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丹丽 编辑
刘丹丽,女,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中国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武汉大学艺术学系(院)主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湖北省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
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表彰大会“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得者。
2019年06月,荣获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 代表作品有《白色毒网》。
个人写真
刘丹丽出生于武汉一个普通干部家庭,受母亲艺术的熏陶,3岁时她就能歌善舞,有极强的表演欲。1978年刘丹丽选择了进湖北艺术学校楚剧科。1985年1月,刘丹丽毕业,1986年便被湖北省楚剧团优先录取,她与表演艺术家同台竞技,主演的《打金枝》《赶会》《一瓶茅台》等剧目受到了观众的好评。其中《赶会》还被中央电视台收录到中国戏曲集锦中。在刘丹丽十几年的戏曲生涯中,她先后在《吕蒙正》《打金枝》《江姐》《破灭》《悠悠柳叶河》等优秀传统戏和现代戏中成功地完成了各种角色。
街坊掌声响起来
1968年7月的一天中午,天气炎热,5岁的刘丹丽刚刚学完一个舞蹈,累得满头大汗,妈妈为了嘉奖她,给钱让她去马路对面买根冰棒吃,就在她一蹦一跳返回时,一辆卡车开了过来,将她撞倒在地,刘丹丽顿时不省人事。经检查,她头部轻微的脑震荡,肾脏受伤并出现尿血症状。医生得知她在学舞蹈时,告诉她妈妈,这孩子日后不能做剧烈运动,不要再让她跳舞了。
刘丹丽
女孩是个艺术苗子,想把她选进舞蹈班,多次上门做工作,妈妈最后同意了,这以后,小丹丽每天像个快乐的百灵鸟唱歌、跳舞,十分活跃,先后代表学校参加区里文艺演出,并多次获奖。
刘丹丽
凌晨起舞六年多
15岁那年9月,武汉依然酷暑难当,刘丹丽学的是青衣,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天十几个小时都泡在如蒸笼般的排练室内,千百次重复着枯燥的“跑圆场”、练毯子功、刀枪把子功等。因剧烈运动,她的尿血、尿频症状又犯了。刘丹丽知道要想做一名出色的演员,不仅在功底上要过硬,而且十八般演艺要样样俱全。那时,刘丹丽每天早上四点多钟起床,一个人悄悄来到大操场上练功。每天提前练两个小时后,再等老师带着其他学生来又接着练,6年多的时间里,几乎天天是凌晨起舞。1985年1月,刘丹丽毕业一年后便被湖北省楚剧团优先录取。进入专业剧团后,她师从著名表演艺术家吴昭娣、李雅樵、高少楼等。刘丹丽仍不改刻苦精神,这奠定了她日后艺术生涯的坚实基础。
1996年1月,刘丹丽带着楚剧《恩情记》、《东方税官》参加全国现代戏汇演,同时申报梅花奖。在两出戏中,她将两个不同的女性塑造得活灵活现,那一举一动、一招一式扣人心弦,出神入化,令在场的专家和观众连连叫绝,整个戏场掌声雷动、高潮迭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看完两出戏后,感慨地对刘丹丽说:“看完你的戏,让人耳目一新,看来,京剧也要向地方戏学习。”第二天,杜近芳就来到刘丹丽的住处,破例收下刘丹丽为关门弟子,在北京天伦王朝大酒店,一百多位戏剧界知名人士参加了她的拜师仪式。
摘下两个最高奖
1997年,刘丹丽一举摘下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和文化部最高奖“文华奖”。正在她的楚剧事业达到顶峰时,湖北歌剧舞剧院看中了她,希望她加入该团。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机遇,刘丹丽犹豫不决。此时,喜欢挑战的刘丹丽,在恩师吴昭娣的支持下毅然作出了新的选择。
刘丹丽
出席活动
接下来的排练中,A、B角有琴师伴奏,有专家导演,有演员配戏,而刘丹丽没有导演说戏,被安排在台下看A、B角排练。当别人散场时,偌大的排练场只留下她那孤单的身影,一个人对着镜子边听录音机边演唱。即使在这样几乎没什么机会上场的情况下,她也一如既往地学习、苦练,认真琢磨每一段唱腔,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造型的内涵。《洪》剧进京前夕彩排时,剧院请来中国歌剧泰斗金铁林等专家观看,并确定进京扮演韩英的最后人选,当A、B角彩排完毕后,金铁林便寻问:“不是还有C角吗?让她上台溜溜。”这时,剧院领导很为难地回答说:“C角一直未参加过集体排练,恐怕难以胜任。”但金铁林坚持要看看。终于有了机会,刘丹丽憋着一股劲上了台,她在演唱《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和《看天下劳苦人民得解放》这两段咏叹调时,与乐队配合默契,整场戏她演唱得情深意切,委婉曲折,“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高坡上……”唱到这时,刘丹丽泪如泉涌,台下观众无不动容。演唱结束,观看彩排的700多观众突然站了起来,随后就是暴雨般的掌声,在场专家都感到震惊和叹服。第二天,刘丹丽接到通知,她成为韩英的主演。原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看完刘丹丽的演出后也非常激动,欣然为刘丹丽题词:昔日楚剧皇后,今日歌剧英才。此后,刘丹丽带着《洪湖赤卫队》,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至今已演出300余场次,每次演出都是盛况空前、掌声雷动。她本人也先后被中组部定为直管专家,湖北省中青年优秀人才库专家等。
