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县 编辑
朗县,隶属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地域面积约4200平方千米 。朗县为青藏高原区气候,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带。 截至2023年,郎县辖3个镇、3个乡。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朗县常住人口为17648人。
朗县在解放前为朗宗、古如朗杰宗、加查宗和金东溪的领地。朗县境内的扎日莎巴山为佛教圣山。朗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列山考古遗址公园和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冲康景区、巴尔曲德寺和朗敦庄园。
2018年,朗县实现生产总值7.41亿元,同比增长14%。
中文名:朗县
外文名:Na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540427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地理位置:西藏东南部
面积:4120 km²
下辖地区:仲达镇、朗镇、洞嘎镇、登木乡、拉多乡、金东乡
政府驻地:朗镇
电话区号:0894
邮政编码:860400
气候条件:高原气候
人口数量:17648 人
著名景点:拉多藏湖、勃勃朗雪山、嘎贡瀑布
机场:林芝米林机场
火车站:朗县站
车牌代码:藏G
地区生产总值:7.41 亿元(2018年)
朗县
朗县在解放前为朗宗、古如朗杰宗、加查宗和金东溪的领地。
1959年,民主改革后,并三宗一溪建工朗县,由山南地区管辖。
1959年,设古如朗杰区,仲达乡,金东区,拉多区,孜隆乡,洞嘎区。
1982年,林芝地区成立,朗县被划归林芝地区管辖。县府驻登木乡朗村。
2015年3月,撤销林芝地区,设立地级林芝市,朗县属林芝市管辖。
区划沿革
1997年,朗县辖6个乡:登木乡、仲达乡、金东乡、拉多乡、孜隆乡、洞嘎乡。县政府驻登木乡朗村。
朗县行政区划图
朗镇辖:朗巴居委会、巴热村、其次村、娘村、申木村、堆巴村、托麦村、堆巴塘村、冲康村。
仲达镇辖:仲达村、堆许村、林古村、解协村、卓岗村、伟列村、拉丁雪村、达贵村。
洞嘎镇辖:聂村、达木村、嘎贡村、滚村、卓村、扎西塘村、堆村。
金东乡辖:东雄村、巴龙村、帮玛村、西日卡村、康马村、来义村、松木村、秀村。
拉多乡辖:拉多村、白路村、昌巴村、杰堆村、吉村、白坡章村、巴顿村、许村、扎村、藏村。
登木乡辖:巴桑村、多龙村、洛龙村、崩嘎村、森木村、崩达村、如字村、左嘎村、比林村、登木村。
2013年朗县行政区划一览:
登木乡辖:10个行政村,16个村民小组,49个自然村。
朗镇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并划分为3个片区:曲江片区(托麦村、冲康村、巴热村)、堆巴片区(堆巴村、其次村、申木村)、堆巴塘片区(堆巴塘村、娘村、朗巴居委会)。
金东乡辖:8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
洞嘎镇辖:7个行政村(扎西塘村、卓村、聂村、滚村、达木村、堆村、嘎贡村),27个自然村,15个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郎县辖3个镇:郎镇、仲达镇、洞嘎镇;3个乡:拉多乡、金东乡、登木乡。 县政府所驻地朗镇。
位置境域
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东经92°28′,北纬28°40′~29°29′之间,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东与米林市,北与林芝市巴宜区、工布江达县,西与山南市加查县相邻,南部与印度接壤,地域面积4120平方千米(0.412万平方千米)。
朗县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朗县属于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地势为北部和中部高,南部低,多为开阔谷地、坡地和山地。全县平均海拔3200米,一般山峰的海拔多在5000米以上,且多为冰川覆盖。
朗县境内属藏东南沟谷地貌,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将全县划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部属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最高海拔6157.9米,北部系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最高海拔5572.0米,南北两山组成一个巨大“∨”型谷地,谷地最低海拔3016米,高差3141.9米。
境内群山起伏,地表在河流切割和地质构造的共同作用下,发育成各种地貌类型。县境内地貌划分为高山冰蚀——冰碛地貌,高山流水切割构造地貌,河流阶地堆积地貌以及风沙地貌。
郎县
气候
朗县为青藏高原区气候,属温暖半湿润气候带。主要气候特点: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夏秋多雨、春冬干旱多风,垂直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较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年均日照达2000~2500小时之间,日照百分率70%~80%,太阳年辐射700兆焦耳/平方米,朗县降雨量偏少且四季不均,年均降水量在350~6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6~9月份,多为夜雨,占全年降水量的90%以上,年蒸发量在2200毫米左右,约为降水量的4倍。干季长达8个月,湿季仅为4个月。年平均气温11.0℃,年平均最高气温19.1℃,年平均最低气温5.3℃,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3.8℃全年无霜期日数平均在130~170天。
水文
朗县水资源比较丰富,河流总长度达74.2万米,每平方米177.3米。有河流溪涧14条,雅鲁藏布江蜿蜒曲折,横穿县境,各支流以雅江为骨架,向朗县全境纵深辐射,几乎遍布朗县全境,比较大的支流有登木河、拉多河、金东河和工字荣河4条河流,形成4道沟,因此朗县又可称之为“一江四河(沟)”之地。
湖泊包括拉多藏湖及勃勃朗雪山圣湖。其中藏湖海拔3700米,面积6.7平方千米;勃勃朗雪山圣湖海拔4200米,面积3.7平方千米。
土地资源
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地域面积4200平方千米。
生物资源
朗县植物资源主要为总面积达85万亩的森林。仅高等植物就有1000多种,是中国国少有的天然植物博物馆。其中药用的植物王要有贝母、虫草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牛、黄羊、羚羊、盘羊、樟子、鹿、豹、猴、熊、猞猁、水獭、野猪和鸟类等。
矿产资源
朗县主要有铬、铁、锡、水晶、砂金、硫磺等矿产资源。
