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尔温江 编辑
萨尔温江(Salween),中国称怒江(Nu Chiang或Nu Jiang)。发源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境内、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脉,经中国云南(保山、临沧)流入缅甸,注入马达班海湾。
下游构成缅甸和泰国间约130公里国界线。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因江水深黑色,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把它称为黑水河。怒江在当地的怒族中被称为阿怒日美,“阿怒”是怒族人的自称,“日美”在汉语中译为江,“阿怒日美”就是怒族人居住区域的江,故名怒江。 此江的东方山脉为他念他翁山脉。
中文名:萨尔温江
外文名:Salween
所属水系:印度洋水系
地理位置:东亚,东南亚
流经地区:中国,缅甸,泰国
发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河长:1660公里(不含中国境内)
面积:20.5万平方千米(不含中国境内)
萨尔温江
源于中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南麓,称为那曲。离开源头后改称怒江,怒江上游在高原地区,山势较平坦,水量很大,水面较宽,流速不大;中游坡度大,水流湍急,形成高山深谷;下游雨水补充较多,山势开阔,形成农业区,南流经藏、滇入缅甸,始称萨尔温江,或丹伦江。入缅后,依次接纳了左岸的南汀河、南卡江,右岸的南登河、邦河等支流。干流纵穿缅甸东部,深切掸邦高原及南北向纵列山谷,谷深流急,是典型山地河流。下游部分河段为缅、泰界河。在毛淡棉附近,分西、南两支入安达曼海的莫塔马湾,并在河口处两支流间形成比卢岛。河长1660公里
下游河段(泸水至国界),河流海拔803~520米,平均坡降0.69‰;两岸山势降低,一般海拔2000~3000米,河谷相对开阔,沿河有阶地平坝出现,河道为中等切割宽“V”形与“U”形谷交替地段,谷深500 ~1000米,谷坡30°~40°。泸水至惠通桥,河谷逐渐开阔,谷底宽200~300米左右,沿江出现一些宽浅河谷和平坝,其中最大为怒江坝(又名潞江坝),约50公里长,10公里宽,坝子并不很平,大多为一些散落孤立而低缓的山丘所组成.该段水面一般宽150~200米,最宽达200~300米,河床险滩少,水流平缓。惠通桥至南信河口(国界),河谷又渐缩窄。本段河道长151公里,天然落差121米,平均坡降0.8%,谷底宽200米左右,最窄处80~100米,险滩较多,水流较急 。怒江流域气候受地形及大气环流影响,气候比较复杂。上游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冰雪期长;下游地势较低,受西南海洋季风影响,炎热多雨,中游山高谷深,垂直气候,变化更为复杂。年平均气温南北相差悬殊,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西藏那曲年平均气温为-1.9℃,而云南碧江约9-10℃,泸水14~15℃,潞西以F约21~25℃。
萨尔温江
怒江河川径流由雨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混合补给。由于流域纵跨纬度约10°,南北气候差异较大,三种水源补给,上、下游地区所占比重不同。上游气候高寒,降雨少,冰冻期长,有大量冰川和永久积雪,山谷间有冰川沉积物和严冻风化物覆盖,地表草甸层较厚,渗透作用较强,河川的径流主要为地区水补给,约占年径流60%以上,其次是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中游地区受北部冷空气和下游亚热带气候的影响,靠近北部的气候寒冷,两岸高山有积雪,仍有冰雪融水补给,但积雪面积不大,冰雪融水补给量较小。靠近南部气温增高,雨水增多,冰雪融水补给更少,所以中游河段的径流主要由雨水、地下水和少量的冰雪融水补给。下游属于亚热带气候区,河川径流以雨水补给为主,约占年径流量60%左右,其次为地下水补给。
怒江年径流深为506.6mm,径流的分布趋势与降水分布基本一致,主要特点是下游大于上游,高山大于河谷,流域西部大于东部,径流垂直变化明显。西部高黎贡山东坡径流深为900~1200mm,流域东部径流深500~700mm。下游地区降水丰富,径流深600~1200mm;中游高山峡谷,降水和径流垂直变化十分显著,河谷降水减少,蒸发增大,径流低,如门工附近河谷径流深300~400mm,两岸山坡径流深达400~700mm;上游降水量少,径流深为200~300mm。
