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 编辑

马齿苋科马齿苋属的一种植物

马齿苋马齿苋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又称马齿菜、蚂蚱菜、五行菜、长命菜、五行草等,为马齿苋科马齿苋属一种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 。马齿苋植株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呈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呈倒卵形,似马齿状。花无梗,常3~5朵簇生枝顶;花瓣5片,稀4片,黄色,呈倒卵形;花药呈现黄色。蒴果呈卵球形,盖裂。蒴果内有种子,种子细小,偏斜球形,黑褐色,具小疣状凸起。 马齿苋花期为5~8月,果期为6~9月 。

马齿苋起于印度 ,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主要集中在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 ,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 。马齿苋主要生长在原野 ,常见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农田、菜园、菜园、路旁等 ,为田间常见杂草 。马齿苋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旱耐盐,不耐低温,有向光性 。

马齿苋为药食同源植物 ,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其嫩茎、叶、花均可食 ,为健康蔬菜 ,也是一种优质的青绿药用饲料 。马齿苋全草及其种子均可作为中药材入药,具有血解毒、除湿通淋、止痢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疮疡痈疖、湿癣、湿疹等 。马齿苋还具有积聚重金属的能力,常被人们用来修复盐碱地或重金属污染水质等 。但马齿苋在土壤肥沃的菜地和大豆、棉花地危害严重,为世界性杂草 。当马齿苋危害棉花地、玉米田等时可用利谷隆等药剂防除,或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清除。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马齿苋

拉丁学名:Portulaca oleracea L.

别名:马齿菜、蚂蚱菜、五行菜、长命菜、五行草等

界:植物界(Plantae)

门:维管植物门(Tracheophyta)

纲:木兰纲(Magnoliopsida)

目: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属:马齿苋属(Portulaca)

种: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

分布区域:起源于印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国际濒危等级:无危(LC)

英文名:Common purslane、Purslane、Pig weed

栖息环境:主要生长在原野,常见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农田、菜园、菜园、路旁等

形态识别:茎平卧或斜倚,较少直立,伏地铺散。叶片扁平,肥厚,似马齿状。花瓣黄色。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

植物学史

编辑

名称由来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学名来源自拉丁语“porto”,与“lac”结合,意为牛奶,因为这种植物含有乳汁 。马齿苋的中文名称源于中国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因其叶与马齿相似,而性滑利与苋相似,故名“马齿苋”;又因其性耐久难燥,故有“长命菜”之名 。马齿苋叶青、茎红、花黄、子黑、根白,具有五行之色,故又称五行菜 。又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中国河南南阳地区断粮时,因食马齿苋保住性命便封它“永不死”,又称“长命菜”、“长寿菜” 。

历史记载

马齿苋始载于中国南北朝的《本草经集注》,陶弘景云:“今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乎为马齿苋。亦可食,小酸。”说明马齿苋是铺地而生,种子细小,味酸。中国宋代的《开宝本草》始将马齿苋单独列为一条。中国宋代《本草图经》记载:“马齿苋旧不著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虽名苋类而苗叶与人苋翠都不相似。又名五行草,以其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 中国明代《本草纲目》谓:“马齿苋处处园野生之,柔茎布地,细叶对生······人多采苗煮晒为蔬。”

形态特征

编辑

马齿苋植株全株无毛 。

马齿苋植株马齿苋植株

茎平卧或斜倚,较少直立,伏地铺散,多分枝,呈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

马齿苋——茎马齿苋——茎

叶互生,有时近对生,叶片扁平,肥厚,倒卵形,长1~3厘米,宽0.6~1.5厘米,似马齿状,顶端圆钝或平截,有时微凹,基部楔形,全缘,上面呈现暗绿色,下面呈现淡绿色或带暗红色,中脉微隆起;叶柄粗短 。

马齿苋——叶马齿苋——叶

花无梗,直径4~5毫米,常3~5朵簇生枝顶,午时盛开;苞片2~6片,叶状,膜质,近轮生;萼片2片,对生,绿色,盔形,左右压扁,长约4毫米,顶端急尖,背部具龙骨状凸起,基部合生;花瓣5片,稀4片,黄色,长3~5毫米,倒卵形,顶端微凹,基部稍合生;雄蕊通常为8枚,或更多,长约12毫米,花药黄色;子房无毛,花柱比雄蕊稍长,柱头4~6裂,呈线形 。

