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 编辑

北京市东城区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南锣鼓巷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Nanluogu Lane),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与元大都同期建成,呈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长787米,宽8米。明朝属昭回靖恭坊,称锣锅巷。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属镶黄旗,称南锣鼓巷。“文化大革命”时期一度改称辉煌街,后恢复原名 。

南锣鼓巷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俯瞰整个街区犹如蜈蚣,又称蜈蚣街 。

2022年3月,南锣鼓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南锣鼓巷

外文名:Nanluogu Lane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胡同

长度:787 m

起点:鼓楼东大街

终点:平安大街

宽度:8 m

历史沿革

编辑

元朝时期,以锣锅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

明朝时期,锣锅巷属昭回靖恭坊。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锣锅巷属镶黄旗,改称南锣鼓巷。

清光绪末年至清宣统年间,锣鼓巷属内左三区。

民国时期,锣鼓巷属内五区 。

2012年7月,南锣鼓巷联合工会成立 。

2013年10月4日,南锣鼓巷WiFi系统正式开通 。

2016年4月25日,南锣鼓巷暂停接待旅游团队,并取消国家AAA级景区资质 。同年10月到12月,南锣鼓巷主街进行封街改造 。同年12月20日,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导则执行,重点恢复居住功能 。

2019年7月1日,南锣鼓巷不再允许停放车辆 。

2023年8月,据南锣鼓巷管委会和东城区交道口街道消息,南锣鼓巷从2023年8月29日开始进行街区业态提升,166家商户将全面取消从窗口售卖餐食的方式,羊肉串、面筋、酸奶一类的小吃售卖,将全部搬到室内。

街道格局

编辑

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长787米,宽8米,南北走向,东西两面共有16条胡同整齐排列,呈鱼骨状 。

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南下洼子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

主要建筑

编辑

万庆当铺旧址

万庆当铺旧址位于蓑衣胡同1号,临南锣鼓巷一侧。万庆当铺是清末民初京城五大当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万庆当铺衰败关闭。2006年整修时,“万庆”二字重现天日 。

万庆当铺旧址

水准点石碑

水准点石碑

水准点石位于南锣鼓巷与前圆恩寺胡同西口路北墙角,碑高1米,宽0.2米,汉白玉制成,一面镌刻“测北京水平”,另一面镌刻“都市政公所”。石碑是民国时期所立,标注的是老北京内城的最高点,海拔49米 。

石文化展示区

石文化展示区位于南锣鼓巷与菊儿胡同西口,旧时石碑、石墩、上马石下马石等均在此展出 。

石文化展示区

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

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

中国拉卜楞民俗文化体验馆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北京设立的“甘南窗口”,通过临摹、喷绘、雕塑、投影等方式将甘南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还原,展示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 。

文化活动

编辑

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南锣鼓巷举办“歌华有线杯”·2019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纸艺创意赛区“敬人纸语入围作品展” 。

2019年12月3日,南锣鼓巷举办主题为“垃圾分类有你有我,志愿服务扮靓南锣”宣传活动 。

所获荣誉

编辑

1990年,南锣鼓巷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

2022年3月,南锣鼓巷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

旅游信息

编辑

地理位置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

南锣鼓巷

交通路线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3、4、13、42、60、118、612、观光3线区间路公交车,在南锣鼓巷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82、107、124、135路公交车,在宝钞胡同站下车前往。

地铁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8号线,在南锣鼓巷站前往。

驾车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南锣鼓巷约1.6千米,驾车约10分钟。

下一篇 北锣鼓巷

上一篇 方家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