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编辑

中国航天发射场之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英文: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简称TSLC),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原神堂坪乡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同时负责中国海上卫星发射 。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

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

北京时间2024年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外文名: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简称:TSLC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三井镇

始建:1967年

正式使用:1988年9月7日

隶属: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

所属国家:中国

所属城市:忻州市

海上发射部门地址:烟台海阳中国东方航天港

发射中心主任:郝卫中

发展沿革

编辑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在中国受到苏联、美国军事威胁最严重之时,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发射基地要逐步搬家”的战略性政策。从此,荒的晋西北高原拉开了探索浩瀚太空的序幕。

1967年1月,在刺骨的寒风中,中心创业者开始建设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个航天发射场。此时,离第一次发射任务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建设航天发射场;专业技术人才奇缺,各类资源紧缺;大型施工器械几乎没有,手搬肩扛是最主要的施工方式;西北高原常年低温,冻土层厚,施工难度大;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晋西北航天人以一腔报国热情,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创造了一年组建、两年试验、首战告捷的奇迹。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建设进程

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之一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自一九六七年组建以来,该中心广大科技人员以建设世界航天发射场为目标,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上,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大力开展航天发射技术研究与试验,突破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技术难题,现已取得七百余项科技成果。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从年执行一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十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跨越。该中心此前先后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出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九个第一。

伴随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也承揽发射多颗国外商业卫星:20世纪90年代,连续六次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十二颗铱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此后还成功发射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四颗商业卫星。本次成功发射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在国际上享有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典范”的美誉。

202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三十周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科技工作者站成“长征”二字,祝福航天事业。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中心概况

编辑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的西北部,距离太原市284千米。 中心发射场坐落于晋西北黄土高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较高的地理纬度,是进行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中低轨航天器和火箭全程试验的理想场所。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Taiy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始建于1967年。基地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该地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发射中心的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2022年1月22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正式成立55周年。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太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中心

地理气候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海拔1400-1900米之间,其东部、南部和北部三面环山,西边是黄河。由于海拔高,周围有高山阻隔,缺少海风影响及气候寒冷干燥等特点,该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天时间长且寒冷,夏天时间短,年平均温度为4-10摄氏度,夏季最高温度达28摄氏度,冬季可降至零下39摄氏度。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和卫星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轨道预报间等建筑具有艺术风格 。

发射塔架

7号发射场区(旧工位):1979年竣工,发射长征二号丙/丁和长征四号乙以及东风新型远程弹道导弹试射。后经过现代化改造重新投入使用。

9号发射场区(新工位):2008年竣工,具有低温发射能力。发射长征二号丙/丁和长征四号乙/丙。

8号发射场区:地下发射井,用于东风五号试射。

成员生活

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批批航天科技人员甘愿舍弃都市生活,来到这里献青春、献终身。笔者看到一份统计资料:为了完成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的发射任务,中心保障部操作员张立华,在检修供电线路时以身殉职;中心计划处工程师孙文元,患有严重的胆结石病,率队驱驰千里,到深山峡谷执行火箭残骸搜索任务。20多天的野外生活,使他胆囊萎缩,功能几近尽失。任务中,中心510人推迟假期,230人在父母、亲人病重、病危之际坚守岗位,100多人带病工作,许多人妻子临产但因任务需要而无法回家照顾,几十对夫妻把幼小的子女寄托在老人或亲友家,双双奔赴任务一线……他们谱写出的“两种精神”即立足场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着眼试验、甘愿吃亏的献身精神,将和中心创造的成就一样永载史册。

设施建设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对住房、水暖电设备、炊事机械、医疗设备等进行了更新改造和配套治理,特别是解决了下属散、远、险单位的吃水、取暖、洗澡、吃菜难等问题。新建的二级甲等医院大大改善了中心的医疗条件,竣工不久、呈大鹏展翅型的体训馆,集现代化的游泳池、健身房、保龄球道和室内篮球场于一体,丰富了科技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2004年,中心基层单位肉、菜、蛋自给率分别达到63%、60%、135%,实现了每年人均1只羊、3只鸡和每日“鸡蛋加牛奶”的目标。中心还积极推进发射禁区的三荒造林工程和办公、居住区的绿化美化工作,先后造林11万亩,植树300多万株,努力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公众开放