马齿苋——花马齿苋——花

果实及种子

蒴果呈卵球形,长约5毫米,盖裂;种子细小,多数,偏斜球形,黑褐色,有光泽,直径不及1毫米,具小疣状凸起。 。

马齿苋——果实马齿苋——果实

马齿苋——种子马齿苋——种子

分布范围

编辑

马齿苋起源于印度 ,原生范围是马卡罗尼西亚、热带非洲、地中海到巴基斯坦和阿拉伯半岛 。马齿苋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主要集中在温带和热带、亚热带地区 ,少有分布在寒带地区,为世界最普通的野生植物之一 。在中国,马齿苋分布很广 ,在南北各地均有种植 ,如广东、山东、湖南等省区 。

马齿苋中国分布图 马齿苋中国分布图

生长环境

编辑

马齿苋主要生长在原野 ,常见于海拔1300米以下的农田、菜园、路旁等 ,为田间常见杂草 。

生长习性

编辑

马齿苋为一年肉质生草本植物 ,具有野生的特性 。马齿苋生命力较强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以中性和弱酸性的砂壤土适宜 ,常种植于田间地头 。马齿苋喜温暖湿润的环境 ,发芽温度为3~8℃,适宜生长温度26~28℃ ,具有向光性 ,在弱光下生长快而幼嫩,在强光下仍可继续生长,但光照过强易老化 。马齿苋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可适应高盐、重金属污染等不良环境 ,还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如抗旱、抗涝、抗盐害等 ,但不耐低温,低温会限制马齿苋的生长发育 。马齿苋花期为5~8月,果期为6~9月 。

繁殖方式

编辑

自然繁殖

马齿苋可以通过自花授粉进行繁殖 ,其花丝向花药转运营养物质,促进开花,使花药暴露在空中,有利于花药的开裂、传粉等功能,花药成熟后开裂散出花粉,进行传播 。马齿苋也可以通过种子繁殖,种子自然掉落、生根、发芽,主要通过风和水传播 。

马齿苋马齿苋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马齿苋的播种分秋播和春播,秋播一般在10月份的中下旬,春播常于4月份中下旬 。播种可选择用直播和育苗移栽方式 。直播有条播和撒播,先用天然芸苔素内脂乳油浸马齿苋的种子,而后洗净,用细沙均匀拌和后播种,播后覆盖一层细土并立即浇水,温度较低时可覆盖地膜。当苗高5~7厘米时,揭去地膜,移栽。

扦插繁殖

选择无病、茎粗、长势强的马齿苋植株的侧枝作为扦插材料,可即剪即插,也可放置1天后扦插,扦插时以选择富含有机质、靠近水源的沙壤土为宜。插后及时浇水,夏季扦插,大棚要覆盖遮阳网遮荫,扦插一周后揭去遮阳网。 扦插后15~20天移栽到栽培地,定植面积较小时也可直接扦插 。

组织培养

选择籽粒饱满马齿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用乙醇中浸泡,再用无菌水冲洗,接种于琼脂固化的培养基上。当种子萌发7~10天时,在无菌条件下取马齿苋下胚轴、子叶和胚根,接种于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将诱导出的马齿苋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于分化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的产生,当不定芽长至1~2厘米转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随着时间的延长,马齿苋的幼芽长大伸长,幼叶呈现绿色。

栽培技术

编辑

选地整地

播种前选择选择土壤肥沃、湿度适宜、通风良好、排灌水方便的土地,耕耙土壤,施足堆肥、厩肥,使土肥相融;浇足底水。 移栽前土地深翻,作厢面,晒土消毒,结合整地施腐熟的人畜粪尿或复合肥作为底肥,然后进行栽植 。

田间管理

在移栽地发现马齿苋缺苗时及时补齐。在苗高5~7厘米和10~12厘米时各间苗一次,间苗的同时拔除田间杂草、松土。 生长期间可施入一定的有机肥作底肥,待生长旺季补充一定的氮肥 ,收获开始后,每收获一次追施一次速效氮肥,保证养分供应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浇水 ,只须在特别干旱适当浇水 。在大棚下种植的马齿苋还要根据天气情况,做好通风降温的工作 。为保持马齿苋菜用,春末可将茎顶花蕾部分摘除,促其长出新的分枝,可以增加产量。如果翌年还要种植,应适当留一些花蕾,让它开花结果,种子成熟时自然落在地里,第二年即萌发生长。这样栽种1次,可以连续生长多年,不必连年种植。 收获前七天,使用赤霉素喷马齿苋叶,使植株嫩绿并促进增产 。