怒江洪水主要为暴雨所形成。洪水多出现在7、8两月,其中8月出现的机率最多。其洪水组成情况与年径流组成情况相同,也是主要来自上、中游。上游扎那站汛期水量占下游道街坝站同期水量的83%。上游地区远离印度洋,西南季风影响较弱,夏季无暴雨,地面上形不成强大洪水径流。中游河道深切,两岸无大支流汇入,而且河床对洪水调节作用较好,因此怒江洪水不大。道街坝汛期平均流量模数只有0.0251立方米/(s·平方公里),最大流量模数为0.0532立方米/(s·平方公里),下游各支流汛期平均流量模数一般为0.021~0.023立方米/(s·平方公里)。
怒江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植被良好,河流含沙量较少,是中国含沙量最小的河流之一。怒江年平均输沙量为4150万吨,年输沙模数为305t/km²。河流含沙量:道街坝为0.38kg/m³,河口处为0.59kg/m³,自上而下呈递增趋势。道街坝站最大年输沙量为3830万吨(1970年),最小年输沙量850万吨(1959年),最大最小输沙量比值为4.51。输沙量的年内变化与径流年内变化大体一致,最大输沙量一般出现在6~8月,3个月输沙量占年输沙量的84%,其中8月输沙量最大,约占年输沙量的33.6%。最小输沙量出现在枯水期,12~2月输沙量为最少,仅占年输沙量的0.3% 。
萨尔温江
萨尔温江
萨尔温江(在我国境内称怒江)哈吉水电站项目是萨尔温江流域梯级开发5座水电站中拟首个开发的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总投资约10亿美元。该项目的启动,标志萨尔温江(怒江)流域的实质性开发揭开了序幕,也将是中国、泰国、缅甸三国合作的最大项目。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在该项目的合作中,除作为投资开发商之一外,更将承担设计、采购、施工的总承包。该项目的合作,将在东南亚国家进一步展现中国水电建设的综合实力,也将为促进和加强中国、泰国、缅甸三国的经贸 联系,落实“走出去”的方针政策做出贡献。
塔桑(Tasang)水电站总投资为60亿美元。缅甸电力部与泰国MDX集团在仰光签署了组成项目开发合营机构的协议。规划中的塔桑水电站,装机容量为7,110兆瓦,将会是缅甸全国最大的水电站,预期在15年内完工。水电站的电力主要会卖给泰国。与泰国国营产电局(Egat)与缅甸电力部达成协议,在缅甸克伦尼邦的萨尔温江上修建哈希(Hutgyi)水电站以后的另一个重大项目 。
缅甸境内萨尔温江里的鱼多达140余种,泰国境内的鱼也有80多种。和怒江不同的是,怒江的两岸是陡峭的峡谷,萨尔温江的两岸则是根连着根,叶连着叶的葱郁的原始森林。
萨尔温江两岸的红树林是小海鱼成长的地方。以泰国清迈为基地的东南亚河网组织副总干事Pianporn Deetes说, 大部分鱼类都会洄游到上游及其支流产卵繁殖。在众多鱼类之中,其中35种对当地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阻断了河道,这些鱼类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那时受到影响的不仅有鱼,还会影响到235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包括虎、豹、亚洲金猫、白手长臂猿、大犀鸟、白腹啄木鸟和白眉长臂猿,而白眉长臂猿只在缅甸境内找得到 。
怒江境内,4000米以上高峰有20余座,群山南北逶迤、绵亘起伏,雪峰环抱,雄奇壮观。湖泊遍布,比较著名的有泸水县高黎贡山的听命湖;福贡县碧罗雪山的干地依比湖,恩热依比湖,瓦着低湖等。这些高山湖清澈幽静,是由长年冰蚀形成的许多大小不等的“迷人湖泊”。湖岸原始森林密布,珍禽异兽繁多,古木参天,松萝满树,幽中显古,蔚为壮观。
怒江大峡谷素有:“十里不同天,万物在一山”之说。立体气候产生的主体植被、珍稀动植物、名花异卉、稀世药材、树蕨、秃杉、落叶松、各种杜鹃、各种兰花、珙桐(鸽子花)成片成林地点缀着峡谷胜景的自然美。这些珍稀的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树蕨、秃杉、珙桐;二级保护的有三尖杉、清水树等;三级保护的有天麻、雪山一 枝蒿等20多种。被列为国家珍稀保护动物的有虎、灰腹角雉、热羚、红岩羊、金丝猴、叶猴、小熊猫(金狗)、齿蟾等。还有名目繁多的花卉。独特的民族风情:雪山林海、急流飞瀑、岩峰峡谷、汨汨温泉、座座溶洞、高山湖泊。配之以僳僳族传统的对歌,澡塘会、刀杆节,充满神州色彩的怒族“鲜花节”和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的独龙族剽牛祭天活动以及各民族的婚姻习俗、衣食住行、丧葬礼仪、祭祀活动、图腾崇拜等等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更是给怒江大峡谷增添了不少情趣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