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营村 编辑
郑营村委会隶属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地处宝秀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交通方便,距县10公里。东邻异龙镇李家寨村,南靠郑家山麓,西邻张向寨村委会大田坝心、龙口冲村,北邻赤瑞湖。辖郑营、张本寨两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
现有农户934户,有乡村人口2976人,其中农业人口2926人,劳动力185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98人。
全村国土面积4.44平方公里,海拔1435米,年平均气温18.2℃,年降水量898.4毫米。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中文名:郑营村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
面积:4.44 km²
人口数量:2976人
著名景点:陈氏宗祠、郑氏宗祠、长春阁、玉皇阁
村民赶集
有耕地1386.70亩,其中人均耕地0.70亩;有林地2296.10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69户,有乡村人口2171人,其中农业人口2065人,劳动力126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0人。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85.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收入为主。
美丽的稻田风光
油菜
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2.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63.9万元,占总收入的30.19%;畜牧业收入166.6万元,占总收入的30.6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400头,肉牛7头);渔业收入9.4万元,占总收入的1.73%;林业收入5万元,占总收入的0.92%;第二、三产业收入143万元,占总收入的26.34%;工资性收入55万元,占总收入的10.13%。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94人(占劳动力的21.3%),在省内务工345人,到省外务工49人。
全村国土面积4.44平方公里,海拔1435米,年平均气温18.2℃,年降水量898.4毫米,适合种植水稻、油菜、包谷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2080亩,人均耕地0.70亩,林地4225.8亩。
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4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0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该村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85.4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77.00万元,畜牧业收入25.00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615头,肉牛40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5.00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178.00万元, 工资性收入190.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00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收入等为主。
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90.4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0人 ,在省内务工130人,到省外务工20人。
17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
全村有580户通自来水,有354户饮用井水。有934户通电,有85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0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1%和96.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动电话的农户数77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64户(分别占总数的83.2%和71.1%)。
该村到镇中心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村共拥有汽车56辆,有农用运输车12辆,拖拉机12辆,摩托车283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996.26亩,有效灌溉率为90.73%,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629.2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55亩。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95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99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95户。全村有2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2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已通路灯。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6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5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5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郑营村
郑营小学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2个、图书室2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该村现有农户934户,乡村人口2976人,其中男性1501人,女性1475人。其中农业人口2926人,劳动力1850人。该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2496人,彝族460人,其他民族20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353人,占人口总数的11.86%;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72人,参合率89.78%;享受低保7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卫生所面积为1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6人,该村距离镇卫生院2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 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2个。
1999年1月19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文化名村:云南石屏县郑营村
1999年,郑营村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因而有“云南第一村”的美称。古村内有以姓氏和地理环境命名的三街九巷,街道是青石路面,民房多是坐南朝北的大四合院。全村有403座四合院,保存完整的四合院有28幢。
村中著名的建筑陈氏宗祠、郑氏宗祠规模宏大,建筑装饰的木雕工艺好,雕刻、书画均展示了较高文化水平。
郑营村依山傍水,景色如画。村内的宗祠、楼阁、学校和典型的民居建筑,集宝塔古刹的巍峨壮观,宫殿寺庙的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的玲珑别致,古典园林的幽静淡雅,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
郑营村被建设专家称为“我国明清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历史变迁
秀美山色
建筑文化
古建筑
古建筑
精美木雕
长春阁、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郑营村玉皇阁始建于1929年,占地面积512.2平方米,距石屏郑营村1500米,坐落在红河州石屏郑营村后卧云山山腰石崖上。长春阁和玉皇阁都是木石结构,建筑样式颇具特色。阁上有1919年陈鹤亭摹刻清初书法家涂卓手书“圆镜高悬”匾。匾旁有椿木阴刻对联“地迥天高鸟飞倦,云深松老鹤梦恬”一副。长春阁、石屏郑营村玉皇阁塑有佛像,阁内香烟缭绕,游人络绎不绝。建筑结构保存完整,成为云南红河石屏郑营村的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云南红河石屏郑营村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典型的民居建筑,雄伟壮观的宗祠、楼阁、学校,使其颇具魅力,云南红河石屏郑营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到这里旅游、观光、考察。相信不远的将来,云南红河石屏郑营村赤瑞湖畔的这颗明珠,将会更加迷人的异彩,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增添更新的亮色。
檐栏幽静
司马弟
该村到2013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1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881.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79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31.68万元,有固定资产73.23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该村设党小组10个,党员总数120人,党员中男党员88人,女党员32人。 团员23人。
2021年10月,宝秀镇郑营村委会郑营村民小组入选云南省红河州第八批文明村公示名单。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