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编辑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英文名Army Logistics Academy ),简称陆军勤务学院,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 ,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是一所立足陆军、面向全军,教学、科研、服务一体,指挥、管理、技术融合的后勤专业类高等教育院校 ,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和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
军事经济学院1946年7月创建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最初为东北民主联军供给学校,1986年定名为军事经济学院。后勤工程学院成立于1961年11月,以河南新乡第三军械预备学校为基础,历经多次调整组建,1975年恢复后勤工程学院校名。2017年,陆军勤务学院以后勤工程学院和军事经济学院为基础组建。合并前的两所院校均为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
该院由位于重庆的院本部、位于襄阳的训练基地和武汉营区三部分组成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建有田径运动场、体训馆、器械场等各类军事共同科目训练场和体育场馆。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实现全网络覆盖 。学院学科门类涵盖军事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四大门类 。专业涵盖战勤指挥、军队财务、军需能源等6个全军后勤通用专业领域18个生长军官高等教育专业 。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 ,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中文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外文名:Army Logistics Academy
简称:陆军勤务学院、陆勤学院
创办时间:2017年8月17日
办学性质:公立大学
学校类别:军事类
学校特色:军队“2110工程”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主管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现任领导:周炎明(陆军勤务学院院长)
专职院士数:1人(截至2017年6月)
本科专业:14个(截至2023年6月)
硕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截至2023年6月)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截至2023年6月)
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截至2023年6月)
博士后: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截至2023年6月)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3个(截至2023年6月)
院系设置:军需勤务分队、油料勤务分队、军事设施勤务、军事物流管理、军事物资采购管理、后勤综合勤务(截至2023年6月)
校训:笃学精武 勤务致胜
校歌:《军歌嘹亮向太阳》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大学城北一路20号(校本部)武汉硚口区三院路2号(训练基地)
院校代码:91014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2项(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军队、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近400项(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
知名校友:罗健夫
知名教师:郑颖人、方振东、程华、涂亚庆、张伟明、杜扬、郭继坤、凌大荣、吴少华、黄瑞新、苏喜生
占地面积:约 2600 亩(截至2023年6月)
教师人数:400余名(截至2023年6月)
学生人数:共42万余名(截至2023年6月)(建校至今的学生总数)
军事经济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
1996年9月,学院建校五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严格、求实、廉洁、献身”八字校训,激励全院官兵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再立新功 。
1998年军事经济学院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是培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建设人才的高等军事学府,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 ,承担全军战勤、财务、军需、物资采购、军事物流、审计、装备经济等领域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教育、任职培训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还承担珠心算学员、外国军事留学生、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业务骨干培训等任务 。
后勤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1969年,通县军械学校、南京军械学校、沈阳后勤技术兵学校并入,并与本身的轻武器系组建成为学校的军械训练大队。1969年,学院更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高级专科学校。1973年,后勤高级专科学校(军械系/军械训练大队)分出,改建军械技术学校;1974年7月,后勤高级专科学校军械训练大队划归石家庄军械技术学校,后成为军械工程学院。1973年,后勤高级专科学校(汽车系)分出,参与组建解放军运输技术学校,后成为军事交通学院 。1975年,学院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校名 。
2006年,学院整体进入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行列 。
陆军勤务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院专业涵盖战勤指挥、军队财务、军需能源、军事设施建设、仓储物流、采购管理等6个全军后勤通用专业领域18个生长军官高等教育专业 。
院系设置 | 专业名称 |
---|---|
军需勤务分队指挥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油料勤务分队指挥 | 军事能源工程 |
化学 | |
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 | |
军事设施勤务 | 国防工程及其智能化 |
土木工程 | |
军事物流管理 | 物联网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物流管理与工程 | |
军事物资采购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物流管理与工程 | |
后勤综合勤务 | 物联网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物流管理与工程 | |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6月10日 | |