2018年4月19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获悉,2018年“中国航天日”之际,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开放,民众可直接接触到卫星遥感影像、卫星发射塔架模型等航天实施设备。

发射塔发射塔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动态

编辑

发射任务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太空同步轨道。

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

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千米的太阳同步轨道。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

1997年至2002年的5年多时间里,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共发送22颗卫星,成功率100%,扭转了“八五”期间、“九五”初年中国航天发射的严峻局面,使中国航天在国际上重树雄风。

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1年11月5日10时19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广目地球科学卫星(又称“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1年11月20日9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

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一号02E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06次飞行。

2022年3月29日17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也是中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9A工位,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

该运载火箭是中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是中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浦江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等任务,天鲲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技术试验验证。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2次飞行。

北京时间2022年7月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03/04两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8月4日,世界首颗森林碳汇主被动联合观测遥感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22年8月4日,中国交通星座第四颗试验星——和德二号G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

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云遥一号04-08星等十六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8月24日11时0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B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9月27日7时50分,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以“一箭三星”方式,将试验十六号A星、B星,试验十七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2022年10月13日6时53分,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5米S-SAR01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2日6时52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三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2年12月9日2时3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五号01A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53次飞行。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9日14时35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遥一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东坡08-10星等1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成功将齐鲁二号/三号卫星及珞珈三号01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14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3年3月10日6时41分,长征四号丙遥五十一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2023年3月30日18时50分,“女娲星座”首发卫星“中原一号”“鹤壁一、二、三号”4颗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四星”发射方式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风云一号2风云一号2

风云一号c星风云一号c星

资源一号资源一号

2023年6月20日11时18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7次飞行。

2023年7月23日10时50分,随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虹口复兴号”光学遥感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3年9月5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天启星座21星—24星共4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9月10日12时30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2023年11月1日6时50分,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随后将天绘五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6日3时24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将搭载的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1月11日,引力一号遥一商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024年2月3日11时06分,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DRO-L卫星、智星二号A星、东方慧眼高分01星、威海壹号01~02星、星时代-18~20星以及NEXSAT-1卫星共9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3月27日6时51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三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3月27日,发射现场

2024年5月7日,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5月20日11时0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C星星座发射升空,4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4年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5月20日,北京三号C星星座发射现场

2024年7月19日11时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5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年7月19日,高分十一号05星发射现场

2024年8月6日下午,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举行“千帆星座”计划首批组网卫星发射仪式,此次发射即将以“一箭 18 星”的配置升空入轨。

北京时间2024年8月6日14时4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30次飞行。

2024年8月29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附近海域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的云遥一号15星~17星、吉天星A-03星、苏星一号01星,天辅高分二号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行试验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2024年9月,吉林一号宽幅02B 01-06启程前往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于近期择机发射。

2024年9月6日2时3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吉利星座03组卫星发射升空,10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

北京时间2024年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发射捷龙三号运载火箭

发射记录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记录(2010年以来)

