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师范学院 编辑

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公办高校

楚雄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

楚雄师范学院办学渊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前身为1978年建立的楚雄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组建楚雄师范学院。

截至2024年3月,学院总占地面积41545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9719.4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共960100册;设有10个二级学院,共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有教职工785人,其中专任教师65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5321人。

办学历史

编辑

学院前身

学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

1978年3月,经云南省革委会批准,同意在楚雄师范学校开办师专班,纳入楚雄师范学校建制。教学管理体制为楚雄师范学校“师专部”建制。首届招收数学、英语两个专科班。

1979年9月,在原三个专业的基础上,又增招中文、化学两个专业,面向滇西招生。

1983年11月18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楚雄师专班改建为楚雄师范专科学校。

1984年,楚雄师专和楚雄师范两所学校进行校产划分。

1988年9月,建立中国电视师范学院楚雄师专分部,主要任务是培训提高州内在职初中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办学形式是以业余自学为主并接受中央电视专业课程讲授辅导,在职学习三年。

1989年8月,经楚雄州政府同意,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楚雄分校划归楚雄师专管理,楚雄电大分校的牌子建制不变。学校由全日制师专、电视师院分部、电视大学楚雄分校等三个部分组成,由学校党委、行政统一领导。

1992年9月,楚雄师专经审核批准,列入全国第二批45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名单,予以公布。学校命名为“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名从1992年7月9日起正式启用。

2000年,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并入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升格组建

2001年5月,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楚雄师范学院。

2010年,楚雄师范学院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2014年12月5日,楚雄师范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级项目单位。

2015年,楚雄师范学院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

2017年11月,楚雄师范学院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18年,楚雄师范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

2020年8月,楚雄师范学院与南京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楚雄师范学院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3月,学院设有10个二级学院,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21个。

楚雄师范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楚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技术学、音乐学、音乐表演、应用心理学

楚雄师范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汉语言文学、人文教育、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书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泰语、翻译

楚雄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网络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楚雄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楚雄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化学学院

地理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化学、生物技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科学教育、城乡规划、园艺、食用菌科学与工程

楚雄师范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社会工作、会计学、工商管理、金融学、公共事业管理、酒店管理、贸易经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

楚雄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楚雄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学、雕塑、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

楚雄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学院有教职工785人,其中专任教师654人,教授74人、副教授184人,博士84人、硕士456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兴滇英才产业领军人才1人,兴滇英才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兴滇英才青年人才5人,省卓越青年教师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2人,兴楚科技领军人才4人,州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

类别

名单

云南省级高校名师

何萍、徐成东、张洁、司民真、曹晓宏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电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团队

何永泰

传统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教学团队

陈永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团队

王锡林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何萍

汉语言文化教学团队

曹晓宏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院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云南省一流建设学科1个,云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立项培育建设学科3个,校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8个。

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建设类别

负责人

建设批次

1

民族学

省级“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杨甫旺

“十二五”

2

物理学

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司民真

“十二五”

3

生物学

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范树国

“十二五”

4

中国语言文学

省级“十二五”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学科

曹晓宏

“十二五”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学院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5个,云南省支持建设本科高校新兴专业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获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共30类335项,学生各类学科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励494项,省级奖励1537项;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19门。

类别

名称

国家级特色专业

物理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小学教育、人文教育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

云南省级重点专业

小学教育

云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前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物理学、人文教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应用统计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云南省级应用型本科转型专业

教育技术学

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云南省级实验教学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在建)

云南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云南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大学物理、光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

有机化学、大学物理、光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网络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机构

截至2024年3月,学院建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社科基地工作站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3个,校级科研机构45个。

楚雄师范学院省部级科研平台

序号

科研平台名称

科研平台类别

负责人

入选时间

1

太阳能综合应用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

何永泰

2022

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苏斐然

2021

3

工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与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陈晓林

2020

4

晶硅材料切割与组件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王红

2019

5

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钱志明

2019

6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徐成东

2018

7

应用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徐成东

2013

8

分子光谱学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司民真

2011

9

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杨甫旺

2009

楚雄师范学院科研团队建设情况一览表

序号

科研团队类别

科研团队名称

负责人

立项时间(年)

备注

1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彝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团队

杨甫旺

2012

续建

2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教师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团队

罗明东

2014

续建

3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高校特色植物资源研究与开发科技创新团队

范树国

2013

续建

4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高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科技创新团队

陈晓林

2014

续建

5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高校材料物理与能源应用技术科技创新团队

何永泰

2018

在建

6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高校固体材料力学行为科技创新团队

孙坤

2020

在建

7

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云南省高校滇中林下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陈华红

2020

在建

科研成果

2015-2017年,学院教师获得科研立项236项,其中国家科学基金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66项,横向课题18项,地厅级项目55项,累计立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046.23万元,年科研经费2.58万元/人;发表学术论文145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43篇,三大检索收录74篇,出版专著、教材119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申请国家专利28项,授权23项。

2017年度,学院教师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12项,横向项目3项;获得省级以上科研奖励1项;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46篇(CSCD收录2篇,CSSCI收录2篇,I收录4篇,SCI收录8篇);教师出版专著20部;获专利授权12项。