参考资料来源为:陆军勤务学院2023年普通高中毕业生招生简章 |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军事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4大门类,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军队“双重”建设学科专业3个 、重庆市一流(重点)学科6个 、军队(省市级)重点学科9个 。学院设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专业涵盖战勤指挥、军队财务、军需能源、军事设施建设、仓储物流、采购管理等6个全军后勤通用专业领域18个生长军官高等教育专业 。学院还设有军事后勤学、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应用经济学、军事装备学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 | 油气储运工程、国防经济、后方专业勤务 |
军队“双重”建设学科 | 后勤保障、后勤管理、物联网 |
全军重点建设学科 | 石油天然气储运工程 |
省级重点学科 | 油气储运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后方专业勤务、岩土工程、应用化学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土木工程、应用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军事后勤学、军事装备学 |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6月10日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有教授、副教授300余名,研究生导师100余名,待遇级别5级专家教授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百千万人才2名,全军优秀教师6名,军队高层次拔尖人才4名 。
类别 | 名单 |
---|---|
专职中国工程院院士 | 郑颖人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黄瑞新、吴少华 |
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 郑颖人、方振东、程华、涂亚庆、杜扬、郭继坤、苏喜生 |
全军优秀教师 | 郑颖人、张伟明 |
博士生导师 | 郑颖人、方振东、程华、涂亚庆、张伟明、杜扬、凌大荣、吴少华、苏喜生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 方振东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程华 |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6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7年6月中国军网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4个、军队院校优质课程3门;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国防建筑学、土木工程、通风空调与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电力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供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精品课程 | 军用输油管线、军队审计、战时油料勤务等 |
军队院校优质课程 | 军用输油管线(张伟明)、战时油料勤务(郭继坤)、工程力学(三) |
原总后院校优质课程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与基础课程、军用输油管线、战时油料勤务、工程力学等 |
注:以上名单不全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军队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军队(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2项,国家精品(一流本科)课程7门,全国优秀教材1本,2篇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博,学员获各类竞赛国家级奖项800余项,珠心算队蝉联7届世界珠心算大赛冠军和5届国家珠心算赛冠军,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42万余名优秀人才 。
合作交流
教学交流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的前身军事经济学院,先后与全国60多所高校建立了协作往来关系,有140多人参加了全国99个学术团体。学院多次成功地举办了全军性大型学术讨论会 。
建校以来,先后有罗马尼亚、阿尔及利亚、印度、日本、韩国、以色列、巴基斯坦代表团,43国驻华武官夫人访问团及英、美著名专家教授来学院参观访问、授课 。
自2012年起,学院已连续开展5次暑期学校项目,选派优秀学员及干部赴英国赫特福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法国巴黎经济管理学院等国外院校参加课程培训,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军事后勤人才创建了宝贵平台 。
学术交流
2021年10月,陆军勤务学院隆重举行与重庆红岩联线合作共建签约揭牌仪式暨红岩革命故事展演,让一堂红岩特色思政课走进学院 。
12月8日至9日,陆军勤务学院举办国际军事人员培训研讨会。研讨会以“新时代国际军事人员培训的挑战与对策”为主题,采取线上方式组织,孟加拉国、缅甸、巴基斯坦、刚果(布)、加蓬、坦桑尼亚等10余国军队代表参会。主要围绕培训体系建设、管理模式创新、国际传播交流等专题研讨,研究疫情环境下国际军事人才培训的困难挑战,分享国际军事人才培训的有益经验,深入探索国际军事人员培训发展方向,提升国际军事人员培训质效,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 。
2023年11月30日,陆军勤务学院在重庆举办防务经济与军事后勤研讨会,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亚美尼亚3国相关领域代表线上参会,30余个中国军地单位派员线下参会。中外与会代表围绕“新时代防务经济与军事后勤创新和实践”主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分享了研究成果和经验做法,探索了新的时代背景下防务经济与军事后勤创新发展对策,为该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 。
录取方式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招收全国各地的考生(面向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 )和部队考生 。根据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报考陆军勤务学院的考生年龄应为17-20周岁的高中毕业生。政审按征集兵员的政治条件办理,体检按《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办理。军队院校的报名时间一般与普通高等学校报名时间同步进行,具体报名形式以各省、市招生主管部门公布为准。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及时、准确地掌握学院的招生专业、人数等情况;在填报志愿时,应在“提前单独录取”栏内填报陆军勤务学院及相关专业,避免错填、误填志愿。同时可在“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內填写“服从”,以增加录取的机会 。