序号

火箭型号

载荷

发射时间

工位

轨道

备注

1

长征四号丙 Y6

遥感十号卫星

2010年8月10日6时49分

9号

SSO

成功

2

长征四号乙 Y23

实践六号04组卫星

2010年10月6日8时49分

9号

SSO

成功

3

长征四号丙 Y7

风云三号02星

2010年11月5日2时37分

9号

SSO

成功

4

长征四号乙 Y14

海洋二号A星

2011年8月16日6时57分

9号

SSO

成功

5

长征四号乙 Y21

遥感十二号卫星

天巡一号卫星

2011年11月9日11时21分

9号

SSO

成功

6

长征二号丙 Y20

遥感十三号卫星

2011年11月30日2时50分

9号

SSO

成功

7

长征四号乙 Y15

资源一号02C星

2011年12月22日11时26分

9号

SSO

成功

8

长征四号乙 Y26

资源三号01星、卢森堡4M小卫星

2012年1月9日11时17分

9号

SSO

成功

9

长征四号乙 Y12

遥感十四号卫星、天拓一号卫星

2012年5月10日15时06分

9号

SSO

成功

10

长征四号丙 Y10

遥感十五号卫星

2012年5月29日15时31分

9号

SSO

成功

11

长征二号丙/SMA Y2

实践九号A/B星

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

9号

SSO

成功

12

长征二号丙 Y17

环境一号C星、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

蜂鸟一号卫星

2012年11月19日6时53分

9号

SSO

成功

13

长征四号丙 Y11

创新三号卫星

试验七号卫星

实践十五号卫星

2013年7月20日7时37分

9号

SSO

成功

14

长征四号丙 Y12

风云三号03星

2013年9月23日11时07分

9号

SSO

成功

15

长征二号丙 Y28

遥感十八号卫星

2013年10月29日10时50分

9号

SSO

成功

16

长征四号丙 Y14

遥感十九号卫星

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

9号

SSO

成功

17

长征四号乙 Y10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3星

2013年12月9日11时26分

9号

SSO

失利

18

长征四号乙 Y27

高分二号卫星

波兰微卫星

2014年8月19日11时15分

9号

SSO

成功

19

长征四号乙 Y28

遥感二十一号卫星、天拓二号卫星

2014年9月8日11时22分

9号

SSO

成功

20

长征四号丙 Y16

遥感二十二号卫星

2014年10月20日14时31分

9号

SSO

成功

21

长征二号丙 Y35

遥感二十三号卫星

2014年11月15日2时53分

9号

SSO

成功

22

长征四号乙 Y32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

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

9号

SSO

成功

23

长征四号乙 Y29

遥感二十六号卫星

2014年12月27日11时22分

9号

SSO

成功

24

长征四号乙 Y30

高分八号卫星

2015年6月26日14时22分

9号

SSO

成功

25

长征四号丙 Y17

遥感二十七号卫星

2015年8月27日10时31分

9号

SSO

成功

26

长征六号 Y1

浙江大学皮星二号A/B、清华大学纳星二号、清华大学紫荆一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紫荆二号、哈工大紫丁香二号纳卫星

