队。1940年1月,进驻大悟山,建立了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1941年4月5日,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通电全国,李先念同志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部主任。李先念同志领导新五师在孤悬敌后的处境中,始终高举抗日大旗,顽强战斗,成为华中抗日根据地抗日的中坚、民族的脊梁。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

始建于1979年3月,1984年11月6日落成,1998年4月15日又新建成中原突围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占地469亩,由主体建筑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中原突围烈士纪念碑、烈士纪念馆、烈士祠等及辅助建筑物国防教育馆、儿童乐园、门楼、广场等组成,园藏文物近1000件,是全国十大烈士陵园之一。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被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

地方特产

编辑

大悟板栗大悟板栗

大悟板栗

大悟县主要特产之一,主要产地为宣化、丰店、三里、芳畈等山乡,年产量达500万千克以上。其中,板栗重镇宣化店年产量在300万千克以上。所产板栗个大、肉脆、味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生吃、熟食皆相宜。全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51万亩,主要品种有“宣化红”、“腰子栗”、“江山2号”等。2002年春,大悟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板栗之乡”。

大悟茶叶大悟茶叶

大悟茶叶

大悟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湖北省“茶叶大县”,“大悟绿茶”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悟道茶”、“柏园黄龙寺”获国际名茶金奖,“寿眉”、“金鼓”成为湖北著名商标,大悟茶产业在全省四类产业优势区创建中被确立为全省茶产业优势区第二名。三里茶叶生态公园,是大悟优质绿茶标准化示范基地,也是全县茶旅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先后引进茶叶生产加工企业38家,建成高标准茶叶基地3.5万亩,年产茶叶20万斤,产值1.5亿元,利税过千万元,创立了大悟绿茶系列品牌。

大悟花生大悟花生

大悟花生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悟花生荚果形状为普通形或斧头形,果壳薄,网纹清晰,粒小、籽实饱满;种仁形状为椭圆形,种皮颜色粉红色,大小均匀;口感具有香、酥、脆、甜。大悟花生常年种植面积在32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超过7万吨。大悟县是湖北省花生重点产区之一,1957年被授予“花生之乡”和“全国首批花生基地县之一”,1986年被湖北省列为“花生商品生产基地”,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花生板块大县”,2009年批准为“绿色食品大悟花生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2年12月,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著名人物

编辑

刘华清上将

徐海东大将

周志坚中将

聂凤智中将

程世才中将

方毅华少将

邓少东少将

石志本少将

叶建民少将

田厚义少将

何辉燕少将

张国传少将

张宗胜少将

张潮夫少将

金绍山少将

周明国少将

郑本炎少将

赵文进少将

姚运良少将

高林少将

席舒民少将

黄立清少将

韩东山少将

董志常少将

谢甫生少将

雷绍康少将

颜东山少将

伍瑞卿少将

刘何少将

孙光少将

严光少将

李长如少将

杰少将

吴永光少将

吴林焕少将

何光宇少将

荣誉称号

编辑

2019年3月,大悟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湘鄂西片区分县。

2020年5月,大悟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大悟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11月,大悟县入选“湖北省双拥模范城。

2023年3月,获评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区)。

下一篇 花园式住宅

上一篇 天津市文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