成功转型
8年,刘丹丽完成了从楚剧到歌剧的完美转型。“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一说到演唱,刘丹丽的脸上瞬间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手比指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洪湖赤卫队》的成功已经为刘丹丽带来了戏曲界的最高荣誉,但是,她心中还有一个梦想。“舞台表演毕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把《洪湖赤卫队》拍成一部歌剧电视剧,则能让湖北的经典剧目真正地走进千家万户。”
筹集经费
夙愿美好路难行。刘丹丽所在的湖北省歌舞剧院的经费捉襟见肘,肯定无法负担这部电视剧的拍摄。于是,刘丹丽四处奔波,为电视剧的拍摄筹措费用。从楚剧到歌剧,从表演艺术家到文化事业推广人,刘丹丽执着而坚定地追求着。湖北的戏剧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刘丹丽的血液中,成为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投身民族歌剧事业
刘丹丽1985年从湖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人才荟萃的湖北省楚剧团。在十几年的戏曲生涯中,她先后在《吕蒙正》《打金枝》《江姐》《破灭》《悠悠柳叶河》等优秀传统戏和现代戏中成功塑造了各种角色。在楚剧团,她先后获得了第七届“文华表演奖”、第十四届戏曲“梅花奖”,并被推选为全国青联委员和中国戏曲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然而,在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之后,刘丹丽最终选择投身当初还是门外汉的民族歌剧事业。
成功出演近300场
刘丹丽
2023年1月22日,参加《“文艺中国”2023新春特别节目》 ;5月23日,参加《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特别节目》,演唱《洪湖水浪打浪》。 12月29日,参加《2024湖北新年戏曲交响音乐会》,表演楚歌《咏梅》。该节目2024年1月1日在湖北卫视播出。
2024年8月7日,官宣参演歌剧《横琴依依》。
首届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刘丹丽
主演的代表作品有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歌舞剧《编钟乐舞》等。曾获文华表演奖、首届中国歌剧节优秀表演一等奖等,两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担任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评委、文化部第十一届全国声乐大赛(民族组)评委、文化部第二届中国歌剧节评委、201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评审组评委等。
积极参与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艺术团和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送温暖下基层慰问演出,参与策划赴大别山革命老区文艺志愿服务等活动。自筹资金拍摄20集公益禁毒宣传片《白色毒网》。被评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党的十八大代表。
2015年9月15日,刘丹丽被中宣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联共同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9年4月,刘丹丽(民族歌剧《有爱才有家》)获得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
《横琴依依》
刘丹丽
《一瓶茅台》
《吕蒙正》
《打金枝》
《江姐》
《破灭》
《悠悠柳叶河》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