国防科技大学天拓三号、

四颗星尘号飞卫星、

深圳东方红海特开拓一号A/B、

航天东方红希望二号皮纳卫星A/B/C/D/E/F

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

16号

SSO

成功

27

长征四号乙 Y24

遥感二十八号卫星

2015年11月8日15时06分

9号

SSO

成功

28

长征四号丙 Y8

遥感二十九号卫星

2015年11月27日5时24分

9号

SSO

成功

29

长征四号乙 Y33

资源三号02星、

NewSat-1、NewSat-2

2016年5月30日11时17分

9号

SSO

成功

30

长征四号丙 Y19

高分三号卫星

2016年8月10日6时55分

9号

SSO

成功

31

长征四号丙 Y22

高分十号卫星

2016年9月1日2时55分

9号

SSO

失利

32

长征二号丁 Y39

高景一号01/02星

中学生科普小卫星01星

2016年12月28日11时23分

9号

SSO

成功

33

长征四号丙 Y21

风云三号04星

和德一号商用AIS海事卫星

2017年11月15日2时35分

9号

SSO

成功

34

长征六号 Y2

吉林一号视频04/05/06星

2017年11月21日12时50分

16号

SSO

成功

35

长征二号丁 Y40

高景一号03/04星

2018年1月9日11时24分

9号

SSO

成功

36

长征四号丙 Y26

高分一号02/03/04星

2018年3月31日11时22分

9号

SSO

成功

37

长征四号丙 Y20

高分五号卫星

2018年5月9日2时28分

9号

SSO

成功

38

长征四号乙 Y37

高分十一号卫星

2018年7月31日11时00分

9号

SSO

成功

39

长征二号丙 Y39

海洋一号C星

2018年9月7日11时15分

9号

SSO

成功

40

长征四号乙 Y34

海洋二号B星

2018年10月25日6时57分

9号

SSO

成功

41

长征四号乙 Y36

天绘二号01组卫星

2019年4月30日6时52分

9号

SSO

成功

42

长征四号丙 Y23

遥感三十三号卫星

微纳技术实验卫星

2019年5月23日6时49分

9号

SSO

失利

43

长征四号乙 Y39

资源一号02D星、北师大“京师一号”卫星、

金牛座纳星

2019年9月12日11时26分

9号

SSO

成功

44

长征四号丙 Y33

高分十号补发星

2019年10月5日2时51分

9号

SSO

成功

45

长征四号乙 Y38

高分七号卫星、精致高分试验卫星

天仪十五号卫星、苏丹科学实验卫星一号

2019年11月3日11时22分

9号

SSO

成功

46

长征六号 Y4

宁夏一号五颗卫星

2019年11月13日14时35分

16号

LEO

成功

47

长征四号丙 Y24

高分十二号卫星

2019年11月28日7时52分

9号

SSO

成功

48

快舟一号甲 Y2

吉林一号高分02B星

2019年12月7日10时55分

机动

SSO

成功

49

快舟一号甲 Y12

和德二号A/B星、天仪16/17星、

天启四号A/B星

2019年12月7日16时52分

机动

SSO

成功

50

长征四号乙 Y44

中巴地球资源04A星、

埃塞俄比亚多光谱遥感卫星“ETRSS-1”、

“天琴一号”技术试验卫星玉衡号卫星、

顺天号卫星、天雁01卫星、天雁02卫星、未来号-1R卫星、巴西1U小卫星

2019年12月20日11时22分

9号

SSO

成功

51

长征二号丁 Y58

吉林一号宽幅01星、天启星座05星、

NewSat-7、NewSat-8

2020年1月15日10时53分

9号

SSO

成功

52

长征二号丙 Y40

海洋一号D星

2020年6月11日2时31分

9号

SSO

成功

53

长征四号乙 Y43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

“西柏坡号”科普卫星

2020年7月3日11时10分

9号

SSO

成功

54

长征四号乙 Y45

资源三号03星、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

天启星座一零星

2020年7月25日11时13分

9号

SSO

成功

55

长征四号乙 Y46

高分十一号02星

2020年9月7日13时57分

9号

SSO

成功

56

长征四号乙 Y42

环境减灾二号01组卫星

2020年9月27日11时23分

9号

SSO

成功

57

长征六号 Y3

NewSat 9-18卫星、电子科技大学号卫星、北航空事卫星一号、

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3星

2020年11月6日11时19分

16号

SSO

成功

58

长征二号

吉林一号宽幅01B卫星

2021年7月3日10时51分

-

-

成功

59

长征六号

钟子号卫星星座02组卫星

2021年7月9日19时59分

-

-

成功

60

长征六号

多媒体贝塔试验A/B卫星

2021年8月4日19时01分

-

-

成功

61

长征四号乙

天绘二号02组卫星

2021年8月19日6时32分

-

-

成功

62

长征四号丙

高分五号02星

2021年9月7日11时01分

-

-

成功

63

长征四号乙

高分十一号03星

2021年11月20日9时51分

-

-

成功

64

长征四号丙

资源一号02E卫星

2021年12月26日11时11分

-

-

成功

65

长征二号丁

试验十三号卫星

2022年1月17日10时35分

-

-

成功

66

长征四号丙

大气环境监测卫星

2022年4月16日2时16分

-

-

成功

67

长征二号丁

吉林一号宽幅01C卫星及搭载的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等8颗卫星

2022年5月5日10时38分

-

-

成功

98

长征二号丙

四维03/04

2022年7月16日6时57分

-

-

成功

99

长征四号乙遥四十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

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

-

-

成功

100

长征六号

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云遥一号04-08星等16颗卫星

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

-

-

成功

101

长征二号丁

北京三号B星

2022年8月24日11时01分

-

-

成功

102

快舟一号甲

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

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

-

-

成功

103

长征六号

试验十六号A/B星和试验十七号卫星

2022年9月27日7时50分

-

-

成功

104

长征十一号海射

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

2022年10月7日21时10分

-

-

成功

105

长征二号丙

S-SAR 01星

2022年10月13日6时53分

-

-

成功

106

长征六号改

云海三号卫星

2022年11月12日6时52分

-

-

成功

107

长征二号丁

高分五号01A卫星

2022年12月9日2时31分

-

-

成功

108

长征四号乙

高分十一号04星

2022年12月27日15时37分

-

-

成功

109

长征二号丁

齐鲁二号/三号卫星及珞珈三号01星、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14颗卫星

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

-

-

成功

110

长征四号丙

天绘六号A/B星

2023年3月10日6时41分

-

-

成功

111

长征二号丁

宏图一号01组卫星

2023年3月30日18时50分

-

-

成功

112

长征二号丁

吉林一号高分06A星

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

-

-

成功

113

长征六号

试验二十五号卫星

2023年6月20日11时18分

-

-

成功

114

长征二号丁

四象01~03 星、银河航天灵犀03星

2023年7月23日10时50分

-

-

成功

115

长征二号丙