病虫防治

马齿苋的抗病性较强 ,在生长期间病虫害少 ,偶尔会有蜗牛、斜纹夜蛾、立枯病、猝倒病等的危害 。对于蜗牛可以在马齿苋植株周围撒上生石灰或在夜间用氨水毒杀;对于斜纹夜蛾可喷施杀灭菊酯进行防治。立枯病或猝倒病在低温时要做好预防工作,保持种植地的温度在10℃以上,发病时可以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可在病毒病发病时使用糖醋液喷洒叶面

采收

当马齿苋植株高达25厘米以上时,可整株连根拔起或用镰刀收割。待种子显黑色时收获袋藏,其种子常温下可贮藏一年。

主要价值

编辑

食用价值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法监发51号)将马齿苋纳入药食同源物品名单 ,2008年被列入北京奥运会的菜谱 。马齿苋嫩茎、叶、花均可食 ,为健康蔬菜,其口感脆粘,味道微酸微咸,既可生吃亦可熟食,可凉拌,可用肉丝烹炒,亦可用蛋、肉丝做成羹汤食用 ,也可以干制、速冻、制罐等 。马齿苋的种子亦可食用,澳大利亚原住民会用它来制作饼干 。此外,马齿苋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A、核黄素等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质 。

马齿苋凉拌马齿苋凉拌

马齿苋饼马齿苋饼

药用价值

马齿苋全草及种子均可作为中药材入药。据中国药学典籍记载,马齿苋全草味酸,性寒,归大肠、肝经;具有凉血解毒、除湿通淋、止痢等功效,对内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白带等,对外可用于治疗疮疡痈疖、湿癣、湿疹等 。马齿苋的干燥种子马齿苋子亦可入药,其味甘,性寒,归肝、大肠经;具有化湿、清肝、明目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泪囊炎、青盲白翳等疾病 。马齿苋还可以作兽药及防治蚜虫的农药 。

中药材马齿苋中药材马齿苋

经济价值

马齿苋适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用于饲喂畜禽,既能节省饲料成本,又可减少投药量,是一种优质的青绿药用饲料 。在美国,农贸市场常有马齿苋销售 。

饲用价值

野生马齿苋是野生动物常见的食物来源。锯蝇以叶子为食,麻雀、草原鹿鼠等食种子,以保持活力 。用马齿苋饲喂种猪,可提高繁殖率;喂蛋鸡能增加蛋壳的硬度和蛋黄色泽,并能提高产蛋率 。马齿苋还常用于防治家畜下痢,单用或与其它药物配伍使用 。

生态价值

在盐的胁迫下,马齿苋幼苗具有积聚重金属的能力,常被人们用来修复盐碱地或重金属污染水质等,促使污染水如工业废水、管道井水等的再循环利用,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其他价值

有研究表明马齿苋提取液安全无刺激,可作为多功效原料添加到化妆品中,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2021版)》中,马齿苋的茎叶提取物已作为化妆品原料列在其中。中国国内以及国外市场上销售的含马齿苋活性成分的化妆品品牌已达数十种,包括面膜、精华、护肤水和洁面乳等,主要集中在保湿、舒缓和抗敏方面 。

(马齿苋保湿面霜)(马齿苋保湿面霜)

物种危害

编辑

危害特性

马齿苋属于为秋熟旱作物田的主要杂草,在土壤肥沃的玉米田和大豆地、棉花地危害严重,为世界性杂草 。在马齿苋大量繁殖的6~9月份,其盖度达到80%,会造成叶菜减产近90%,几乎绝收 。

防治措施

当马齿苋危害棉花地等时可用除草醚、利谷隆、扑草净等进行防治。对于玉米田等可使用西马津、五氯酚纳、利谷隆等药剂防除,或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清除。 如果在马齿苋种植区外发现其幼苗,应彻底拔除,不可乱扔,因为脱离土壤的植株即使暴露在夏季室外阳光下,生命力也能保持一月有余 。

植物文化

编辑

考古植物学家发现马齿苋在许多地中海史前遗址中很常见。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植物学家Theophrastus(提奥夫拉斯图斯)将马齿苋命名为andrákhne (ἀνδραχνη)(古希腊语) 。在罗马古代,马齿苋被视为抗魔法草药之一,据说撒在床的周围可以防止邪灵噩梦 ,还可以作为护身符来驱逐所有邪恶 。在西班牙语中,马齿苋名为Verdolaga,是南美足球俱乐部的昵称,这些足球俱乐部的制服上有绿白色图案,包括哥伦比亚的Atletico Nacional和阿根廷的Ferrocarril Oeste 。

Atletico Nacional足球俱乐部队徽Atletico Nacional足球俱乐部队徽

Atletico Nacional足球俱乐部队徽Atletico Nacional足球俱乐部队徽

下一篇 王不留行

上一篇 木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