截至2024年3月,学院主持承担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其它科研项目100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厅及其以上奖励100余项,获国家专利授权100余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9月,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有纸质藏书108万余册(包含各二级学院资料室图书),电子图书118万余册,各类可用数据库50余个,有纸质报刊520余种,电子报刊12000余种,建成了《彝族文化数字资源平台数据库》、《彝文古籍数据库》、《书画艺术作品数据库》、《西南彝族口述历史资料数据库》、《楚雄优秀文化作品数据库》,收有珍稀彝文古籍100余件,建成“四库系列精品文献库”和“彝族文献资料室”,收藏《四库全书》文献和彝族文献。

学术期刊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前身是《楚雄师专学报》,期刊加入“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主要栏目有历史研究、地理·旅游、计算机等。

2010年,《楚雄师范学院学报》在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优秀学报”。2012年7月,在全国第二届民族系统联络中心组织的第二届评奖(2011年度)中,《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优秀学报;《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研究》专栏被评为优秀栏目。

合作交流

编辑

截至2024年3月,与国际合作方面,学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新加坡等国家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互访、学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等方式开拓办学视野,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与国内合作方面,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与地方合作方面,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属地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在“融入”与“服务”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

文化传统

编辑

学院标识

校徽

楚雄师范学院校徽楚雄师范学院校徽

校徽的基本构图原理:1、校徽以“雁塔”、“大雁”、“书”、“阶梯”为原型设计构成校徽图案主体。2、以“笃学尚行,扬美崇善”校训,小篆字体为设计组合元素。3、主体文字,中文为楚图南书法。

校徽的基本象征意义:1、主体图案包含“雁塔”、“大雁”、“书”、“阶梯”原型。楚雄师范学院标志性建筑——“明代古雁塔”,蕴含学校发展建设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大雁”、“书”、“阶梯”蕴含楚雄师院人用知识、智慧和汗水,执着不懈,拾阶而上,勇攀高峰的精神。2、小篆字体构成的校训组合元素,蕴含师生秉承校训追求真、善、美的不懈理想。

校徽颜色:红色象征活泼、热情、激情,饱满充实。蓝色象征致远、智慧、宽容、永恒。

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位置印有校名,并配以学校徽志。

精神文化

校训

楚雄师范学院校训楚雄师范学院校训

笃学尚行,扬美崇善

“笃”:即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笃学尚行,扬美崇善”这八字校训,是对楚雄师范学院办学追求和办学精神及对师生基本要求的高度凝炼和概括,它充分体现了做人、做事和治学的高度统一,蕴含着真、善、美的圆融,引领了德才兼备与知行合一的方向,既包含了大学的共性追求,又彰显出学院鲜明的个性特质,既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又显示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

校歌

《贺新郎·雁山魂》

曹晓宏作词,陈勇作曲。

万仞横空立。

望边城,山河秀丽,风光如织。

红土金沙桃李艳,点染千般物色。

杏苑里,人文未息。

学子莘莘书声朗,铸精神旷代响琴瑟。

雁阵起,弦歌急。

南滇一柱凌云笔。

赋新篇,笃学崇善,只争朝夕。

如切如磋如琢磨,要续千年血脉。

莫止歇,书山拾级。

堂舍青灯观天地,共苍生社稷同休戚。

路且远,光阴迫。

校歌校歌

校庆日

学校校庆日为每年5月11日。

校区情况

编辑

雁塔校区

校本部校本部

该校区也就是老校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鹿城镇鹿城南路 。

花果山校区

北校区鸟瞰图北校区鸟瞰图

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鹿城镇鹿城南路461号楚雄师范学院花果山校区 。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王建

党委副书记、院长

杨桂红

党委副书记

施红星

党委委员、副校长

何永泰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赵宗喜

副校长

党委委员、副校长

彭燕梅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编辑

图书馆

图书馆图书馆

楚雄师范学院图书馆起源于1936年的镇南师范学校藏书室,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2000年与楚雄民族师范学校图书馆的合并,使其藏书、设施、人员得到显著增强。目前,图书馆由花果山校区和雁塔校区两部分组成,总面积达18297㎡,拥有阅览座位1820个和计算机255台。截至2022年9月,图书馆纸质藏书超过108万册,电子图书118万余册,提供50余个数据库和520余种纸质报刊、12000余种电子报刊。图书馆配备先进的检索设备和电子阅览室,通过金盘管理系统和移动在线服务系统实现现代化管理。因其优秀的服务和管理,图书馆多次获得“先进集体”称号,并在各类大赛中获奖 。

建筑

学校还有明代古雁塔、金良文史馆、学生会堂等标志性建筑 。

金良文史馆金良文史馆

学生会堂学生会堂

获得荣誉

编辑

楚雄师范学院2009年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学校“民族学”入选云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被教育部列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国家级项目单位。2015年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2016年被云南省委高校工委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学校”荣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同年获授为云南省具有公费师范生招生和培养资格的师范院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同年获批“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德育研究中心”建设单位,2021年被遴选为云南省具有地方优师专项计划招生资格的两所学校之一。学校连续十二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连续十四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2009年1月

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二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下一篇 文山学院

上一篇 重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