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编辑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联合,于1918年10月28日成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开始执政。1960年7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政权更迭,改行多党议会民主和多元化政治体制。1990年3月,改国名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同年4月,再次更改国名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12月3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解体。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分别成为独立主权国家。
中文名: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
外文名:Československá socialistická republika,ČSSRCzechoslovak Socialist Republic
简称:捷克斯洛伐克
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制度
成立时间:1960年7月11日
解体时间:1993年1月1日
1938年9月,捷克斯洛伐克在慕尼黑会议中,被英法出卖,1939年,纳粹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1945年4月,在科希策成立了以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为领导的民族阵线联合政府,同年5月,捷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获得解放。1945年,成立各党派组成的“民族阵线政府”,宣布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1946年5月,举行战后第一次国民议会选举,成立了以哥特瓦尔德为首的新联合政府。1948年,发生二月事件,参加联合政府的“民族社会党”等党派为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与捷共尖锐对立,捷克斯洛伐克资产阶级想要复辟资本主义制度,后在捷共发动群众的情况下,将其他党派排挤出联合政府,事件以捷共的胜利结束。
社会主义制度使捷克斯洛伐克经济迅速恢复。捷克斯洛伐克现代化工业规模和技术装备水平比战前大幅度提高,1957年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经济年均增速为9.4%,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速15.6%,工人工资年均提高7.6%,人民生活比战前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兴建了大批工人宿舍楼及医院学校图书馆文化宫等等。但是片面发展重工业也使农业、轻工业发展较慢,人民生活必需品较为紧张,1957年以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增长速度逐渐下降,经济体制较为僵化,1960年以后捷经济每年仅增长5.4%。
1960年7月11日,国民议会通过新宪法,宣布将国名改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68年1月,杜布切克接替诺沃提尼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上任后不久,宣布实行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改革,也称为“布拉格之春”运动。同年8月20日,苏联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苏军“暂时驻留”至冷战结束。
1969年4月,胡萨克接替杜布切克,任总书记,并于1975年就任共和国总统。胡萨克时期,捷克斯洛伐克经济改革稳步进行,国民经济比例逐步平衡,捷共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人民生活在1971~1985年期间增长较快。七八十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年经济增长为4.7%。1987年捷克斯洛伐克的人均国民产值为5250美元,处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前列。
1989年下半年,捷发生了剧变,政局开始剧烈动荡,捷共失去执政党地位,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并修改国徽,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共和国也取消了其国名中“社会主义”字样。
1991年,政局继续动荡,各派政治力量分化组合,相互斗争激烈,民族矛盾进一步发展,斯洛伐克要求独立的倾向日益明显。
1992年6月,捷克和斯洛伐克政府就联邦国家解体达成协议。1992年12月31日,联邦解体,捷和斯都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继承国。
1993年1月1日,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正式成立,捷克斯洛伐克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