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商学院 编辑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境内公办高校

贵州商学院贵州商学院

贵州商学院(Gui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是贵州省第二批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试点单位。

贵州商学院始建于1947年的“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学校”,是贵州商科教育的发祥地,先后更名和升格为“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贵州省商业学校”、“贵州商业专科学校”、“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贵州商学院。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总占地面积978亩,总规划建筑面积32.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585.42万元,纸质馆藏图书112.22万册,电子图书137.92万册;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30个本科专业(含1个合作办学专业);有教职员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02人,全日制本科学生1万余人。

历史沿革

编辑

贵州省贵阳贸易学校

新校区鸟瞰图新校区鸟瞰图

1947年,学院创办,时名“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

1952年,贵州省商业厅接收贵阳私立尚信会计学校和建中、求是、知新3个会计补习班,成立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隶属省商业厅,校址在贵阳市飞山街,这是贵州解放后成立的第一所全日制商业中等专业学校。

1955年,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更名为贵州省贵阳贸易学校。

贵州省贵阳商业学校

1956年,学校更名为贵州省贵阳商业学校,校址迁到贵阳市罗汉营。当时国家廹切需要商业人才和管理干部,学校除了中专生外还开展干部、职工培训。

1958年秋,学校搬迁到贵阳市盐务新村(现盐务街)。

1961年5月,贵州省粮食学校并入贵州省贵阳商业学校。

1980年,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贵州省商业专科学校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省商校的基础上建立贵州省商业专科学校,既办大专又办中专。

1989年,学校中专部分从盐务街搬迁至贵阳市花果园,复办贵州省商业学校,发展为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商学院

1993年,贵州省商业专科学校更名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贵州省商业干部学校、贵州省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并入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成立贵州商学院。

2018年,省人民政府将学校由省商务厅划转为省教育厅管理。

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估。

2022年11月29日,贵州商学院内陆开放型经济学院揭牌成立。

2022年,学校获批成为贵州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23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

贵州商学院贵州商学院

办学条件

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单位,开设30个本科专业(含1个合作办学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

贵州商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

本科专业

贵州商学院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

工商管理

物流管理

人力资管理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贵州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

贸易经济

保险学

投资学

金融工程

税收学

国际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贵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审计学

贵州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贵州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物联网工程

电子商务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网络工程

贵州商学院文化与艺术传媒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艺术管理

贵州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会展经济与管理 (中外合作办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员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0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225人。学校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4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金师”(教学名师)6人。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负责人

贵州省一流教学团队培育项目

投资学

况培颖

贵州省一流教学管理团队建设项目

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管理团队

陈列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就业创业“金课”1门。

专业类型

专业名称

贵州省级一流专业项目

酒店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国际商务

贵州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会计学

贵州省级一流平台培育项目

物联网工程实验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

贵州省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

马列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建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基于商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统计学基础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学校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教改项目60项;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1个。

学科类型

学科名称

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

工商管理

学术研究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9月,学校有1个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2个贵州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

平台类型

平台名称

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商贸流通及现代服务业研究团队(武鸣)

贵州省教育厅特色重点实验室

电子商务与安全特色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大数据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科研合同经费累计达1025.42万元,共签订各类科研合同257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72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4篇、三大检索论文8篇;出版专著5部,出版教材28部;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贵州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1项。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贵州商学院学报》栏目设置有:特约稿、商业经济、商业管理、贵商研究、商业史等,其中,贵商研究为学报特色栏目;商业经济、商业管理为支柱栏目。

《贵州商学院学报》为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与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瑞士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1所中国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校际交流平台。组织交换生出国(境)交换学习、管理干部和教师赴中国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涵盖美国、英国、爱尔兰、瑞士、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接待美国蒙赛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等11批次国外高校代表团来校交流访问。学校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40余项,参与师生700余人次,国际交流水平不断提升。

文化传统

编辑

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校徽

学院校徽象征着沈万三与马帮,是贵商发展进程、贵商文化以及贵商精神的弘扬与传承。

马帮以骡马为运输工具,马帮在当年极端封闭的艰难环境下,依然冲破千山万壑的阻隔,把贵州与外界市场连接起来,这种逆境求生、以诚信为魂、负重前行和万死不辞打通商道的精神,,被称为“骡马精神”。

校徽内涵十分丰富,既有负重前行、不甘贫穷、坚韧不拔、艰苦创业、顽强奋斗的一面;又有突破封闭、勇闯市场、开阔眼界、勤勉诚信、创新未来的一面,激励全体师生奋发有为。

校旗

校旗延续校徽中马帮的元素,以抽象的方式表现。铜徽代表马帮开辟的古驿道,白底蓝字寓意学校在新时代将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精神文化

校训

尚信塑品、致用立身

校训校训

“尚信”,即崇尚诚信。孟子有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左传》云:“信,国之宝也。”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直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诚信是一个人尤其是商人首要的道德品质,因此,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对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学校在创办之初,校名定为“尚信会计学校”,意为师生要牢记诚信、崇尚诚信、践行诚信。

“塑品”,即塑造品格。品格,即一个人的品性、性格。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决定一个人人生成败和事业大小。作为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作为学生,要学思并重,知行合一,培养形成优良的品性和良好的性格。

“致用”,即经世致用,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意为师生要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和求实务实的态度,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和问题,能用所学加以解决。

“立身”,古有“立身行道”之说,指修养自身,奉行道义,扬名于后世。作为老师,要以学生的“立身”为目标,不断点燃学生的激情,授人以渔,帮助学生不断成长和进步。作为学生,要懂得为人处世,精于一技,步入社会能够安身立命,最终报答父母、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

校庆日

每年4月28日。

校歌

《贵州商学院校歌》

商海逐浪任我翔。

黔灵山青,白云天广。

树一片茂林,载富民兴黔希望。

求实创新,诚信自强。

厚德勤业,教学相长。

唤起潜龙乾坤志,商海逐浪任我翔。

黔商黄埔,我辈弘扬。

铸一脉商魂,圆经世济国梦想。

尚信塑品,大爱无疆。

知行合一,德技相彰。

千磨万击更坚劲,商海逐浪任我翔。

校歌校歌

现任领导

编辑

职务

名单

党委书记

吕国富

党委副书记、校长

罗兵

党委副书记

陈应勇、张勇

党委委员、副校长

杨昱

副校长

张军、苟先茂、成蕴琳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贵州商学院监察专员

田慧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编辑

时间

荣誉奖项

2018年

贵州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2022年

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入编单位

2022年

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