陆军勤务学院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对象为军队院校应届军人本科毕业生、在职军官(警官)、军官转改文职人员。军队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须填写《应届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由所在院校教务部门审批。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一般应当具有3年以上军官岗位任职经历。报考人员须填写《军队在职军官报考研究生推荐审批表》,按照军官晋升任用批准权限审批,依托信息系统,逐级报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官局备案。学院按照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进行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录取结果经审批后,会发放录取通知书 。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拥有15个国家、军队(省部)级研发中心,6个军队(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全军后勤科研实验室 ,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供油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77个各类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设有军事后勤学、土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应用经济学、军事装备学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救灾应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
研究成果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3项,军队(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400余项;研制的20余型装备列装部队,野营多功能净水车、整体自装卸野战加油站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式,野战净水车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式;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军队级以上课题400余项;获国家、军队(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2项,国家精品(一流本科)课程7门,全国优秀教材1本,2篇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博 。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 “珊瑚岛礁淡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方振东) |
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 “防微波辐射混凝土技术与应用研究”(康青)、“钢质野战输油管线集装集成系统”(雍歧卫)、“冰川冻土地区房屋修建技术”(梅全亭)、“三高地区屋面工程技术”(梅全亭)、“隔离膜高堆土地基处理技术”(梅全亭)、“高架通风孔防冻融技术”(梅全亭)、"军队油库级信息系统开发平台"、“Ⅰ型野战输油管线系统" |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学院拥有177个各类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图书馆藏书50多万册,各类文献信息资源14.3TB 。
学校标志
校徽:
陆军勤务学院2023年的录取通知书大礼包中有1枚校徽徽章,象征新学员们要以院为荣,以院为家 。
陆军勤务学院校徽
精神文化
校训:
笃学精武,勤务致胜
校歌
《军歌嘹亮向太阳》
浓墨飘香钢枪闪亮,不倦的追求忠诚守望;
七彩的校园七彩的梦,一身戎装青春扬;
男儿女儿志在疆场,走向那硝烟创造荣光;
七彩的军营七彩的梦,科技强军做栋梁;
让责任告诉理想,让使命铸就辉煌;
七彩的征程七彩的情,军歌嘹亮向太阳。
校魂:
“两红精神”
一心永向党的忠诚
一切保打赢的奉献
一分都不差的严格
一路肩并肩的团结
办学理念:
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实战实践;坚持特色发展,注重勤务创新;坚持开放办学,多维融合培塑 。
校园环境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校园环境
截至2023年6月,陆军勤务学院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实现全网络覆盖、智能化升级 。学院建有田径运动场、体训馆、器械场、障碍场、轻武器射击场、综合体训棚、球类运动场等各类军事共同科目训练场和体育场馆。综合训练场占地800亩,功能完善、设施齐全,可满足初中高级军人心理行为、意志拓展训练及各类军事技能和保障实训演练需要 。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院长 | 周炎明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政治委员 | 关应祥 |
表格数据截止日期为:2024年5月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期 |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院长 | 方振东(少将) | 不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政委 | 赵桂林 | 不详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院长 | 周炎明(少将) | 2015年9月-2017年8月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政委 | 季富 | 2015年-2017年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院长 | 刘化绵 | 1996年3月-未知 |
姓名 | 生卒年 | 生平经历 |
---|---|---|
罗健夫 | 1935年-1982年 | 1972年,他研制出了第一台图形发生器。1975年,他又研制成功了“Ⅱ型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81年10月已独立完成Ⅲ型图形发生器全部电控设计。1983年2月,他被国务院追授为全国劳动模范 。 |
江轲 | 未知 | 2019年10月,被旅保障部评为“伙食管理标兵”称号;2020年被旅评为“四有优秀革命军人”;2021年4月,带领后勤保障人员示范“野营炊事操作区域设置”科目,受到一致好评,荣立三等功一次;2021年11月因工作突出获三等功一次;第八十集团军2021年度“感动集团军十大人物”候选人 。 |
时间 | 名称 |
---|---|
2017年8月 | 入选军队“2110工程”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
未知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
未知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2项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上一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