环境减灾二号06星

2023年8月9日6时53分

-

-

成功

116

捷龙三号

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

2023年12月6日3时24分

-

-

成功

117

引力一号

云遥一号18~20星3颗卫星

2024年1月11日13时30分

-

-

成功

118

长征六号改

云海三号02星

2024年3月27日6时51分

-

-

成功

119

长征六号丙

海王星01星、智星一号C星、宽幅光学卫星和高分视频卫星

2024年5月7日

成功

120

长征二号丁

北京三号C星星座

2024年5月20日

成功

121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

天启星座25星~28星

2024年5月29日

成功

122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天绘五号02组卫星

2024年7月5日

成功

123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

高分十一号05星

2024年7月19日

成功

124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千帆星座首批18颗卫星

2024年8月6日

成功

125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三运载火箭

云遥一号15星~17星、吉天星A-03星、苏星一号01星,天辅高分二号卫星

2024年8月29日

成功

126

长征六号运载火箭

吉利星座03组卫星

2024年9月6日

成功

127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

2024年9月20日

-

-

成功

128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

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

2024年9月24日

成功

成功率:95.38%

轨道缩写对照表:LEO:Low Earth Orbit,近地轨道

SSO:Sun-synchronous Orbit,太阳同步轨道

技术创新

编辑

多项首次

1988年,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向极地轨道发射传输性遥感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能力达到新高度。

1997年,第一次与美国进行航天合作,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打开了中心进军世界航天发射领域的大门。

2002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的首次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能力进入新纪元

2015年,中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创造了“一箭二十星”的新纪录。

2019年,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航天人用时6小时,成功发射两次,送入太空7颗卫星,再次创下中国航天新纪录。

国际业务

中国航天发射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揽发射了多颗国外商业卫星。20世纪90年代,中心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通信网的卫星发射服务合同,从1997年9月开始,连续6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2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整个组网发射中,该中心以发射时间最准、入轨精度最高,赢得客户的高度赞誉。此后,中心还成功发射了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4颗商业卫星。2007年9月发射第三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又一经典之作”。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所获荣誉

编辑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中国航天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写下了多个“第一”: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随着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升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来,已成功将38颗(至2007年9月)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100%,居世界前列。

航天试验技术研究依托发射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在攻关克难中结出累累硕果。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4项获部委级一等奖,22项获部委级二等奖。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分获国家中青年人才奖和伯乐奖,20人获中国航天基金奖,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6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取得学位。如今,这里真正成为一座荟萃航天英才和尖端技术的“卫星城”。

1948年4月4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在离开陕北前往晋察冀根据地的途中来到这里。毛主席对县领导说,这里“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产胡麻、莜麦、土豆……”

1994年1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中心,他感慨地说:“……这个地方的条件确实是艰苦。”并题写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八个大字。 同一个地方,在两位领导人的眼中,却不尽相同。

该处工业甚少,天清气爽。当中国全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火热的伏天时,位于天然风景区、山西第三高峰——芦芽山下的发射中心却十分凉爽。说艰苦,该地是国家级经济贫困地区,最近的县城还比不上南方的一个乡镇繁华。该处干燥贫瘠,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30毫米。一年中大半年里冰雪不化,年平均气温只有4.7℃;短暂的春季,40米/秒的大风刮得沙尘蔽日,荒山秃岭,偏远寂寞……这一切,直接挑战着人们的心性、意志与信念。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总体评价

编辑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个航天发射中心。20世纪60年代末,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党中央作出了建设新的航天发射中心的重大决策部署。从此,自主建设航天发射场的任务就落在了该中心创业者的肩上。

1988年9月,伴随着风云一号任务,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揭开了神秘面纱。20世纪90年代,该中心服从国家战略部署,开启了走向世界新步伐。1997年12月,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用长征二号丙改进型火箭成功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拉开了该中心进军国际航天市场的序幕。从此,该中心以铿锵的步伐走向国际市场,相继完成中欧、中巴等发射任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评)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下一篇 长征二号丁

上一篇 半岛晨报