2000年,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4283人,其中:仲达镇2271人、朗镇3790人、洞嘎镇2017人、登木乡2715人、拉多乡1906人、金东乡1584人。境内民族以藏族为主,此外还有汉族、珞巴族、蒙古族等民族和僜人(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中),其中藏族占99.02%,作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门巴族,朗县是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2011年,朗县常住人口为15037人,其中农牧民13789人,占92%;藏族干部职工及家属927人,占6%;汉族干部职工及家属321人,占2%。全县出生人口188人,同比下降32人,出生率12.5‰,同比下降2.4‰,自然增长率10‰,同比下降2.4‰。全县死亡人口37人,死亡率2.5‰,同比增长1.4‰。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朗县常住人口为17648人。
综述
朗县风景
2022年,朗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78亿元,增长0.9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6348万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6亿元,同比下降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831元,现金收入实现15525元,分别同比增长5.7%、4.4%,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健康态势。
第一产业
2023年,朗县完成辣椒育苗体系建设,种植辣椒3100亩,实现产量3875吨、产值达1938万元。以辣椒、苹果、藏猪、牦牛为主的农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55亿元。实施总投资1800万元的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项目,“林下仿野生”种植模式让群众增收110万元。
第二产业
2023年,朗县首次完成2家工业企业的升规工作,实现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零的突破”。
第三产业
2023年,朗县全年接待游客42.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
教育事业
2023年,朗县坚持做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发放教育激励资金120.15万元、援藏“鹅翔”教育资金33.2万元,新建学校劳动实践基地4个,具有朗县特色的劳动实践教育模式全面推开。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学前教育毛入园率99.87%,小考考入内地西藏班27人,升学率位列林芝市各县(区、市)第一。
卫生事业
2023年,朗县完成49个村卫生室“一站式”医保结算系统搭建,县级医保系统结算报销3.41万人次、639.91万元。为800名适龄妇女提供“两癌”免费筛查服务,为2683名0-18岁青少年筛查“先心病”,仲达镇卫生院、拉丁雪村卫生室成功创建市级样板卫生院(室)。
社会保障
朗县县城远眺
基础建设
朗县交通图
概述
朗县
传统服饰
藏族传统服饰最基本的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以及富有夸张色彩的金银珠玉饰品等。厚重保温、宽大暖和的肥腰以及长袖长裙,自然适应于藏民族居住地特定的环境和气候。如藏族高原牧民的氆氇长袍胸前留有一个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这样外出时可存放糌粑、茶叶和饭碗等,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袖系于腰间,调节体温,需要时再穿上;夜晚睡觉,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可谓一衣多用。
见面礼
藏民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见到平辈,头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这时的鞠躬只表示一种礼貌。在有些地区,合掌与鞠躬同时并用。合掌要过头,表示尊敬。这种致礼方式多用于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走进普通藏民的家,切记不可用脚踩门槛;要称呼人名时,一般在名字后面加“啦”字,以示对对方的敬重、亲切。主人如请就坐,可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向人。此外,不能随便用手去抚摸藏族人的头顶。
丧葬习俗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做客
到藏族同胞家中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后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喝三次,第四次添满时需喝干一杯。否则主人会不高兴,认为客人不懂礼貌或瞧不起他。三口一杯是藏民族在会客时最主要的一种礼节。三口一杯的程序大概为这样:客人先用右手无名指沾点酒,向空中、半空、地上弹三下,以示敬天、地和祖先(或者敬佛法僧三宝),然后小喝一口,主人会把杯子倒满,再喝一口,主人又会把杯子倒满,这样喝完三次,最后把杯子中的酒喝完。
浏览线路图
扎日莎巴山
扎日莎巴山
拉多藏湖
冬天的拉多藏湖
巴尔曲德寺
巴尔曲德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朗县朗镇堆巴村半山腰,占地2000多平方米,在雅鲁藏布江畔,是林芝地区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金明昌六年(1195年)由索朗申格、索朗杰布两位活佛修建,原属葛举派,后由于宗教斗争改属格鲁派。
列山古墓群
列山古墓群
雅鲁藏布江巨柏
巨柏在雅鲁藏布江两岸呈线状分布。雅江巨柏形态各异。关于巨柏的传说:相传在修建桑耶寺时,运送木材造成奴隶伤亡无数。一只善良的乌鸦同情奴隶的不幸,就站在加查山顶说寺已经修好,不需要木材了。奴隶长松一口气后将大量木材沿江丢弃。这些木材就地生根发芽并长成巨柏。
酥油核桃
朗县千年核桃树
朗县花椒
朗县花椒
朗县藏冬桃
朗县藏冬桃具有果肉多、色红、味甜、口感佳、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藏族群众俗称“夏精桃”,主要分布在朗县沿雅鲁藏布江的朗镇、仲达、洞嘎3个镇,其中洞嘎镇的藏冬桃品质最佳。
2021年1月19日,郎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2022年2月21日,郎县入选2021年度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拟激励市县名单,并进行公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