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长城市群 编辑
哈长城市群,国务院规划建设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北方开放的重要门户、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和绿色生态城市群, 位于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哈长城市群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建成在东北亚区域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201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复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中文名:哈长城市群
外文名:Harbin-Changchun megalopolis
所属地区:中国东北地区
地理位置:东北平原中北部
面积:263640.92 km²
下辖地区:黑龙江5市和吉林6市州
政府驻地:哈尔滨、长春
邮政编码:150000、130000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约 2000 万(2015年)
著名景点: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伪满皇宫博物院、太阳岛、中国·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大庆龙凤湿地、净月潭、查干湖
机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延吉朝阳川国际机场、大庆萨尔图机场、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等
火车站:哈尔滨站、长春站、大庆站、吉林站等
车牌代码:黑A、吉A、黑E、吉B等
著名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
2013年6月26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将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全面提升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将再打造10个区域性城市群,而“哈长(哈尔滨长春)城市群”已入列国家10个区域性城市群的规划中。根据2014年3月16日正式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其中,重点建设5大国家级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5大城市群。稳步建设9大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包括哈长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和天山北坡城市群9大城市群。引导培育6大新的地区性城市群,包括呼包鄂榆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兰西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和黔中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名列9大区域性城市群(国家二级城市群)之首,必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刘庶明说,“哈长城市群”列入10个城市群建设,可以说是恰逢其时,长春和哈尔滨两座城市本身就具备许多优势和条件。
首先,促进“哈长城市群”建设的首要条件是交通。哈尔滨、长春两地交通便捷,乘火车不到2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两个区域相连紧密。
其次,两地都在推进自己的中心区域城市化建设。例如,吉林省建设了中部城市群,像长春、吉林、松原、四平、辽源、公主岭等城市,都处在哈大线上,而长春是有向心作用的。另外,黑龙江也在推进“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城市群建设。
哈长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牡丹江市,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松原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核心区以上述市(州)中主体功能定位为国家级、省级重点开发的区域为主,统筹区域其他地区发展,核心区面积约5.11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约2000万人。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在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方面,规划提出,强化哈尔滨、长春两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有效发挥其他城市的支撑作用,建设哈长发展主轴和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牡丹江、长春、吉林、图们、松原发展带。
在人口布局方面,规划明确,发挥特大城市、大城市集聚效应。优化提升哈尔滨、长春综合服务功能,有序疏解特大城市非核心功能,引导人口向新区、开发区合理布局,推进城区、开发区、县域协调发展,防治“城市病”。
同时,发展中等城市。全面放开牡丹江、松原等城市落户限制,利用本地特色资源,合理拓展产业空间,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人口吸引聚集能力,形成城区人口规模在50万以上、具有较强空间承载能力的中等城市。
此外,培育一批生态宜居小城市。依托 “一轴两带”节点地区、沿边开放地区与特色资源地区,发展一批基础较好、承载能力较强的小城市,积极承接大中城市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强化宜居环境建设,扩大对外围城市人口的服务和吸纳半径,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市民化。
“哈长城市群”上升到国家层面打造规划中,对长春经济发展有哪些利好?刘庶明表示,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国梦”的最重大任务。
“城镇化的最高阶段是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圈建设是跨行政区域的,它按照一个经济区域和城市的发展规律,来设定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战略和空间结构。”刘庶明说,哈长城市圈上升到国家级战略层面,标志着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国家对东北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视使然,对吉林省内其他城市群建设也将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哈长城市群”的建设能在社会保障、公共交通、现代服务等多方面带来更多方便与实惠,国家也会对这个重点区域的发展给予一定政策倾斜,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同时,“哈长城市群”的建设将使黑龙江、吉林两省的吸引力增强、知名度提升。
“这样,招商引资也好,集聚内部资源要素也好,都会相对容易点。对吉林省的招商引资有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刘庶明说。
“两地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市圈,要思考的是怎么对接、怎样揉进去的问题。”刘庶明表示,两地对接包括战略层面、产业层面、城市规划层面等方面问题,未来吉林省,要做到南边有四平,中间有长春,北部向扶余延伸,这样才能将区域中心城打造出来。黑龙江的“哈-大-齐”工业走廊也要向牡丹江延伸,形成“哈-大-齐-牡”,将哈尔滨和牡丹江拉近。
刘庶明说,城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集聚阶段,2013年长春的城市发展已进入到城镇化发展第二阶段,就是扩散阶段。例如长春的空港开发区、兴隆保税区等都是区域性开放平台。长春市已具有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城市具有扩散效应的时候,才能形成城市群。
“大都市仅仅突出工业是不行的,必须要突出服务业,越是中心城市,它的服务业就做得越成功。长春现在处于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阶段。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工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教育医疗以及生态旅游业等,只有靠产业来提升城市发展,才能把城市的吸引力做大做强。”
2016年2月23日,国务院批复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