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波希米亚学派 编辑
波希米亚学派的两座重要建筑代表作均建于布拉格,即查理王宫和圣维多斯(St. Vitus)大教堂。查理的大臣们收藏了许多王宫和大教堂的设计图。优秀作品多为外来匠师所作。这些作品在用色的鲜明、欢快和表示形体透视变化上与当代意大利的图样相仿,但也保留了当地的波希米亚装饰成分。
中文名:波希米亚学派
代表建筑:查理王宫和圣维多斯大教堂
绘画风格:湿壁画和画板画
代表人物:托马索·达·莫代纳
波希米亚学派
波希米亚学派的两座重要建筑代表作均建于布拉格,即查理王宫和圣维多斯(St. Vitus)大教堂。
波希米亚学派最卓越的成就当推湿壁画和画板画。波希米亚学派绘画的产生曾得力於为查理王作过大量板上画的意大利北部画家托马索·达·莫代纳(Tommaso da Modena)创作的启迪。活跃於1350年代的第一代波希米亚画家,以霍恩浮斯祭坛画(Hohenfurth Altarpiece)的画师为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比较雅致的西耶那(Siena)画派式样的影响。托马索的风格对布拉格画家泰奥多里库斯(Theodoricus)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後者是第二代波希米亚学派的首要画家,曾受查理之托装饰王宫的圣十字架教堂(1357∼1367?),绘制一幅钉十字架和一些圣徒的板上壁画。这些作品尽管显示了西耶那艺术的影响,但在自然主义、心理刻画和体积表现方面,都与托马索·达·莫代纳的绘画极为相近。
约1360年,在布拉格爱毛斯(Emmaus)修道院作画的另一些画家,以深幽密集的构图、轻柔绚丽的帷幔、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强烈的性格刻画创作了描绘基督生平的精湛壁画。波希米亚学派最後一个重要画家是威亭高(Wittingau)的画师(或称特莱邦「Trebon」祭坛画的画师)。他代表第三代波希米亚艺术家(活动时期约1380∼1390)。其画风由泰奥多里库斯的画风演变而来。似乎也比前人更多受到当代法国绘画的影响。查理之子瓦茨拉夫(Wenceslas)1378年继承父位,由他赞助,兴起一个兴旺的手抄本装饰画学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